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志辉 樊旭辉 +2 位作者 费力 杨志昆 颜玉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联合瑞芬太尼)、低剂量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高...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联合瑞芬太尼)、低剂量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高剂量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每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术前、术后1天血清神经功能指标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天认知功能。比较各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天,各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各组S100β、NSE较术前升高(P<0.05),而ET-1和MCP-1较术前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以0.5 g/(kg·h)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颜玉峰 杜嘉瑞 +3 位作者 沈晓 姚慧斌 费力 王尔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斯坎迪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对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SSS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作为患者术后的随访量表,评估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比较上无差别,术后1周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1个月后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GOS评分(P=0.212)和BI(P=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SSS(P=0.027)、GOS(P=0.019)以及BI评分(P=0.00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易操作性、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等特点,而且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高血压 神经导航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颜玉峰 季耀东 昝明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 injury 颅脑损伤患者 影像学特征 治疗困难 死亡患者 常见原因 植物生存 文献报道 发病机制 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 诊治水平 死亡率 预后差 DAI
下载PDF
高渗盐水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颜玉峰 姚慧斌 +1 位作者 沈晓 季耀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比较3.0%、7.5%高渗盐水(HS)和20%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方法 16例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接受3.0%HS和20%甘露醇治疗,第2组接受7.5%HS和20%甘露醇治疗,两组随机接受HS和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各至... 目的比较3.0%、7.5%高渗盐水(HS)和20%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方法 16例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接受3.0%HS和20%甘露醇治疗,第2组接受7.5%HS和20%甘露醇治疗,两组随机接受HS和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各至少2次,用药后6h内连续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血钠浓度及尿量的变化。采用非参数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3.0%、7.5%HS和甘露醇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P<0.05),三种药物使用前后ICP无差异(P>0.05),但3.0%和7.5%HS持续时间较甘露醇长(P<0.05),其中3.0%HS作用持续时间较7.5%HS更持久(P<0.05)。结论快速静注3.0%HS能显著降低ICP及提高MAP,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创伤性颅高压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高渗盐水 颅内压
下载PDF
升阶梯序贯法治疗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 被引量:5
5
作者 颜玉峰 王尔松 +3 位作者 季耀东 姚慧斌 李荣刚 沈晓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例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穿刺抽液、局部适度加压... 目的:探讨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例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穿刺抽液、局部适度加压包扎、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手术等升阶梯序贯疗法。结果:15例患者全部治愈。3例患者采用穿刺抽液、适度加压包扎后治愈;7例患者采用穿刺抽液、适度加压包扎及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后治愈;5例患者手术治愈。结论:升阶梯序贯治疗方案治疗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开颅 去骨瓣减压术 顽固性皮下积液 升阶梯序贯治疗
下载PDF
轻、中度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症状群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嘉瑞 余果 +3 位作者 颜玉峰 姚慧斌 费力 王尔松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轻中度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成人颅脑创伤症状自评量表以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颅脑创伤急性期治愈后拟出院患者及仅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全部颅脑创... 目的调查并分析轻中度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成人颅脑创伤症状自评量表以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颅脑创伤急性期治愈后拟出院患者及仅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全部颅脑创伤症状进行检验。结果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病例132例,成人颅脑创伤症状自评量表经PCA分析显示存在4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躯体化症状群,睡眠-情绪-认知症状群,神经行为症状群以及精力下降型症状群;SCL-90中颅脑创伤相关症状亚量表(BIS)经PCA分析后显示存在3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躯体化症状群、精力下降型症状群以及情绪性症状群。其中稳定成群的症状有:头痛、头晕与注意力障碍;动力缺乏与思维迟缓。结论颅脑创伤后早期亦存在症状聚集成群的情况,颅脑创伤早期症状群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能有针对性改善颅脑创伤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症状群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导航在颅内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晓 王尔松 颜玉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影像导航在脑内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颅内部病变患者28例,采用1H-MRS分析病灶组织的生化及代谢情况,采用自主设计软件Biopsy NAV将MRS代谢影...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影像导航在脑内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颅内部病变患者28例,采用1H-MRS分析病灶组织的生化及代谢情况,采用自主设计软件Biopsy NAV将MRS代谢影像与3D结构影像融合,设计合理的穿刺轨迹和靶点,取得穿刺病理标本。28例中27例患者穿刺活检后再行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8例颅内部病变患者病理诊断成功率100%(28/28)。穿刺病理与术后病理学检测符合率100%(27/27),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1H-MRS代谢影像导航能提供病变的代谢信息并帮助确定最佳活检取材点,穿刺活检诊断成功率较常规结构影像导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神经导航 活组织检查 颅内病变
下载PDF
四连接素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脊柱后凸畸形和骨质疏松症的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茹德文 颜玉峰 +6 位作者 李炳 谢强 汤日 沈晓 余果 杜嘉瑞 王尔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3,169,共6页
