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顾秀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5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58)和常规组(n=57)。常规组予...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58)和常规组(n=57)。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38%)高于常规组(77.19%)(χ2=4.382,P=0.03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CRP、TNF-α、IL-6水平降低,且低分子肝素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ET-1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且低分子肝素组低/高于常规组(P<0.01);2组P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且低分子肝素组PT、APTT长于常规组,Fib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低分子肝素组IgG、IgA、IgM水平升高,且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IgG、IgA、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子肝素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72%vs.0,χ2=0.991,P=0.319)。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脓毒症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促进免疫调节,获得更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低分子肝素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分析
2
作者 顾秀菲 曹相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7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分为激素治疗组78例和非激素治疗组9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重程度、预后和并...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分为激素治疗组78例和非激素治疗组9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重程度、预后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激素治疗组的皮质醇水平为(17.8±14.1)μg/dL,低于非激素治疗组的(26.8±15.5)μg/d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激素治疗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7 d休克逆转率、28 d生存率分别为51.3%、57.7%、71.8%,与非激素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7 d休克逆转率和28 d生存率,也提高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但激素治疗并不能引发高血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皮质醇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