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 被引量:64
1
作者 余心起 吴淦国 +3 位作者 舒良树 颜铁增 张达 狄永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共13页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阶段玄武岩浆喷发均发生于白垩纪时期,但对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认识与之不同,且赣江断裂带对这期活动有限制和转换作用。早期((143±1.1)^(139±0.7)Ma)在赣杭带西端没有酸性岩出露,赣江断裂带附近的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没有地壳物质混染,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晚期(105~98 Ma)的玄武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有俯冲陆壳成分的不均匀混染,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玄武岩浆喷发伴随着强烈的区域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红层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拉张作用 赣杭带 赣江断裂带
下载PDF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1 位作者 颜铁增 祖辅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拉张 构造带 不整合 红层 河流相 超覆 三角洲相
下载PDF
江山-广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3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3 位作者 颜铁增 俞云文 祖辅平 王彬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476,共12页
江山-广丰地区所在的信江红色盆地与金衢红色盆地同属于NEE向赣杭断陷盆地带的组成部分。赣杭构造带自早白垩世晚期开始强烈拉张,红色盆地形成。红层下部夹有层状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98~105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江山-广丰地区所在的信江红色盆地与金衢红色盆地同属于NEE向赣杭断陷盆地带的组成部分。赣杭构造带自早白垩世晚期开始强烈拉张,红色盆地形成。红层下部夹有层状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98~105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有两类玄武岩:江山陈塘坞一带的拉斑玄武岩,礼贤、广丰一带的碱性橄榄玄武岩。Nd、Sr同位素组成分析显示,拉斑玄武岩类(87Sr/86Sr)i值为0.7054~0.7070,εNd(t)值为1.69~0.70(接近于0),表明源区为基本未受壳源物质混染的原始地幔,在弧后陆缘环境下快速拉张而上升,呈熔岩被形式分布于信江盆地东部;碱性橄榄玄武岩(87Sr/86Sr)i值为0.7076~0.7080,而εNd(t)值偏低(-6.43~-5.18),表明来源于已受壳源物质混染的富集地幔,在拉张加剧、裂陷加深的构造背景下喷发,相对集中分布于盆地中部,范围小于拉斑玄武岩。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地幔源区受到不均匀混染所致。研究表明,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期间,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角度由缓变陡以及向东南方向的后退作用,对弧后陆缘的快速拉张并形成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及其玄武岩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斑玄武岩 碱性橄榄玄武岩 原始地幔 富集地幔 陆缘拉张 江山-广丰地区
下载PDF
浙皖赣相邻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29
4
作者 余心起 张达 +2 位作者 汪隆武 颜铁增 邓国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84,共9页
浙皖赣相邻区在加里东时期受到华南加里东构造事件的影响,前震旦纪基底及早古生代早期盖层强烈隆升并褶皱变形,皖浙赣邻接部位早—中石炭世地层直接覆盖在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上,东端清凉峰一带的中石炭统覆盖在上寒武统之上,但尚未见... 浙皖赣相邻区在加里东时期受到华南加里东构造事件的影响,前震旦纪基底及早古生代早期盖层强烈隆升并褶皱变形,皖浙赣邻接部位早—中石炭世地层直接覆盖在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上,东端清凉峰一带的中石炭统覆盖在上寒武统之上,但尚未见到有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证据。同时,古陆南侧及东侧震旦纪—早志留世盖层向南(东)滑脱,接触带附近与基底一并形成倒转产状及倒转褶皱;北侧向北滑脱形成滑覆褶皱及临溪盆地、兰田残留向斜盆地。印支、燕山事件对加里东构造形迹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改造,最终形成了基本延续至今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构造事件 基底隆升 滑脱伸展 倒转褶皱 滑覆褶皱 后期叠加改造 浙皖赣相邻区
下载PDF
浙西北及江绍断裂带分别发现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岩浆活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心起 张德会 +3 位作者 颜铁增 邱骏挺 李鹏举 朱玉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8-1565,共8页
浙西北地区乃至浙赣皖相邻区早古生代受华南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仅发育轻微褶皱及断裂,造成上古生界与下伏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下古生界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而不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在浙皖交界开化县获得445Ma±... 浙西北地区乃至浙赣皖相邻区早古生代受华南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仅发育轻微褶皱及断裂,造成上古生界与下伏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下古生界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而不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在浙皖交界开化县获得445Ma±19Ma的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另在金华山后(江绍断裂带北侧)年龄为452.1Ma±2.7Ma的细粒花岗岩旁,发现了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34.1Ma±2.4Ma的辉长闪长岩,暗示江绍断裂带在早古生代的构造活动可能引发了断裂带沿线及其北侧偏远处的岩浆活动,在晚古生代仍有较强的构造表现。由此可见,浙赣皖相邻区的加里东构造事件远比以往所认识的更强烈。这组年龄数据对重新认识浙赣皖相邻区和江绍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江绍断裂带 浙西北地区
