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膜炎的预后分析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特征
1
作者 喇晓霞 马亚琪 +2 位作者 王丽 王永春 田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对比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合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及PDAP发生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408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和NDM组。DM组116例... 目的对比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合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及PDAP发生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408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和NDM组。DM组116例,平均年龄(60.04±10.06)岁,透析龄32.00(12.00,53.00)月;NDM组292例,平均年龄(52.36±14.40)岁,透析龄36.96(15.96,63.00)月。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疗效、转归及PDAP发生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与NDM组相比,DM组患者年龄明显较大,男性比例较高(P<0.05)。同时,DM组患者血肌酐、血钙、尿素、白蛋白均低于NDM组(P<0.05)。临床疗效分析中,DM组患者中复发、再发、重现的发生率较NDM组高,但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NDM组相比,DM组患者治愈率较低,治疗结束后技术生存率、死亡率较高(P<0.05);2组患者生存率分析中,DM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NDM组患者(P<0.05)。血清白蛋白变化分析中,2组患者在腹膜炎前后血清白蛋白状况均显著下降,相较于NDM组患者,DM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状况在腹膜炎前后均更差(P<0.05)。DM组患者中的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血钙等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具有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相比NDM组,DM组患者年龄明显较大,复发、再发、重现的发生率较高,治愈率较低,而治疗结束后技术生存率、死亡率较高。生存曲线分析中,DM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NDM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在DM和NDM患者中在腹膜炎前后均显著下降,而DM组患者腹膜炎发生前后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影响DM合并腹膜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因素包括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尿素、血钙等,其中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血钙等是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糖尿病 治疗转归 白蛋白水平
下载PDF
WHO(2014)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被引量:37
2
作者 马亚琪 王昀 +5 位作者 刘爱军 Kurman RJ Carcangiu ML Herrington CS Young RH Eds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0-531,共2页
上皮性肿瘤 浆液性肿瘤 良性 浆液性囊腺瘤 8441/0 浆液性腺纤维瘤 9014/0 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 8461/0 交界性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不典型增生性浆 液性肿瘤 8442/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织学分类 浆液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表面乳头状瘤 上皮性肿瘤 腺纤维瘤
下载PDF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马亚琪 刘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3-805,共3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癌症报告2014)),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而我国宫颈癌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且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
关键词 宫颈癌 病理诊断 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 女性恶性肿瘤 新发病例 世界范围 发病率
下载PDF
WHO(2014)子宫体、宫颈肿瘤和滋养细胞疾病组织学分类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亚琪 王昀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6-596,F0003,共2页
子宫体肿瘤分类 上皮性肿瘤及前驱病变 前驱病变 增生不伴有不典型性
关键词 滋养细胞疾病 子宫体 组织学分类 宫颈肿瘤 前驱病变 上皮性肿瘤 肿瘤分类 不典型性
下载PDF
高危型HPV E6/E7 RNA原位杂交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亚琪 刘鹏 +2 位作者 宋欣 王利群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9期637-642,共6页
目的①应用新型RNA scope技术检测高危型HPV E6/E7 mRNA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NA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②分析高危型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与HPV DNA分型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中的一致性,及其... 目的①应用新型RNA scope技术检测高危型HPV E6/E7 mRNA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NA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②分析高危型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与HPV DNA分型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中的一致性,及其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宫颈活检或锥形切除的宫颈组织258例,其中包含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和低级别鳞状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CINⅢ病例),并选取同期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收集病例进行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同时查阅入组病例临床HPV DNA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①258例样本中,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总体阳性率为79.5%(205/258);在各组中阳性率为:炎症组45.5%(15/33),LSIL70.9%(78/110),HSIL97.4%(112/115);各组间差异显著(χ~2=50.960,P<0.0001)。②经kappa检验可知,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与HPV DNA检测在HSIL中一致性较高(kappa=0.796)。结论①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高,证实HR HPV E6/E7 mRNA的结果对诊断和区分宫颈病变程度具有价值,可以为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的分流提供更多证据。②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与HPV DNA检测在HSIL中一致性最高,HPV DNA检测对炎症和LSIL的敏感性高,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对LSIL和HSIL的特异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 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SIL
下载PDF
