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齿隐形矫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须敏依 蔡云飞 +3 位作者 华滢婕 王誉阳 苗闯 唐国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由塑性膜片材料经热压成型装置制作而成,通过其变形后的回弹力产生矫治力,达到矫治牙齿的目的。但是,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明确,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牙齿模型,...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由塑性膜片材料经热压成型装置制作而成,通过其变形后的回弹力产生矫治力,达到矫治牙齿的目的。但是,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明确,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牙齿模型,可以研究隐形矫治过程中不同牙齿的受力和移动模式。文章主要介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不同牙齿的牙移动模式与受力情况以及附件和矫治器材料对牙齿移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三维有限元分析 牙移动 应力分析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昕月 须敏依 +3 位作者 华滢婕 王誉阳 姜婷 唐国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9-675,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对切牙移动方式和后牙支抗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2022年6月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患者(24岁,男...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对切牙移动方式和后牙支抗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2022年6月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患者(24岁,男性,个别正常),使用其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建立5组工况:分步内收-尖牙平移组、分步内收-切牙平移组、分步内收-切牙过矫治组、整体内收-切牙平移组和整体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分析各组前牙和支抗后牙的初始位移。结果分步内收-尖牙平移组尖牙发生远中倾斜移动,中切牙和侧切牙分别唇向倾斜0.18°和0.13°。分步内收-切牙平移组和分步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尖牙均表现为近中倾斜移动;其中,切牙平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出现不可控舌倾,分别倾斜0.29°和0.32°;切牙过矫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的舌倾角减少至0.21°和0.18°。整体内收-切牙平移组和整体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尖牙均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其中,切牙平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仍出现不可控舌倾,分别倾斜0.19°和0.27°;切牙过矫治组中切牙发生可控的倾斜移动,舌倾角降至0.02°,侧切牙呈控根移动,表现为0.03°唇倾。5组后牙均发生近中倾斜移动。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内收上前牙时,设计整体内收和切牙过矫治有利于切牙的转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矫正器设计 正畸缺隙闭合 正畸矫正器 可摘式 无托槽隐形矫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