下载PDF
浙江桐庐早二叠世船山组介形类化石 被引量:2
6
作者 颜铁增 王尚启 祁玉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研究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瑶林镇沈村剖面早二叠世船山组,计14 属4 亚属22 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其中12属4亚属和19种产自船山组第三段,并被归为Hollinella(Praehollinella) ema ciata Basslerella ola 组合,代表早二... 研究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瑶林镇沈村剖面早二叠世船山组,计14 属4 亚属22 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其中12属4亚属和19种产自船山组第三段,并被归为Hollinella(Praehollinella) ema ciata Basslerella ola 组合,代表早二叠世船山世隆林期。牙形刺化石主要产自船山组第一段,带化石Streptogna thodus elegantulus 及其共生的其它牙形刺化石,指明船山组第一段的时代为中、晚卡西莫夫期到早格泽里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生态组合和岩石特征,推测船山组第三段是在温暖的近岸浅水且为低能的开阔海环境下沉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化石 早二叠世 船山组 岩石特征 牙形刺 桐庐县 浙江省 组合和 动物群 亚属 新种 共生
下载PDF
浙江桐庐地区船山组多重地层划分 被引量:2
7
作者 颜铁增 余心起 +1 位作者 罗能辉 汪建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0-818,共9页
桐庐沈村剖面船山组,主体为深灰色泥晶灰岩,厚138.77m,与下伏地层黄龙组、上覆地层梁山组均呈整合接触,是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该组中划分出5个化石带:下部为①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牙形刺带和②Triticitessubcrassulus带... 桐庐沈村剖面船山组,主体为深灰色泥晶灰岩,厚138.77m,与下伏地层黄龙组、上覆地层梁山组均呈整合接触,是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该组中划分出5个化石带:下部为①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牙形刺带和②Triticitessubcrassulus带,归属逍遥阶;中部为③Sphaeroschwagerinasubrotunda带,归属紫松阶;上部为④Eoparafusulinapseudosimplex带和⑤Sweet-ognathusparaguizhouensis牙形刺带,归属隆林阶。石炭系与二叠系的界线位于Triticitessubcrassulus带与Sphaeroschwagerinasubrotunda带之间,即沈村剖面第15层与16层之间。船山组可划分出3个正层序(OS)和7个四级层序(SS),主要成岩环境为潮坪相、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3种类型。对船山组中—上部高频旋回研究显示,每个米级旋回层时限约0.3Ma,主要受地球偏心率长周期400ka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组 石炭系 二叠系 多重地层 高频旋回 浙江桐庐
下载PDF
浙江省西北部白垩纪火山岩Nd-Sr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颜铁增 俞云文 +4 位作者 陈江峰 许兴苗 汪建国 蔡子华 董尧鸿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7-423,共7页
浙江省白垩纪火山岩叠置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单元之上,不同构造单元的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存在重大差异,其中扬子地块火山岩Nd初始值较高,εNd值介于-8.9 ̄-0.9之间,平均为-4.6(n=33);华夏地块火山岩εNd值介于-14.1... 浙江省白垩纪火山岩叠置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单元之上,不同构造单元的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存在重大差异,其中扬子地块火山岩Nd初始值较高,εNd值介于-8.9 ̄-0.9之间,平均为-4.6(n=33);华夏地块火山岩εNd值介于-14.1 ̄+1.2之间,平均为-6.7(n=69)。同时,两个地块火山岩的εNd值均随时间增高、模式年龄均随时间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扬子地块区从135 ̄124Ma形成的第Ⅰ旋回至110 ̄90Ma形成的第Ⅲ旋回酸性火山岩εNd和t2DM平均值分别为-6.2、-2.4、-2.2和1.42Ga、1.11Ga、1.09Ga;华夏地块区内同时代3个旋回酸性火山岩的εNd和t2DM平均值则为-10.1、-7.2、-5.5和1.75Ga、1.49Ga、1.35Ga。推测浙江省广泛发育的白垩纪流纹质火山岩可能是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由于持续的玄武岩底侵作用,造成幔源物质的加入量显著地随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SR同位素 火山岩 白垩纪 浙江省西北部
下载PDF
浙江省老虎洞组和黄龙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7
9
作者 颜铁增 覃兆松 +3 位作者 王德恩 汪建国 许兴苗 蔡子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浙江省老虎洞组、黄龙组生物地层的研究较薄弱,尤其是化石带的建立不够系统,使地层的正确划分和对比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精测浙江省桐庐县杨家老虎洞组、黄龙组地层剖面,系统采集了化石样品,经薄片研究,自下而上新建2个化石带:Profus... 浙江省老虎洞组、黄龙组生物地层的研究较薄弱,尤其是化石带的建立不够系统,使地层的正确划分和对比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精测浙江省桐庐县杨家老虎洞组、黄龙组地层剖面,系统采集了化石样品,经薄片研究,自下而上新建2个化石带:Profusulinellasimplex带和Fusulinellabocki-Fusulinamayiensis带(二带化石归属达拉阶)。并与浙江长兴、杭州、常山地区的老虎洞组、黄龙组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划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Profusulinellasimplex带上延至黄龙组中—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生物地层 老虎洞组 黄龙组 筵化石
下载PDF
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能辉 颜铁增 蒋振频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68-274,297,共8页
