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唐》《神女》主旨新探——兼论宋玉赋作中的“娱君”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世年 李城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1,共5页
关于宋玉《高唐》《神女》二赋的主旨,前人甚多分歧,有讽谏、寄寓、主淫、言情、心理疏导等看法。由文本入手,结合宋玉文学侍从的社会身份,我们认为,其主旨当是取娱君主,也即"娱君"。由此可论及宋玉赋作的主要倾向:无论是以... 关于宋玉《高唐》《神女》二赋的主旨,前人甚多分歧,有讽谏、寄寓、主淫、言情、心理疏导等看法。由文本入手,结合宋玉文学侍从的社会身份,我们认为,其主旨当是取娱君主,也即"娱君"。由此可论及宋玉赋作的主要倾向:无论是以《高唐》《神女》为代表的长篇之制,还是以《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小言赋》为典型的短篇对问,其赋作都普遍具有着娱悦君主、调笑取乐的创作倾向,多体现出诙谐幽默的娱乐品质与游戏特色。"娱君"对于后来赋作宫廷化、游戏化的道路有甚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高唐赋》 《神女赋》 娱君说
下载PDF
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的重构与革新 被引量:79
2
作者 马世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1,共4页
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对于传统的文史哲学科无疑是一种重大的变革,其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如何面对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应对新文科带来的挑战,是传统文科建设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其本义所指,新文科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建设的问题,更是一种方法... 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对于传统的文史哲学科无疑是一种重大的变革,其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如何面对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应对新文科带来的挑战,是传统文科建设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其本义所指,新文科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建设的问题,更是一种方法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更是一种新理念;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科的外部改革,更是一种文科内部的自我革新。由此,提出“新中文”的思路,主张在新文科的理念下,建设新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中文”重人文、重原典、重融通、重创新的四种特征,是认识其内涵的基本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 “新中文”
下载PDF
《故事新编·采薇》的复合型文本特征及意蕴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世年 赵晓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鲁迅先生的《采薇》在文本结构上呈现出复合型文本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历史和传说故事的重复,构成了小说文化的阐释背景和明线;另一方面,新的叙事焦点对"吃"的窘境的关注,构成了小说的暗线,并对明线进行着消解和颠覆。以往对... 鲁迅先生的《采薇》在文本结构上呈现出复合型文本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历史和传说故事的重复,构成了小说文化的阐释背景和明线;另一方面,新的叙事焦点对"吃"的窘境的关注,构成了小说的暗线,并对明线进行着消解和颠覆。以往对《采薇》的研究多为小说"所以然"的内容意蕴的研究,而对小说"之所以然"的复合型文本特征鲜有涉猎,本文正是从叙事的角度发掘文本对经典的解构和重构过程,并进而探讨复合型文本反映出的小说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采薇》 复合型文本 意蕴
下载PDF
先秦诗歌马意象的建构及定型——兼论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世年 马婷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9-202,共4页
从意象本身的表现方式来看,《诗经》中的马对于其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的"言说",主要依赖于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楚辞》中以马寄托理想、抒写情怀,使其真正进入到人格化的阶段而成了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传统的形成,更多... 从意象本身的表现方式来看,《诗经》中的马对于其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的"言说",主要依赖于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楚辞》中以马寄托理想、抒写情怀,使其真正进入到人格化的阶段而成了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传统的形成,更多源于龙、马的血缘关系以及战国时期以"御"为话题的讨论。马意象的定型对后世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意象 《诗经》 《楚辞》 象征
下载PDF
《解老》 《喻老》的性质及其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世年 吴建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5,140,共7页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解老》 《喻老》 经说体
下载PDF
连珠体渊源新探 被引量:8
6
作者 马世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176,共5页
