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顾乃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极具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思想 成人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唐代藩镇割据时期的河北社会文化属性再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顾乃武 尤娜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9-81,共3页
唐代藩镇割据时期河北社会文化属性有胡化、汉化两种不同的认识,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对河北主流文化的不同判定。从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看,儒家文化在该时期河北社会基础及上层建筑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河北主流文化的主要特点,河北应是一... 唐代藩镇割据时期河北社会文化属性有胡化、汉化两种不同的认识,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对河北主流文化的不同判定。从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看,儒家文化在该时期河北社会基础及上层建筑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河北主流文化的主要特点,河北应是一个以汉文化为基本社会文化特征、包括一定程度的胡族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河北社会 主流文化 属性
下载PDF
试论唐代进士科的流弊及其消极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顾乃武 刘嫦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唐代进士科虽在制度上体现着孔门四科的选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对举人德行考察流于虚设、以诗赋为进士及第的关键、重文章声韻描摹而忽其栽道作用及文化考察的片面性等较为严重的流弊,并由此产生唐代选举失才、进士文化素质... 唐代进士科虽在制度上体现着孔门四科的选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对举人德行考察流于虚设、以诗赋为进士及第的关键、重文章声韻描摹而忽其栽道作用及文化考察的片面性等较为严重的流弊,并由此产生唐代选举失才、进士文化素质的畸形发展、儒学教育及价值观念危机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进士科举 流弊 影响
下载PDF
论《老子》思想中的“有为”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顾乃武 藩艳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20-21,共2页
本文通过对《老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世界违"道"特点的解读及其提出的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思想、军事主张的考察,认为同"无为"一样,"有为"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小国寡民"的... 本文通过对《老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世界违"道"特点的解读及其提出的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思想、军事主张的考察,认为同"无为"一样,"有为"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而老子的"有为"思想既为当时的政权建构提供了一个政治理论框架,又为此后道教修养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有为 社会建构
下载PDF
从商代甲骨文之“■”“■”释夏氏族的起源 被引量:2
5
作者 顾乃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78-81,共4页
商代甲骨文是具有"史料"性质的"文字"。根据周代共识性"夏"的字素、字义特点,及商周时期特有的异体字发展规律,"■""■"是可释读为"夏"的商代甲骨文之"夏"。颛... 商代甲骨文是具有"史料"性质的"文字"。根据周代共识性"夏"的字素、字义特点,及商周时期特有的异体字发展规律,"■""■"是可释读为"夏"的商代甲骨文之"夏"。颛顼高阳氏是与夏氏族关系密切的五帝之一。据商代这类"夏"字的形、义特点及远古帝族因德命氏的原则,"颛顼""高阳氏"是具有"■"之形蕴的名号,"高阳氏""颛顼"实际上就是颛顼时代夏氏族的族称与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 高阳氏 夏氏族
下载PDF
唐代后期藩镇的经济行为对地方商业的影响——对幽州地区米行与纺织品行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顾乃武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以幽州地区的米行、纺织品行为个案,指出唐代前期该地区两种商品大量依靠外地供应,而唐代后期藩镇"闭籴"、纺织品储存及禁钱出境等经济行为是造成幽州地区粮食与纺织品行会萎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藩镇 经济行为 商业
下载PDF
从以“曌”为名看武则天称帝与传统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顾乃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5,151,共6页
