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诱导铜调控丙烯酸甲酯活性自由基聚合
1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3 位作者 石文艳 丁建飞 陈立根 邵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用2-溴代异丁酰溴对C_(36)二醇端基进行改性得到大分子引发剂。该引发剂在0℃,以溴化铜(CuBr_(2))与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_(6)-Tren)为催化体系,通过紫外光诱导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实现了丙烯酸甲酯的聚合。通过调控CuBr_(2)与Me_(6)-... 用2-溴代异丁酰溴对C_(36)二醇端基进行改性得到大分子引发剂。该引发剂在0℃,以溴化铜(CuBr_(2))与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_(6)-Tren)为催化体系,通过紫外光诱导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实现了丙烯酸甲酯的聚合。通过调控CuBr_(2)与Me_(6)-Tren的量及其比例,研究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进而对聚合机理进行探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合成得到的大分子引发剂的结构与理论设计相符,具有大分子端基活性点。优化后的条件,即n(MA):n(C_(36)-D-Br_(2)):n(CuBr_(2)):n(Me_(6)-Tren)=100:1:0.05:0.3下,单体转化率高达99%,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4;根据实验结果及相关理论,推测反应中游离的Me_(6)-Tren没有还原功能,它是光诱导聚合反应中启动和激活休眠链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r_(2)/Me_(6)-Tren 活性自由基聚合 大分子引发剂 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互联网+”与“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思政融合初探
2
作者 张义东 王远 +4 位作者 王新红 孙世新 徐慧玲 丁建飞 颜秀花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化学反应工程”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系统性差、趣味性低和实施方式单一等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思政模式的变革带来了转机,互联网+课程思政新策略不仅能丰... “化学反应工程”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系统性差、趣味性低和实施方式单一等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思政模式的变革带来了转机,互联网+课程思政新策略不仅能丰富思政元素,更能增加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方式,有利于思政教育课程开展。基于此,作者结合实际,分别以“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仿真、微课、化工设计竞赛为例,初步探讨了“互联网+”与“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思政结合的应用实例,以期通过深度挖掘互联网工具的思政育人功能,最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微课 化工设计竞赛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颜秀花 王正武 王仲妮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6A期58-6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β-胡萝卜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β-胡萝卜素的功能、制备、分析方法以及载体研究等。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功能 制备 分析方法 载体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维生素M的增溶及稳定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2 位作者 邵荣 张晓勇 倪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制备了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不同温度和pH对β-环糊精增溶维生素M的影响,确定了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物理混合物和加有维生素C的包合物在光照、避光、不同温度以及添加不同浓度的防腐剂条件下进行稳定性研究,紫外分光... 制备了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不同温度和pH对β-环糊精增溶维生素M的影响,确定了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物理混合物和加有维生素C的包合物在光照、避光、不同温度以及添加不同浓度的防腐剂条件下进行稳定性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M的含量。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pH8,温度25℃;制备的β-环糊精包合物中维生素M的量最大可达60.764μg/mL;避光、低温、pH8条件下包合物中维生素M的稳定性最好,且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M Β-环糊精 增溶 稳定性
下载PDF
反胶束体系对姜黄素的增溶及其稳定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1 位作者 邵荣 王正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6,151,共5页
以乙醇和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制备了姜黄素反胶束体系,对姜黄素进行了增溶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2种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不同配比的反胶束中,对姜黄素增溶最佳配比都是1∶2(表面活性剂∶乙醇),而在60℃时,EL-35与乙... 以乙醇和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制备了姜黄素反胶束体系,对姜黄素进行了增溶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2种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不同配比的反胶束中,对姜黄素增溶最佳配比都是1∶2(表面活性剂∶乙醇),而在60℃时,EL-35与乙醇以1∶2的配比形成的反胶束对姜黄素的增溶量达到了最大,最大值为34.198 mg.g-1.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EL-35、Tween 80与乙醇形成的反胶束体系中,当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时形成的胶束中的姜黄素比较稳定,在避光条件下,1个月后,姜黄素的残存率分别为64.69%和6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姜黄素 增溶 稳定性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微乳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1 位作者 邵荣 王正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4,282,共5页