"连珠体"是我国古代非常独特的文体之一。"连珠"的含义,前人多误解为一则作品中上下词句之间文辞事理的互相启发、历历相贯。其实,它不是指一则作品,而是指一组体式相同或相近的作品。以《逸周书.周祝解》《史记解... "连珠体"是我国古代非常独特的文体之一。"连珠"的含义,前人多误解为一则作品中上下词句之间文辞事理的互相启发、历历相贯。其实,它不是指一则作品,而是指一组体式相同或相近的作品。以《逸周书.周祝解》《史记解》等为依据,可以考知连珠体源于西周以来祝、史之官戒勉君主的垂戒之辞。这种文体在战国时期不再为祝、史专用,而是流传开来,在诸子著作中频频出现——这对于连珠体的形成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及至到扬雄,他开始着力于连珠体的创作,并将其定名,连珠体于是正式产生;其后,班固、贾逵、傅毅等人的"受诏作之",遂使其一时兴盛起来;此后陆机的拟作更使其达到了鼎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珠体 《逸周书·周祝解》 史文化 垂戒之辞 定格联章
下载PDF
“学术访谈”的性质、范式及其学术史意义——以《甘肃社会科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世年 胡政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150,共9页
"学术访谈"不同于普通的人物专访,它是通过采访者问题情境的预设,以访谈的形式将沉潜在受访者学术成果背后的学术经历、学术理念、治学方法等深层次的、个性化的内涵揭示出来,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深地理解受访者的学术贡献,从中... "学术访谈"不同于普通的人物专访,它是通过采访者问题情境的预设,以访谈的形式将沉潜在受访者学术成果背后的学术经历、学术理念、治学方法等深层次的、个性化的内涵揭示出来,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深地理解受访者的学术贡献,从中受到超越其学术成果之外的教益。以《甘肃社会科学》为个案,通过对其学术访谈总体状况的分析,以及近五年来内容、范式、影响等因素的定量研究,可以看出学术访谈已成为当下学术期刊栏目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我国期刊界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学术访谈融学人研究、专题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研究于一体,呈现出学术研究综合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特点,因而在当代学术史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访谈 学术史 期刊学 《甘肃社会科学》
下载PDF
韩非师从荀卿考论——兼及荀、韩思想之“异”与“同” 被引量:4
8
作者 马世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8-192,共5页
韩非师从荀卿的经历是其生平事迹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和《李斯列传》,以及《荀子》《韩非子》等材料,对韩非早年求学荀卿的经历作了考论:时间在前255至前247(荀卿重返楚任兰陵令)年间,地点即在楚... 韩非师从荀卿的经历是其生平事迹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和《李斯列传》,以及《荀子》《韩非子》等材料,对韩非早年求学荀卿的经历作了考论:时间在前255至前247(荀卿重返楚任兰陵令)年间,地点即在楚之兰陵;其所学内容更多是有关"帝王之术"的内容。荀子的儒家学说对韩非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二者思想在这一点上又体现出了内在的一致性。在目前研究者更多看到荀、韩思想之不同、更多强调二者的对立性时,这种一致性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荀卿 帝王之术 诸子思想
下载PDF
《韩非子·储说》的题意、分篇与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世年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0,共3页
《韩非子·储说》共六篇 ,即《内储说》上、下 ,《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储”即储聚 ;“说”为故事、事理。整篇《储说》在初成之后只是《外储说》的形式 ,后来 ,韩非又对其作了重新整理 ,在部分内容前加了“提要” ,... 《韩非子·储说》共六篇 ,即《内储说》上、下 ,《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储”即储聚 ;“说”为故事、事理。整篇《储说》在初成之后只是《外储说》的形式 ,后来 ,韩非又对其作了重新整理 ,在部分内容前加了“提要” ,为了区别于已定稿的部分 ,于是 ,便在题目中加进了“内、外”二字 ,“内”以标示文已成稿 ,而“外”则明其尚属草创。至于“上、下、内、外”之分 ,原因在于编集过程中篇幅过长之故。《储说》是韩非用来教授弟子的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内外储说》 经说体 教材
下载PDF
关于《韩非子》篇目真伪考辨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世年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6期121-124,共4页
《韩非子》篇目真伪的考辨,历来是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从方法论的角度反观前人考辨的方法,有几个问题是今后考辨工作中所应关注并遵循的:一,《本传》关于韩非著作的著录基本是可信的;二,没有直接的证据,《韩非子》中的篇目不应被... 《韩非子》篇目真伪的考辨,历来是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从方法论的角度反观前人考辨的方法,有几个问题是今后考辨工作中所应关注并遵循的:一,《本传》关于韩非著作的著录基本是可信的;二,没有直接的证据,《韩非子》中的篇目不应被轻易否定掉;三,对于已经被证实的伪作,在没有充分的反证之前,不可轻易推翻已有的结论;四,辨伪应综合多方面的材料,尽量避免以单一证据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真伪考辨 方法论
下载PDF
《离骚》中的卜筮与祭祷——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世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2,共4页
