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证指南医案》疮疡辨治特色浅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颉龙飞 徐竞一 付姝菲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79-81,共3页
《临证指南医案·疮疡篇》共载医案44则,记录了叶天士诊治疮疡疾病的学术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4方面:新发疮疡重视病因由外来者祛邪为主,从饮食而生者清阳明为主;血热久疮注重凉血养血,并以膏丸之剂缓图其功;疮疡变证注重气血状... 《临证指南医案·疮疡篇》共载医案44则,记录了叶天士诊治疮疡疾病的学术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4方面:新发疮疡重视病因由外来者祛邪为主,从饮食而生者清阳明为主;血热久疮注重凉血养血,并以膏丸之剂缓图其功;疮疡变证注重气血状态,随证治之;颈项、乳房部位瘰疬、痰核则以少阳经络气血皆薄为基础,从肝胆气血痰火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疮疡 中医药疗法 用药分析 清朝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耳病辨治特色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颉龙飞 徐竞一 付姝菲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7期7-8,共2页
《临证指南医案·耳篇》共载医案17则,记录和体现了叶天士诊治耳病的学术思想。叶氏认为外邪侵袭和肾阴虚是耳病的两个主要病机,在此基础上还特别重视辨识疾病的病位,发病季节、加重病情的因素分析,而后立法处方,加减化裁。本文对... 《临证指南医案·耳篇》共载医案17则,记录和体现了叶天士诊治耳病的学术思想。叶氏认为外邪侵袭和肾阴虚是耳病的两个主要病机,在此基础上还特别重视辨识疾病的病位,发病季节、加重病情的因素分析,而后立法处方,加减化裁。本文对《临证指南医案·耳篇》所载医案进行分析,从中探求叶氏对耳病的诊治思路,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辨治特色
下载PDF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探索叶天士辨治妇科肿瘤特色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竞一 颉龙飞 贾英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4期70-72,共3页
《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详细反映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杂病各科的诊疗经验,其中"癥瘕"篇记载了叶天士对于癥瘕病因病机的独特理解及辨治特色,结合脏腑辨治,治从"久病入络",善用辛散之品温通络脉,配合疏肝健脾、滋阴... 《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详细反映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杂病各科的诊疗经验,其中"癥瘕"篇记载了叶天士对于癥瘕病因病机的独特理解及辨治特色,结合脏腑辨治,治从"久病入络",善用辛散之品温通络脉,配合疏肝健脾、滋阴固气之品,分证论治,攻补兼施,祛邪兼以扶正,调动周身气血运行,祛瘀生新,消癥散结。文章旨在总结叶氏治疗癥瘕的临床经验,期望为现代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妇科肿瘤
下载PDF
基于中国知网的《临证指南医案》研究概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竞一 颉龙飞 +3 位作者 裴世其 刘小钰 宋嘉懿 付姝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7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目前中国知网收录的《临证指南医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其发展状况,为后续叶氏医案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中国知网2016年12月31日以前发表的研究《临证指南医案》的相关文献,从文献发表时间、研究侧重点、原著各卷研究概况... 目的分析目前中国知网收录的《临证指南医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其发展状况,为后续叶氏医案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中国知网2016年12月31日以前发表的研究《临证指南医案》的相关文献,从文献发表时间、研究侧重点、原著各卷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法,数据挖掘法,二者结合法)等方面开展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的187篇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文献发表量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文献研究范围涉及《临证指南医案》全部10卷;叶氏的"阳化内风学说"和"胃阴学说"研究领域最受关注;《临证指南医案》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使用情况为理论分析法使用最多,共126篇;数据挖掘法27篇,二者结合法34篇。结论《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多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将更有利于这一临床著作的研究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文献研究法 中国知网
下载PDF
交节病作相关理论源流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颉龙飞 付姝菲 章清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75-3677,共3页
交节病作相关理论是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沿革,各家著述尚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故文章通过分析古今文献,进一步明确交节含义,总结历代医家对交节病作的认识,为该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交节病作 发展脉络 理论总结 节气 文献
原文传递
基于《伤寒论》浅议心脏神经官能症之心悸证治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茜 颉龙飞 +1 位作者 刘宇 王贤良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关于"心悸"的论述,发现《伤寒论》中论治心悸的内容分散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病因各有不同,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先天亏虚为主,或脾胃受损,... 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关于"心悸"的论述,发现《伤寒论》中论治心悸的内容分散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病因各有不同,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先天亏虚为主,或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实以气机郁滞为主,气之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运行受阻,痰瘀由生,痹阻心脉。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可分为气血亏虚、阳虚水停、阴虚阳亢、阳气郁滞、肝郁气滞5个证型,在治疗上应从把握病机出发,首辨虚实,对于虚实夹杂者,辨清主次,虚者益气、补血、温阳,配伍养血安神之品;实者理气、温通、化饮,配伍重镇安神药物,辅以心理疏导,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悸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