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HIF-1α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颜晓勇 陆清竹 +2 位作者 吴蔚桦 杨玉玺 薄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DN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DN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8周,用免疫组化、免疫...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DN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DN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8周,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连续多时点观察肾脏HIF-1α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肾脏病理变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检测显示DN组2、4、8周HIF-1α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DN组HIF-1α的表达与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KI,肾质量/体质量)呈正相关;DN组2、4、8周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AI)均高于对照组,DN组AI与尿蛋白、KI呈正相关。DN组HIF-1α表达量和肾脏细胞AI呈正相关。结论:HIF-1α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上调,其表达变化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发生发展相关。细胞凋亡也参与了早期DN的发生发展,HIF-1α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增加,从而促进DN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糖尿病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极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与病死率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颜晓勇 黄颂敏 +2 位作者 吴蔚桦 薄虹 杨玉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03-390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极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症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的758例患者按透析前的血清iPTH水平(基线水平)分为两组:1组,血清iPTH≥60pg/mL;2组,血清iPTH<60pg/...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极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症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的758例患者按透析前的血清iPTH水平(基线水平)分为两组:1组,血清iPTH≥60pg/mL;2组,血清iPTH<60pg/mL(极低血清iPT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2年期间的病死率。结果:有12.5%的患者发生极低iPTH血症。与1组相比,2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P<0.05)和血清钙水平高(P<0.01)。2组患者在第1年和第2年的病死率明显增高(χ2=6.040,P<0.05;χ2=8.269,P<0.005),其血清iPTH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r=-0.498,P<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87,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极低iPTH血症与患者的较高病死率密切相关。在降低iPTH治疗过程中,避免极低iPTH血症,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生存率 肾性骨病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颜晓勇 黄颂敏 +2 位作者 吴蔚桦 杨玉玺 薄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mannose-binding lectin A,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mannose-binding lectin A,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2、4、6、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TUNEL染色分析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连续多时点观察肾脏MBL-A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肾脏病理变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第2、4、6、8周MBL-A蛋白表达均强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第4、6、8周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AI)均高于对照组,各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MBL-A与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KI)呈正相关;肾小球细胞AI与尿蛋白、KI呈正相关;MBL-A与细胞AI呈正相关。结论 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上调,以肾小球表达上调为主,并随病程延长逐渐增强,其表达变化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相关。细胞凋亡也参与了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变化,激活MBL,两者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LC3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颜晓勇 张茂平 吴蔚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DN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6、8周,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DN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6、8周,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连续多时点观察肾脏LC3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肾脏病理变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2、4、6、8周肾脏LC3蛋白表达均弱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各时点间LC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LC3的表达量与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KI)呈负相关(P<0.01)。模型组2、4、6、8周肾小管细胞凋亡细胞增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各时间点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肾脏细胞凋亡指数与尿蛋白、KI呈正相关(P<0.01)。