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顾国嵘 黄培志 +4 位作者 童朝阳 葛均波 姚晨玲 施东伟 樊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血塞通预处理组(PNS预... 目的观察血塞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血塞通预处理组(PNS预处理组)。再灌注后2 h测定各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B (CK-MB)含量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和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C组及PNS预处理组血清CK-MB均明显低于I/R组(P<0.05)。IPC组及PNS预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数,Bax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I/R组(P<0.05)。和I/R组相比,IPC组及PNS预处理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PNS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减轻,对I/R损伤产生有和缺血预处理类似的早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预处理 血塞通
下载PDF
生化标志物快速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国嵘 黄培志 +3 位作者 童朝阳 周春晓 顾俭勇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肌红蛋白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TRAGEMETER快速心肌梗死检测仪检测 5 0例高度疑为AMI的患者在发病 2h内的C... 目的 探讨人肌红蛋白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TRAGEMETER快速心肌梗死检测仪检测 5 0例高度疑为AMI的患者在发病 2h内的CK MB、CTnI及Mb ,同时标准实验室检测CTnT。结果  5 0例患者中有 2 6例被诊断为AMI。Mb、CTnI、CK MB和CTnT的特异性分别为 95 .83 %、95 .83 %、10 0 .0 0 %和 95 .83 % ,敏感性分别为 10 0 .0 0 %、92 .3 0 %、73 .0 8%和 96.15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6.3 0 %、96.0 0 %、10 0 .0 0 %和 96.15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0 0 %、92 .0 0 %、77.42 %和 95 .83 %。Mb、CTnI和CTnT的阴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均高于CK MB(P <0 .0 5 )。美国TRAGEMETER快速心肌梗死检测仪检测CTnT采样报告时间为 ( 2 0 .0 0± 1.45 )min ,标准实验室检测采样至报告时间为 ( 72 .0 0± 3 .48)min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快速心肌梗死检测仪检测CTnI和标准实验室检测CTnT ,两者间各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发病早期 ( 2h内 ) ,血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诊断价值高于CK MB ,如此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均为阴性 ,可基本排除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标志物 快速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应用 评价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对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顾国嵘 黄培志 +4 位作者 费国强 葛均波 童朝阳 姚晨玲 施东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及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7)及三七总皂甙预处...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及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7)及三七总皂甙预处理组(PNS预处理组,n=7)。分别于再灌注后2h测定各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PNS预处理组血清CK-MB含量为5098.43±1268.18U/L,明显低于IR组(17925.71±2022.74U/L,P(0.05);但高于IPC组(2304.29±540.04U/L,P<0.05)。IPC组及PNS预处理组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1.08±0.08ng/ml、1.11±0.18ng/nl,均明显低于IR组(1.51±0.24ng/ml,两组均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NS预处理早期通过抑制TNF-α释放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早期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不及缺血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三七总皂甙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及血清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顾国嵘 樊帆 +2 位作者 施东伟 姚晨玲 童朝阳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时大鼠脑水肿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低温持续时间对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窒息法制备大鼠复苏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5h、3h、6h、12...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时大鼠脑水肿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低温持续时间对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窒息法制备大鼠复苏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5h、3h、6h、12h测定血清s100β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亚低温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常温组,脑组织含水量亚低温6h时为78.91±0.13%,显著低于常温组80.52±0.87%(P<0.05)。亚低温组1.5h、3h时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1.98±0.49ng/mL、2.86±1.50ng/mL,较常温组4.36±1.14ng/mL、5.60±1.22ng/mL显著下降(P<0.05);但ROSC后6h、12h时亚低温组和常温组比较s100β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及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但这种脑保护作用在ROSC6h后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肺复苏 S100Β蛋白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国嵘 施东伟 +2 位作者 樊帆 姚晨玲 童朝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肌钙蛋白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2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后即测定肌钙蛋白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电图变化、预后及治疗情况等。