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总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
作者 刘烨旻 刘鹏 +3 位作者 贺亚琼 顾潜彪 雷亚丽 刘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54-755,共2页
病例男,54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食纳较差,体质量下降3~4 kg,大便色白,小便色黄。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82.7μmol/L,直接胆红素201.7μmol/L... 病例男,54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食纳较差,体质量下降3~4 kg,大便色白,小便色黄。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82.7μmol/L,直接胆红素201.7μmol/L,间接胆红素81.0μmol/L,谷丙转氨酶354.6 U/L,谷草转氨酶106.9 U/L,总胆汁酸152.6μmol/L,碱性磷酸酶201.0 U/L,r-谷氨酰转肽酶694.3 U/L。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胆总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建立CT影像组学标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水平 被引量:7
2
作者 顾潜彪 冯智超 +3 位作者 梁琪 李美姣 王维 容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6-1222,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CT图像特征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Ki-67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肺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行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108例N... 目的:建立基于CT图像特征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Ki-67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肺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行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108例NSCLC患者。在MaZda软件中分别手动勾画出病灶CT平扫及增强的三维立体结构影像,提取感兴趣区的纹理特征参数。经过多种特征选择方法[交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Fisher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combined with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以及联合方法(Fisher+POE+ACC+MI,FPM)]和分析方法[原始数据分析(rawdataanalysis,RD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分类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组合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以误判率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108例患者中Ki-67高表达组50例,Ki-67低表达组58例。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两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的FPM特征选择和NDA特征分析方法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Ki-67表达水平效果最佳,错判率为14.81%。基于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错判率并未低于基于CT平扫图像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错判率。结论:基于常规CT图像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预测NSCLC病灶Ki-67的表达水平,可为评估肿瘤侵袭性和预后情况提供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KI-67 计算机断层扫描 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标签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评估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顾潜彪 谭显政 +2 位作者 胡小丽 刘建滨 刘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术前无创性评估胰腺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94例胰腺癌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将患者按照7∶3分为训练组65例和验证组29例。提取肿瘤术前CT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术前无创性评估胰腺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94例胰腺癌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将患者按照7∶3分为训练组65例和验证组29例。提取肿瘤术前CT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中建立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组学标签并评估其预测效能,并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结果基于7项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CT影像组学模型评分预测胰腺癌分化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为0.77,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6.9%;验证组为0.71,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5.0%。基于6项影像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评分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为0.80,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88.4%;验证组为0.73,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2.3%。结论CT影像组学可用于术前无创性评估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淋巴转移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P63中的应用价值(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顾潜彪 冯智超 +5 位作者 胡小丽 马孟甜 Mwajuma Mustafa Jumbe 颜海雄 刘鹏 容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5-1062,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NSCLC分子标志物P63的表达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CT扫描的245例NSCLC患者。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在CT检... 目的:建立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NSCLC分子标志物P63的表达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CT扫描的245例NSCLC患者。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在CT检查后2周内进行P63表达状态检测。通过MaZda软件提取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并且定义肿瘤CT图像的主观影像征象。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并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主观影像征象模型及融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 r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每个模型的预测性能,并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245例患者中,P63阳性96例,P63阴性149例。主观影像征象模型由6个影像征象组成。通过特征选择,影像组学模型包括8个影像组学特征。主观影像征象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63表达状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和0.75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诊断模型较另2种模型具有最佳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1)。结论: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预测NSCLC分子标志物P63的表达状态;融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主观影像征象的诊断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有助于无创性了解肺癌细胞分子水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63 计算机体层摄影 影像组学
