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县杖头木偶戏的生存现状与传承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颜筱靖 张琦 +3 位作者 董岩 韩娇娇 周冰帅 吴燕伶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洋县杖头木偶戏是流行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乡一带的原生态戏剧,它于2006年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近十年来,洋县杖头木偶戏借助各大文化艺术节和文化旅游节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专业认可和群众关注。然而,洋县杖... 洋县杖头木偶戏是流行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乡一带的原生态戏剧,它于2006年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近十年来,洋县杖头木偶戏借助各大文化艺术节和文化旅游节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专业认可和群众关注。然而,洋县杖头木偶戏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挑战。新媒体时代,观众选择的多样化与审美需求的提升对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洋县杖头木偶戏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基础上,可以从内容、形式入手拓展创新空间,让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戏曲艺术传承的新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杖头木偶戏 生存现状 传承策略
下载PDF
试析明清以来陕西洋县“汉调桄桄”社会功用演变
2
作者 颜筱靖 张琦董岩 +2 位作者 韩娇娇 周冰帅 吴燕伶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8期83-87,共5页
洋县"汉调桄桄"社会功能的转变没有具体的历史节点,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明清之际,这一时期洋县桄桄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它在民间社会中发挥着娱神娱人和道德教化的功能;二、近现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 洋县"汉调桄桄"社会功能的转变没有具体的历史节点,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明清之际,这一时期洋县桄桄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它在民间社会中发挥着娱神娱人和道德教化的功能;二、近现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戏曲的娱乐功能逐渐被名目繁多娱乐方式取代,道德教化的主体逐渐被学校和社会所替代。当代社会,戏曲艺术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传承作用日益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洋县"汉调桄桄"与时代课题、历史使命相结合,积极促进功能转型,政治上助力扶贫,经济上带动旅游消费,文化上丰富学校教育内容、涵养学生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县 汉调桄桄 社会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