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激素测定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手术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顾昌伟 孙青芳 +4 位作者 卞留贯 赵卫国 沈建康 李小英 宁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测定在垂体GH腺瘤手术预后或远期结果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垂体GH腺瘤病人的经蝶手术结果。在术前、术后1d及1周空腹检测垂体各轴激素;2005年起,监测26例经蝶手术中不同阶段GH情况。结果本组总缓解率为...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测定在垂体GH腺瘤手术预后或远期结果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垂体GH腺瘤病人的经蝶手术结果。在术前、术后1d及1周空腹检测垂体各轴激素;2005年起,监测26例经蝶手术中不同阶段GH情况。结果本组总缓解率为54.8%(23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腺瘤术后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8)。术前GH>30μg/L组与GH≤30μg/L组、术中GH下降大于50%组与GH下降不足30%组、术后早期与术后远期(半年以上)、术后口服糖耐量试验后GH水平(GH/OGTT)≤2.5μg/L组与GH/OGTT>2.5μg/L组术后缓解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术后早期(术后10d以内)GH水平和术中GH监测对判断垂体GH腺瘤手术预后有高度预测价值。在判断术后缓解方面,GH/OGTT比空腹GH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预后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激素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昌伟 陶帮宝 孙青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 口服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治愈 缓解
下载PDF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顾昌伟 孙青芳 卞留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上表现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与循环中高水平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关。因呼吸疾病、心脏病变及恶性肿瘤患病人数的显著增加,导致人类平均寿命缩短与病死风险升高。本文就近年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治疗及...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上表现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与循环中高水平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关。因呼吸疾病、心脏病变及恶性肿瘤患病人数的显著增加,导致人类平均寿命缩短与病死风险升高。本文就近年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肢端肥大症
下载PDF
侧群细胞、干细胞和脑肿瘤
4
作者 顾昌伟 孙青芳 卞留贯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7期7-9,共3页
关键词 脑肿瘤干细胞 肿瘤细胞株 中枢神经系统 CD133 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数量 病理改变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新民 叶富华 顾昌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患者在急性期接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复查CT示10例血肿基本清除,2例清除约70%。随访3个月时GOS评...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患者在急性期接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复查CT示10例血肿基本清除,2例清除约70%。随访3个月时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3,重度残疾1例,本组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的特点,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并减少了颞叶皮层及血管的损伤,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入路 脑出血 基底节区 显微外科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向东 那汉荣 +2 位作者 费小斌 顾昌伟 高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5例,术后再次出血23例。结果23例再出血患者中,15例选择再次手术,5例保守治疗,3例自动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4例能生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5例,术后再次出血23例。结果23例再出血患者中,15例选择再次手术,5例保守治疗,3例自动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4例能生活自理,16例致残生活不能自理,3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术前评估患者颅内血肿状态、控翻血压平稳、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加强术后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预防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建军 李江 顾昌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8期4-8,共5页
目的评价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 -Ⅲ)组104例,高分级动脉瘤(Hunt—He... 目的评价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 -Ⅲ)组104例,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 Ⅳ-Ⅴ)组43例,115例行超早期手术(发病后24h之内),32例行早期手术(发病后72h之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低分级动脉瘤组预后优良率(GOS4~5)89.4%。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未出血组急诊手术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术前再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合并局灶性或多灶性脑梗死组预后有效率与非梗死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组预后有效率与非梗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可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尽早缓解颅内高压,效果良好。术前再出血、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再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锁孔开颅神经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观察
8
作者 符耀清 周新民 +1 位作者 顾昌伟 叶富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71-73,共3页