文章论述了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的产出特点(计有27属40种)和它的时代意义,分析研究了西村组和昌溪组的优势属,分别为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和Germinosphaera,Leiominu... 文章论述了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的产出特点(计有27属40种)和它的时代意义,分析研究了西村组和昌溪组的优势属,分别为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和Germinosphaera,Leiominuscula,Leiopsophosphaera,Triangumorpha,Leiofusa等各5属。通过对比论证,提出西村组、昌溪组形成的地质时代应为中元古代蓟县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 微古植物化石 中元古代蓟县纪 安徽歙县
下载PDF
浙江唐家坞组西湖组的微古植物及其地层划分对比 被引量:8
11
作者 颜铁增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对唐家坞组所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建立唐家坞组Moyeria cabotti—Leiospharidium wenlockia微古植物组合带,该组合带包含14属22种。将唐家坞组时代置于中志留世(温洛克期Wenlockian);西湖组发现的大量微古植... 对唐家坞组所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建立唐家坞组Moyeria cabotti—Leiospharidium wenlockia微古植物组合带,该组合带包含14属22种。将唐家坞组时代置于中志留世(温洛克期Wenlockian);西湖组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含30属70种,经研究对比,提出西湖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Famen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地层 划分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生物地层划分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铁增 王孔忠 陈小友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5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本文划分论述了浙江省上石炭统—中二叠统16条化石带(其中11条为新建化石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布于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梁山组、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下部的地层,可分别与滑石板阶、达拉阶、逍遥阶、紫松阶、隆林阶、栖... 本文划分论述了浙江省上石炭统—中二叠统16条化石带(其中11条为新建化石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布于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梁山组、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下部的地层,可分别与滑石板阶、达拉阶、逍遥阶、紫松阶、隆林阶、栖霞阶、祥播阶、茅口阶、冷坞阶等9个阶对比。探讨研究了上石炭统底界、下二叠统底界和中二叠统底界;指出上石炭统未见底,缺失罗苏期的沉积;下二叠统底界位于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带之底,以Sphaeros-chwagerina属的始现作为底界的标准;石炭—二叠系界线位于Triticites subcrassulu带与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 d带之间;中二叠统的底界位于O rthotichia chekiangensis腕足组合带之底,以O rthotichia chekiangensis的始现作为中二叠统底界的标准。进一步论证了船山组是一个跨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归属上石炭统逍遥阶,中部归属下二叠统紫松阶和上部归属下二叠统隆林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 下二叠统 中二叠统 化石带 划分对比 浙江
下载PDF
安徽伏川蛇绿岩带发现微古植物化石及时代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颜铁增 许兴苗 +1 位作者 朱朝晖 汪建国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论述了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带发现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5属19种)和它的时代意义。经统计优势属有: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等5属,通过对比和论证,提出了这些化石形成时... 本文论述了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带发现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5属19种)和它的时代意义。经统计优势属有: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等5属,通过对比和论证,提出了这些化石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蓟县纪。结合同位素年龄资料和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推测了伏川蛇绿岩套形成的地质时代在913~963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带 微古植物化石 蓟县纪 安徽伏川
下载PDF
浙江沐尘岩体与西山头组火山岩的岩浆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成忠 颜铁增 +1 位作者 董传万 顾明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6-152,共7页
沐尘岩体与旁侧西山头组火山岩、潜火山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岩石类型都属中酸性岩类;具有相近的岩石化学成分,均属弱碱质岩系;各种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除Eu外具有基本一致的型式,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形态也基本一致,说明它们... 沐尘岩体与旁侧西山头组火山岩、潜火山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岩石类型都属中酸性岩类;具有相近的岩石化学成分,均属弱碱质岩系;各种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除Eu外具有基本一致的型式,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形态也基本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岩浆演化均有反序现象,说明它们属同熔型火山-侵入岩组合。根据200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分界年龄(145.5±4.0Ma),并结合沐尘岩体与旁侧西山头组火山岩的成因关系,沐尘岩体的形成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似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尘岩体 西山头组火山岩 潜火山岩 同源岩浆 早白垩世
