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探讨Scarf截骨矫形术在拇外翻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顾启帆 朱付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骨正筋柔”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认为“筋”与“骨”是有机统一体,筋柔则骨正,骨正则筋柔,二者相互依附,互根互用,维持筋与骨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人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拇外翻是一种不可逆的足部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 “骨正筋柔”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认为“筋”与“骨”是有机统一体,筋柔则骨正,骨正则筋柔,二者相互依附,互根互用,维持筋与骨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人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拇外翻是一种不可逆的足部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拇趾外翻、第1跖趾关节的脱位,其发病机理复杂,至今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的主流治疗方式是以Scarf截骨矫形术为代表的手术治疗配合软组织松解术,从而达到快速矫形、止痛,恢复正常的足部生物力线的目的,其治疗原则符合中医学的“骨正筋柔”理论,故笔者以“骨正筋柔”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Scarf截骨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的治疗原理,为拇外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骨正筋柔 Scarf截骨矫形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慎富 朱付平 +1 位作者 顾启帆 陈科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抗炎镇痛处理措施,试验组加入海桐皮汤熏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以及6个月后随访手术率。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6%>80.16%),6个月后随访,试验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6.35%<17.46%),试验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PAN有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汤 痛性足副舟骨 中药熏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香草醛缩苯胺荧光猝灭法测定羟基自由基
3
作者 杨青桦 刘士坤 +2 位作者 周春燕 顾启帆 高吉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7-521,共5页
本文合成了荧光探针香草醛缩苯胺,该探针的荧光可被羟基自由基(·OH)猝灭,藕合Fenton反应,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测定羟基自由基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0×10-6-2.00×10-5mol·L-1,检出限为8.00×10-7... 本文合成了荧光探针香草醛缩苯胺,该探针的荧光可被羟基自由基(·OH)猝灭,藕合Fenton反应,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测定羟基自由基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0×10-6-2.00×10-5mol·L-1,检出限为8.00×10-7mol·L-1。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几种大豆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OH) 香草醛缩苯胺 荧光猝灭
下载PDF
基于“毒、瘀”病机对桃红四物汤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探讨
4
作者 陈科祥 朱付平 +1 位作者 顾启帆 李慎富 《山西中医》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以“毒、瘀”病机为角度,探讨“毒、瘀”病机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发病机制的关联性及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防护作用,认为“毒、瘀”是引起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因素;桃红四物汤通过化瘀生新,活血减... 以“毒、瘀”病机为角度,探讨“毒、瘀”病机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发病机制的关联性及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防护作用,认为“毒、瘀”是引起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因素;桃红四物汤通过化瘀生新,活血减毒在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机 桃红四物汤
下载PDF
基于“祛瘀生新”治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理论探讨
5
作者 顾启帆 朱付平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又被简称为脉管炎,好发于下肢,其临床表现按照不同的分期可有坏疽、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1],本病病程较为复杂,部分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治疗,致残率较高。相关研究虽表明吸烟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又被简称为脉管炎,好发于下肢,其临床表现按照不同的分期可有坏疽、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1],本病病程较为复杂,部分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治疗,致残率较高。相关研究虽表明吸烟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晰,临床目前对于该病仍缺乏特异性治疗,因此如何有效防治TAO,从而提高疗效,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祛瘀生新 中医药治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