LC3表达量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自噬的缺乏可能促进了DN的发展,细胞凋亡参与了早期DN的发生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加重糖尿病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及对患者尿内皮素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晓勇 孙全林 旷丽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5例(简称常规组)和常规+杏丁治疗组25例(简称杏丁组),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及尿ET-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r、24h尿蛋...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5例(简称常规组)和常规+杏丁治疗组25例(简称杏丁组),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及尿ET-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r、24h尿蛋白定量、尿E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杏丁注射液治疗后尿ET-1水平明显减少(P<0.01),且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杏丁组治疗后尿ET-1水平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920,P<0.01)。结论CGN患者尿ET-1明显增多,杏丁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CGN患者体内尤其肾脏产生的ET-1致尿液排泄ET-1减少,从而对CGN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注射液 慢性肾炎 内皮素-1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颜晓勇 曾远扬 李琮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5例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将患者分四组 :Ⅰ组 (Ccr≥ 5 0ml/min) ,Ⅱ组 (2 0ml/min≤Ccr<5 0ml/min) ,Ⅲ组 (10m...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5例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将患者分四组 :Ⅰ组 (Ccr≥ 5 0ml/min) ,Ⅱ组 (2 0ml/min≤Ccr<5 0ml/min) ,Ⅲ组 (10ml/min≤Ccr <2 0ml/min) ,Ⅳ组 (Ccr <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ET 1,同时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Ⅰ、Ⅱ、Ⅲ、Ⅳ组血浆ET 1显著升高 (P <0 .0 5 ,P <0 .0 1,P <0 .0 1,P <0 .0 1)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F =6 3.0 4 ,P <0 .0 1)。在Ccr相似情况下 ,尿蛋白多者 (ⅠB组 ) ,血浆ET 1水平较高。血浆ET 1与Scr、MAP、AⅡ和ALD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76 6 0 (P <0 .0 0 1)、0 .30 5 7(P <0 .0 5 )、0 .2 84 6 (P <0 .0 5 )和 0 .6 2 35 (P <0 .0 0 1)。结论 ET与肾功能、血压及紧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关系密切。血浆ET 1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ET-1) 慢性肾炎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颜晓勇 聂永胜 +1 位作者 曾远扬 李琮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 ADM)、内皮素 - 1 ( ET- 1 )与原发性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 5例 ,慢性肾炎 38例 ,根据 Ccr将患者分为 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与尿中的 ADM、ET- 1 ,同时检测...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 ADM)、内皮素 - 1 ( ET- 1 )与原发性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 5例 ,慢性肾炎 38例 ,根据 Ccr将患者分为 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与尿中的 ADM、ET- 1 ,同时检测血管紧张素 ( Ang )与醛固酮 ( AL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 、 、 、 组血浆 ADM显著升高 ,尿 ADM显著降低。血浆 ET- 1和尿 ET- 1显著性升高。血浆ADM与血清肌酐 ( Scr) ,2 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 ,而与平均动脉压 ( MAP)、血浆 Ang 和 AL D呈负相关。血浆 ET- 1与 Scr、MAP、Ang 和ALD均呈正相关。血浆 ADM与血浆 ET- 1呈正相关。尿 ADM与 Scr、2 4 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尿 ET- 1与 2 4 h尿蛋白量、Scr呈正相关。尿 ADM与尿 ET- 1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 ADM的升高可能是代偿 ET- 1升压和促进肾脏纤维化的结果 ,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ADM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可能有重要的前景。检测尿 ADM和 (或 )尿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 ET-1 血浆ET 尿蛋白 患者 慢性肾炎 升高 负相关 正相关 结论
下载PDF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颜晓勇 聂永胜 +1 位作者 曾远扬 李琮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ADM,ET-1,同时检测...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ADM,ET-1,同时检测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血浆ADM显著升高(P<0.01),血浆ADM与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885 2,P<0.001;r=0.457 6,P<0.05),与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醛固酮(ALD)呈负相关(r=-0.386 7,P<0.01,r=-0.581 3,P<0.001,r=-0.395 6,P<0.01)。血浆ET-1与Scr、MAP、AngⅡ和ALD均呈正相关(r=0.766 0,P<0.001,r=0.305 7,P<0.05,r=0.284 6,P<0.05,r=0.623 5,P<0.001)。血浆ADM与血浆ET-1呈正相关(r=0.608 6,P<0.001)。结论:血浆ADM的升高可能是代偿ET-1升压和促进肾脏纤维化的结果,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DM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内皮素-1 慢性肾炎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洛美沙星治疗尿路感染38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颜晓勇 黄颜颜 《贵州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药物疗法 洛美沙星 疗效
下载PDF
高尿酸性肾病2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颜晓勇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7期625-626,共2页
高尿酸性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在欧美国家常见,其患病率为0.13%~0.37%,其中男性为0.3%~0.5%,女性仅为0.1%.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1].