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阳性组与肌钙... 目的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肌钙蛋白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2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后即测定肌钙蛋白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电图变化、预后及治疗情况等。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阳性组与肌钙蛋白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率、机械通气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1例患者肌钙蛋白升高,升高率为9.2%。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阴性患者(P=0.009;〈0.05);机械通气率、死亡率高于阴性患者(P=0.044,0.012;〈0.05);两组患者的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7,0.941,0.200;〉0.05)。结论肌钙蛋白可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升高。肌钙蛋白升高患者机械通气发生率高、预后差。肌钙蛋白升高可能是与治疗无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大鼠亚低温脑复苏后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国嵘 樊帆 +2 位作者 施东伟 姚晨玲 童朝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脑复苏后大鼠神经元bcl-2、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组、及低温1、2组,分别观察各组脑组织bcl-2、bax的表达。结果:和常温组相比,低温各组神经元bax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 目的:观察亚低温脑复苏后大鼠神经元bcl-2、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组、及低温1、2组,分别观察各组脑组织bcl-2、bax的表达。结果:和常温组相比,低温各组神经元bax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低温2组bax的表达下降更加明显(P<0.05)。而bcl-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亚低温早期能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使bcl-2及bax比例趋于平衡,起到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复苏 BCL-2 BAX
下载PDF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7
作者 顾俭勇 黄培志 +6 位作者 童朝阳 陈斌 钱宇 顾国嵘 姜燕飞 蔡映云 钮善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 5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5例 ,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分别予持续静脉滴注可拉明及Bi ...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 5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5例 ,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分别予持续静脉滴注可拉明及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4h。观察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结果。结果 经可拉明治疗 4h后 ,患者血 pH值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使用Bi PAP呼吸机治疗 4h后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pH明显上升 (P <0 .0 1)。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且Bi PAP呼吸机治疗 4h较经可拉明治疗 4h的PaO2 增高更明显 (P <0 .0 1)。结论 Bi PAP呼吸机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 ,其改善二氧化碳储留和低氧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 ,且使用方便 ,患者易接受 ,还可缩短治疗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作 无创通气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施东伟 瞿介明 +1 位作者 童朝阳 顾国嵘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7-369,366,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后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0月入住中山医院急诊ICU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用7 cm H2O的压力支持模式持续30 min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记录自...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后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0月入住中山医院急诊ICU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用7 cm H2O的压力支持模式持续30 min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记录自主呼吸试验前后的临床资料,按照拔管结局将患者分为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结果58例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后拔管,其中47例(81%)拔管成功,11例(19%)拔管失败进行再插管。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拔管失败组年龄(78.1±7.9)岁,拔管成功组年龄(67.4±15.1)岁,P<0.05]、较高的浅快呼吸指数[拔管失败组(83±12)次.min-1.L-1,拔管成功组(68±19)次.min-1.L-1,P<0.05]以及较多的气道分泌物(拔管失败组54.5%,拔管成功组21.3%,P<0.05)与拔管失败有关。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后,年龄、浅快呼吸指数及气道分泌物量是预测拔管失败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压力支持 自主呼吸试验 拔管 浅快呼吸指数
下载PDF