《离骚》在写到诗人欲以卜筮来决断去留之矛盾时,明写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但之后却只云“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因此而产生一个问题:这里为何仅言灵氛而不及巫咸?进一步说,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到底应如何理解?通过对楚国占卜习俗的考... 《离骚》在写到诗人欲以卜筮来决断去留之矛盾时,明写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但之后却只云“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因此而产生一个问题:这里为何仅言灵氛而不及巫咸?进一步说,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到底应如何理解?通过对楚国占卜习俗的考察,并结合《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与《九歌》《惜诵》等文献,可知灵氛的占卜为两次,而巫咸夕降则为占卜后的祭祷,故而在选择占卜结果时便只举灵氛。由此亦可就原诗之内容作重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灵氛 巫咸 卜筮 祭祷
下载PDF
论《韩非子·说林》的性质与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世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韩非子·说林》上下两篇本是韩非平时积累的原始资料汇编,内容多为传说故事,类似 于后来之“故事集”。它的文体学意义有二:一方面,它是我国最早的寓言专集,标志着我国寓言的 独立;另一方面,它对后世笔记小说有很大的影响,可... 《韩非子·说林》上下两篇本是韩非平时积累的原始资料汇编,内容多为传说故事,类似 于后来之“故事集”。它的文体学意义有二:一方面,它是我国最早的寓言专集,标志着我国寓言的 独立;另一方面,它对后世笔记小说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将其称作“准笔记小说”,这一点通过它与 《说苑》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林》 《韩非子》 文体 笔记小说 寓言集
下载PDF
韩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构想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世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6,共11页
历代韩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晚清民国以来,韩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新的面貌与格局。综观20世纪的韩学发展,其主要进展体现为四点:一、对韩学思想的特别关注;二、对《韩非子》文本的特别关注;三、对韩学文献的... 历代韩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晚清民国以来,韩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新的面貌与格局。综观20世纪的韩学发展,其主要进展体现为四点:一、对韩学思想的特别关注;二、对《韩非子》文本的特别关注;三、对韩学文献的特别关注;四、对综合研究的特别关注。与此相应,韩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要涉及对历代韩学文献的全面清理、对《韩非子》文本的重新整理以及韩学史的现代建构,具体包括历代韩学文献叙录、古代韩学文献汇编、现代韩学论著萃编、《韩非子》汇校集释集评、中国韩学史建构等五个方面。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对诸子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与新范式的探索,也是对新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全面清理传统的法家文化资源,发掘其现代价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学 《韩非子》 韩学文献 法治文化建设
下载PDF
韩非子散文中所见之文学思想脞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世年 李城瑶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14,共10页
韩非的文学思想是有关《韩非子》文学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侧重于韩非有关文学或文艺的主张,而对韩非散文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或者说其中所见之文学思想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不论。其实,后者更应是我们所关注的。以... 韩非的文学思想是有关《韩非子》文学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侧重于韩非有关文学或文艺的主张,而对韩非散文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或者说其中所见之文学思想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不论。其实,后者更应是我们所关注的。以现代的文学观念去对韩非散文作全面、整体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从中抽象出一系列与传统文学理论以及现代文学思想相关的看法来,有关文体学、文学思维、文学形象、博喻理论等就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韩非子》 文体学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刘琨诗考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世年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刘琨是两晋相交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以“永嘉之乱”为界 ,可分为前后两期。其诗今存 4首 ,《扶风歌·南山石嵬嵬》即为早期之作 ,而《扶风歌·朝发广莫门》《答卢谌诗》《重赠卢谌》则作于后期。有学者认为《答卢谌诗》... 刘琨是两晋相交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以“永嘉之乱”为界 ,可分为前后两期。其诗今存 4首 ,《扶风歌·南山石嵬嵬》即为早期之作 ,而《扶风歌·朝发广莫门》《答卢谌诗》《重赠卢谌》则作于后期。有学者认为《答卢谌诗》为其绝笔 ,此说颇值商榷。刘琨诗的风格 ,可以用钟嵘所说的“凄戾之词”与“清拔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琨 卢谌 创作分期 人格精神
下载PDF