关键词 高尿酸性肾病 临床表现 非类固醇性抗炎药 尿酸合成抑制剂 嘌呤醇 丙磺舒
下载PDF
亲属活体肾移植一例报道
11
作者 颜晓勇 黄妍 +2 位作者 陆清竹 杨亦彬 梁国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39-640,共2页
目前在我国肾移植已经普及,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相较于大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供肾短缺仍是困扰肾移植发展的主要问题。而进一步拓展器官来源除了利用边缘供者外,大力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最可能改善困境的现实方法。我省尚未开... 目前在我国肾移植已经普及,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相较于大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供肾短缺仍是困扰肾移植发展的主要问题。而进一步拓展器官来源除了利用边缘供者外,大力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最可能改善困境的现实方法。我省尚未开展该技术。我院从2007年4月至2007年7月经周密准备后实施了1例父女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现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 肾移植
下载PDF
IgA肾病6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12
作者 颜晓勇 于泓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4-54,56,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IgA肾病进行肾穿刺活检,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76%),出现高血压... 目的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IgA肾病进行肾穿刺活检,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76%),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较少,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成人组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炎综合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61.5%),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性系膜增生、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可见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结论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与肾脏疾病
13
作者 颜晓勇 李琮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00-603,共4页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肾脏疾病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及对血浆ET-1和CG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胡英 查艳 颜晓勇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7例(简称常规组);常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27例(简称研究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及血浆ET-1和CGRP水平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7例(简称常规组);常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27例(简称研究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及血浆ET-1和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CRF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浆CGRP水平偏低;两者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但以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血浆ET-1水平降低(P<0.05),而血浆CGRP水平增高(P<0.01)。CRF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清Scr、尿蛋白呈正相关;而血浆CGRP水平与后两者均呈负相关;血浆ET-1水平与CGRP呈负相关。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血浆ET-1水平与Scr、尿蛋白及血浆CGRP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治疗前一致。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CRF患者血浆ET-1水平,增加血浆CGRP水平,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故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慢性肾衰竭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高尿酸性肾脏损害28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颜晓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脏损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附5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兰 颜晓勇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18-519,共2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点,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由于AAV发病率低和...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点,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由于AAV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导致早期、及时的诊断该病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验室检测较为普遍,提高了AAV的诊断,但大多患者就诊时常病情严重,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和预后判断,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内皮素-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永胜 颜晓勇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41-142,175,共3页
目的探讨尿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 目的探讨尿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20ml/min),Ⅳ组(Ccr<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尿中ET-1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尿ET-1显著性升高(P值均<0.01),各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F=66.17,P<0.01)。在Ccr相似情况下,尿蛋白多者(ⅠB组),尿ET-1较高。尿ET-1与24小时尿蛋白量、S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58(P<0.005)、0.8046(P<0.001)。结论检测尿ET-1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ET-1) 慢性肾炎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Kongensin A抑制坏死性凋亡途径在慢性肾脏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欢 颜晓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513-3517,共5页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在炎症性、免疫性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发展,但其明确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热休克蛋白90 (HSP90)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底物蛋白种类繁多,广泛参...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在炎症性、免疫性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发展,但其明确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热休克蛋白90 (HSP90)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底物蛋白种类繁多,广泛参与诸多生命活动,在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方面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坏死性凋亡途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均受到热休克蛋白90的调控。而天然产物Kongensin A (KA)是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热休克蛋白90受到抑制后进而阻断了坏死性凋亡途径。进一步研究坏死性凋亡途径及其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必将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ngensin A 坏死性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热休克蛋白90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锌阴极电解—真空蒸馏法制取金属钕
19
作者 颜晓勇 陆庆桃 +1 位作者 金伟文 陈世琯 《上海金属(有色分册)》 1989年第5期28-37,共10页
本文在40A级电解槽中研究了用合金化阴极方法在氯化物熔盐中电解制取Nd-Zn合金及真空蒸馏Nd-Zn合金制备金属钕的工艺;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钕在液态锌或固态钼阴极上还原的阴极过程,得出制取Nd-Zn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电解过程中金属钕... 本文在40A级电解槽中研究了用合金化阴极方法在氯化物熔盐中电解制取Nd-Zn合金及真空蒸馏Nd-Zn合金制备金属钕的工艺;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钕在液态锌或固态钼阴极上还原的阴极过程,得出制取Nd-Zn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电解过程中金属钕的电流效率为92~99%,直收率为86~95%,Nd-Zn合金中含钕达10~50wt%。用真空蒸馏Nd-Zn合金制得的金属钕纯度为9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阴极 电解 真空蒸馏法 金属钕
下载PDF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聂永胜 雷家琼 +1 位作者 孙全林 颜晓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20ml/min),Ⅳ组(Ccr<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尿中的AD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尿ADM显著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F=55.06,P<0.01)。在Ccr相似情况下,尿蛋白多者(ⅠB组),尿ADM水平较低,尿ADM与Scr、24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22(P<0.001)-、0.2939(P<0.05)。结论检测尿ADM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ADM) 慢性肾炎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