制备了共轭亚油酸/EL-35和EL-10/乙醇/水体系的O/W型微乳液。考察了温度、防腐剂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微乳液的粒径;利用粘度计测定不同水含量的微乳液的粘度变化来观察微乳液流变性;对O/W、W/O、B.C.中的共轭亚油... 制备了共轭亚油酸/EL-35和EL-10/乙醇/水体系的O/W型微乳液。考察了温度、防腐剂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微乳液的粒径;利用粘度计测定不同水含量的微乳液的粘度变化来观察微乳液流变性;对O/W、W/O、B.C.中的共轭亚油酸的微乳液和共轭亚油酸乙醇溶液进行了光稳定性研究,还分析了温度和pH对微乳液和乙醇溶液中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防腐剂苯甲酸钠浓度变大和pH降低使微乳区稍有减小;微乳液粒径在制备三个月后仍保持在80~90nm之间;共轭亚油酸对光热和酸都比较敏感,但同环境条件下,O/W型微乳液中的共轭亚油酸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O/W微乳液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液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颜秀花 王正武 刘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6,共6页
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对食品级β-胡萝卜素的液晶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用偏光显微镜、流变学方法等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L-35/丁酸乙酯/水的溶致液晶的形成、微观结构、动态流变性质及体系相态进行研究;对相同浓度β-胡萝卜素的液晶、微乳... 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对食品级β-胡萝卜素的液晶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用偏光显微镜、流变学方法等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L-35/丁酸乙酯/水的溶致液晶的形成、微观结构、动态流变性质及体系相态进行研究;对相同浓度β-胡萝卜素的液晶、微乳液和丁酸乙酯溶液进行光和pH值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25℃下,β-胡萝卜素在EL-35:丁酸乙酯:水=1:1:1体系的液晶、微乳液和油溶液中对光都比较敏感,但在液晶中相对稳定:pH值对微乳液和丁酸乙酯油溶液中的β-胡萝卜素稳定性有影响,对液晶中的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溶致液晶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POM模式在厦门湾三维水动力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颜秀花 蔡榕硕 程殿忠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本文基于采用干湿网格动边界技术的POM模式,模拟了厦门湾全海域潮流场和温盐场的三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较好地模拟具有大量浅滩和复杂地形的厦门湾海域的三维水文动力环境.
关键词 POM模式 干湿网格 厦门湾
下载PDF
无规共聚型高分子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颜秀花 季永新 何婷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7,31,共5页
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以氯乙酸甲酯为季铵化试剂与聚合物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了无规型高分子乳化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对高分子乳化剂的结... 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以氯乙酸甲酯为季铵化试剂与聚合物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了无规型高分子乳化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对高分子乳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高分子乳化剂的玻璃化温度。将所得的高分子乳化剂用于苯丙乳液聚合中,探讨了乳化剂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高分子乳化剂是无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为29.48℃;用4%(占单体总量)的乳化剂合成的乳液性能较好,单体转化率为97.5%,聚合所得乳液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3.95 nm,乳液涂膜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高分子乳化剂 乳液聚合 涂膜性能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8
10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2 位作者 张义东 吴静 孙明珠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0期152-153,161,共3页
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落实以生为本,对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坚持持续改进,建立了新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方法;围绕全过程,完善了教学评估制度。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深度融合OBE理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落实以生为本,对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坚持持续改进,建立了新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方法;围绕全过程,完善了教学评估制度。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深度融合OBE理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建设高水平、可持续的OBE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化工原理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厦门湾浮游生物量和营养盐含量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秀花 蔡榕硕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初步构建了一个以浮游植物(P)、浮游动物(Z)和营养盐(N,包括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为生态变量的NPZ简单生态模型,并通过与POM三维水动力模型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厦门湾全海域三维浮游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 初步构建了一个以浮游植物(P)、浮游动物(Z)和营养盐(N,包括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为生态变量的NPZ简单生态模型,并通过与POM三维水动力模型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厦门湾全海域三维浮游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厦门海域浮游动植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季生物量最高,秋、冬季较低,但不同的海区达到峰值的季节并不相同;活性磷酸盐含量冬季最高,春季最低,与浮游植物量值有较明显的反位相关系,表明厦门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主要受活性磷酸盐含量限制.模拟结果符合历史观测特征,且模拟值与实测值量级比较吻合,因此所建立的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描述厦门湾海域浮游生态的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厦门湾 浮游生物 生态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茶多酚油包水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秀花 邱德梅 唐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8-92,共5页