我科于2010年7月~2013年8月使用锁孔开颅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IVH)患者1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l例,女5例,平均年龄50... 我科于2010年7月~2013年8月使用锁孔开颅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IVH)患者1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l例,女5例,平均年龄50.6岁(29~69岁),从发病至手术时间均小于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辅助 重度脑室出血 手术治疗 锁孔开颅 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手术时间 IVH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顾昌伟 周新民 +2 位作者 叶富华 徐伟东 高恒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患者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患者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1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患者转归良好(76.2%)。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12.8±2.8)分对(7.5±3.8)分;t=7.525,P〈0.001)以及Hunt-Hess分级低(83.0%对31.4%;χ2=34.318,P〈0.001)、动脉瘤大小(χ2=9.531,P=0.009)、术前再出血(6.3%对25.7%;χ2=8.506,P=0.003)、术前脑疝(4.5%对40.0%;χ2=26.846,P〈0.001)、首次CT扫描显示合并脑内血肿(19.6%对48.6%;χ2=11.449,P=0.002)和脑室出血(8.9%对40.0%;χ2=18.846,P〈0.001)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3.1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58~6.999;P=0.004]、年龄较大(OR 1.054,95% CI 1.013~1.097;P=0.010)、术前GCS评分较低(OR 0.539,95% CI 0.410~0.724;P〈0.001)以及术前脑疝(OR 3.633,95% CI 1.039~12.700;P=0.043)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经积极手术治疗,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转归良好。不过,年龄较老、动脉瘤较大、术前GCS评分较低以及合并脑疝的患者通常转归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垂体性侏儒症伴第三脑室底鞍下扩展、双垂体畸形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昌伟 孙青芳 +1 位作者 卞留贯 宁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85,共1页
患者女,19岁。因生长发育迟缓十余年而人我院内分泌科诊治。患者系7个月早产儿,顺产,出生体质量2150g。出生后1年内即发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12岁后身高停滞,无第二性征发育,双眼视灵敏度下降6年余。智力一般,奁体患者身高1... 患者女,19岁。因生长发育迟缓十余年而人我院内分泌科诊治。患者系7个月早产儿,顺产,出生体质量2150g。出生后1年内即发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12岁后身高停滞,无第二性征发育,双眼视灵敏度下降6年余。智力一般,奁体患者身高130cm,体质量35kg,面容幼稚,双乳部位少许脂肪堆积,外阴幼稚。MRI示鞍区囊状异常信号,第三脑室延长,并伸入蝶窦内,未见明短增强垂体信号。鞍膈鞍底缺如,前联合未见显示,蝶鞍两侧见垂体结构(图1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性侏儒症 第三脑室 出生体质量 鞍下 畸形 生长发育迟缓 生长发育落后 第二性征发育
原文传递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昌伟 周新民 +3 位作者 叶富华 徐伟东 高恒 李志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微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高分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Hunt-Hess IV 级30例,V 级13例,24例行急诊手术(发病后6 h 之内),16例行超早期手术(发病后24 h 之...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微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高分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Hunt-Hess IV 级30例,V 级13例,24例行急诊手术(发病后6 h 之内),16例行超早期手术(发病后24 h 之内)。采用格拉斯哥转归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行显微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中,GOS 4~5分者19例,预后优良率44.2%,GOS 1~2分者16例,极差率37.2%, Hunt-Hess IV 级患者总体预后优于 V 级患者(Z =-2.486,P =0.016)。合并脑内血肿者18例,早期手术干预有效者(GOS 3~5分)12例,与剩余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 =1.000)。结论超早期手术或急诊手术可尽早缓解恶性颅高压,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减少高分级动脉瘤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伟东 顾昌伟 +3 位作者 叶富华 周新民 高恒 冯东侠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54,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Ⅴ级1例。术前均行3D-CTA检查明...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Ⅴ级1例。术前均行3D-CTA检查明确诊断,4例行开颅显微手术,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其中动脉瘤颈夹闭3例,动脉瘤孤立1例;另1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2例因脑积水进行性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GOS评分,5分3例,4分1例,2分1例。结论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临床较为少见,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均可行。术前3D-CTA检查便捷、可靠,一旦确诊尽早采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 动脉瘤 脑室出血
原文传递
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向东 那汉荣 +2 位作者 费小斌 顾昌伟 高恒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通过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技术,找到卡压三叉及面神经的责任血管,解除神经长期卡压引起的脱髓鞘改变,从而消除症状。方法患者术前头颅MRI检查排除肿瘤、动脉瘤等,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初步确定存在责任血管;术中显微镜下运用小脑和脑... 目的通过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技术,找到卡压三叉及面神经的责任血管,解除神经长期卡压引起的脱髓鞘改变,从而消除症状。方法患者术前头颅MRI检查排除肿瘤、动脉瘤等,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初步确定存在责任血管;术中显微镜下运用小脑和脑神经"零牵拉"技术,探查三叉神经及面神经出脑干根部,内镜辅助找到责任血管,用合适大小涤纶棉团垫开,并梳理神经根部血管及蛛网膜粘连达到充分减压,罂粟碱稀释后冲洗手术区,然后关颅。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小脑迟发性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继发脑干缺血等并发症,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出现口周疱疹;2例面肌痉挛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度面瘫,听力下降。结论微血管减压是目前首选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