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23/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马中双 朱红红 刘颖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00-1705,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RA患者118例,根据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RA患者118例,根据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骨破坏进展分为进展组(27例)与无进展组(91例),于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mL,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IL-23/IL-17轴因子[IL-23、IL-17、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IL-23/IL-17轴因子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评价IL-23/IL-17轴因子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病程、疾病活动度高于无进展组(P<0.05);进展组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水平[(192.38±48.72)pg/mL、(31.13±7.24)pg/mL、(88.71±29.10)pg/mL、(18.59±4.21)pg/mL、(180.31±41.57)ng/L]高于无进展组[(149.07±42.15)pg/mL、(25.04±5.39)pg/mL、(56.92±16.52)pg/mL、(15.16±3.44)pg/mL、(142.59±36.62)ng/L](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在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者中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剔除病程、疾病活动度之后,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与RA患者骨破坏进展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预测RA患者骨破坏进展的AUC分别为0.807、0.804、0.793、0.792、0.794,敏感度分别为81.48%、74.07%、74.07%、85.19%、66.67%,特异度分别为70.33%、75.82%、73.63%、71.43%、80.22%;联合预测RA患者骨破坏进展的AUC为0.931,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87.91%,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715、2.803、3.026、3.114、2.984,P均<0.001)。结论:外周血IL-23/IL-17轴因子与RA患者病情活动显著相关,对骨破坏进展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23/白介素-17轴 病情活动 相关性 骨破坏进展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哈尔滨市城区中水利用浅析
2
作者 马中双 曲长祥 《水利天地》 2011年第9期36-40,共5页
哈尔滨市城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74万人,水资源总量达11.13亿立方米,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4立方米,这与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90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0立方米、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300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 哈尔滨市城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74万人,水资源总量达11.13亿立方米,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4立方米,这与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90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0立方米、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300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800立方米相比较,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市人均占有量的1/6、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8、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城区 中水利用 人均水资源 人均占有量 水资源总量 立方 世界
下载PDF
NLRP3炎性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中双 张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24-2026,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并可最终造成关节残毁畸形、功能丧失。RA的发...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并可最终造成关节残毁畸形、功能丧失。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显示其过程涉及到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相关性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滑膜炎症 炎性 关节软骨 适应性免疫 关节病变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肠系膜血管炎患病率及临床分析
4
作者 蒙剑芬 骆爱姝 +8 位作者 高其琛 陈蔚雯 刘颖 马中双 龚文 陈宁 周芳芳 卞月存 马龙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6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SLE并发LMV患者的临床资料、辅检、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此期住院SLE患者523例,并发LMV8例(患病率为...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SLE并发LMV患者的临床资料、辅检、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此期住院SLE患者523例,并发LMV8例(患病率为1.53%)。②SLE并发LMV时,患者均有腹痛,3例腹泻,7例有恶心呕吐。1例有假性肠梗阻,1例肾积水。③4例LMV有血液系统受累,3例24 h尿蛋白≥0.5 g,8例LMV补体均下降,自身抗体表现各异。8例患者SLEDAI-2000为(7±4)分。8例患者腹部CT可见肠壁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增厚。④给予LMV患者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LMV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可伴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CT检查有助LMV的早期诊断。及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LMV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系膜血管炎 腹部CT
下载PDF
嗜酸性筋膜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蒙剑芬 马龙新 +3 位作者 高其琛 肖勇 马中双 骆爱姝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1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EF(eosinophilic fasciitis,EF)临床特点,提高风湿科医生对EF的认识以及规范诊治水平。方法分析EF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报告1例EF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3岁男性,有四肢肿胀硬化及“静脉沟”表现,伴外周血嗜酸... 目的探讨EF(eosinophilic fasciitis,EF)临床特点,提高风湿科医生对EF的认识以及规范诊治水平。方法分析EF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报告1例EF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3岁男性,有四肢肿胀硬化及“静脉沟”表现,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数目,炎性反应物增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MR可见小腿肌筋膜增厚表现,确诊为EF,经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后,患者四肢肿胀硬化改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比例,炎性反应物正常,血IgG水平下降。结论EF是一种以筋膜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易与系统性硬化症相混淆,需仔细鉴别后进行规范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筋膜炎 临床表现 规范诊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炎症和免疫调节相关分子水平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
6
作者 朱红红 马中双 刘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110-115,120,共7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32(IL-3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LN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32(IL-3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L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诱导治疗6个月,再根据病情缓解情况分为缓解组(66例)和无反应组(20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HMGB1、IL-32、MMP-9/TIMP-1水平变化及降低率;分析外周血HMGB1、IL-32、MMP-9/TIMP-1水平降低率与治疗应答的偏相关性以及预测治疗应答的价值;比较不同HMGB1、IL-32、MMP-9/TIMP-1降低率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结果缓解组治疗1、3个月后HMGB1、IL-32、MMP-9/TIM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1、3个月后HMGB1、IL-32、MMP-9/TIMP-1水平低于无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1、3个月后HMGB1、IL-32、MMP-9/TIMP-1水平降低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IL-32、MMP-9/TIMP-1水平降低率与治疗应答独立相关(P<0.05);治疗1、3个月后,HMGB1、IL-32、MMP-9/TIMP-1水平降低率联合预测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932,其中治疗3个月后联合预测的AUC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治疗3个月后ROC曲线分析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降低率亚组和低降低率亚组,HMGB1、IL-32、MMP-9/TIMP-1高降低率亚组患者病情进展率低于低降低率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患者外周血HMGB1、IL-32、MMP-9/TIMP-1高水平变化与治疗应答、病情进展显著相关,治疗1、3个月后HMGB1、IL-32、MMP-9/TIMP-1联合预测LN患者治疗应答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3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预后 治疗应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