呼吸困难患者快速检测脑钠素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培志 童朝阳 +7 位作者 顾国嵘 顾剑勇 姚晨玲 姜燕飞 奚百顺 杨小亮 闵珉 李颖川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评价呼吸困难患者床旁快速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对心力衰竭(HF)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至我科就诊的呼吸困难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6~93岁,平均为76岁.按Framingham标准分为两组,第一组(20例)... 目的评价呼吸困难患者床旁快速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对心力衰竭(HF)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至我科就诊的呼吸困难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6~93岁,平均为76岁.按Framingham标准分为两组,第一组(20例)为无HF患者,第二组(29例)为HF患者,采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Triage(r)meter plus诊断仪]进行床旁快速检测血浆BNP浓度;其中37例(第一组13例,第二组24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第二组血浆BNP浓度为(770.14±157.80)pg/ml,明显高于第一组的(44.98±7.65)pg/ml(P<0.01);第二组的LVEF值为54.2%±3.01%,明显低于第一组的67.62%±1.72%(P<0.05).以血浆BNP浓度>80pg/ml为标准诊断HF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66%和90.00%;以LVEF值<50%为标准诊断HF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60%和100.00%.结论采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床旁血浆BNP浓度检测,对诊断HF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简便而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呼吸困难 BNP 诊断 血浆 LVEF 床旁 浓度检测 快速 平均
下载PDF
低温关胸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培志 周光华 +6 位作者 陈安青 胡克俭 王哲 刘祖赟 顾国嵘 顾俭勇 李颖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深低温 (2 6℃~ 2 7℃ )和浅低温 (33℃~ 34℃ )关胸心肺转流 (CPB)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  10只麻醉狗 ,分 2组 ,每组各 5只。第 1组为浅低温组 ,第 2组为深低温组 ,用 10 %氯化钾静注后 ,使心...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深低温 (2 6℃~ 2 7℃ )和浅低温 (33℃~ 34℃ )关胸心肺转流 (CPB)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  10只麻醉狗 ,分 2组 ,每组各 5只。第 1组为浅低温组 ,第 2组为深低温组 ,用 10 %氯化钾静注后 ,使心脏停搏 15min ,然后用动静脉插管方法立即行关胸心肺转流。第 1组食道温度降至 33℃~ 34℃ ,第 2组降至 2 6℃~ 2 7℃ ,15min后逐渐升温至正常范围 (36℃~ 37℃ )。复苏期间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瞳孔直径 ,3h后观察颅内压和最终效果。结果 第 1组全部恢复自主循环 (10 0 % ) ,第 2组仅 3只 (6 0 % )恢复自主循环 ;第 1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 (4 44±192 2 )sec ,明显短于第 2组 (1980± 6 81 5 )sec(P <0 0 5 ) ,其复苏后 3h颅内压为 (2 4± 0 44 )cmH2 O ,明显低于第 2组 (11 2±3 76 )cmH2 O(P <0 0 5 )。结论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立即用浅低温 (33~ 34℃ )关胸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 ,其对自主循环恢复的作用明显优于深低温 (2 6~ 2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心肺转流 心肺复苏 CPB CPR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童朝阳 顾国嵘 +2 位作者 顾俭勇 姜燕飞 黄培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病例按照临床诊断分组,运用胸阻抗法行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衰组EF值及CI、VI、LCWI、LCW值均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病例按照临床诊断分组,运用胸阻抗法行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衰组EF值及CI、VI、LCWI、LCW值均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PE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右心衰组TFC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左心衰组(P< 0.05)。心超测EF值及无创心功能测CI值相关系数r=0.286,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急性呼吸困难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急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构建医联体平台下急性胸痛患者智慧化管理模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莉莉 卢苏 +5 位作者 徐仁德 顾国嵘 邵勉 曹蕾 吴鸿谊 姚晨玲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1期64-71,共8页
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及患者3方面,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管理现状。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史采集规范性、正确判断率、诊治流程等多个攻坚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形成3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1)建立急性胸痛规范化、同质... 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及患者3方面,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管理现状。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史采集规范性、正确判断率、诊治流程等多个攻坚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形成3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1)建立急性胸痛规范化、同质化诊治流程;(2)基于大数据构建胸痛智慧化疾病诊断系统;(3)依托医联体增强胸痛患者早期预警意识。通过对策实施,形成了多项胸痛诊治标准流程,建立了胸痛诊断数据模型,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医联体 急性胸痛 智慧医疗 管理模式
下载PDF