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离卦,是具有“中女”为“主”、治“如日月之明”意蕴的符命。武则天拥有“中女”身份及诸多女主符命,并根据《周易》离卦改名为“曌”。这是武则天对儒家正名文化的实践及离卦符命的政治宣传,更是对武则天正统... 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离卦,是具有“中女”为“主”、治“如日月之明”意蕴的符命。武则天拥有“中女”身份及诸多女主符命,并根据《周易》离卦改名为“曌”。这是武则天对儒家正名文化的实践及离卦符命的政治宣传,更是对武则天正统地位具有天命合法性的理论论证。道家文化、女娲崇拜也是影响武则天改名称帝的重要因素,武则天称帝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开基立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武周政权得以建立的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符命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历史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以“隋唐治乱兴衰三百年”教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顾乃武 魏国栋 洪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6期87-89,共3页
与现实关联点多、与学生知识共鸣点丰富是历史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优势。不仅如此,新文科建设也为历史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采用历史比较、研究体验、教师讲授等方法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坚持"滴灌式"、双向互动、... 与现实关联点多、与学生知识共鸣点丰富是历史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优势。不仅如此,新文科建设也为历史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采用历史比较、研究体验、教师讲授等方法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坚持"滴灌式"、双向互动、教师身教、结合实际等原则,使思政教育成为学生内在的主观需求,是提高历史学课程思政质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新文科 思政 需求内化
下载PDF
唐代后期河北墓志作品悖流之尚武情怀探析
9
作者 顾乃武 潘艳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魏晋以来中国社会习俗虽已出现尚文轻武的发展趋势,但河北仍为一包含尚武文化这一悖主流趋势在内的文化区域,加以唐代后期河北藩镇割据、镇兵相对正面的形象,唐代后期的河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体现尚武情怀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墓志作... 魏晋以来中国社会习俗虽已出现尚文轻武的发展趋势,但河北仍为一包含尚武文化这一悖主流趋势在内的文化区域,加以唐代后期河北藩镇割据、镇兵相对正面的形象,唐代后期的河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体现尚武情怀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墓志作品。这是地域文学发展中悖主流习俗影响地域文学作品的典型的案例,为我们探究地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后期 社会习俗 河北 墓志作品
下载PDF
公元六十九年前燕赵之黄河水患与其风俗关系探微
10
作者 顾乃武 潘艳蕊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7-88,共2页
公元69年前燕赵之地在域内黄河水患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农业发展水平低、无业人口相对较多的经济特点。以不事农商、重末技、尚侠为奸、文雅乏陈为主要内容的早期燕赵风俗正是在这种地理环境、经济背景下形成的。
关键词 燕赵风俗 黄河水患 经济
下载PDF
唐代河北胡汉文化属性研究综述
11
作者 顾乃武 潘艳蕊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0-82,共3页
唐代河北胡汉文化属性是河北文化发展及唐代学术史上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界有关这一时期河北胡汉文化属性各家观点、瑕瑜及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关键词 唐代 河北 胡汉文化
下载PDF
初建与发展:略论唐前期关中的畿内政区群
12
作者 顾乃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4,共6页
唐开元前,关中的京师与近畿州构成了一个共域性的畿内政区群。功能特殊,行政、监察特异,赋役负担沉重,地域资源分配失衡是这一时期畿内政区的主要特点。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过州郡等第改革及新定次赤县活动,确立了畿内在全国政治核心区的地... 唐开元前,关中的京师与近畿州构成了一个共域性的畿内政区群。功能特殊,行政、监察特异,赋役负担沉重,地域资源分配失衡是这一时期畿内政区的主要特点。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过州郡等第改革及新定次赤县活动,确立了畿内在全国政治核心区的地位,扩大了畿内政区的地域范围,促进了畿内政区的文教与科举优势的发展,强化了畿内的防御及协调管理能力。但农民生计艰难、赋役负担沉重,以及未能建立起足以控御天下的军事力量,是唐代前期畿内政区改革未能解决的两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期 关中 畿内 政区群
下载PDF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13
作者 顾乃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他的某些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性,我国的成人教育同样可以从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一定的思想精华。文章仅以笔者所见当代成人教育的不足为着眼点,对孟子教育思想的主旨、教学...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他的某些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性,我国的成人教育同样可以从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一定的思想精华。文章仅以笔者所见当代成人教育的不足为着眼点,对孟子教育思想的主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教师典范等内容中对发展当代成人教育有所启示之处加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教育思想 成人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北朝时期河朔民俗的变迁
