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上游农业用水经济效益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乐新 杨永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9,共7页
水权、水市场等经济管理方案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管理方案前提是明确不同作物的农业用水经济效益。基于2000-2016年气象资料,通过CROPWAT模型模拟研究了雄安新区上游县域尺度主要作物... 水权、水市场等经济管理方案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管理方案前提是明确不同作物的农业用水经济效益。基于2000-2016年气象资料,通过CROPWAT模型模拟研究了雄安新区上游县域尺度主要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使用作物需水量代替农业用水量,结合面板数据,估算了雄安新区上游主要作物的农业用水经济效益,最后依据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了不同作物的农业用水经济效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的作物需水量分布为355~437、367~399、369~401、407~445和465~514 mm;农业用水经济效益分布为1.40~3.91、1.56~4.06、1.43~3.61、1.67~6.89和2.08~5.62元/m^(3)。空间特征上,平原的农业用水经济效益要高于山区,在山区环绕阜平、涞源和灵丘存在一个较低的区域。价格相对于作物产量和用水量来说是影响农业用水经济效益最敏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农业用水量 农业产值 农业用水经济效益 空间自相关 影响因素 效益评估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农业节水潜力及种植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艳敏 杨永辉 +4 位作者 王璐 任丹丹 白志杰 马乐新 李传哲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1期32-34,共3页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偏大,造成白洋淀上游来水减少,加剧了淀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农业种植结构和耗水的时空变迁,并对种植结构调整中休耕的耗水机理和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建议,为破...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偏大,造成白洋淀上游来水减少,加剧了淀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农业种植结构和耗水的时空变迁,并对种植结构调整中休耕的耗水机理和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建议,为破解休耕制度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保障雄安新区水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调整 农业耗水 休耕 粮食安全
下载PDF
雄安新区上游农业水足迹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3
作者 马乐新 杨永辉 +1 位作者 韩淑敏 杨艳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量化作物单方耗水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农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足迹理论,以雄安新区上游为研究区,首先模拟了主要农作物的蓝水足迹和生产水足迹,并结合统计数据评估了作物的水足迹经济效益,最后通过调查数据对模拟... 量化作物单方耗水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农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足迹理论,以雄安新区上游为研究区,首先模拟了主要农作物的蓝水足迹和生产水足迹,并结合统计数据评估了作物的水足迹经济效益,最后通过调查数据对模拟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6年研究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5种主要农作物的蓝水足迹在384~4611 m^(3)/hm^(2)之间,生产水足迹在4122~6453 m^(3)/hm^(2)之间,蓝水足迹经济效益在1.15~19.29元/m^(3)之间,生产水足迹经济效益在0.38~2.02元/m^(3)之间;不同水文年型下作物的生产水足迹经济效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蓝水足迹经济效益的差别较大,尤其是玉米和大豆作物;整体而言,研究区西部山区的水足迹经济效益低于东部平原地区;模型评估的水足迹经济效益与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值有一定的差距,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足迹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足迹 水足迹经济效益 水文年型 调查数据 雄安新区
下载PDF
中国融合降水产品在太行山区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俞琳飞 杨永辉 +3 位作者 周新尧 马乐新 李会龙 孔凡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33-43,共11页
山区地形复杂,气象站点稀少导致降水实测资料匮乏,卫星降水产品是实测资料的有效补充。以太行山区为研究区,采用国家气象站点观测降水为基准数据,通过连续评价指标(R、RMSE、RB)和分类统计指标(POD、FAR、CSI)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 山区地形复杂,气象站点稀少导致降水实测资料匮乏,卫星降水产品是实测资料的有效补充。以太行山区为研究区,采用国家气象站点观测降水为基准数据,通过连续评价指标(R、RMSE、RB)和分类统计指标(POD、FAR、CSI)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区融合降水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并探讨海拔、坡度和坡向与产品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融合降水产品与地面实测数据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R>0.7),但相比原始产品相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仍较大。在降水探测能力上,融合产品提升明显,全序列站点日降水命中率达到0.65,误报率为0.33,特别是对夏季降水的探测精度更高(POD=0.76,FAR=0.32,CSI=0.56)。海拔对融合前后的产品精度有显著(p<0.05)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在20°~30°的坡度范围存在产品表现的拐点,融合前后降水产品均在南坡表现较差。融合降水产品在经过地面观测数据的校正之后,降水产品精度和降水捕捉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太行山区的降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RPH融合产品 CMORPH产品 降水产品质量评估 山区地形 太行山区
下载PDF
多孔细旦涤纶POY试制技术探讨
5
作者 石人杰 朱建清 +1 位作者 马乐新 李苏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4-28,共5页
介绍了涤纶多孔细旦丝生产技术。在普通型高速纺生产设备上,采用优良的PET切片和较低的干切片含水率,将纺丝温度提高5~7℃,适当降低纺速,采用较短的纺丝甬道并缩短喷油嘴与喷丝板间的距离,选用合适的喷丝孔孔径和丝束上油量... 介绍了涤纶多孔细旦丝生产技术。在普通型高速纺生产设备上,采用优良的PET切片和较低的干切片含水率,将纺丝温度提高5~7℃,适当降低纺速,采用较短的纺丝甬道并缩短喷油嘴与喷丝板间的距离,选用合适的喷丝孔孔径和丝束上油量,生产的涤纶多孔细旦丝是理想的薄型仿真丝、仿毛化纤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纺丝 超细纤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