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和谐消费观——消费异化的扬弃之路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一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4期41-42,共2页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健康文明的消费。但消费并非天然就是合理的,当前在我国消费领域中还存在一些威胁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消费异化现象,构建和...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健康文明的消费。但消费并非天然就是合理的,当前在我国消费领域中还存在一些威胁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消费异化现象,构建和谐消费观是消费异化的扬弃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消费异化 扬弃 和谐消费观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论 被引量:9
2
作者 马一冰 陈先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开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逐渐成熟阶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质内涵,融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于一体,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走上...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开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逐渐成熟阶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质内涵,融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于一体,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走上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在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一冰 《高教学刊》 2016年第6期200-201,共2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德育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越来越显明。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德育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越来越显明。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报效国家与服务社会的高尚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大学生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构建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
4
作者 马一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4-6,共3页
在生态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时,就突显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共同的悲哀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也就遮蔽了人的本真自我。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 在生态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时,就突显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共同的悲哀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也就遮蔽了人的本真自我。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因此建构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的生态伦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和谐社会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融合与创新:韦卓民论东西方文化交流——基于罗尔斯和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的一种解读
5
作者 马一冰 李晓进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149,共5页
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韦卓民认为,不同的文化信念体系虽然背景不同,但仍有可能产生相似的观念。这就需要用一种"认同的眼光"和"欣赏的心境"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实质融合。韦卓民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异质融通&qu... 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韦卓民认为,不同的文化信念体系虽然背景不同,但仍有可能产生相似的观念。这就需要用一种"认同的眼光"和"欣赏的心境"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实质融合。韦卓民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异质融通"观可在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主张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主张中找到共通点。自我和他者可以"以同志般的精神"、"为着共同的志趣"一起开展"精神性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交流 韦卓民 重叠共识 视域融合
原文传递
流量变现环境下自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
6
作者 马一冰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7期156-156,共1页
自web2.0时代以来,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大放异彩,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服务工具为打破过去专业人员对信息的把控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影响下,自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打破原始媒体时空界限的传播形式... 自web2.0时代以来,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大放异彩,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服务工具为打破过去专业人员对信息的把控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影响下,自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打破原始媒体时空界限的传播形式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其不要求过高专业能力的'低门槛'使传播者注册一个平台便可进行观点的传送。自媒体的出现固然让普通民众有了发声的机会,但在'十万加'这一巨大流量利益下,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各种机构、机构和企业能否坚持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真诚的媒体还是纯粹的商人?本文试从其催生条件,现存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以完成对自媒体这一概念的初级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流量 社会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