下载PDF
新型容积定量技术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征
5
作者 谢安 刘建滨 +8 位作者 欧阳欣 谭显政 顾潜彪 曾禹莉 黄锋 陈翔 邓中华 廖金卯 刘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6-503,共8页
目的:利用3DPulmo软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收集符合软件分析要求的4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肺部薄层CT数据,运用西门子Snygo.via工作站中Syngo.CT Pulmo3D软件,定量分析不同分割区域肺组织的平均密度、病灶容积... 目的:利用3DPulmo软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收集符合软件分析要求的4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肺部薄层CT数据,运用西门子Snygo.via工作站中Syngo.CT Pulmo3D软件,定量分析不同分割区域肺组织的平均密度、病灶容积及病灶容积百分比。结果:女性患者21例,男性22例,平均年龄(51.08±15.32)岁。通过肺叶自动分割发现,35例(81.40%)患者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且以累及下肺者多见(52.50%)。上中下均等分割左右肺显示,区域肺组织平均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0.04、0.00、0.00、0.04、0.00、0.00、0.00、0.03),上部1/3肺密度最低,下部1/3肺密度最高。左、右肺病灶容积表层所占百分比高于核心区,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1、0.00),左、右肺相同区域(核心和表层)病灶容积所占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11、0.13)。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比较,肺部病灶总容积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8、0.11),但双肺病灶容积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上组病灶容积百分比高于50岁以下组(P=0.04)。结论:3DPulmo可定量评价新冠肺炎CT特征,提供了病灶容积和病灶容积百分比的客观指标,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量分析 Pulmo 3D软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对原发性胃淋巴瘤与Borrmann Ⅳ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娇 谭一雄 +3 位作者 顾潜彪 容鹏飞 王维 刘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鉴别原发性胃淋巴瘤与Borrmann Ⅳ型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或Borrmann Ⅳ型胃癌且术前进行过腹部CT增强扫描的71例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鉴别原发性胃淋巴瘤与Borrmann Ⅳ型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或Borrmann Ⅳ型胃癌且术前进行过腹部CT增强扫描的71例患者,其中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28例,Borrmann Ⅳ型胃癌患者43例。采用基于Matlab 2017a软件的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以建立CT影像组学标签。通过纳入胃周脂肪浸润、胃壁柔软性、腹部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腹水、黏膜白线征和病灶厚度等征象,构建CT征象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标签和CT征象诊断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从每个患者CT扫描的肿瘤区域中提取32个三维特征,通过降维发现2个特征是最重要的鉴别诊断因子并建立了影像组学标签;CT征象诊断模型由腹水、胃周脂肪浸润、胃壁柔软性及黏膜白线征组成。影像组学标签和CT征象诊断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64和0.867;准确性分别为94.4%和80.2%;敏感性分别为93.0%和74.4%;特异性分别为96.4%和89.3%。经Delong检验,影像组学标签的诊断效能高于CT征象诊断模型(P<0.001)。结论: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能够较准确地鉴别Borrmann Ⅳ型胃癌与原发性胃淋巴瘤,为临床辅助诊断提供有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RMANN Ⅳ型胃癌 原发性胃淋巴瘤 影像组学 CT征象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标签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 被引量:9
7
作者 肖磊 顾潜彪 +3 位作者 张堃 李平 沈宏荣 朱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探讨其用于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EGFR基因突变情况将80例肺腺癌患者分为EGFR敏感组(n=37)及EGFR不敏感组(n=43)。收集2组肺部病灶CT平扫主观影像征象... 目的建立基于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探讨其用于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EGFR基因突变情况将80例肺腺癌患者分为EGFR敏感组(n=37)及EGFR不敏感组(n=43)。收集2组肺部病灶CT平扫主观影像征象,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法进行特征挑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主观影像征象模型、影像组学标签及融合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效能。结果 EGFR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CT主观影像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特征选择,确定CT影像组学标签由4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主观影像征象模型(AUC=0.66)、影像组学标签(AUC=0.77)及融合模型(AUC=0.83)预测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融合模型预测的效能最优。结论基于CT平扫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能够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敏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评估门静脉高压及预测曲张静脉出血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珍 张声旺 +4 位作者 顾潜彪 刘晓 容鹏飞 杨晓 刘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96-189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标签评估门静脉高压(PH)的可行性及其预测曲张静脉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确诊或疑似PH患者,分别以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10、12和20 mmHg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HVPG<10 mmHg组和≥10 mmHg组,HVPG<12...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标签评估门静脉高压(PH)的可行性及其预测曲张静脉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确诊或疑似PH患者,分别以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10、12和20 mmHg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HVPG<10 mmHg组和≥10 mmHg组,HVPG<12 mmHg组和≥12 mmHg组,HVPG<20 mmHg组和≥20 mmHg组,以MaZda软件提取并分析肝脏增强CT门脉期图像纹理特征,观察影像组学判断不同程度PH及曲张静脉出血的效能。