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饶宝蓉 林昇平 +2 位作者 邹荣春 谢善松 陈泳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利用引进台湾等地具有代表性的20个甜糯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玉米的株高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秃尖、穗位、小区产量、穗行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千粒... 利用引进台湾等地具有代表性的20个甜糯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玉米的株高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秃尖、穗位、小区产量、穗行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千粒重和出籽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相关性上,小区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均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出籽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而与株高、穗位、秃尖长呈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出籽率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株高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千粒重、穗位高、秃尖长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产量和出籽率、行粒数、穗行数、穗长均高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产量
下载PDF
蓝莓夏普蓝组培苗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饶宝蓉 陈泳和 +2 位作者 江文清 林明 刘忠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蓝莓"夏普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组培苗繁殖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ZT、蔗糖,分析了其对组培苗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IBA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WPM+ZT 1.25 mg/L培养条件下,"夏普蓝&q... 以蓝莓"夏普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组培苗繁殖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ZT、蔗糖,分析了其对组培苗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IBA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WPM+ZT 1.25 mg/L培养条件下,"夏普蓝"组培苗丛生芽分化效果最佳。在培养基中附加蔗糖是蓝莓增殖培养所必需的,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蓝莓增殖产生不良影响,以蔗糖40 g/L时的增殖效果最好;生长素IBA对"夏普蓝"的生根诱导有促进作用,IBA 0.6 mg/L对诱导蓝莓组培苗生根最有效,生根率可达88%,生根速度较快,粗细均匀,根系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蓝莓 组培苗 诱导增殖 生根
下载PDF
不同香蕉品种钾离子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饶宝蓉 罗海燕 +3 位作者 杜中军 陶亮 陈业渊 徐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612-1617,共6页
在人工气候箱内不同的钾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4个香蕉品种苗期的吸钾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对K+的亲和力(1/Km)以及Imax是香蕉苗期钾吸收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且K+吸收动力学参数Km和Imax可作为对不同香蕉品种钾效率分类的... 在人工气候箱内不同的钾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4个香蕉品种苗期的吸钾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对K+的亲和力(1/Km)以及Imax是香蕉苗期钾吸收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且K+吸收动力学参数Km和Imax可作为对不同香蕉品种钾效率分类的指标进而评价分析高效吸收钾的品种(系)。但不同品种香蕉Km和Imax在不同钾营养状况下表现的规律不同,Km和Imax值的大小受到香蕉本身钾营养状况反馈调节。有的品种受本身钾营养状况影响较大,有的受其影响较小,但总体上相一致。综合以上因素认为泰选是钾高效吸收品种,皇帝蕉是钾低效吸收品种,巴西和8818属于中间型。同一基因型的香蕉在不同钾营养状况下以不同机制吸收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钾离子 钾营养状况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技术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饶宝蓉 陈泳和 +3 位作者 江文清 刘忠辉 梁彦 陈琦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38-141,195,共5页
[目的]筛选适宜铁皮石斛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铁皮石斛成熟蒴果和1年生植株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对铁皮石斛种子和茎段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传统玻璃兰花瓶与聚丙烯透明薄膜袋在铁皮石斛... [目的]筛选适宜铁皮石斛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铁皮石斛成熟蒴果和1年生植株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对铁皮石斛种子和茎段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传统玻璃兰花瓶与聚丙烯透明薄膜袋在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上的成本投入。[结果]适合铁皮石斛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20 g/L香蕉+35 g/L蔗糖+7.0 g/L卡拉胶;适合增殖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120 g/L香蕉+35 g/L蔗糖+7.0 g/L卡拉胶;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80 mg/L NAA+120 g/L香蕉+20 g/L蔗糖+7.0 g/L卡拉胶。对于工厂化生产而言,选用蒴果作为外植体具有利于无菌体系建立、增殖倍数多和苗长势整齐一致等优点,聚丙烯透明薄膜袋可以代替传统的玻璃兰花瓶。[结论]该研究可为减少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获得大量优质组培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激素 种子 茎段 聚丙烯透明薄膜袋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香蕉对钾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饶宝蓉 杜中军 +3 位作者 罗海燕 陶亮 陈业渊 徐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9期1480-1486,共7页
