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顾莹辉 刘宏顺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434-436,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历时短暂的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不超过24 h即可完全恢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是利用水分子弥散运动的特性进行成像,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历时短暂的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不超过24 h即可完全恢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是利用水分子弥散运动的特性进行成像,对急性脑缺血的检测比常规CT、平扫或增强MRI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短暂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p38丝裂素活化激酶与脑缺血性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顾莹辉 刘宏顺 +2 位作者 戴海琳 冯姗姗 冯雪丹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丝裂素活化激酶(MAPK)级联信号转导途径是许多信号转导通路的整合点。许多酪氨酸激酶都可以通过刺激信号级联反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38 MAPK通路是MAPK家族主要成员之一。p38 MAPK在脑缺血后早期被激活,参与炎性反应、自由... 丝裂素活化激酶(MAPK)级联信号转导途径是许多信号转导通路的整合点。许多酪氨酸激酶都可以通过刺激信号级联反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38 MAPK通路是MAPK家族主要成员之一。p38 MAPK在脑缺血后早期被激活,参与炎性反应、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在脑缺血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p38 MAPK抑制剂可望成为脑缺血性损伤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素活化激酶 p38丝裂素活化激酶 脑缺血性损伤
下载PDF
自制MARK标记四象限法用于颅内血肿穿刺快速定位
3
作者 顾莹辉 赵阳 崔依捷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2期106-108,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颅内血肿穿刺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双外耳道连线戴一特制发卡,形成2个MARK标记点,行CT扫描,通过中线及2个MARK标记点连线,将扫描平面分为四个象限,以利颅内血肿定位。将60例...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颅内血肿穿刺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双外耳道连线戴一特制发卡,形成2个MARK标记点,行CT扫描,通过中线及2个MARK标记点连线,将扫描平面分为四个象限,以利颅内血肿定位。将6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象限法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直角定位尺法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方法简便、定位准确、定位速度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MARK标记的四象限定位法进行穿刺,手术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限 定位 血肿穿刺
下载PDF
外源性生长抑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顾莹辉 戴海琳 胡磊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964-2965,共2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生长抑素影响脑出血患者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穹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外源性生长抑素影响脑出血患者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穹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源性生长抑素30mg+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P<0.05。且观察组的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生长抑素 急性脑出血 治疗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春良 刘宏顺 +1 位作者 顾莹辉 樊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 d、7 d和30 d内的脑梗死...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 d、7 d和3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及ABCD2+DWI+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本组56例(30.8%)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42例(23.1%)发生于7 d内,19例(10.4%)发生于2 d内,均无脑出血发生。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DWI异常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均P<0.05)。30 d时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P<0.05)。伴DWI异常及颅内动脉狭窄≥50%的低危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正常和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均P<0.05)。ABCD2+DWI+MRA评分预测TIA第2 d、第7d及第30 d的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均P<0.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宏顺 张春良 顾莹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8-651,共4页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其中男46例(67.6%),女22例(32.4%),年龄17~85岁,平均(59.15±14.05)岁,按ABCD2评分标...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其中男46例(67.6%),女22例(32.4%),年龄17~85岁,平均(59.15±14.05)岁,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颅内动脉病变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TIA后37例(61.7%)患者于7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在2d内发生脑梗死的24例(40%);ABCD2评分与TIA后2d和7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有颅内动脉病变的TIA患者在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无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症状持续时间≥10min、高血压史、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在单肢无力、语言障碍不伴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min、糖尿病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宏顺 张春良 顾莹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概念的提出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定义至今仍有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对TIA的诊断和治疗,而TIA后发生卒中的高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概念的提出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定义至今仍有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对TIA的诊断和治疗,而TIA后发生卒中的高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应用的广泛深入,它从TIA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风险评估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诊断价值 风险评估 TIA 鉴别诊断 高风险 MRI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防治DWI阳性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宏顺 顾莹辉 赵凤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防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在使用复方丹参川芎嗪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对住院的60例DWI阳性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和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各30例。结...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防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在使用复方丹参川芎嗪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对住院的60例DWI阳性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和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防治DWI阳性TIA进展为脑梗死有较确切疗效,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程华 顾莹辉 王秀娟 《西部医学》 2014年第3期339-340,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脉压差(PP)、动脉扩张性(A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78%(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61.11%,对照组显效率为5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β、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显著降低血管僵硬度指数和脉压差,增加动脉扩张性,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弹性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磊 顾莹辉 +1 位作者 戴海琳 高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2779-2780,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70例(进展组)和稳定脑梗死82例(非进展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结论白细胞升高、糖尿病...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70例(进展组)和稳定脑梗死82例(非进展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结论白细胞升高、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狭窄均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河北省保定市绝经女性载脂蛋白E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程华 顾莹辉 王秀娟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1期110-111,共2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绝经女性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痛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98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绝经女性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绝经女性的apoE的... 目的检测并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绝经女性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痛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98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绝经女性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绝经女性的apoE的3种等位基因ε2,ε3,ε4,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态性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组apoE基因呈多态性,有6种基因型。结论河北省保定市绝经女性的冠心痛合并脑梗死患者中ε3/3、ε2/3基因型频率较低,ε4等位基因频率在绝经女性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增高,ε4可能是冠心病、脑梗死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女性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 栽脂蛋白E类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磊 顾莹辉 戴海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普遍并严重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青年人 生活质量 发病率 病死率 致残率 年轻化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卒中风险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宏顺 张春良 顾莹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对TIA的近期卒中风险做出预测,快速筛选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文章对目前TIA后近期卒中风险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早期诊断 试验预期值 危险因素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