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子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景观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顾菡娇 高璜 +4 位作者 陈伏生 张文根 卜文圣 杨光耀 王海霞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竹子资源丰富,观赏价值高,但目前尚未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充分开发利用。本文从竹形、叶、杆、笋等4个方面介绍竹子的自然观赏特性,从精神文化、文学、绘画等3个方面诠释竹子的意境美学特征;基于此,提出竹子景观配置须遵循变化与统一、节... 竹子资源丰富,观赏价值高,但目前尚未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充分开发利用。本文从竹形、叶、杆、笋等4个方面介绍竹子的自然观赏特性,从精神文化、文学、绘画等3个方面诠释竹子的意境美学特征;基于此,提出竹子景观配置须遵循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生态等4项原则,列举竹主景、竹配景、竹盆景和竹子专类园等4种配置形式。最后,分析观赏竹推广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观赏特性 景观配置 竹文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学敏 顾菡娇 +2 位作者 杜天真 郭韫丽 陈伏生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从硕士学位论文视角客观评价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森林培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0—2017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2 690篇硕士学位论... 从硕士学位论文视角客观评价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森林培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0—2017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2 690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探究其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分析发现,森林培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而后保持平稳的态势,“组织培养”、“生物量”、“生长”、“遗传多样性”、“干旱胁迫”、“光合作用”和“土壤养分”等关键词频率较高;关键词网络交叉相连;林分类型研究主要以人工林为主,天然林的研究较为薄弱;碳储量、基因表达、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氮沉降等问题将成为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趋于多元化、交叉化,向生态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等分支学科领域纵向发展。近20年来,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是在对研究理论的深化、创新、交叉和系统化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实践,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硕士学位论文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南京市天津新村小区开放空间平灾结合改造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宇泽 程云杉 +4 位作者 武士翔 顾菡娇 朱楠 殷鸿渐 季建乐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6期38-41,共4页
平灾结合的城市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南京天津新村小区是典型的城市密集型老旧住宅区,这类小区几乎都缺少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场地调研和空间分析,文中对该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的平灾结合改造设计,... 平灾结合的城市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南京天津新村小区是典型的城市密集型老旧住宅区,这类小区几乎都缺少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场地调研和空间分析,文中对该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的平灾结合改造设计,以达到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新村 开放空间 平灾结合 改造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红壤区茶树器官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宇飞 方向民 +3 位作者 陈伏生 宗莹莹 顾菡娇 胡小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9-1316,共8页
以红壤区25年生茶园为对象,开展pH 4.5、pH 3.5、pH 2.5及自来水(对照)4种强度模拟酸雨处理原位试验,于处理第3年收集茶树体不同功能根系和不同年龄枝、叶,测定氮(N)、磷(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和酸雨响应敏感度.结果表明:土壤pH值、... 以红壤区25年生茶园为对象,开展pH 4.5、pH 3.5、pH 2.5及自来水(对照)4种强度模拟酸雨处理原位试验,于处理第3年收集茶树体不同功能根系和不同年龄枝、叶,测定氮(N)、磷(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和酸雨响应敏感度.结果表明:土壤pH值、硝态N和有效P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吸收根N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提高,pH 2.5处理下吸收根N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32.9%;储藏根P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强而显著降低;同时酸雨处理显著提高吸收根N/P.新叶和老叶N、P含量对不同强度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但酸雨处理增加了老叶N/P,且在pH 3.5处理下达到显著水平.酸雨处理对枝条的影响与其年龄有关,新枝N含量和N/P在低强度酸雨(pH 4.5)处理下显著增加,而老枝N含量和N/P对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吸收根、新叶和新枝N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分别高于储藏根、老叶和老枝,而储藏根和叶片P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高于其他器官.茶树器官N含量对酸雨处理较为敏感,适度酸雨可增加幼嫩器官N含量和N/P,改变茶树体N、P的循环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茶树 组织分异
原文传递
中国竹类植物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顾菡娇 张参参 +5 位作者 汪金松 施雪文 夏瑞雪 刘斌 陈伏生 卜文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克隆植物,无次生生长过程,具有独特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但有关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所知甚少。本文以在中国分布的34属534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从Flora of China中收集和整理其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 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克隆植物,无次生生长过程,具有独特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但有关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所知甚少。本文以在中国分布的34属534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从Flora of China中收集和整理其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叶长、叶宽等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根据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按地下茎划分为丛生、散生和混生3个类群,按出笋季节划分为春、夏、秋、冬4个类群,按分布范围划分为中国特有(371个中国特有种)和非特有2个类群,再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在基本形态学性状上的分异格局,采用主成分分析揭示各个功能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剖析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之间功能性状差异显著,丛生竹具有最大的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最小的叶长和叶宽,散生竹次之,而混生竹则具有最小的秆性状和最大的叶性状。中国特有种在秆高、直径、竹壁厚、叶长方面显著小于非特有种。竹类植物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叶长和叶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竹类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大小性状(主要包括直径、秆高和竹壁厚)在第一主轴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叶片功能性状(叶长和叶宽)在第二主轴上贡献率最大。由此可见,竹类植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光资源的捕获差异可能是驱动竹类植物系统演化、特有性分布和出笋季节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竹类植物 地下茎类型 特有性分布 出笋季节 功能性状
原文传递
中国亚热带不同菌根树种的根叶形态学性状特征与生长差异:以江西新岗山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欧阳园丽 张参参 +4 位作者 林小凡 田立新 顾菡娇 陈伏生 卜文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6-758,共13页
探究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也能够反映植物的生态策略,但不同菌根类型树木生长过程中根叶形态学功能性状的适应策略仍有待探究。本研究依托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平台(... 探究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也能够反映植物的生态策略,但不同菌根类型树木生长过程中根叶形态学功能性状的适应策略仍有待探究。本研究依托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平台(BEF-China)选取7种丛枝菌根(AM)树木和7种外生菌根(EM)树木的纯林,测定各个树种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比根长、根系直径、树高生长速率、地径生长速率及细根生物量等根叶形态学功能性状和生长指标,探讨了两种菌根类型树种间的根叶形态学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与AM树种相比,EM树种具有较小的比叶面积、吸收根平均直径和生长速率,但具有更大的叶干物质含量;两种菌根树种之间的比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树高生长速率、地径生长速率和细根生物量等功能性状及生长指标在不同菌根类型、树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树种、根功能型、菌根类型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根功能性状有显著影响。EM树种地上指标的种内变异均大于种间变异,而AM树种地上指标的种内和种间变异程度类似;但两种菌根树种细根生物量的种间变异均大于种内变异。尽管两种菌根树种地上部分生长速率较快通常表现为较低的叶干物质含量,但AM树种通常拥有较高的吸收根比根长,而EM树种拥有较粗的运输根平均直径。吸收根比根长越低,两类菌根树种的细根生物量就越多。由此可见,根叶功能性状对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其中运输根主要在EM树种地上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吸收根主要与AM树种的地上部分生长有关;但两类菌根树种的地下细根生物量均与吸收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和叶片功能性状 植物生长 细根生物量 地上地下关联 菌根真菌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