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
1
作者 顾尔伙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是西南民族文化场域、乡村教师和核心素养等视域融合后产生的重要议题。研究采取推导逻辑和结构关系等基本策略,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借鉴、文本分析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 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是西南民族文化场域、乡村教师和核心素养等视域融合后产生的重要议题。研究采取推导逻辑和结构关系等基本策略,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借鉴、文本分析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框架进行了构建。研究发现: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由三个维度构成,即个人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具体展现为六个方面的素养,即自我素养、社会素养、认知素养、功能素养、语言素养、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乡村教师 教师核心素养 角色 关系
下载PDF
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顾尔伙 巴登尼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80,91,共3页
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 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结合方式、口头"声教"的传统息息相关。毕摩独特的传承方式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来说是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摩 师徒 口头“声教” 口传 书写 语境
下载PDF
《论语》口传特质及教育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尔伙 张诗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论语》,发现它有着极其明显的口传特质。《论语》口传特质主要表现在其传授主题?传授内容?传授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语》的传授具有"对话"、"活态"、"化育"等教育特性。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口传 教育
下载PDF
人类心智的“论辩性”及其培育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尔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4 113,共8页
论辩是中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即古希腊"逻辑学"、印度的"因明学"、中国的"名辩学"。论辩为什么会... 论辩是中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即古希腊"逻辑学"、印度的"因明学"、中国的"名辩学"。论辩为什么会久经不衰,它与思维的关系是什么,它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如何利用论辩的思想和方法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论文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人在论辩中的存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到"论辩—思维"之间关系,涉及到"认知博弈中人的精神生长"的基本问题。研究发现:从论辩与思维的关系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从论辩的角度来关注现实生活,人类思考就是一个"内在论辩"的过程。论辩不仅提高了思考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思考的质量。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心智,具有"论辩性"的心智只有在对话教育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建议在对话教育实践中,活动前与"文本"进行对话,活动中与"他人"进行对话,活动后与"自己"进行对话,以便对"论辩性"的心智进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论辩性 对话 教育
下载PDF
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尔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危机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克智 ”场景 程式 危机
下载PDF
凉山彝族“克智”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3
6
作者 顾尔伙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生长出来的"生命之树"。本文在对"克智"传承的来源和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智"未来可能的走向。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克智”传承 学校教育
下载PDF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田野研究质量提升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尔伙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5期39-44,共6页
田野研究时空是一个"场域",田野研究过程是这一场域系统运行过程,其运行效果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活动﹑传播媒介﹑传播者﹑受传者和研究者的同时"在场"是衡量田野研究质... 田野研究时空是一个"场域",田野研究过程是这一场域系统运行过程,其运行效果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活动﹑传播媒介﹑传播者﹑受传者和研究者的同时"在场"是衡量田野研究质量的基本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研究 在场 教育传播学
下载PDF
拉卜楞寺辩经及其教育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尔伙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5期1-7,123,共8页
拉卜楞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以组织严密、教育体系健全、内容精深和有众多实权派支持而著称。拉卜楞寺辩经通过"贴身肉搏"式的"记忆",把浩瀚精深的经典"化"为... 拉卜楞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以组织严密、教育体系健全、内容精深和有众多实权派支持而著称。拉卜楞寺辩经通过"贴身肉搏"式的"记忆",把浩瀚精深的经典"化"为自己的智慧,并身体力行。拉卜楞寺辩经教育的转识成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教育内容丰富、方式多样;师生关系民主,追求文化多元和思想自由;回归简单生活,享受悠闲的公共生活;以辩经激发乐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寺 辩经 知识 智慧
下载PDF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9
作者 顾尔伙 马颖 +5 位作者 杨俊 旦智多杰 喻涛 满忠坤 曾莉 王丽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F0003,共4页
2011年11月5-6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民族教育、文化发展与民族认同、民族宗教文化与教育、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 2011年11月5-6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民族教育、文化发展与民族认同、民族宗教文化与教育、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考察展示、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影视人类学、西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新途径、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多类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而引起对民族文化与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共生"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文化 教育 民族教育 学术交流 研讨会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目的分析——以凉山彝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尔伙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9-104,共6页
本文对凉山地区儿童受教育的目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思考和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目的。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保证儿童的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三者的协调一致。民族地区的教育目的应该基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的眼前行... 本文对凉山地区儿童受教育的目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思考和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目的。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保证儿童的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三者的协调一致。民族地区的教育目的应该基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的眼前行为。在取得高分的同时,更多的为儿童的未来成长着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文化 民族教育 教育目的
