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结果的临床对照 被引量:4
1
作者 饶金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4期154-155,共2页
目的对超声诊断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并对其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及子宫腺肌病患者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并通过超声图像对比2组患... 目的对超声诊断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并对其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及子宫腺肌病患者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并通过超声图像对比2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经超声检查后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子宫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都较高,但均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为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在经过超声诊断后还需进行其他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子宫腺肌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饶金娥 《医疗装备》 2019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超声检测中心检测中确诊的32例TAPVC胎儿,总结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超声诊断中有31例TAPVC,其中心下型7例,心上型18例,心内型...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超声检测中心检测中确诊的32例TAPVC胎儿,总结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超声诊断中有31例TAPVC,其中心下型7例,心上型18例,心内型6例。超声检测中:胎儿左心小于右心、卵圆孔大,心房右向左分流较多,左心房距离主动脉较远,且左心房顶部较光滑,并没有出现肺静脉开张口问题,且肺静脉走向也显露出引流位置,血管内径扩张较大。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中有1例出现漏诊,之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为心内型TAPVC。结论使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TAPVC效果可靠,产前诊断中有利于胎儿尽早得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胎儿 心血管畸形
下载PDF
超声参数对妊娠高血压母胎心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效果
3
作者 饶金娥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8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对妊娠高血压母胎心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厦门市湖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设为试验组,将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98名健康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两组孕妇...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对妊娠高血压母胎心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厦门市湖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设为试验组,将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98名健康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两组孕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脏参数,胎儿右心室Tei指数,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径(FL)等生长发育参数;试验组均随访至分娩结束,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的一般资料及超声心脏参数、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并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各超声参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孕妇LVEDd、LAD及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孕妇LVEF及胎儿BPD、HC、AC、F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LVEDd、LAD及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LVEF及胎儿BPD、HC、AC、FL均低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超声参数均可影响妊娠高血压孕妇的妊娠结局(P<0.05)。结论通过超声参数可评估妊娠高血压母胎心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为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监测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参数 妊娠高血压 母胎心功能 胎儿生长发育
下载PDF
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东 康艳丽 +5 位作者 李淑莲 王五女 熊杰 戴建舫 饶金娥 筒静芸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7日龄SD大鼠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于脑缺氧缺血后1,4,7,14,28 d采集脑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 目的 研究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7日龄SD大鼠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于脑缺氧缺血后1,4,7,14,28 d采集脑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神经超微结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脑皮质及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结果 HIBD组脑损伤后神经元突起呈灶性坏死,突触数量减少、结构破坏;同时突触素的表达逐渐增高,至7 d达到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至28 d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01).假手术对照组突触素表达水平则随日龄增加逐渐增高(P〈0.001).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影响发育期脑组织神经结构与突触素的表达,损伤后两周内脑神经具有较强的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神经 突触素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