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蝴蝶效应:比较视野中的《丑小鸭》解读
1
作者 顾志裕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7期77-78,共2页
蝴蝶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致使其... 蝴蝶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致使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又会引发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产生连锁反府,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效应 《丑小鸭》 比较视野 解读 亚马逊河流域 心理效应 气象学家 热带雨林
下载PDF
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研究
2
作者 顾志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第3期13-14,17,共3页
教师应在正确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些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策略。本文结合几个辅导案例,阐述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和情景体验策略。
关键词 助人自助 心理需要策略 讨论问题策略 情景体验策略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无痕德育”
3
作者 顾志裕 《中国德育》 2007年第11期62-63,共2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给学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是每个学校都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利用网络进行“无痕德育”,也有人称之为“无意识教育”,因为受...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给学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是每个学校都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利用网络进行“无痕德育”,也有人称之为“无意识教育”,因为受教育者是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而对教育者来说则需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无痕德育”体现了内隐学习的教育观。内隐学习即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并“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基于网络 无意识教育 内隐学习 学校教育 受教育者 信息技术 网络环境
原文传递
心理效应是建构教学互动心理场的引擎
4
作者 顾志裕 《中学语文教与学(下半月初中读本)》 2009年第4期28-29,63,共3页
心理场或心理生活空间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
关键词 心理场 教学互动 心理效应 引擎 生活空间 拓扑心理学 心理学家 心理现象
原文传递
“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背后
5
作者 顾志裕 《语文学习》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笔者在校本培训中为教师诠释“霍布森选择效应”时,曾举证了下面一个案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堂教学导入。
关键词 霍布森 《谁是最可爱的人》 校本培训 教学导入 教师 课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