下载PDF
“克智”口头论辩传承方式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1
作者 顾尔伙 张诗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共5页
作为一种极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凉山彝族山区"克智"口头论辩传承方式采取的是一种先背诵后书写、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口头"诗教"方式。这种传承方式既有其传承上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它对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作为一种极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凉山彝族山区"克智"口头论辩传承方式采取的是一种先背诵后书写、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口头"诗教"方式。这种传承方式既有其传承上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它对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如应充分发挥儿童与生俱来的口头天赋;发扬口头"诗教"传统;创设氛围进行情境教学;尝试对话式教学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智” 传承方式 口头“诗教” 儿童教育
下载PDF
彝族“克智”辩证实践:作为一项公共教育活动
12
作者 顾尔伙 张诗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彝族"克智"辩证实践是辩手与群众的互动过程。克智论辩具有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学习历史、培育人文等四个方面的公共教育特性。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论辩实践 公共生活 民族性格 对话教育
下载PDF
爱沙尼亚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尔伙 杨东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21年第7期82-89,共8页
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课程,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整合涉及日常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建立起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爱沙尼亚劳动技术课程内容整合了手工教育、技术教育和家政学,基于学生兴... 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课程,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整合涉及日常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建立起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爱沙尼亚劳动技术课程内容整合了手工教育、技术教育和家政学,基于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采取双轨制课程结构,合理分配技术、手工、家政三大版块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爱沙尼亚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整合主要依据在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历史传统、现实基础和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我国劳动教育课程整合有重要启示。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在建构“必修课程—渗透课程—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劳动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沙尼亚 基础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下载PDF
“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综述
14
作者 顾尔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3,共2页
2018年10月30-3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 2018年10月30-3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计150余人与会。本次会议主题为“跨越差异: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建构”。与会学者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围绕“如何通过教育跨越不同国家区域文化的差异,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论坛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 澳大利亚 学术报告厅 巴塞罗那
下载PDF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
15
作者 顾尔伙 马颖 +5 位作者 杨俊 旦智多杰 喻涛 满忠坤 曾莉 王丽娟 《国际学术动态》 2012年第2期35-41,共7页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5~6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行。会议由西南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报告地点设在西南大学说乎斋(第18教学楼)报告厅。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人类学 西南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题报告 教育部 报告厅
下载PDF
彝族“克智”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逻辑
16
作者 顾尔伙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克智” 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
下载PDF
“克智”论辩实践的公共教育性及其意义
17
作者 顾尔伙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彝族社会中,"克智"论辩实践是辩手与公众的互动过程。"克智"论辩与古希腊"雄辩术"有许多相似性,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克智"论辩具有"养成教育"形式、"对立辩证"思维... 在彝族社会中,"克智"论辩实践是辩手与公众的互动过程。"克智"论辩与古希腊"雄辩术"有许多相似性,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克智"论辩具有"养成教育"形式、"对立辩证"思维、追根溯源品质等方面的公共教育特性。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学校公共教育的开启都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实践 公共生活 民族性格 对话教育
下载PDF
高中文理分科的根源及出路探析
18
作者 顾尔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从当前对高中文理分科这一焦点问题的探讨来看,主要集中于对分科这一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而对造成分科这一事实的背后原因缺乏进一步追溯。本文对文理分科的现状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经济利益、学科设置、人的认知等因素进行了探析,并提... 从当前对高中文理分科这一焦点问题的探讨来看,主要集中于对分科这一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而对造成分科这一事实的背后原因缺乏进一步追溯。本文对文理分科的现状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经济利益、学科设置、人的认知等因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学科 文理分科 高考改革
下载PDF
“在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的质量尺度
19
作者 顾尔伙 《西南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76-79,共4页
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的内涵和意义进行阐释基础上,系统说明了田野研究“在场”五要素(当地的传统、表演事件、表演者、受众、研究主体),同咿在场”是考量田野工作及其质量的基本尺度,最后针对田野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几... 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的内涵和意义进行阐释基础上,系统说明了田野研究“在场”五要素(当地的传统、表演事件、表演者、受众、研究主体),同咿在场”是考量田野工作及其质量的基本尺度,最后针对田野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田野研究 质量尺度 “在场”
下载PDF
教育帮扶“宁海模式”的当代启示
20
作者 顾尔伙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宁海模式”是江苏海安对云南宁的教育帮扶模式。“宁海模式”的前置条件是清晰认识自身特点的意识与主动想发展的愿望、结构合理的教育帮扶团队、能够相互转译的“界面”或“媒介”。“宁海模式”是通过“木材换人才”引进建制群体、... “宁海模式”是江苏海安对云南宁的教育帮扶模式。“宁海模式”的前置条件是清晰认识自身特点的意识与主动想发展的愿望、结构合理的教育帮扶团队、能够相互转译的“界面”或“媒介”。“宁海模式”是通过“木材换人才”引进建制群体、行动者的联动形成集中优势、内外行动者联动形成帮扶共同体效应等实现的。“宁海模式”对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帮扶特别是“组团式”对口支援带来了重要启示,即“受帮扶方”要认识自身特点,建立发展信心;“帮扶方”要加强内部团队建设;提供双方需要的“文化转译”平台和制度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海模式” 教育帮扶 “组团式”对口支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