诗体流变与汉代四言诗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世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5,共9页
四言诗在汉代的流变,是汉代诗歌体式研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结合诗体演进来看,两汉四言诗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一、汉初在"雅颂"传统的作用下,四言诗创作较之于战国中晚期有着明显的复苏与回升,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诗作;二... 四言诗在汉代的流变,是汉代诗歌体式研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结合诗体演进来看,两汉四言诗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一、汉初在"雅颂"传统的作用下,四言诗创作较之于战国中晚期有着明显的复苏与回升,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诗作;二、在雅正主题的自我约束下,四言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囿于汉初的模式而无所突破,也不敢有所新变,因而逐渐走向了程式化;三、程式化的结果,一方面使其创作越来越单调、趋同,另一方面,也使得它开始向其他体式融合、渗透,文体互渗与多部类尝试也就成为四言诗流变中的必然之事,并最终走向新变。要之,四言诗在两汉各类诗体的演进当中,并未如前人所说一味衰落、消歇,而是不断地调整、尝试、突破,最终成为汉代诗歌体式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诗歌 四言诗 诗体流变
下载PDF
梦境书写与梦幻主义:汉赋创作的新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世年 赵玉龙 《北方论丛》 2022年第3期106-114,共9页
汉赋中涉及梦或者描写梦境的赋作主要有《梦赋》《悼李夫人赋》《长门赋》《幽通赋》《思玄赋》《髑髅赋》《检逸赋》(残)七篇。汉赋中的梦境书写方式主要有三种:借梦设喻、以虚写实、结构文本。以梦入赋,用梦幻手法进行创作,是汉赋在... 汉赋中涉及梦或者描写梦境的赋作主要有《梦赋》《悼李夫人赋》《长门赋》《幽通赋》《思玄赋》《髑髅赋》《检逸赋》(残)七篇。汉赋中的梦境书写方式主要有三种:借梦设喻、以虚写实、结构文本。以梦入赋,用梦幻手法进行创作,是汉赋在写实和夸饰之外的又一路径,对于汉赋的主题构思有着重要的作用。汉赋中的梦境书写与梦幻主义在深化赋作主题、扩大赋的表现空间、丰富赋的美学意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梦境书写 梦幻主义 创作路径
下载PDF
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世年 《云梦学刊》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惜诵》中厉神占梦一节,连用了两个“曰”字,其原因何在?参考《离骚》中的灵氛占卜与《诗经·小雅》之《斯干》《无羊》的占梦,结合上古“习卜”的礼俗,并由《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考察楚国的占卜方式,可以推知:厉神... 《惜诵》中厉神占梦一节,连用了两个“曰”字,其原因何在?参考《离骚》中的灵氛占卜与《诗经·小雅》之《斯干》《无羊》的占梦,结合上古“习卜”的礼俗,并由《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考察楚国的占卜方式,可以推知:厉神占梦的过程分为首卜与习卜两次,故而其占辞也就分为两部分,两“曰”字便是占梦者两次占辞的分别引起之词。由此亦可就原诗之相关内容作重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诵》 厉神 占梦 习卜
下载PDF
韩非身世与生卒年代考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世年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21,14,共3页
有关韩非的身世消息,目前所能作为直接证据的应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的“韩之诸公子”一句。陈千钧先生因此推测说:“非乃韩王之子无疑,当是茾王或桓惠王之子也。”关于韩非的生年,目前并无史料可据,钱穆先生以李斯的年龄... 有关韩非的身世消息,目前所能作为直接证据的应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的“韩之诸公子”一句。陈千钧先生因此推测说:“非乃韩王之子无疑,当是茾王或桓惠王之子也。”关于韩非的生年,目前并无史料可据,钱穆先生以李斯的年龄来推测韩非大体生于前280年,其说可取。有学者以堂?公的年代来确定韩非的生年,因为有些矛盾无法解决,故不从。韩非的卒年为前23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身世 生卒年代
下载PDF
先秦子书的编集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以《韩非子》成书过程为例
20
作者 马世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8,167,共8页
先秦子书的成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涉到古书体例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作为诸子集成之作的《韩非子》,其编集过程在先秦子书中颇具代表性。其成书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韩非去世后已有门徒整理师说,将其著述搜集汇... 先秦子书的成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涉到古书体例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作为诸子集成之作的《韩非子》,其编集过程在先秦子书中颇具代表性。其成书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韩非去世后已有门徒整理师说,将其著述搜集汇为一编,但此本与今本相比并不完整;第二,汉初能见到宫廷内府藏书者,又将《初见秦》、《存韩》等秦廷档案文书编入,这是在武帝建元元年罢黜申、商、韩非等诸家学说之前完成的。以此为个案考察先秦子书的成书,可以对"轴心时代"的意义作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谓此时期的"精神导师",更多是就文化元典的创制者而言,他固然主要指学派创始人,却也与整个学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轴心时代 元典生成 古书体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