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顶网络功能改变与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1
作者 顾悦文 刘晓帆 +5 位作者 范靖雯 姜金波 李小飒 李娟娟 印弘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基于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中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顶下小叶(IPL)功能改变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020年前瞻性招募在本院就诊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和利手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 目的:基于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中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顶下小叶(IPL)功能改变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020年前瞻性招募在本院就诊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和利手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每个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图像和高分辨率T_(1)WI图像,在MATLAB软件中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同期由临床医师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估每例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数字广度顺背、倒背粗分和数字符号得分。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平均得分的0.5个标准差以下即为认知正常)及认知损害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得分的1个标准差以上即为认知损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评分与ReHo值进行分析。此外,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有效功能连接分析,并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数字顺背粗分与右侧DLPFC的ReHo值呈正相关性(r=0.446,校正后P=0.0012);在左侧IPL的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和认知正常组的数字倒背粗分与ReHo值均呈正相关(r=0.374,校正后P=0.0117;r=0.548,校正后P=0.0372),而认知损害组认知评分与fMRI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效连接分析结果显示从右侧到左侧DLPFC的有效连接在对照组与认知损害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PFC和IPL的功能改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可以将DLPFC和IPL作为无创性神经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靶点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探索优化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脑功能网络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神经解剖与功能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2
作者 雒凌华 刘伟 +6 位作者 刘晓帆 赵淑婉 顾悦文 范静雯 邵峰 郭钒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精神分裂症(SZ)作为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功能及结构层面呈现大脑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s)是目前治疗SZ的首选方案。本篇综述我们将从脑灰... 精神分裂症(SZ)作为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功能及结构层面呈现大脑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s)是目前治疗SZ的首选方案。本篇综述我们将从脑灰质、脑白质和脑功能3个方面介绍AAs治疗对SZ神经解剖与功能影响的磁共振成像最新研究进展,其中病程分为首发和慢性病程、治疗分为短期治疗和长期治疗。本文回顾通过影像学手段探究AAs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法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临床问题导向的精神障碍“放射学实践”新进展
3
作者 王显阳 褚文月 +6 位作者 韩延坤 李达 姜金波 范静雯 顾悦文 武圣君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精神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仍遵循着以症状学为基础的模式,导致了临床工作中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脑科学的日新月异,以神经影像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研究不断拓宽加深了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 精神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仍遵循着以症状学为基础的模式,导致了临床工作中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脑科学的日新月异,以神经影像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研究不断拓宽加深了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总结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即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在早期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应答等方面的影像学研究,并结合计算精神病学、遗传精神病学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障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言语性幻听的连接组学及转录组学研究
4
作者 刘晓帆 赵淑婉 +5 位作者 顾悦文 范靖雯 吴忠英 马国林 印弘 崔龙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精神分裂症(SZ)被认为是一种大脑连接障碍,这可能与rich club组织异常受损相关。言语性幻听是常见到的SZ患者的核心症状其一,阐明幻听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可以为理解SZ以及理解大脑的复杂性提供新的见解。方法:被试包括了42例首... 目的:精神分裂症(SZ)被认为是一种大脑连接障碍,这可能与rich club组织异常受损相关。言语性幻听是常见到的SZ患者的核心症状其一,阐明幻听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可以为理解SZ以及理解大脑的复杂性提供新的见解。方法:被试包括了42例首发SZ患者,其中15例伴有幻听,27例无幻听,以及48例健康对照(HCs)进行T1高分辨磁共振扫描及DTI成像。采用加权的rich club对结构网络的rich club组织进行评估,并对rich club连接、rich club系数、local连接、feeder连接进行非参数置换检验。此外,将非rich club脑区基于Allen人脑图谱的特异表达基因与全转录组关联分析结果做交集。结果:与另外两组被试相比,幻听患者的local连接密度都表现为降低(P<0.05)。此外,与健康对照对比,幻听患者的rich club组织水平降低。将非rich club脑区的差异表达基因与SZ风险基因做交集,最终得到22个基因。结论:SZ言语性幻听可能与非rich club脑区的关系更加密切。非rich club脑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SZ风险基因可能参与了幻听结构连接组紊乱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言语性幻听 连接组 转录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