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拉西坦联用B族维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枝定 张洁 顾长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用不同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差异。方法: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组。对患者用药前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治...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用不同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差异。方法: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组。对患者用药前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提高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B6及叶酸组效果优于单用奥拉西坦组。结论:奥拉西坦联用族维生素B12、B6及叶酸能更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奥拉西坦 B族维生素
下载PDF
hs-CRP检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凌飞 陈爱华 +2 位作者 顾长斌 陶少平 陈依年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9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到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测定其空腹血清hs-CRP值,临床观察6个月,发现患者hs-CRP值高低与患者发生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血... 目的探讨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到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测定其空腹血清hs-CRP值,临床观察6个月,发现患者hs-CRP值高低与患者发生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血清hs-CRP值明显升高者,如果hs-CRP值>30mg/L,其发生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的几率明显增加。结论hs-CRP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独立危险因子,可预测冠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从春 顾长斌 +1 位作者 江山华 吕坤 《西部医学》 2023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HFrE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HFrE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生化因子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CD4^(+)/CD8^(+))分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DD、LVESD、NT-proBNP、Hcy及CD8^(+)水平更低(P<0.05),LVEF、IGF-1、CD3^(+)及CD4^(+)/CD8^(+)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评分更低(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改善HFrEF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调节NT-proBNP、Hcy、IGF-1表达水平,促使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少平 吴翔 +2 位作者 顾长斌 陈依年 梅卫义 《新医学》 1998年第5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按有无自主神经病分成两组,分别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伴自主神经病变组(AN组)夜间UAER明显高...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按有无自主神经病分成两组,分别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伴自主神经病变组(AN组)夜间UAER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组(无AN组),且与卧立位血压差和自主神经计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自主神经病变使NIDDM患者夜间UAER增加,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自主神经病变 尿白蛋白 排泄率
下载PDF
老年心肌病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皖舒 顾长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83-586,共4页
心肌病是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老年心肌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其在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现就老年心肌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心肌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价... 心肌病是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老年心肌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其在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现就老年心肌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心肌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皖舒 顾长斌 陶周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3332-3334,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一直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的核心。沙库巴曲/缬沙坦即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国内外众多临床指南均对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一直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的核心。沙库巴曲/缬沙坦即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国内外众多临床指南均对其做了Ⅰ类推荐。大量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高血压、心肌梗死后状态、心律失常和慢性肾脏病等也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文旨在对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日常应用中的潜在缺陷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雷奈酸锶治疗对成骨细胞以及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
7
作者 周皖舒 陶周善 顾长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SP)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成骨细胞及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观察ASP、SR以及SR+ASP治疗对MC3T3-E1细胞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的影响;然后通过双侧去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SP)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成骨细胞及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观察ASP、SR以及SR+ASP治疗对MC3T3-E1细胞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的影响;然后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随后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ASP组、SR组以及SR+ASP组;其中ASP组和SR组以及SR+ASP组大鼠分别接受阿司匹林、雷奈酸锶以及两者联合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HE染色切片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成骨细胞实验表明,ASP、SR以及SR+ASP均能促进成骨细胞ALP生成以及矿化;而SR+ASP对成骨细胞ALP生成以及矿化最为显著(P<0.05)。治疗12周后,与ASP组和SR组相比,SR+ASP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SR+ASP组大鼠BMD、TV/BV、Tb.N、Tb.Th和Tb.Sp较SR组及ASP组明显改善(P<0.05)。和ASP组和SR组比较,SR+ASP组的大鼠Notch信号通路被激活,Notch 1、CBF 1 and Jagged 1水平显著上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联合ASP可以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和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保护作用,且这种疗效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去卵巢 雷奈酸锶 骨密度 大鼠 成骨细胞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娟 顾长斌 方世华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4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糖基化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其含量增高使血浆和全血粘稠度增大,利于肾小球内微血栓的形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I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糖基化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其含量增高使血浆和全血粘稠度增大,利于肾小球内微血栓的形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I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FIB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不少学者将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和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其同样也导致了肾脏疾病患者的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陶少平 吴翔 +1 位作者 顾长斌 边宁 《临床内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4例病人分为 2组 :依那普利组 (10 mg,2次 /d,2 2例 )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 (30 mg,1次 /d,2 2例 )。疗程 6个月 ,...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4例病人分为 2组 :依那普利组 (10 mg,2次 /d,2 2例 )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 (30 mg,1次 /d,2 2例 )。疗程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 UAER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血压 (P <0 .0 1)及 UAER,由 90 .2和 86 .0分别降至 6 7.4和70 .8,下降 2 9.1%和 2 3.5 % ,P值均 <0 .0 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两组治疗后U AER下降幅度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之间比较无显著相关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能有效降低血压 ,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药物疗法 依那普利 硝苯地平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洁 顾长斌 周皖舒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6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HWBW)、全血低切黏度(LWBW)、血浆黏度(P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患者疗效较为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一步逆转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心室重构 参麦注射液 沙库巴曲缬沙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