银杏提取物对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培志 陈安青 +4 位作者 顾国嵘 王哲 顾俭勇 张亚平 刘珊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91-791,共1页
关键词 心肌保护 脑组织 银杏提取物 心肺复苏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振举 顾国嵘 +4 位作者 蔡卫兵 薛渊 姚晨玲 童朝阳 黄培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8-619,共2页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腺垂体分泌激素减少,可以是单个激素缺乏或多种激素同时缺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的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机体免疫力、防御和监护功能较差,易患感染,如果感染不能得到及时有效...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腺垂体分泌激素减少,可以是单个激素缺乏或多种激素同时缺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的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机体免疫力、防御和监护功能较差,易患感染,如果感染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往往引起重症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 分泌激素 机体免疫力 激素缺乏 监护功能 重症感染 甲状腺 肾上腺
下载PDF
ICU患者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东伟 瞿介明 +2 位作者 童朝阳 顾国嵘 张瑾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ICU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病原谱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3月入住急诊ICU1周以上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入选对象每周行尿真菌培养。结果:452例患者(年龄25-100岁)入选,128例患者发生院... 目的:了解急诊ICU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病原谱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3月入住急诊ICU1周以上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入选对象每周行尿真菌培养。结果:452例患者(年龄25-100岁)入选,128例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发病率为28.3%。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58.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3.8%)和热带念珠菌(12.3%)。多因素分析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是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诊监护室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为28.3%,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高APACHEII评分、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和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易发生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尿 定植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早期预后的判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晨玲 孙湛 +3 位作者 徐云洁 杨小亮 顾国嵘 马峥尧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0期474-475,共2页
[目的 ] 研究血清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其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作用。  [方法 ]  137例因胸痛且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缺血 (AICS)就诊的患者 ,分别于就诊后第 0、8、16、2 4h抽血测血清cTnT和CK- MB ,同时随... [目的 ] 研究血清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其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作用。  [方法 ]  137例因胸痛且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缺血 (AICS)就诊的患者 ,分别于就诊后第 0、8、16、2 4h抽血测血清cTnT和CK- MB ,同时随访心电图检查。  [结果 ]  137例患者中 ,75例诊断为AMI ,以cTnT≥ 0 .2ng/mL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4.7% ,特异度为 91.9% ,以CK- MB≥ 2 3U /L诊断AMI灵敏度为 90 .7% ,特异度为 85 .5 % ;并且随着测得的血清cTnT升高 ,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亦明显增多。  [结论 ] 急诊胸痛就诊患者 ,早期测定cTnT对诊断AMI价值优于CK- MB ,并且对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机率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低温闭胸心肺转流复苏后心肺脑组织的电镜改变
17
作者 黄培志 周光华 +6 位作者 陈安青 胡克俭 王哲 刘祖赟 顾俭勇 顾国嵘 李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 (CPB)复苏后心肺脑组织的电镜改变。方法  13只实验狗分三组 ,浅低温组 (33~ 34℃ ) (n =5 ) ,深低温组 (2 6~ 2 7℃ ) (n =5 )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行闭胸CPB ,维持平...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 (CPB)复苏后心肺脑组织的电镜改变。方法  13只实验狗分三组 ,浅低温组 (33~ 34℃ ) (n =5 ) ,深低温组 (2 6~ 2 7℃ ) (n =5 )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行闭胸CPB ,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 80mmHg ,3h后取心、肺和海马组织 ,对照组 (n =3)停搏 15min后立即取组织。结果 浅低温组海马组织的神经元数为 (4 6± 0 9)个 ,明显少于深低温组 (13 6± 5 2 )个 (P <0 0 5 )和对照组 (8 3± 4 7)个 ;少突胶质细胞核平均直径为 (5 86± 0 80 ) μm ,显著大于深低温组 (3 94± 0 90 ) μm(P <0 0 1)和对照组 (4 5 6± 1 0 35 ) μm(P <0 0 5 ) ,细胞膜破损明显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松弛。深低温组心肌肌原纤维变细、变稀 ,部分断裂 ,明显受损。结论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浅低温闭胸CPB结合头部深低温或深低温闭胸CPB结合心肌保护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 电镜 心肺转流 低温 CPB 心肺组织 脑组织
下载PDF
