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抑制多条信号通路缓解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饶凯瑞 廖彩岑 +4 位作者 伊然 杜欣烨 周晓琼 李蓉涛 刘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0,共8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产生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6(I... 目的研究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产生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和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hypoglicin H(1)和ent-pimara-8(14),15-diene-19-ol(6)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的炎性介质(COX-2和iNOS)和细胞炎性因子(IL-6、IL-1β、IL-18)的生成,并能够明显抑制IκBα、JNK、ERK、p38、STAT3的磷酸化和NLRP3的生成,但是对IκBα、JNK、ERK、p38、STAT3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1和6还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1和6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以及STAT3的激活,从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炎性介质(COX-2和iNOS)和细胞炎性因子(IL-6、IL-1β、IL-18)的生成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二萜 MAPK NLRP3炎症小体 吞噬功能 炎症
下载PDF
蜘蛛香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巨噬细胞中的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明言 饶凯瑞 +4 位作者 廖彩岑 刘欢 李洪梅 李蓉涛 刘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13-920,共8页
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作为我国多个民族常用的传统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从蜘蛛香中筛选有效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蜘蛛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 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作为我国多个民族常用的传统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从蜘蛛香中筛选有效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蜘蛛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对从蜘蛛香干燥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的14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2、3、5、8、9均可以明显抑制NO的产生,其中化合物1和2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IC_(50)值分别为0.88和0.62μmol/L。进一步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下调iNOS、COX-2、NLRP3蛋白表达及IκBα、STAT3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但是对MAPKs蛋白家族无明显影响。综上说明化合物1和2可能通过下调NF-κB及mTOR/STAT3信号通路,减少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香 环烯醚萜 抗炎活性 NF-κB mTOR/STAT3
下载PDF
雷公藤茎中的二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琼 饶凯瑞 陈宣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137-1146,共10页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MPLC)、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松香烷型二萜wiltriptobenzene(1)和1...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MPLC)、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松香烷型二萜wiltriptobenzene(1)和19个已知的二萜,包括雷藤二萜醌H(2)、triptoquinone B(3)、hinokione(4)、雷酚萜(5)、triptonediol(6)、triptobenzene A(7)、wilforol F(8)、triptobenzene B(9)、abietatrien-3β-ol(10)、triptobenzene S(11)、hypoglicin B(12)、triregelin H(13)、雷酚内酯(14)、雷酚新内酯(15)、16α-hydroxy-19,20-epoxy-19R*-methoxy-kaurane(16)、16α-hydroxy-19,20-epoxy-20R*-ethoxy-kaurane(17)、16α-hydroxy-19,20-epoxy-19R*-ethoxy-kaurane(18)、fischericin D(19)和ent-pimara-8(14),15-diene-19-ol(20)。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与文献对比核磁共振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10、19和20首次报道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的模型中,评价了化合物1~20的体外抗炎活性;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1~20的体外抗人体宫颈癌(Hela)细胞株活性。化合物2、3和2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半数抑制NO生成的IC50值分别为2.01、1.70和1.77μmol/L。化合物11具有微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IC50值为18.4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二萜 抗炎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蜘蛛香中的倍半萜和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抗炎和抗流感病毒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石道群 王云 +4 位作者 饶凯瑞 蒋娜 刘丹 李蓉涛 李洪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8-432,共5页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蜘蛛香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和9个环烯醚萜,并依据理化性质、NMR和MS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蜘蛛香酯G(1)是新的广藿香醇型倍半萜,化合物3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10可显著抑制脂多糖(...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蜘蛛香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和9个环烯醚萜,并依据理化性质、NMR和MS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蜘蛛香酯G(1)是新的广藿香醇型倍半萜,化合物3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10可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中NO的释放,IC_(50)值分别为19.00和3.66μmol·L^(-1)。化合物4、6和12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IC_(50)值分别为51.75、51.40和102.0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香 倍半萜 环烯醚萜 抗炎 抗流感病毒
原文传递
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和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倩 饶凯瑞 +4 位作者 周艳 王云 刘丹 李蓉涛 李洪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9-548,共10页
目的研究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 目的研究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以总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蜘蛛香炮制品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3S,4R,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1)、(3S,4S,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2)、去酰基缬草醛(3)、缬草醛(4)、8-羟基-7'-表松脂醇(5)、(+)-表松脂醇(6)、青刺尖木脂醇(7)、(7R,8S,7'R,8'S)-5-甲氧基青刺尖木脂醇(8)、(-)-松脂醇(9)、绿原酸(10)、橙皮素(11)、3,8-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2)、penicisochroman J(13)、2,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二烷(14)、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15)、对苯二酚(1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7)、乙酰香草酮(18)、4-羟基-3-甲氧基桂皮醛(19)、2,3-二羟基-1-甲氧基苯(20)、5-羟甲基-2-呋喃甲醛(21)、5-乙酰糠醇(22)、5-[(5-(hydroxy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carbaldehyde(23)、5-({5-[(5-(hydroxy 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carbaldehyde(24)和6-羟基-2H-吡喃-3-醛(25)。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均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结论炮制后的蜘蛛香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环烯醚萜及其降解产物、苯丙素、黄酮、色原酮、芳香衍生物和糠醛衍生物等。在炮制过程中,主要是环烯醚萜和单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化合物5、6、9~25均为首次从蜘蛛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具有抗炎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29.04、10.77、6.37和10.9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香 缬草属 炮制品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