制备了W/O型微乳液作为茶多酚的载体;考察了温度和p H值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并用黏度仪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空白微乳和茶多酚微乳液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微乳区域在不同温度、不同p H值下基本不变;制备的微乳液为球形结构,加入的茶... 制备了W/O型微乳液作为茶多酚的载体;考察了温度和p H值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并用黏度仪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空白微乳和茶多酚微乳液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微乳区域在不同温度、不同p H值下基本不变;制备的微乳液为球形结构,加入的茶多酚对微乳的粒径、分散度及流变性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微乳液 茶多酚 黏度 粒径
下载PDF
超声微波法制备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秀花 唐兰勤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0期49-51,共3页
研究了超声微波法制备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配料比等)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包合工艺参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维生素M包合前后的吸光度来... 研究了超声微波法制备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配料比等)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包合工艺参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维生素M包合前后的吸光度来计算包合率。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25℃,维生素M的量为0.02 g时,进行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包合维生素M,超声最佳时间为30 min,最佳超声功率为200 W,β-环糊精饱和溶液体积最佳为15 mL。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25℃,维生素M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在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200 W、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为10 mL时达到最大值2.36%。超声功率对包和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β-环糊精饱和溶液的体积,影响最小的是超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法 维生素M-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的合成与应用
14
作者 颜秀花 季永新 何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2,共4页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合成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乳液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乳液配制成施胶剂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测试了纸张表面物理性能。结果表明...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合成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乳液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乳液配制成施胶剂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测试了纸张表面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最佳乳液的合成条件为: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AIBN的质量分数为0.476%),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8.5%,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质量比为16.5:19.5;合成的乳液粒径最小为41.74 nm,玻璃化温度为34.69℃,以此乳液配制的施胶剂施胶后,纸张的表面吸水量(Cobb)值最小,为58.25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乳液 表面施胶 物理性能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之浅析
15
作者 颜秀花 郁桂云 +1 位作者 吴静 孙明珠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年第8期0168-0170,共3页
探讨了思政元素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深度挖掘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设计和优化各教学环节,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
关键词 化工原理实验 思政元素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知行合一”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
16
作者 颜秀花 吴静 +1 位作者 孙明珠 郁桂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0064-0066,共3页
针对目前化工专业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家级一流学科要求为导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提出灵活的实践教学的评价多元化机制... 针对目前化工专业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家级一流学科要求为导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提出灵活的实践教学的评价多元化机制。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安全和责任意识,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构建了“知行合一”化工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知行合一 创新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的合成及在造纸中的应用
