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碱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FTIR和DSC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顾家毓 余丹丹 邬瑞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7-1762,共6页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探讨了吴茱萸碱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膜材,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有不同摩尔百分比(x)的吴茱萸碱脂质体,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析随着脂质体中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DPPC分子各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率、峰形及量热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及吴茱萸碱分子对脂质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0<x<10mol%的浓度范围内,DPPC头部区域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减小。在0<x<5mol%浓度范围内,DPPC界面区域的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波数由1726.0cm-1增加到1731.8cm-1,当x=10mol%时,该波数又减小到1728.0cm^-1。在10mol%≤x<20mol%浓度范围内,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的波数由1242.0cm^-1减小为1236.3cm^-1,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纯DPPC脂质体中亚甲基的对称伸缩振动波数为2848.4cm^-1,载药后该波数都增大到2850.3cm^-1。这些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x<10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在10mol%≤x<20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分子则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所有载药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均低于纯DPPC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即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均可以使脂质体的膜流动性增加,并且,当药物摩尔百分比为10mol%时,吴茱萸碱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研究工作对于进一步揭示吴茱萸碱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脂质体 膜流动性 包封位置 FTIR DSC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脂质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家毓 邬瑞光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1期63-65,69,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脂质体制备条件的选择、中药脂质体的结构表征以及中药药物成分与脂质体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高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复方脂质体中的应用,旨在为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脂质... 综述了近年来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脂质体制备条件的选择、中药脂质体的结构表征以及中药药物成分与脂质体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高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复方脂质体中的应用,旨在为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中药脂质体研究中更深入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中药脂质体 相变 制备与表征 分子间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