结果 CT征象中,在HVPG<10及≥10、HVPG<12及≥12组间有无腹腔积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层面勾画ROI判别HVPG≥10 mmHg、HVPG≥12 mmHg、HVPG≥20 mmHg及曲张静脉出血的平均最小误诊率分别为12.50%、14.74%、10.27%及22.70%;多层面勾画平均最小误诊率分别为10.27%、11.16%、5.36%及20.49%(P均>0.05)。HVPG预测PH患者曲张静脉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730,0.897)],以12 mmHg为HVPG的截断值,误诊率为20.54%,敏感度为77.22%,特异度为69.70%。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可评估PH程度,且对预测曲张静脉出血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出血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鉴别≤2 cm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小丽 顾潜彪 +3 位作者 张堃 李磊 李平 沈宏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直径≤2 cm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2 cm甲状腺结节患者,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组(n=67)及验证组(n=30)。提取训练组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预处理,... 目的观察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直径≤2 cm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2 cm甲状腺结节患者,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组(n=67)及验证组(n=30)。提取训练组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预处理,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以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影像组学模型,计算训练组中良恶性结节的影像组学评分,于验证组中进行验证。以ROC曲线法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25例良性病变和42例恶性病变;验证组10例良性、20例恶性病变。共于训练组病灶中提取84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预处理及筛选获得8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鉴别直径≤2 cm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组学模型。2组良性结节影像组学评分[-0.08(-1.96,0.78)、0.11(-0.96,0.65)]均低于恶性结节[1.20(0.80,2.56)、1.03(0.80,2.47),t=-3.29、-3.12,P均<0.01]。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组及验证组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0.77、0.74,特异度分别为0.79、0.91,AUC分别为0.84、0.88(D=0.35,P=0.73)。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鉴别直径≤2 cm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亮氨酸对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摄食奖赏中枢作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10
作者 李美姣 刘华生 +5 位作者 顾潜彪 邓灵灵 段俊宏 梁琪 容鹏飞 王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87-493,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口服亮氨酸后摄食奖赏中枢的功能连接改变,并分析其与T2DM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17名受试者,正常组8名,T2DM组9例,利用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loo...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口服亮氨酸后摄食奖赏中枢的功能连接改变,并分析其与T2DM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17名受试者,正常组8名,T2DM组9例,利用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序列采集数据,选取摄食奖赏相关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在口服亮氨酸前后其与全脑其他体素间的功能连接值,并分析两组间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的连接值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口服亮氨酸后,右侧小脑后叶与左侧眶额皮层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加(P<0.05);双侧前额叶皮层、眶额叶皮层、前扣带回、边缘叶与左侧壳核连接强度增加(P<0.05),而T2DM组口服亮氨酸后相应脑区功能连接强度没有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部分脑功能功能连接强度改变与T2DM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2-IR呈负相关(P<0.05),与正常组血浆亮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损害了奖赏摄食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左侧眶额皮层与右侧小脑后叶之间的连接强度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中枢胰岛素抵抗可能损害了亮氨酸感知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亮氨酸 磁共振成像 奖励 摄食中枢
下载PDF
湖南首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肺部CT表现
11
作者 谢安 刘建滨 +9 位作者 欧阳欣 喻奇志 谭显政 顾潜彪 曾禹莉 黄锋 陈翔 邓中华 廖金卯 刘鹏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12-1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家医院首次确诊2019-nCoV感染患者的肺部薄层CT图像,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评估2020年1月24日~2月15日三家医院发热门诊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主要CT征象、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家医院首次确诊2019-nCoV感染患者的肺部薄层CT图像,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评估2020年1月24日~2月15日三家医院发热门诊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主要CT征象、分布及出现频率。结果:女性患者32例(48.5%),男性34例(51.5%),年龄(44.7±16.6)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及典型临床症状,约半数患者体温及实验室检查正常。60名肺部CT患者中,12名(20.0%)阴性,48名(80.0%)阳性,肺部病灶胸膜下分布30例(50.0%)和弥散分布18例(30.0%),共累及145个肺叶,上肺及下肺分别占37.2%及50.3%,病灶多发为主,累及1个肺叶9例(18.8%),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39例(81.2%)。肺部CT阳性患者多可见磨玻璃影,仅1例以实变为主,伴发的主要是征象是病灶内血管影增粗31例(64.6%)、临近脏层胸膜及叶间裂增厚18例(37.5%)、小叶间隔增厚17例(35.4%)、实变14例(29.2%),少见征象包括结节伴晕征、反晕征及蜂窝征,没有发现小气道壁增厚及胸腔积液。低龄患者肺部CT阴性多见,老年人蜂窝征常见。结论:初诊COVID-19患者CT征象以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为主要特点,病灶内血管影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及实变为主要伴发征象,肺部薄层CT是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及时甄别疑似病例提供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CT征象 首诊患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