下载PDF
论浙江平水群的划分和地质时代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日祥 颜铁增 +2 位作者 余心起 华锡宏 张志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8-245,共8页
依据实测的浙江省浦江县蒙山剖面,建立二个地层单位层型:蒙山组和陈塘坞组,二组归并为平水群。平水群为岩石地层清理前所用的地层名称,本研究予以恢复并修订了它的含义。平水群下部为蒙山组细碧角斑岩建造,上部为陈塘坞组海相砂泥岩建造... 依据实测的浙江省浦江县蒙山剖面,建立二个地层单位层型:蒙山组和陈塘坞组,二组归并为平水群。平水群为岩石地层清理前所用的地层名称,本研究予以恢复并修订了它的含义。平水群下部为蒙山组细碧角斑岩建造,上部为陈塘坞组海相砂泥岩建造,与上覆地层双溪坞群为整合关系;它代表浙江省西北部最古老的基底。通过对层型剖面微古植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对比,提出平水群地质时代归属中—新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组 陈塘坞组 平水群 中—新元古代 浙江
下载PDF
浙北嘉善地区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60
16
作者 胡艳华 王加恩 +3 位作者 蔡子华 宋明义 康占军 颜铁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8,共5页
基于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和嘉善县富硒土地资源专项调查中高密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他测试指标,对浙北嘉善表层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土壤总量硒平均值为0.33 mg/kg,在干窑—姚庄一带存在约57... 基于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和嘉善县富硒土地资源专项调查中高密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他测试指标,对浙北嘉善表层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土壤总量硒平均值为0.33 mg/kg,在干窑—姚庄一带存在约57 km2的富硒土壤[w(Se)≥0.40 mg/kg];不同土属硒质量分数差别不大;硒在土壤剖面中分布的总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嘉善富硒土壤以有机结合态和腐殖酸态两种形态为主,残渣态也占有一定比例。结合全量硒与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和富硒土壤的硒形态分析等结果,认为高硒背景与有机质吸附对嘉善富硒土壤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改变了嘉善缺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影响因素 嘉善
下载PDF
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的褶皱特征——来自不整合关系的证据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孔忠 颜铁增 袁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3-675,共3页
扬子(地台)东南缘,自江西乐平向北一直缺少上、下古生界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报道。本文通过新发现的一系列加里东期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结合下古生界中2期强烈褶皱的变形分析,论证了扬子东南缘北段(浙皖赣相邻区)存在加里东期褶皱。
关键词 角度不整合 叠加褶皱 加里东运动 扬子东南缘
下载PDF
浙江永康发现Faveoloolithidae恐龙蛋化石 被引量:6
18
作者 俞云文 陈景 +2 位作者 金幸生 颜铁增 彭振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恐龙蛋 化石 骨骼 浙江
下载PDF
杭州上泥盆统西湖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顾明光 龚日祥 +3 位作者 颜铁增 卢成忠 汪建国 覃兆松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依据露头剖面层序地层的详细研究,将杭州上泥盆统西湖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进及低位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退积型旋回;高位体系域自下而上表现... 依据露头剖面层序地层的详细研究,将杭州上泥盆统西湖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进及低位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退积型旋回;高位体系域自下而上表现为由细变粗的逆粒序组构特征,总体构成下细上粗的向上变浅的进积型旋回。认为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变化是控制西湖组层序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并将其发育演化分成三个阶段:滨岸相之近滨上部转换为前滨与后滨交替沉积阶段,曲流河之河道与边滩反复沉积阶段,浅海陆棚与近滨下部相间沉积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三级层序 露头剖面 西湖组 上泥盆统 杭州
下载PDF
浙北平原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艳华 王加恩 +3 位作者 颜铁增 蔡子华 宋明义 康占军 《上海地质》 2010年第B11期103-106,共4页
基于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和嘉善县富硒土地资源专项调查中高密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它测试指标,对浙北嘉善表层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土壤总量硒平均值为0.33mg/kg,在干窑——姚庄一带存在约5... 基于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和嘉善县富硒土地资源专项调查中高密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它测试指标,对浙北嘉善表层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土壤总量硒平均值为0.33mg/kg,在干窑——姚庄一带存在约57km^2的富硒土壤(Se≥0.40mg/kg);不同土属硒含量差别不大;硒在土壤剖面中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嘉善富硒土壤以有机结合态和腐植酸态两种形态为主,残渣态也占有一定比例。结合全量硒与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和富硒土壤的硒形态分析等结果,本研究认为高硒背景与有机质吸附对嘉善富硒土壤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改变了嘉善缺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嘉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