17
作者 颜秀花 何婷 季永新 《江苏造纸》 2013年第3期31-36,13,共7页
本文以环氧氯丙烷为季铵化试剂,合成了文献中未曾报道的能够与纤维中-OH交联的阳离子乳化剂,并进一步合成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等多种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利用实验室pH计、布氏旋转粘度计、玻璃化温度测定... 本文以环氧氯丙烷为季铵化试剂,合成了文献中未曾报道的能够与纤维中-OH交联的阳离子乳化剂,并进一步合成纤维交联型阳离子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等多种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利用实验室pH计、布氏旋转粘度计、玻璃化温度测定仪等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乳液和施胶淀粉配制成施胶剂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讨论了施胶剂对纸张表面性能的影响,测定施胶纸张的Cobb值、拉伸强度、白度、抗张力等以对乳液施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以乳化剂与单体比例18:36,季铵化试剂与阳离子功能性单体比例l:1.5,聚合单体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比例20:16,引发剂以0.5%AIBN(占单体总量),此时合成的聚合乳液粒径最小D(I)=41.74nm,玻璃化温度为34.69℃,以此乳液配制的施胶机施胶后,纸张的Cobb值最小,为59.34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 表面施胶剂 苯丙共聚物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COBB值
下载PDF
渤海平均海平面及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颜秀花 周良明 +1 位作者 林霄佩 王爱方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利用区域大气模拟系统(RAMS)大气模式给出的30 a风场资料作为上边界风应力强迫,用普林斯顿大洋模式(POM)对渤海的潮流和潮位进行了30 a数值计算。给出了M2,S2,O1,K1四个分潮的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与环渤海19个验潮站观测的调和常数对比... 利用区域大气模拟系统(RAMS)大气模式给出的30 a风场资料作为上边界风应力强迫,用普林斯顿大洋模式(POM)对渤海的潮流和潮位进行了30 a数值计算。给出了M2,S2,O1,K1四个分潮的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与环渤海19个验潮站观测的调和常数对比发现,M2分潮振幅的平均误差为4.5 cm,迟角的平均误差为4.2°。分析了渤海海域环流、风海流和潮流的基本特征,并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计算了渤海1 000多个网格点的平均海平面高度,比较结果表明,其准确度较高。最后给出了渤海各点的最高和最低天文潮位以及百年一遇极值水位,比较结果表明,虽没有进行单独的风暴潮计算,但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渤海各种水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RAMS大气模式 POM模式 理论深度基准面 平均海平面 多年一遇值
下载PDF
衣康酸-天冬氨酸共聚物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石文艳 颜秀花 +3 位作者 仓辉 许伟 邵荣 刘长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使用的阻垢剂存在难降解、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以衣康酸(IA)、天冬氨酸(AS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IA-ASP二元共聚物,并对产物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单体配比、引发剂... 针对目前国内使用的阻垢剂存在难降解、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以衣康酸(IA)、天冬氨酸(AS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IA-ASP二元共聚物,并对产物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采用静态阻垢法考察阻垢剂用量、阻垢实验温度对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碳酸钙垢的晶体形貌,探讨其阻垢机理。结果表明:共聚单体的物质的量比(n_(IA)∶n_(ASP))为4∶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9%,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 h时,合成的IA-ASP共聚物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可达95%以上。IA-ASP共聚物作为阻垢剂适用于中低水温环境,其阻垢率随阻垢剂用量增加逐渐提高,最终趋于平缓。IA-ASP共聚物阻垢机理主要涉及螯合、分散作用及晶格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天冬氨酸 水溶液自由基共聚 阻垢性能 阻垢机理
下载PDF
基于IPCC-CMIP5预估21世纪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谭红建 蔡榕硕 颜秀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8,共8页
观测事实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经历了显著的变暖过程,并且在人类活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未来变暖将会持续下去.利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34个CMIP5模式对于未来不同CO2排放情景下的输出结果,评估了未来百年中国近海... 观测事实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经历了显著的变暖过程,并且在人类活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未来变暖将会持续下去.利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34个CMIP5模式对于未来不同CO2排放情景下的输出结果,评估了未来百年中国近海海表温度(SST)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基于当前人类的CO2典型排放速度(RCP4.5),中国近海的大部分海区在2030年以后普遍升温并将接近或超过1℃(相对于1970-2005年的历史海温).其中,中高纬度海区的升温速率最为明显,黄海、渤海和东海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南海,在2030-2039、2060-2069年和2090-2099年间的升温将会分别超过1、2℃和3℃左右.在CO2加倍排放的情景下(RCP8.5),渤海在21世纪末最大升温可能接近5℃,从而成为全球升温幅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由此可见,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的环境生态将面临严重挑战,这也使得控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成为当前的紧迫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海表温度 CMIP5 中国近海 预估升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