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骨膜瓣移植治疗Ficat2期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景坤 郭洪敏 +3 位作者 聂志奎 李林 刘庆胜 牛建兵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0-21,24,共3页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2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采用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36.2岁(25~48岁)。手术凿刮骨坏死...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2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采用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36.2岁(25~48岁)。手术凿刮骨坏死囊变组织,取髂骨松质骨填塞、压实,取游离带血管胫骨骨膜瓣与旋股外升支动静脉吻合。患者术前、术后分别进行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月,优良率达92%。结论该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囊变组织和减压,同时植入新鲜松质骨,为坏死区再血管化清除障碍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胫骨骨膜瓣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此术式可用于Ficat 2期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膜瓣移植 股骨头坏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左跟骨骨脂肪瘤1例
2
作者 颜景坤 曾文超 纪林善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9-179,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中年女性,因左足跟胀痛行X线片检查发现左跟骨颈基底部骨密度减低伴骨质缺损(图1)入院治疗。CT检查示:跟骨病灶表现为脂肪密度,考虑为骨脂肪瘤。入院后行病灶刮除加植骨(同侧髂骨植入跟骨瘤腔)术,辅以石膏托固定。... 临床资料:患者中年女性,因左足跟胀痛行X线片检查发现左跟骨颈基底部骨密度减低伴骨质缺损(图1)入院治疗。CT检查示:跟骨病灶表现为脂肪密度,考虑为骨脂肪瘤。入院后行病灶刮除加植骨(同侧髂骨植入跟骨瘤腔)术,辅以石膏托固定。术中见病灶内大量脂肪组织,伴有骨碎块。病理检查示:瘤组织大量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排列无序、大小不一的骨小梁(图2)。病理诊断骨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肿瘤 骨脂肪瘤
下载PDF
复杂肢体离断再植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文超 郭洪敏 +5 位作者 王洪宾 刘淑永 梁文勇 纪林善 颜景坤 王帅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笔者对收治的复杂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12例患者进行肢体离断再植手术,骨骼一般短缩3~5 cm,2例患者因血管缺损进行血管桥接,重要肌肉功能... 目的笔者对收治的复杂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12例患者进行肢体离断再植手术,骨骼一般短缩3~5 cm,2例患者因血管缺损进行血管桥接,重要肌肉功能一期予以修复,不能修复者二期行功能重建手术。对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骨质及肌腱外露者,一期可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闭合伤口,二期行皮瓣修复手术。结果 12例肢体再植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行血管探查术后成活。后期随访,外观及功能较为满意。结论对于临床上的复杂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在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的同时,应同样重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 断肢 再植
下载PDF
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粉碎性掌骨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洪宾 曾文超 +4 位作者 刘淑永 梁文勇 纪林善 颜景坤 刘毅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71-572,共2页
目的探讨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们采用C型臂透视下复位经皮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7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拔出克氏针... 目的探讨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们采用C型臂透视下复位经皮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7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拔出克氏针,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本组均获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满意,手指活动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 C型臂透视下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克氏针 老年 掌骨 骨折
下载PDF
外踝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文超 郭洪敏 +5 位作者 王洪宾 刘淑永 梁文勇 纪林善 颜景坤 王帅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956-956,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右外踝肿物10年,反复破溃、渗液2个月”入院。主诉于10年前发现右外踝一肿物,大小约鸽子蛋大小,无压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肿物切除治疗,未行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于原部位发现肿物复发,且...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右外踝肿物10年,反复破溃、渗液2个月”入院。主诉于10年前发现右外踝一肿物,大小约鸽子蛋大小,无压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肿物切除治疗,未行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于原部位发现肿物复发,且随着年龄增长,渐行性增大,无红肿及压痛,未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间叶瘤 外踝 病例资料 病理检查 肿物 渐行性 压痛
下载PDF
3种手术方法治疗钳甲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文超 岳震 +5 位作者 刘淑永 梁文勇 颜景坤 纪林善 杨祥雷 郭洪敏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拔甲术,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即嵌甲根治术)以及甲床成形术3种手术方式治疗钳甲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5年7月,采用单纯拔甲术,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甲床成形术对25例36趾(指)进行治疗。男10例,女15例;年龄2...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拔甲术,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即嵌甲根治术)以及甲床成形术3种手术方式治疗钳甲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5年7月,采用单纯拔甲术,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甲床成形术对25例36趾(指)进行治疗。男10例,女15例;年龄25~53岁,平均35.5岁。通过弯曲系数、趾(指)再生标准比较3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各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各组术前术后弯曲系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单纯拔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甲床成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指甲再生评定标准,单纯拔甲组,术后优良率为0;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术后优良率为94.7%;甲床成形术,术后优良率为85.7%。对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和甲床成形术优良率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部分甲板、甲基质切除术和甲床成形术治疗钳甲术后弯曲指数、外形及疼痛改善明显;甲床成形术外观改善明显,主观满意度高,对美容要求高的患者,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钳甲 手术 美容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手外伤后甲上皮肿胀病因分析及治疗