利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设计0.25 mmol/L(低钾)、2.5 mmol/L(高钾)2种水平,初步探讨4个不同基因型香蕉对低钾适应性。结果表明:钾高效品种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比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香蕉品种根系吸收... 利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设计0.25 mmol/L(低钾)、2.5 mmol/L(高钾)2种水平,初步探讨4个不同基因型香蕉对低钾适应性。结果表明:钾高效品种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比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香蕉品种根系吸收钾的Km值、Cmin都小于钾低效品种,而Imax和a值普遍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品种在低钾胁迫下通过提高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实现钾素利用的保护性反应,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养分吸收 养分效率 基因型差异
下载PDF
水稻后茬双低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饶宝蓉 林昇平 邹荣春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
水稻后茬油菜栽培模式具有增加水稻油菜产量、改善土壤结构的特点,根据福建省南平市的气候与耕作习惯,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示范,从品种选择、育苗、移苗、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水稻—油菜轮作栽培模式的推... 水稻后茬油菜栽培模式具有增加水稻油菜产量、改善土壤结构的特点,根据福建省南平市的气候与耕作习惯,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示范,从品种选择、育苗、移苗、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水稻—油菜轮作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产 轮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及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饶宝蓉 陈泳和 刘忠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79-82,共4页
对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育种现状、扦插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种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铁皮石斛繁育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繁殖 种质资源 组培
下载PDF
武夷山金线莲特征特性及林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泳和 饶宝蓉 +2 位作者 江文清 林明 陈木兰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32-34,共3页
介绍地道中药材金线莲的药用价值、不同地域类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以及林下仿野生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并就合理开发利用武夷山金线莲提出建议。
关键词 武夷山 金线莲 特征特性 林下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多肽对香蕉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陶亮 杜中军 +1 位作者 饶宝蓉 龙青姨 《热带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5-7,24,共4页
以巴西蕉组织培养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多肽浓度(600、800、1000、1200倍液)对巴西蕉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多肽处理能促进巴西蕉幼苗的生长,增加根重、苗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同时还能提高巴西蕉幼苗根系活力,但是对根... 以巴西蕉组织培养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多肽浓度(600、800、1000、1200倍液)对巴西蕉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多肽处理能促进巴西蕉幼苗的生长,增加根重、苗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同时还能提高巴西蕉幼苗根系活力,但是对根长影响不显著。在试验的各个浓度中,以600倍液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多肽 香蕉幼苗 生长 根系活力
下载PDF
盐胁迫对香蕉幼苗体内Na^+和K^+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亮 杜中军 +1 位作者 饶宝蓉 龙青姨 《热带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香蕉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对香蕉幼苗根部、假茎和叶片各部位Na+和K+含量以及K+/Na+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植株体内Na+的含量增加,而植物体内K+含量减少,K+/Na+下降显著。
关键词 香蕉 盐胁迫 离子分布
下载PDF
三叶青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前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忠辉 谢善松 +1 位作者 黄水珍 饶宝蓉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
