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镀锌双相钢钢板表面橘皮缺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二清 靳立 +4 位作者 杨峥 崔磊 肖洋洋 谷海容 谢义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热镀锌双相钢表面橘皮状缺陷的特征及形成机理。方法采用数字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对正常和缺陷位置的镀锌态、去锌层态、冷轧态和热轧态的形貌和表层成分分布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橘皮状缺陷特征是由于锌晶粒异... 目的研究一种热镀锌双相钢表面橘皮状缺陷的特征及形成机理。方法采用数字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对正常和缺陷位置的镀锌态、去锌层态、冷轧态和热轧态的形貌和表层成分分布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橘皮状缺陷特征是由于锌晶粒异常长大至350μm,为正常晶粒的4倍。镀锌态缺陷区较正常区Mn含量高26%,纵截面观察基板表层有约2~4μm深的微裂纹,界面处检测出Al、O、Mn峰,存在Mn表面富集。去锌层态和冷轧态基板表层呈冷轧轧裂特征,存在大量垂直于轧制方向的10~30μm的横向微裂纹。卷取温度为650℃时,热轧态边、中位置氧化层厚度分别为6.5、5.8μm,较550℃时增加25%和23%。GDS检测表明,对应缺陷区热轧态发生共析转变,相构成以低氧含量的Fe_(3)O_(4)、FeO、Fe为主。实践证实,卷取温度下调至560℃以下时,可有效消除该缺陷。结论缺陷形成机理是,热轧钢卷在570℃以上温度卷取,经缓慢冷却至室温时,形成纯铁包覆Fe_(3)O_(4)的共析转变氧化铁皮,卷取温度高也使氧化层增厚,导致酸洗难度增大,氧化铁皮无法有效清除。酸洗后残存的氧化层和Mn富集导致表层协同变形能力弱,冷轧形成大量10μm级横向微裂纹。微裂纹处的凹凸表面诱发Fe-Zn相爆发生长,导致锌晶粒异常长大。厚带钢具有更多的内部热量,出锌锅冷速慢,也为镀后锌晶粒长大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双相钢 橘皮缺陷 锌晶粒 微裂纹 卷取温度 共析转变
下载PDF
EPS处理对热浸镀锌高强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二清 崔磊 +3 位作者 彭梦都 肖洋洋 刘阳 王忠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2-358,共7页
目的研究湿法抛丸(EPS)处理对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质量及热浸镀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对EPS处理及盐酸酸洗、冷轧和热浸镀锌各生产工序中的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形貌和表层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EPS... 目的研究湿法抛丸(EPS)处理对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质量及热浸镀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对EPS处理及盐酸酸洗、冷轧和热浸镀锌各生产工序中的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形貌和表层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EPS处理卷表面凹凸不平,而盐酸酸洗态表面平整,EPS处理卷表面粗糙度Ra值为2.645μm,约为盐酸酸洗卷的2倍,残留的表面氧化铁皮厚度为0.93μm,比盐酸酸洗试样厚45%。冷轧状态下,EPS处理卷表面凸起被轧平,表面基体“露白”比例约为63.5%,比盐酸酸洗低20.1%,残留的表面氧化铁皮厚度为0.36μm,比盐酸酸洗试样厚57%。热浸镀锌态下,EPS处理卷锌晶界存在尺寸3~5μm的孔隙,表面易出现尺寸约1 cm的漏镀缺陷。去除表面锌层后发现,EPS处理卷基板表面存在“翘皮”,微观观察抑制层形貌发现,界面处Fe-Al抑制层颗粒未充分形成,甚至未形成。GDS分析表明,抑制层处Al峰值较盐酸酸洗卷低17%。结论EPS处理后表面凹凸不平,冷轧时易“折叠”分层,去锌层基板表面有“翘皮”,易造成锌层厚薄不均,同时EPS处理的残留氧化层较厚,且易造成氧化铁皮嵌入基体,导致锌层与基板界面Fe-Al抑制层稀疏,锌层粘附性低,甚至漏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热镀锌 高强钢 折叠表面 表面翘皮 漏镀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8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二清 崔磊 +1 位作者 詹华 陈乐 《安徽冶金》 2016年第3期14-16,56,共4页
采用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Multipas)模拟800MPa级镀锌双相钢实际生产参数,采用力学性能测定方法及SEM、TEM观察分析退火温度对带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超过800℃后,开始出现贝氏体组织,屈服强度明显升高;... 采用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Multipas)模拟800MPa级镀锌双相钢实际生产参数,采用力学性能测定方法及SEM、TEM观察分析退火温度对带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超过800℃后,开始出现贝氏体组织,屈服强度明显升高;退火温度为78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退火温度在780-800℃时,性能波动较小。考虑生产情况,建议退火温度目标值按790℃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双相钢 Multipas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加热段露点对镀锌高强钢产品抑制层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二清 崔磊 +1 位作者 詹华 陈乐 《安徽冶金》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为研究加热段露点温度对镀锌高强钢产品抑制层形貌的影响,通过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产品在连续热镀锌线上于不同的加热段露点温度下退火,采用SEM、EDS对锌层形貌、抑制层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0℃~15℃露点温度范围内加热时... 为研究加热段露点温度对镀锌高强钢产品抑制层形貌的影响,通过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产品在连续热镀锌线上于不同的加热段露点温度下退火,采用SEM、EDS对锌层形貌、抑制层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0℃~15℃露点温度范围内加热时抑制层颗粒致密完整,当露点在0~15℃时,抑制层更薄更致密,颗粒尺寸约为0.1μm,锌层的附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点 抑制层 热镀锌 高强钢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二清 《电脑乐园》 2018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很多学 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学生缺乏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教师督促指导;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缺乏写作实践训...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很多学 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学生缺乏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教师督促指导;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缺乏写作实践训练。针对这 些问题,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练笔为例,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练笔设计 实施策略
