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荆钗记》中“舟中会”与“观中会”之情节得失--以李卓吾评本为例
1
作者 饶力钧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荆钗记》现存全本按照故事情节的差异可以划分为“舟中会”与“观中会”两种体系。明万历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古本荆钗记》虽然采取了“观中会”的情节设置,却在全本之前附上以“舟中会”结构的《李卓吾批评补刻舟中相会旧本荆钗记... 《荆钗记》现存全本按照故事情节的差异可以划分为“舟中会”与“观中会”两种体系。明万历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古本荆钗记》虽然采取了“观中会”的情节设置,却在全本之前附上以“舟中会”结构的《李卓吾批评补刻舟中相会旧本荆钗记》八出,以“旧本”作为“古本”的参照。本文即以李卓吾评本为例,比较“舟中会”与“观中会”在情节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两种情节设置的得与失。总的来说,“舟中会”这一情节设置的优点是符合情节发展逻辑,突出了婆媳之谊;缺点是降低了人物在爱情中的自主性,淡化了男女情爱。“观中会”这一情节设置的优点是人物的自主性得到提升,符合民间接受品位;缺点是情节不够连贯,“流俗化”倾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钗记》 舟中会 观中会 李卓吾评本 情节
下载PDF
温州竹枝词中的温州高腔
2
作者 饶力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研究温州竹枝词中的戏曲史料,可以发现温州高腔的发展脉络。温州高腔上承弋阳腔和早期温州高腔,下接四平腔和徽池雅调,由多个声腔、剧种共同影响而成。温州高腔乾隆时就已在温州地区流行,至迟于嘉庆年间大盛,道光以后走向衰落,同治时尚... 研究温州竹枝词中的戏曲史料,可以发现温州高腔的发展脉络。温州高腔上承弋阳腔和早期温州高腔,下接四平腔和徽池雅调,由多个声腔、剧种共同影响而成。温州高腔乾隆时就已在温州地区流行,至迟于嘉庆年间大盛,道光以后走向衰落,同治时尚有余晖,光绪时其地位彻底被温州昆剧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竹枝词 温州高腔
下载PDF
《八义记》版本考异——比较继志斋本与汲古阁本
3
作者 饶力钧 王汉民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6-53,共8页
目前学界见到的《八义记》版本主要有汲古阁本与继志斋本两种。继志斋本《八义记》成书于万历后期,托名为徐元所作,但作者并非其人;汲古阁的作者已不可考,其底本的定型时间最晚不迟于万历中期。比较两本情节,可以发现继志斋本主要是根... 目前学界见到的《八义记》版本主要有汲古阁本与继志斋本两种。继志斋本《八义记》成书于万历后期,托名为徐元所作,但作者并非其人;汲古阁的作者已不可考,其底本的定型时间最晚不迟于万历中期。比较两本情节,可以发现继志斋本主要是根据《史记》中的情节进行改写;汲古阁本的情节设计则较为简单,偏向于闹剧化。比较两本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继志斋本将正面人物刻画得更冲动、反面人物刻画得更残暴,从而提升了戏剧的斗争性,深化了“义”这一主题;汲古阁本中的反面形象表现得更为温和,淡化了斗争性,更符合人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义记》 继志斋本 汲古阁本
下载PDF
郑正秋“红楼新剧”五种及其意义
4
作者 饶力钧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52,共20页
郑正秋是中国早期话剧史上集编、导、演、评于一身的全才,但学界对其剧作的整理尚有待完善。郑氏所编5部红楼新剧未见于已有著录资料,应纳入民国《红楼梦》话剧谱系。这些剧目以滑稽搞笑为外壳、以社会教育为内核,在推动话剧艺术本土化... 郑正秋是中国早期话剧史上集编、导、演、评于一身的全才,但学界对其剧作的整理尚有待完善。郑氏所编5部红楼新剧未见于已有著录资料,应纳入民国《红楼梦》话剧谱系。这些剧目以滑稽搞笑为外壳、以社会教育为内核,在推动话剧艺术本土化、民族化的同时,提高了民国红楼戏的品格。结合其新剧活动经历,可以发现这些剧目大多上演于郑正秋往来不同剧社时期,寄托着郑氏戏剧改良的重任。郑氏红楼新剧,除了对已有剧目进行再创作,还对欧阳予倩等人的红楼京剧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红楼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正秋 红楼梦 新剧 戏剧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