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in planta方法转化甘蓝型油菜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光硕 饶勇强 +2 位作者 陈雁 张椿雨 孟金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用inplanta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但在农作物中仍少有inplanta的成功报道。我们采用inplanta方法 ,用含有质粒pSG5 2 9、pHTT6 1 3和ApSCO的农杆菌菌株转化中油 82 1、湘油 1 3、宁RS 1、S2 5 0... 用inplanta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但在农作物中仍少有inplanta的成功报道。我们采用inplanta方法 ,用含有质粒pSG5 2 9、pHTT6 1 3和ApSCO的农杆菌菌株转化中油 82 1、湘油 1 3、宁RS 1、S2 5 0 1 1、华双 3号等甘蓝型油菜品种。在适宜的条件下 ,将根癌农杆菌菌液浸染甘蓝型油菜花序 1 0d至 1 5d ,每天浸染 1至 2次 ,共收获约 1 0 0 0 0 0粒受处理的种子。将种子播撒在含有 2 70mg·L- 1 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转化植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分析检测 ,结果在 5个供试品种中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平均转化效率 0 1 %左右 ,各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的转化效率无明显差异。这种方法方便、快速且无须经过组织培养阶段即可获得上百株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planta法 甘蓝型油菜 转基因 农杆菌
下载PDF
转双价广谱抗病基因创造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新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雁 饶勇强 孟金陵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7-463,共7页
菌核病严重威胁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甘蓝型油菜的生产 ,几乎每年都会导致甘蓝型油菜的大面积减产。来自于烟草的葡聚糖酶 (Glucanase)基因 ,其编码产物能降解真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 -葡聚糖。来自于烟草的植物蛋白AP2 4 则属于细胞程序... 菌核病严重威胁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甘蓝型油菜的生产 ,几乎每年都会导致甘蓝型油菜的大面积减产。来自于烟草的葡聚糖酶 (Glucanase)基因 ,其编码产物能降解真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 -葡聚糖。来自于烟草的植物蛋白AP2 4 则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的诱导蛋白 ,对多种真菌具明显抑制作用。前期已成功地将这两个广谱抗病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 ,并且通过表型鉴定 ,在T0 和T1代检测到了核盘菌抗性。本实验对转基因T2 代和T3代甘蓝型油菜进行分子鉴定和田间抗病性鉴定。经过PCR分子鉴定 ,从 14个转基因T3代甘蓝型油菜株系中筛选到 4个外源基因已经纯合的株系。对株系GA0 2 - 2的RT PCR鉴定则进一步证明外源广谱抗病基因在RNA水平上的大量表达。田间抗性鉴定主要利用苗期离体叶接种和成株期茎杆插签接种这两种方法。结果表明 ,T2 代转基因株系中有 5个株系表现为抗病基因初步纯合 ,5个株系表现为隐性纯合 ,12个株系处于分离当中 ,其中株系GA0 2 - 2的抗病性鉴定结果与RT PCR鉴定的结果吻合。 18个T3代转基因甘蓝型油菜株系中有 7个株系表现为抗性纯合 ,3个株系表现为隐性纯合 ,其余 8个株系基本上仍在分离中 ,其中株系GA0 2 - 2 - 1的抗病性鉴定结果与前面的分子鉴定以及上代的抗病性鉴定完全吻合。综合分子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抗病育种 转双价广谱抗病基因 葡聚糖酶基因 AP24基因
下载PDF
以器官和发育特异性抗病双基因转化油菜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光硕 饶勇强 孟金陵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病害 ,系由核盘菌 (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子囊孢子在晚春直接侵染开花植株衰老的叶片 ,或先侵染飘落在衰老叶片上的花瓣后再产生菌丝侵入叶片和植株本体。几丁质是核盘菌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病害 ,系由核盘菌 (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子囊孢子在晚春直接侵染开花植株衰老的叶片 ,或先侵染飘落在衰老叶片上的花瓣后再产生菌丝侵入叶片和植株本体。几丁质是核盘菌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几丁质酶破坏真菌菌丝尖端新合成的几丁质而抑制病菌的生长。草酸是核盘菌侵染寄主植物后分泌的毒素 ,草酸氧化酶能够分解草酸 ,缓解核盘菌在油菜体内的毒性。我们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草酸氧化酶基因与拟南芥衰老叶片启动子PSAG12 嵌合在一起构建成表达载体 ,使两外源抗病基因仅在转基因油菜的衰老叶片中表达 ,在发挥抗病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植物的能量消耗。本实验采用inplanta的转化方法 ,转化效率在 0 1%左右 ,每个转基因植株的插入位点为 1- 3个拷贝。对T1代转基因植株的RT PCR分析表明 ,两个外源抗病基因在衰老叶片中的表达强于幼嫩叶片。转基因植株叶片尤其是衰老叶片对核盘菌的抗性及对草酸毒素的耐性均得到了增强。从转基因植株上飘落的花瓣也表现出对核盘菌抗性的提高。抗病双基因在叶片和花瓣发育的特定时期表达不仅提高了油菜对核盘菌侵染的针对性 ,还可能减轻转基因植株的能源消耗和生理扰乱。对转基因植株后代的农艺学和生理学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核盘菌 几丁质酶基因 草酸氧化酶基因 转基因植株 抗病基因 衰老叶片特异性启动子
下载PDF
桑叶粉在牦牛饲料中的应用初报 被引量:5
4
作者 饶勇强 冯永德 +1 位作者 朱洪顺 杨彪 《四川蚕业》 2013年第3期23-23,共1页
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相传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少数地方当有桑叶剩余时,也用来饲养家畜和塘鱼。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减少,利用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已经引起各国畜牧业生产者的重视,桑树的用途... 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相传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少数地方当有桑叶剩余时,也用来饲养家畜和塘鱼。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减少,利用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已经引起各国畜牧业生产者的重视,桑树的用途有待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牛饲料 应用 栽桑养蚕 草地资源 畜禽饲料 畜牧业 发源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