7
作者 纪林善 曾文超 +8 位作者 刘毅 王洪宾 王玉祺 梁文勇 刘淑永 岳震 颜景坤 尤建宇 巩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后手指甲上皮皮肤肿胀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自2010—2015年,共收集此类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55岁,平均29岁。16例患者中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症状改善,12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给予局麻下行拔甲手术。结... 目的探讨手外伤后手指甲上皮皮肤肿胀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自2010—2015年,共收集此类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55岁,平均29岁。16例患者中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症状改善,12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给予局麻下行拔甲手术。结果本组16例随访6个月,甲上皮皮肤肿胀缓解,6个月无复发,部分患者残留甲板畸形。结论手外伤所致甲上皮皮肤肿胀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甲上皮 肿胀 治疗
下载PDF
蓄热式加热炉及其设计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颜景坤 贾立斌 《科技风》 2014年第12期74-74,共1页
在轧钢厂的加热炉当中,有一种新型加热炉就是蓄热式加热炉,它有很多优点,如燃烧充分、可以回收利用烟气、排出的二氧化碳较少等。在工业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蓄热式加热炉能够应用钢铁厂低热值煤气,将... 在轧钢厂的加热炉当中,有一种新型加热炉就是蓄热式加热炉,它有很多优点,如燃烧充分、可以回收利用烟气、排出的二氧化碳较少等。在工业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蓄热式加热炉能够应用钢铁厂低热值煤气,将其应用于轧钢加热步骤当中,可以解决一部分钢厂缺少高热值煤气的情况,不但可以用于钢坯加热,而且大量节省了能源。本文主要论述了蓄热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加热炉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指背筋膜蒂皮瓣不同蒂部处理方式对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颜景坤 仙跃华 +5 位作者 曾文超 梁文勇 纪林善 王玉祺 岳震 巩茹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两种不同的蒂部处理方式对皮瓣存活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30指。根据皮瓣蒂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皮瓣蒂部采用在筋...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两种不同的蒂部处理方式对皮瓣存活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30指。根据皮瓣蒂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皮瓣蒂部采用在筋膜蒂上方保留宽约0.5cm的皮条(网球拍状皮瓣)。对照组采用蒂部为不带皮条的单纯筋膜蒂皮瓣(逆行岛状皮瓣)。术后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软组织缺损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皮瓣存活良好,外观满意。实验组皮瓣存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建议采用网球拍状皮瓣切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肢韧带样纤维瘤病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震 曾文超 +5 位作者 王洪宾 刘淑永 梁文勇 纪林善 颜景坤 杨祥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19,共1页
患者女,28岁,发现左肩部肿物逐渐增大3个月,疼痛1周入院。临床检查:左上肢肩部可见皮肤隆起,皮肤表面无红肿及破溃,触之质地较硬,大小约3cm×3cm,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按压局部可放电样疼痛,左上肢运动未见明显异常。辅助... 患者女,28岁,发现左肩部肿物逐渐增大3个月,疼痛1周入院。临床检查:左上肢肩部可见皮肤隆起,皮肤表面无红肿及破溃,触之质地较硬,大小约3cm×3cm,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按压局部可放电样疼痛,左上肢运动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X线片示左上肢骨质未见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上肢 纤维瘤病 韧带样 皮肤表面 临床检查 上肢运动 X线片示 辅助检查
原文传递
济宁地区手足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文勇 岳震 +4 位作者 纪林善 颜景坤 郭洪敏 杨祥雷 王福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济宁地区手足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地区三所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发生的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手足外伤患者71例,统... 目的探讨济宁地区手足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地区三所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发生的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手足外伤患者71例,统计分析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结果。结果71例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患者共分离得到多重耐药菌株71株及其他菌株18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2株,占73.24%,合并其他菌株110株,其中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47株(42.73%)、28株(25.45%)、22株(20.oo%)和13株(11.8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检出19株,占26.76%,合并其他菌株77株,其中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31株(40.26%)、19株(24.68%)、17株(22.08%)和10株(12.99%)。合并MESA的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超过50%,其中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阿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2.51%、89.84%、89.84%、85.56%、86.10%、82.89%和82.35%。而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仅有4.81%、5.88%和27.27%。结论在感染早期,尚不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时也难以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应用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原文传递
高压注射伤13例治疗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文超 赵洋 +3 位作者 岳震 颜景坤 王玉祺 纪林善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2-393,共2页
目的回顾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经过,分析总结诊治经验,为优化高压注射伤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案及药物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依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 目的回顾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经过,分析总结诊治经验,为优化高压注射伤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案及药物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依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的感觉神经功能检查与评定标准评价感觉恢复情况,依据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法评价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2个月。感觉功能评价结果:S_(2)2例,S_(3)2例,S_(3+)5例,S_(4)4例;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优8例,良5例。结论高压注射伤是一种严重的手部创伤,受伤后多遗留感觉及运动障碍。治疗效果与注射物的性质及剂量、手术清创的时机及策略、抗感染方案等多种因素有关,需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显微外科手术 高压注射伤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