三叶青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护肝、抗病毒、抗炎等作用,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该文对近年来三叶青在药用、栽培技术、提取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三叶青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三叶青 研究进展 市场前景 药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水珍 谢善松 饶宝蓉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69-71,共3页
南牧1号杂交象草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割性,为了确定最佳的刈割利用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 南牧1号杂交象草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割性,为了确定最佳的刈割利用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随刈割高度的增加,年产草量呈抛物线式变化,刈割高度增加,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变化不明显、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升高。刈割高度2.5 m平均每667 m2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为22.95 t、3.25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象草 南牧1号 刈割高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蓝莓组培苗三种生根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忠辉 谢善松 +1 位作者 黄水珍 饶宝蓉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3期48-49,78,共3页
2015年3—5月,在福建南平采用蓝莓品种‘夏普蓝’继代芽苗为试材,实验比较了蓝莓组培苗三种方法(瓶内固体培养基生根、瓶外生根、瓶内浅层液体培养基生根)的生根效果。选取在"改良WPM+ZT 0.25 mg/L"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增殖培养的... 2015年3—5月,在福建南平采用蓝莓品种‘夏普蓝’继代芽苗为试材,实验比较了蓝莓组培苗三种方法(瓶内固体培养基生根、瓶外生根、瓶内浅层液体培养基生根)的生根效果。选取在"改良WPM+ZT 0.25 mg/L"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增殖培养的继代丛生芽苗,高6~8 cm者作为实验材料。结果表明,瓶内浅层液体培养基生根方法的生根率高达70%~90%,同时可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移栽过程无需洗苗,不但相对简化了生根环节,也减少了伤苗、伤根的机率,是效果较好的生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培苗 生根 固体培养基 瓶外生根 瓶内浅层液体培养基
下载PDF
台湾黄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善松 黄水珍 +2 位作者 刘忠辉 饶宝蓉 陈桂英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6-17,共2页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黄花菜品种,加快优良黄花菜品种的推广,从台湾引进2个黄花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台东6号花期早、植株前期长势好;高山一号花期较迟、较耐旱、后期长势佳。这2个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为花形端正、色泽淡金黄、...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黄花菜品种,加快优良黄花菜品种的推广,从台湾引进2个黄花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台东6号花期早、植株前期长势好;高山一号花期较迟、较耐旱、后期长势佳。这2个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为花形端正、色泽淡金黄、风味好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新品种 引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南平市2011年玉米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荣春 滕振勇 +2 位作者 林昇平 王宗寿 饶宝蓉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3期63-66,共4页
选择12个玉米品种在南平市建阳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622产量最高,达447.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7%;该玉米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倒性较强,适于在当地推广... 选择12个玉米品种在南平市建阳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622产量最高,达447.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7%;该玉米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倒性较强,适于在当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引进 比较试验
下载PDF
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16
作者 罗祠平 饶宝蓉 +2 位作者 谢善松 林升平 陈华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74-75,共2页
采用单因子5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南牧1号不同刈割高度对叶鲜重、茎鲜重、叶茎比、生物总产量、分蘖数和可见茎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产量以刈割高度1.2 m的处理最高,为2531.0 g/丛;茎的产量则以刈割高度2.2 m的处理最高,为2017.... 采用单因子5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南牧1号不同刈割高度对叶鲜重、茎鲜重、叶茎比、生物总产量、分蘖数和可见茎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产量以刈割高度1.2 m的处理最高,为2531.0 g/丛;茎的产量则以刈割高度2.2 m的处理最高,为2017.3 g/丛;叶茎比以刈割高度1.2 m处理最高,为1.41;生物产量以刈割高度2.2 m的处理最高,为每小区287.67 kg,以刈割高度1.2 m的处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牧1号 刈割高度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下载PDF
