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个体化预处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显丁 邱阳 +7 位作者 宋涂润 刘金鹏 黄中力 饶正胜 汤曦 黄春妍 王莉 林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处理方法在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接受AB0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6例为研究对象。受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B型供O型3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处理方法在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接受AB0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6例为研究对象。受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B型供O型3例,AB型供B型1例,AB型供A型1例,A型供O型1例。根据受者的初始血型抗体效价,采用单用口服免疫抑制剂或者是口服免疫抑制剂并加上血浆置换、血浆双重滤过、利妥昔单抗等方法来个体化预处理,并监测预处理前、预处理后、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的血型抗体效价和其他相关指标。结果经过个体化预处理后,6例受者在移植手术当天血型抗体IgM、IgG效价水平均≤1:8,术后2周内无血型抗体效价的反弹(〉1:8)。围手术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次、切口脂肪液化1例次、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次、骨髓抑制1例次、肺部感染1例次,经过积极的治疗均痊愈。所有受者在围手术期都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6例受者均存活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根据受者初始血型抗体效价水平个体化选用血浆置换、血浆双重滤过、利妥昔单抗等方法结合免疫抑制治疗,可安全、有效的实施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ABO血型系统 血型不合 移植预处理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经验学习曲线及术中并发症的相关危险性分析
2
作者 邱阳 宋涂润 +3 位作者 饶正胜 王显丁 黄中力 林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建立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学习曲线,并评估供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手术时间研究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将供者分为两组:... 目的建立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学习曲线,并评估供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手术时间研究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将供者分为两组:学习曲线组(组1),后学习曲线组(组2)。收集和分析两组供者的围术期相关数据。结果本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88.4±38.07)min。学习曲线研究显示经过100例的手术学习,手术时间从约130min下降至约90min。组1的手术时间、总体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组2。移植医师本次术前已完成手术例数与本次手术时间负相关,而供者体质量指数(BMI)、术中出现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正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0%,体质量指数(BMI)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学习曲线完成前,供肾动脉数量及供肾侧别并不影响手术时间;但学习曲线完成后,右侧供肾及肾动脉数量与手术时间正相关。结论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安全有效,并发症率低。本研究显示完成学习曲线需要100例,完成学习曲线后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供肾切取术 学习曲线 活体肾移植
原文传递
出生顺序对同胞兄弟姐妹间活体肾移植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饶正胜 宋涂润 +3 位作者 曾东扬 黄中力 王显丁 林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同胞兄弟姐妹间活体肾移植时,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对肾移植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3年7月227例同胞兄弟姐妹间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将受者分为两组:(1)长供幼组:104例,供者... 目的探讨同胞兄弟姐妹间活体肾移植时,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对肾移植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3年7月227例同胞兄弟姐妹间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将受者分为两组:(1)长供幼组:104例,供者均为受者的同胞哥哥或姐姐;(2)幼供长组:123例,供者均为受者的同胞弟弟或妹妹。结果随访期间,有4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受者死亡。受者和移植肾术后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8%和95%。在校正人口统计学方面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长供幼组相比,幼供长组受者的死亡未校正的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风险更高(HR=2.77,95%可信区间为0.23-33.00),但两组受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幼供长组受者的死亡校正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风险更高(HR=10.79,95%可信区间为0.30-389.43),但两组受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受者首次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术后3年内未发生排斥反应的受者比例为86%。同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无明显影响(HR=1.266,95%可信区间为0.391~4.103,P=0.694)。结论在同胞兄弟姐妹间活体肾移植中,供、受者的出生顺序可能并不影响肾移植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顺序 兄弟姐妹 活体供者 肾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4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东扬 王莉 +6 位作者 王显丁 符磊 饶正胜 宋涂润 谢礼波 黄中力 林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4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后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功能死亡的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组(18例)和移植...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4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后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功能死亡的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组(18例)和移植肾功能丧失组(29例),对受者的功能丧失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依次为术后排斥反应(82.80%),慢性肾病原发或复发(10.30%),以及围手术期外科并发症(6.90%)。所有带移植肾功能死亡受者的死亡原因依次为肺部感染(61.11%),心脑血管疾病(22.22%),肝功能衰竭(11.11%),以及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56%)。结论早期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受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者 肾移植 受者 带功能死亡 移植肾功能丧失
原文传递
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同组合对小鼠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符磊 饶正胜 +2 位作者 宋涂润 曾东扬 林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抑制剂组合对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对BABL/c小鼠和C57BL/6小鼠采用连续腹腔注射脾细胞的方法建立稳定产生dnDSA的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成模小鼠分10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抑制剂组合对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对BABL/c小鼠和C57BL/6小鼠采用连续腹腔注射脾细胞的方法建立稳定产生dnDSA的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成模小鼠分10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吗替麦考酚酯(MMF,300nag·kgl·d11),西罗莫司(0.3nag·k^-1·d^-1),他克莫司(0.9mg·kg^-1·d^-1),环孢素A(45mg·kg^-1·d^-1),MMF(150mg·kg^-1·d^-1)+他克莫司(0.45mg·kg^-1·d^-1),MMF(150mg·kg^-1·d^-1)+环孢素A(22.5nag·kg^-1·d^-1),MMF(150mg·kg^-1·d^-1)+西罗莫司(0.15mg·kg^-1·d^-1),西罗莫司(O.15mg·kg^-1·d^-1)+他克莫司(0.45nag·kg^-1·d^-1),西罗莫司(0.15mg·kg^-1·d^-1)+环孢素A(22.5mg·kg^-1·d^-1)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4周后采集各组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nDSA水平。结果(1)4周后,BABL/c组、C57BL/6组小鼠的dnDSA水平分别为88.86%、25.58%,与对照组(25.33%)比较,BABL/c组dnDSA水平明显升高(89.23%与25.33%;P〈0.001),而C57BL/6组则无明显变化(25.58%与25.33%;P=0.259)。因此,选用BABL/c小鼠作为建模小鼠。(2)对成模BABL/c小鼠连续给药4周后,单药组dnDSA水平:MMF为29.31%,西罗莫司为46.33%,环孢素A为57.10%,他克莫司为66.35%,与致敏组(89.23%)对比均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P〈0.001,P〈0.001,《0.001,P〈0.009)。组间对比后,4种免疫抑制剂疗效为:MMF〉西罗莫司〉环孢素A=他克莫司。组合方案组中,MMF+西罗莫司组、MMF+他克莫司组、MMF+环孢素A组、西罗莫司+环孢素A组、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组的dnDSA分别为31.00%,33.12%,45.18%,44.62%,61.60%;且均低于致敏组(P值分别为:P〈0.001,P%0.001,P%0.001,P%0.001,P%0.015)。组间对比后,组合方案的疗效为:MMF+他克莫司=MMF+西罗莫司〉MMF+环孢素A=西罗莫司+环孢素A=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结论对dnDSA产生的抑制效果,在单药治疗中:MMF〉西罗莫司〉环孢素A=他克莫司;组合方案中:MMF+他克莫司=MMF+西罗莫司〉MMF+环孢素A=西罗莫司+环孢素A=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由于临床以联合用药为主流方案,本研究结果提示,MMF+他克莫司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dnDSA的产生,该结论仍需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