目的研究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缺失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出TN基因敲除(TN^(-/-))小鼠模型,分别对2月龄和8月龄的TN^(-/-)雄性小鼠(n=10... 目的研究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缺失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出TN基因敲除(TN^(-/-))小鼠模型,分别对2月龄和8月龄的TN^(-/-)雄性小鼠(n=10)和同龄野生型(wild-type,WT)雄性小鼠(n=10)进行全身正侧位X线摄片和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测量,并对8月龄TN^(-/-)雄性小鼠(n=10)和WT雄性小鼠(n=10)的多部位骨骼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和病理切片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N^(-/-)小鼠与同龄WT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2月龄及8月龄TN^(-/-)小鼠Cobb角均较同龄WT小鼠显著增大(P<0.01),且随月龄增加,Cobb角显著增大(P<0.01);8月龄TN^(-/-)小鼠的胸椎椎间盘结构不对称,外侧纤维环呈增大、疏松改变;与同龄WT小鼠相比,8月龄TN^(-/-)小鼠全身、腰3椎体和左侧股骨BMD及BMC显著降低(P<0.05),股骨及腰椎在组织学上也呈现出骨小梁变细、稀疏、排列紊乱或断裂等特点,且骨小梁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结论TN^(-/-)小鼠表现出脊柱后凸畸形和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提示TN与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关系密切。TN^(-/-)小鼠作为一种潜在的脊柱后凸畸形或骨质疏松症疾病动物模型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连接素 基因敲除 脊柱后凸畸形 骨质疏松症 小鼠
下载PDF
谈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9
作者 颜玉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9期0206-0209,共4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教育主体都已经认识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已经嵌入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可塑造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教育主体都已经认识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已经嵌入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可塑造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要求。而多元智能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论,强调从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文章阐述了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概念,以及采取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意义,并且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多元智能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茹德文 王尔松 +3 位作者 姚慧斌 费力 刘猛 颜玉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无创头架组和有创头架组,进行神... 目的探讨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无创头架组和有创头架组,进行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其中,无创头架组使用改良穿刺探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导航注册误差、住院周期、肺部感染率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收缩压、入院时血肿量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亦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在手术时长、导航注册误差、住院时长、肺部感染率等方面无创头架组均优于有创头架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具有注册误差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精准、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头架 改良穿刺探针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导航
下载PDF
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浆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茹德文 颜玉峰 +2 位作者 沈晓 刘猛 王尔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8-652,659,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伤后早期血浆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伤后早期血浆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94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分为轻度TBI组(n=36)、中度TBI组(n=32)和重度TBI组(n=26);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将所有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 1~3分)。48例放置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探头的患者,根据ICP情况分为ICP控制组(ICP≤15 mmHg)、ICP升高组(15 mmHg<ICP<30 mmHg)以及ICP顽固性升高组(ICP≥30 mmHg)。选取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法检测血浆ESM-1浓度。结果与轻度TBI组[(235.71±45.12)pg/mL]和健康对照组[(227.08±55.49)pg/mL]相比,中、重度TBI组血浆ESM-1浓度[(304.95±81.57)pg/mL、(397.57±53.16)pg/mL]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TBI组血浆ESM-1浓度显著高于中度TBI组(P<0.01)。血浆ESM-1浓度与TBI患者入住NICU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呈正相关;而与入院时GCS呈负相关。同ICP控制组(n=20)相比,ICP升高组(n=18)和ICP顽固性升高组(n=10)的血浆ES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CP顽固性升高组的血浆ESM-1水平显著高于ICP升高组。预后不良组(n=18)患者血浆ES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n=76,P<0.01)。血浆ESM-1浓度对TBI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AUC为0.884,截断值为357.50 pg/mL,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8.95%。结论TBI患者伤后早期血浆ESM-1浓度升高,并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血浆ESM-1浓度越高,TBI患者ICP控制难度越大、预后越差。血浆ESM-1水平可作为判断TBI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潜在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TBI)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 颅内压(ICP)
下载PDF
诱导性升/降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庆君 柏骏 +7 位作者 季相国 曲乐丰 李文波 颜玉峰 柴东喆 柳尧林 李清勇 曹忠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性升降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国内多中心收治的14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筛选共纳入1448例患者符合人组标准,在CEA术中均使用诱... 目的探讨诱导性升降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国内多中心收治的14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筛选共纳入1448例患者符合人组标准,在CEA术中均使用诱导性升降压技术。结果共纳入1448例患者,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占87.8%。评估代偿血管情况,平均手术时间(51.8±6.1)min,颈内动脉阻断时间(11.4±3.1)min。经诱导性升压后,所有患者残端压均升高,其中1438例(99.3%)>50mmHg。监测脑电氧饱和度,阻断前未升压时,术侧较对侧明显降低[(56%±3%)比(64%±4%),P<0.05];诱导性升压后,术侧rSO2较对侧rSO2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3%)比(70%±2%),P>0.05];颈动脉开放后,术侧rSO2较对侧rSO2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5%)比(69%±3%),P>0.05]。围手术期共发生脑梗死2例,同侧脑出血1例,对侧脑出血1例,心肌梗死2例。结论CEA术中使用诱导性升降压技术可起到临时脑保护作用.初步证明了诱导性升降压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大脑动脉环 诱导性升/降压 残端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