14
作者 顾乃武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5期53-55,共3页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河朔地区具有"尚儒"之俗,但据现有史料,河朔地区的这种风俗是在北朝之后才开始形成的。与汉代相比,北朝胡族统治者的尚儒,使河朔地区进入尚侠与尚儒之俗共存的民俗发展阶段,河朔地区儒学人才的州郡分布与数...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河朔地区具有"尚儒"之俗,但据现有史料,河朔地区的这种风俗是在北朝之后才开始形成的。与汉代相比,北朝胡族统治者的尚儒,使河朔地区进入尚侠与尚儒之俗共存的民俗发展阶段,河朔地区儒学人才的州郡分布与数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朝是河朔民俗、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河朔 民俗 变迁
下载PDF
李渊与玄武门之变相关两题辨析
15
作者 顾乃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玄武门之变是唐代武德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权力更迭的大事。李渊昏昧贪逸的个性特点,造成李唐皇室内部分化成三大势力集团,而全国的军政大权则在事实上分别掌控在李建成、李世民集团手中。故而李渊既不能防范诸子间的血腥残杀,又不能... 玄武门之变是唐代武德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权力更迭的大事。李渊昏昧贪逸的个性特点,造成李唐皇室内部分化成三大势力集团,而全国的军政大权则在事实上分别掌控在李建成、李世民集团手中。故而李渊既不能防范诸子间的血腥残杀,又不能在政变之后自保。这就使李渊成为中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国君主中的一个另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渊 玄武门之变 两题
下载PDF
“画”释甲骨文“■”字中的燧人族系与文化
16
作者 顾乃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68-71,共4页
燧人族系在燧人、炎帝、高辛及契等历史阶段,形成了"■""■""■"等特定意蕴的图画式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最终组成了甲骨文"■"字。甲骨文之"■"揭示了燧人族系从燧人到炎帝、从炎... 燧人族系在燧人、炎帝、高辛及契等历史阶段,形成了"■""■""■"等特定意蕴的图画式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最终组成了甲骨文"■"字。甲骨文之"■"揭示了燧人族系从燧人到炎帝、从炎帝到高辛氏再到阏伯的发展历程,以及燧人族系世代理"火"、重"辛",以文化创新维护氏族发展的特点。燧人族系应是远古时期一支世系绵长、族号屡变、文化影响深远的强大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 燧人族系 文化
下载PDF
远古喾尧战争与喾族的北美移民——“羿射十日”神话的再解读
17
作者 顾乃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7-51,共5页
羿射十日神话可能揭示着在四千多年前的喾族统治末期,在喾族内部动乱不息、天现幻日、太阳黑子活动引发大旱的形势下,尧族对喾族发动战争及喾族战胜分裂后,部分部族徙往北美地区的历史。可能就是这支迁往北美洲的文化发达的喾族后裔,在... 羿射十日神话可能揭示着在四千多年前的喾族统治末期,在喾族内部动乱不息、天现幻日、太阳黑子活动引发大旱的形势下,尧族对喾族发动战争及喾族战胜分裂后,部分部族徙往北美地区的历史。可能就是这支迁往北美洲的文化发达的喾族后裔,在经过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之后,最终形成与喾族遗裔之商族文明同祖的玛雅文明,喾族文明似是目前史料能见的商与玛雅文明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羿射十日 喾尧战争 北美移民
下载PDF
地域主义与河北藩镇——评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研究》
18
作者 顾乃武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5期252-256,共5页
藩镇割据是唐代后期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唐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仅据中国知网统计,发表于各种期刊的以“藩镇”为题的论文及硕博论文不下百余篇,其中有关“藩镇割据”的论文就有四十篇左右,
关键词 藩镇割据 唐代后期 地域主义 河北 政治现象 中国知网 史学界 论文
下载PDF
唐后期涿州商业发展问题研究
19
作者 顾乃武 潘艳蕊 《沧桑》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唐代涿州地区相对发达的经济发展环境、涿州的新置带来的消费市场的扩大及运河交通的发达,使涿州地区的商业在唐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它表明行政级别就是一种变相的经济资源,行政级别的提高对地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唐代 涿州 商业发展 行政级别 地域经济
下载PDF
论唐代僧一行与张公谨的宗族关系——兼谈僧一行的“籍贯”问题
20
作者 顾乃武 周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本是祖籍河北钜鹿、出生于长安、家道贫寒、父宦卑微的长安人,其与唐代名将张公谨的宗族关系相当疏远。但在唐代寒庶攀附高门、"虚引他邦"等时俗文化影响下,僧一行攀附张公谨而称祖籍昌乐,并自谓张公谨之&q...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本是祖籍河北钜鹿、出生于长安、家道贫寒、父宦卑微的长安人,其与唐代名将张公谨的宗族关系相当疏远。但在唐代寒庶攀附高门、"虚引他邦"等时俗文化影响下,僧一行攀附张公谨而称祖籍昌乐,并自谓张公谨之"孙"。僧一行出生地及祖籍地特别是出生地的判定,对剖析其天文素养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一行 张公谨 宗族 籍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