低温闭胸心肺转流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和组织中SOD、MDA、NO的影响
18
作者 黄培志 周光华 +8 位作者 陈安青 胡克俭 王哲 刘祖赟 顾俭勇 顾国嵘 李颖川 张亚东 刘珊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21-323,332,共4页
目的:了解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CPB)时,对血浆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10只实验狗,用10%氯化钾静注致心脏停搏15分钟后,行闭胸CPB复苏,浅低温组(33℃~34℃)... 目的:了解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CPB)时,对血浆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10只实验狗,用10%氯化钾静注致心脏停搏15分钟后,行闭胸CPB复苏,浅低温组(33℃~34℃)(N=5),深低温组(26℃~27℃)(N=5),15分钟后复温。于停搏前、停搏15分钟、CPB开始后1小时、3小时抽血,并于3小时取心、肺、脑组织,行血浆和组织SOD、MDA和NO测定。结果:在停搏15分钟时,两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停搏前;CPB后1小时,二组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但至3小时,二组均上升接近停搏前水平(P>0.05)。两组血浆MDA和NO含量于停搏15分钟和CPB后1小时、3小时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浅低温组脑组织和肺组织中SOD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明显高于深低温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NO含量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也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结论: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低温闭胸CPB复苏,血浆SOD代偿性升高,MDA和NO下降,即低温复苏有助于减轻氧自由基和NO造成的再灌注损伤。组织中的指标测定,表明深低温闭胸CPB复苏对脑和肺的再灌注损伤较轻,浅低温闭胸CPB复苏则对心肌的再灌注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胸心肺转流 再灌注损伤 心肺复苏 自由基
下载PDF
细胞因子、经皮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联合危重评分对脓毒症患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思颖 顾国嵘 +5 位作者 慕婉晴 俞尧 陈东旭 孙湛 周燕南 姚晨玲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经皮氧分压(TcPO_(2))/吸入氧浓度(FiO_(2))及危重评分等对脓毒症患者短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其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经皮氧分压(TcPO_(2))/吸入氧浓度(FiO_(2))及危重评分等对脓毒症患者短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其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患者入院时均未休克。记录入院当天首次测定的TcPO_(2)/FiO_(2)、细胞因子、炎症标志物、肾功能、血乳酸等炎症及灌注相关指标;记录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入院后7 d内是否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分为休克组(n=14)和非休克组(n=82)。根据入院后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63)和死亡组(n=3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脓毒症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和28 d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白介素(IL)-6、IL-8、IL-10、乳酸、血肌酐、TcPO_(2)/FiO_(2)均高于非休克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IL-6升高和Tc PO_(2)/FiO_(2)降低是脓毒性休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L-6、Tc PO_(2)/FiO_(2)预测脓毒性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95%CI 0.610~0.911)和0.813(95%CI 0.681~0.944);IL-6、TcPO_(2)/FiO_(2)联合SOFA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的AUC为0.937(95%CI 0.884~0.991),IL-6、TcPO_(2)/FiO_(2)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的AUC为0.880(95%CI 0.793~0.968)。白介素2受体(IL-2R)升高是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为0.705(95%CI 0.597~0.814);IL-2R联合SOFA评分预测28 d内死亡的AUC为0.702(95%CI 0.593~0.810),IL-2R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28 d内死亡的AUC为0.729(95%CI 0.626~0.833)。结论IL-6和TcPO_(2)/FiO_(2)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脓毒性休克的发生,与SOFA或APACHEⅡ评分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血IL-2R升高提示脓毒症预后不良,与APACHEⅡ评分联合可提高其对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经皮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白介素6 白介素2受体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外周血TSP-1和D-dimer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子亚 薛渊 +7 位作者 顾国嵘 王豪俊 栾骁 尹俊 宋振举 施东伟 童朝阳 姚晨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和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CS组患者120例、AAD组...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和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CS组患者120例、AAD组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取血清,分别检测TSP-1和D-dimer在三组中的血清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SP-1和D-dimer在ACS组、AAD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SP-1在ACS组升高更明显,D-dimer在AAD组升高更明显。结论:TSP-1和D-dimer联合检测可以协助ACS和AAD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 凝血酶敏感蛋白-1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