下载PDF
5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力学性能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浩 何丹丹 +1 位作者 马二清 崔磊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计算不同C含量条件下奥氏体化比例与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适合于镀锌DP500产品的C含量范围,之后利用Jmat软件模拟计算在不同冷速条件下过冷奥氏体的CCT转变曲线,发现贝氏体转变温度在540℃,因此运用合理的退火工艺可避免贝氏体... 通过计算不同C含量条件下奥氏体化比例与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适合于镀锌DP500产品的C含量范围,之后利用Jmat软件模拟计算在不同冷速条件下过冷奥氏体的CCT转变曲线,发现贝氏体转变温度在540℃,因此运用合理的退火工艺可避免贝氏体转变。应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研究不同两相区退火温度条件下500 M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发现: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逐渐升高,温度在790℃-800℃范围内性能较为稳定,退火温度继续升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又继续升高的规律。由此可确定C含量在0.08%适合生产镀锌DP500,退火温度为790℃-800℃较为合适,同时匹配合理的冷却工艺可得到性能良好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500 MPa级双相钢 退火 组织 分析
下载PDF
镀锌双相钢表面漏镀缺陷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雄杰 马二清 +1 位作者 肖洋洋 景宏亮 《冶金动力》 2022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SIGMA5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缺陷的镀锌态及去锌层态进行表面形貌表征和能谱分析,研究镀锌双相钢表面漏镀缺陷产生原因。双相钢漏镀缺陷产生原因是锌鼻子法兰连接处泄漏,基板表面形成Mn与Fe的氧化物颗粒层导致钢板表面浸润性下降,锌... 采用SIGMA5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缺陷的镀锌态及去锌层态进行表面形貌表征和能谱分析,研究镀锌双相钢表面漏镀缺陷产生原因。双相钢漏镀缺陷产生原因是锌鼻子法兰连接处泄漏,基板表面形成Mn与Fe的氧化物颗粒层导致钢板表面浸润性下降,锌锅液面氧化铝薄膜先于锌液粘附基板表面,诱发漏镀。漏镀缺陷表现为10~100μm级漏镀点组成的片区。镀锌态漏镀区可明显观察到尺寸约150 nm的Mn和Fe的氧化物颗粒。去锌层态可观察到Fe_(2)Al_(5)抑制层有清晰“边界”,Fe_(2)Al_(5)抑制层受阻区域的Al含量显著低于Fe_(2)Al_(5)抑制层正常区域,Al含量分别为2.9%和9.6%。锌鼻子法兰连接处堵漏后,缺陷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双相钢 漏镀 锌鼻子
下载PDF
DP800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红锈的产生原因
8
作者 李远鹏 马二清 +2 位作者 崔磊 江社明 张启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2年第11期61-64,68,共5页
对DP800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的红锈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红锈区域氧化皮的厚度是正常区域的2倍,该区域氧化皮中的Mn, Cr, Mo元素含量较低,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皮,因此红锈区域氧化皮疏松;酸洗及冷轧后,红锈... 对DP800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的红锈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红锈区域氧化皮的厚度是正常区域的2倍,该区域氧化皮中的Mn, Cr, Mo元素含量较低,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皮,因此红锈区域氧化皮疏松;酸洗及冷轧后,红锈区域和正常区域表面的化学成分几乎一致,红锈区域的粗糙度较正常区域偏高,且红锈区域的氧化皮能够被完全酸洗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热轧板 氧化皮 红锈 酸洗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C-Si-Mn-Cr系800MPa级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磊 董标 +2 位作者 肖洋洋 马二清 彭梦都 《科技视界》 2019年第8期24-25,共2页
利用Multipas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模拟冷轧双相钢生产过程,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双相钢组织及微观结构,并用力学拉伸试验机对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中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退火 工艺 冷轧 双相钢
下载PDF
V含量对V-Mo-N微合金钢贝氏体区析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宇轩 高彩茹 +2 位作者 杨雄飞 张丹 马二清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通过热模拟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方法对三种不同V含量的V-Mo-N微合金钢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中析出粒子分布、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V-Mo-N微合金钢中,当Mo的添加量较低时,析出粒子为V(C,N),Mo元素全部固溶于... 通过热模拟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方法对三种不同V含量的V-Mo-N微合金钢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中析出粒子分布、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V-Mo-N微合金钢中,当Mo的添加量较低时,析出粒子为V(C,N),Mo元素全部固溶于基体中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并不会形成Mo的碳氮化物析出。随着V含量的提高,组织中的贝氏体板条逐渐变细并向粒状贝氏体转变。V含量在0.05%~0.16%时,试验钢析出量随V含量增加而增加,同时,钢的硬度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o-N微合金钢 V含量 析出行为 贝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