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许宝珠 颜碧专 +1 位作者 黄惠蓉 刘德鑫 《医疗装备》 2021年第8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IN)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ERCP的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IN)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ERCP的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N,比较两组焦虑程度、血压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配合度、术后睡眠、术后进食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用于ERCP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可控制焦虑情绪,调节血压,提高手术配合度及满意度,改善术后睡眠及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 老年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颜碧专 《医疗装备》 2017年第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经过造影明确诊断后,采用介...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经过造影明确诊断后,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中出现总静脉反流、股浅静脉反流等并发症3例,占8.6%;对照组中,出现总静脉反流、股浅静脉反流等并发症11例,占31.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溶解患者的血栓,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溶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宝珠 陈灿忠 +2 位作者 颜碧专 吕艳红 王一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49,854,共5页
目的 探析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98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100例未并发感染者为对照组。通过查阅院内电子... 目的 探析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98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100例未并发感染者为对照组。通过查阅院内电子病历系统并设计相关调查表,统计血流感染风险预测因子。采集感染患者血流标本经血培养后,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8、TNF-α水平。结果 98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占比55.10%,包括25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大肠埃希菌,7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比29.59%,包括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粪肠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肺炎链球菌。真菌占比15.31%(15株),包括9株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光滑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分别为51.85%、59.26%、57.41%、53.70%,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分别为5.56%、9.26%、5.56%。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分别为100%、96.55%、62.07%、58.62%、55.1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株。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1个月内介入操作次数、糖尿病史、全肠外营养、导管感染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植港部位、输液座材质、留置时间、高血压史、导管直径、使用类固醇药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介入操作次数≥2次、有糖尿病史、全肠外营养、有导管感染史是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IL-8水平为(21.17±3.61)pg/ml, TNF-α水平为(60.92±6.63)pg/ml,对照组患者血清IL-8水平为(8.37±1.94)pg/ml, TNF-α水平为(6.90±2.50)pg/ml,血清IL-8、TNF-α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8、TNF-α对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0(95%CI:0.999~1.000)、1.000(95%CI:1.000~1.000)。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介入操作次数多、糖尿病史、全肠外营养、有导管感染史是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