多花黄精实生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饶宝蓉 谢东奇 +4 位作者 陈泳和 周先治 邹荣春 陈敏建 刘忠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46-49,共4页
以多花黄精的种子为试材,开展种皮的不同预处理、不同外殖体的消毒灭菌方法以及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多花黄精组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将黄精种子直接从冷库中取出后磨去种皮是发芽率较高,并能缩短发芽时间的较... 以多花黄精的种子为试材,开展种皮的不同预处理、不同外殖体的消毒灭菌方法以及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多花黄精组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将黄精种子直接从冷库中取出后磨去种皮是发芽率较高,并能缩短发芽时间的较适种子预处理方式;使用2%Na Cl O消毒15 min后使用0.1%Hg Cl2消毒14 min是污染率较低且发芽率最高的消毒灭菌处理方式;最理想的芽分化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GA30.2 mg/L;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 mg/L,生根率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瓜蒌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饶宝蓉 陈泳和 +3 位作者 刘忠辉 周先治 谢丛寿 谢冬容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保护及合理利用瓜蒌资源,采用正交设计,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活性炭,白糖等对瓜蒌茎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明确了外植体的最佳取样时间和消毒方法,建立了瓜蒌茎段组培快... 为保护及合理利用瓜蒌资源,采用正交设计,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活性炭,白糖等对瓜蒌茎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明确了外植体的最佳取样时间和消毒方法,建立了瓜蒌茎段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4月份取样最佳,0.1%的HgCl2灭菌8min消毒效果最好;正交试验发现,对瓜蒌丛生芽增殖影响大小依次为活性炭>6-BA>白糖>NAA;筛选出的瓜蒌外植体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30 g/L白糖+7.8 g/L卡拉胶,45 d平均增殖系数达7以上;筛选出的瓜蒌外植体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0.6 mg/L NAA+0.6 mg/L IBA+20 g/L白糖+7.8 g/L卡拉胶,生根率达96%,生根速度较快,粗细均匀,根系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组织培养 正交设计 丛生芽
下载PDF
蜜蜂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饶宝蓉 刘忠辉 +1 位作者 周先治 陈泳和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了筛选蜜蜂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以及蜜蜂兰种子诱导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未成熟蒴果果荚、成熟略黄蒴果果荚(未裂开)、成熟至裂开蒴果果荚3种不同成熟度的蜜蜂兰蒴果果荚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成熟度果荚对蜜蜂兰诱导培养... 为了筛选蜜蜂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以及蜜蜂兰种子诱导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未成熟蒴果果荚、成熟略黄蒴果果荚(未裂开)、成熟至裂开蒴果果荚3种不同成熟度的蜜蜂兰蒴果果荚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成熟度果荚对蜜蜂兰诱导培养的影响;以MS为基本培养基及附加卡拉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添加不同浓度6 BA、NAA、IBA、活性炭、香蕉泥对蜜蜂兰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白糖、卡拉胶、香蕉泥,研究添加IBA、NAA、活性炭对蜜蜂兰丛生芽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兰以成熟且未开裂蒴果果荚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表现最优,其诱导时间短、诱导率高、感染率低,且生长情况良好。蜜蜂兰丛生芽诱导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 BA 2.0 mg·L^(-1)+NAA 0.15 mg·L^(-1)+香蕉泥120 g·L^(-1)+蔗糖35 g·L^(-1)+卡拉胶7.0 g·L^(-1),增殖系数可达到3.1;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基本培养基+NAA 0.9 mg·L^(-1)+IBA 0.9 mg·L^(-1)+香蕉泥120 g·L^(-1)+蔗糖20 g·L^(-1)+卡拉胶7.0 g·L^(-1),此培养条件下蜜蜂兰根系粗壮整齐,其生根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兰 组织培养 种子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杉木苗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饶宝蓉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53-56,共4页
为筛选出杉木苗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对外植体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最佳,萌芽率达51.11%;去针叶茎段和茎尖的萌芽率分别为40.00%和8.33%,二者差异显著。去针... 为筛选出杉木苗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对外植体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最佳,萌芽率达51.11%;去针叶茎段和茎尖的萌芽率分别为40.00%和8.33%,二者差异显著。去针叶茎段为较适宜的外植体。结果还表明:春季取材优于秋季取材,且苗龄小、木质化低,有利于无菌体系建立。最佳无菌体系建立的方法:在春季选择1a苗龄的杉木苗,去除茎尖和针叶的茎段,先用75%的酒精浸泡15~30s,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后接入培养基。该方法感染率和死亡率低,萌芽率最高,依次为14.44%、12.22%和7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苗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消毒方法 萌芽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