宫颈腺样囊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亚琪 王利群 +2 位作者 封琳 刘鹏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2例宫颈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复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结果 2例腺样囊性癌,其中1例为单纯的...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2例宫颈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复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结果 2例腺样囊性癌,其中1例为单纯的腺样囊性癌,1例为腺样囊性癌伴肉瘤。宫颈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发病年龄24~99岁,但常以绝经后女性多见。临床多以阴道异常出血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可看到明确肿块。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圆形岛状或巢状生长,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筛状排列,由一层或两层肿瘤细胞形成小导管结构,有些筛孔内含有嗜酸性分泌物,细胞巢周围常有栅栏状结构。可与其他类型病变混合存在,如鳞状细胞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肉瘤等。临床HPV检查多呈阳性,可有p16阳性。随访,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现化疗中;另1例随诊1个月,目前无复发、转移。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是来源于宫颈储备细胞的肿瘤,多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p16多呈阳性。具有高度侵袭性,治疗与普通型宫颈鳞状细胞癌相似,根据临床分期采取手术切除加放化疗,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腺样囊性癌 HPV P16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率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亚琪 宋欣 李金龙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50-353,384,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14年6-8月术中冷冻报告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拟定计划,分析出导致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该问题进行改进。结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14年6-8月术中冷冻报告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拟定计划,分析出导致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该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率由改善前的48.32%降低至改善后的24.4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病理科术中冷冻报告延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术中冷冻报告 质量管理
下载PDF
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8
作者 马亚琪 孟刚 +2 位作者 刘爱军 王利群 王昀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子宫腺癌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分化的病例,1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伴卵黄囊瘤分化,1例为宫颈腺癌复发后出现卵黄囊瘤及少许绒毛膜上皮癌分化。复习2例患者... 目的探讨伴有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子宫腺癌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分化的病例,1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伴卵黄囊瘤分化,1例为宫颈腺癌复发后出现卵黄囊瘤及少许绒毛膜上皮癌分化。复习2例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伴生殖细胞肿瘤分化的子宫腺癌,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明确的腺癌区及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腺癌区:肿瘤细胞呈典型的腺样或条索状生长;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CK7、EMA、PAX8(+)。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卵黄囊瘤或绒毛膜上皮癌分化):肿瘤细胞呈微囊性、假腺样、实性巢片状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区域可见S-D小体,肿瘤细胞周围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AFP、SALL4、h CG、PLAP及OCT-4等(+)。该类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并常伴有血h CG和(或)AFP水平的升高。结论子宫腺癌伴发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可能属于一种去分化现象,在病理诊断上易漏诊、误诊。本病侵袭性强,预后差,临床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对放、化疗反应不敏感,多于术后2年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癌 宫颈腺癌 生殖细胞肿瘤 卵黄囊瘤 绒毛膜上皮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分子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兴洋 杨俊兰 +2 位作者 马亚琪 孙琼 令狐锐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和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和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TNM(p TNM)分期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88.5%。ER阴性乳腺癌AR阳性率为67.9%,ER阳性乳腺癌AR阳性率为95.9%。PR阴性乳腺癌AR阳性率为68.4%,PR阳性乳腺癌AR阳性率为96.5%。AR表达与ER和PR呈正相关(P<0.01)。在肿瘤组织学Ⅰ级和Ⅱ级的乳腺癌中AR阳性率为94.9%,Ⅲ级AR阳性率为74.2%,组织学分级越低者AR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乳腺腔内A型(Luminal A型)乳腺癌AR阳性率为96.3%,乳腺腔内B型(Luminal B型)AR阳性率为96.0%,HER2阳性型AR阳性率为87.5%,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AR阳性率为44%,表明不同分子亚型AR表达率有差异(P<0.01)。4组不同病理分子分型两两比较,Luminal A型乳腺癌AR表达高于TNBC(P<0.01);Luminal B型乳腺癌AR表达高于TNBC(P<0.01);HER2阳性型乳腺癌AR表达高于TNBC(P<0.01)。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与HER2阳性型两两比较,AR表达无差异。结论 AR在乳腺癌组织中广泛表达。与TNBC相比,AR更多的表达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与HER2阳性型乳腺癌组织中,但TNBC中AR的表达仍可达到44%,因此AR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下载PDF
基于常规HE染色的组织最佳核染时间探索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金龙 陈婷婷 +3 位作者 王高飞 马亚琪 于占洋 宋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699,共3页
一张高质量的HE切片是保证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中细胞核染色效果的优劣尤为关键,它将直接影响HE切片的染色质量,故控制好苏木精染液的染色时间是常规HE染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全自动... 一张高质量的HE切片是保证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中细胞核染色效果的优劣尤为关键,它将直接影响HE切片的染色质量,故控制好苏木精染液的染色时间是常规HE染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全自动染色机正以其卓越的性能与良好的切片处理效果,特别是高效、稳定,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染色,被国内外各级医院和教学研究室接受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染色 全自动浸染式染色机 苏木精 核染程序
下载PDF
骶尾部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立波 邵汇琳 +4 位作者 宋欣 陈薇 马亚琪 林海丽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骶尾部卵黄囊瘤(Y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骶尾部卵黄囊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为女童,1例为男童,发病年龄16个月~44个月。以臀部或骶尾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骶尾部卵黄囊瘤(Y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骶尾部卵黄囊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为女童,1例为男童,发病年龄16个月~44个月。以臀部或骶尾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到典型的内胚窦结构以及腺样、乳头状和疏松网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9例AFP(+),其中5例呈灶状(+),4例胞质呈弥漫性强(+);2例PLAP灶状(+);8例CK呈强(+),1例(-);9例CD30、HCG、EMA、CD15和CD117均(-)。5例确诊后及时进行化疗,3例未化疗者短期内复发死亡,1例失访。结论骶尾部卵黄囊瘤多见于女婴,恶性度高,化疗敏感,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与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卵黄囊瘤 生殖细胞肿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国栋 马亚琪 +3 位作者 宋欣 陈薇 王昀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方法收集20例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Cg A、Syn、CD56、ER、PR、p16、CK、p63、CK5、TTF-1和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0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48岁...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方法收集20例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Cg A、Syn、CD56、ER、PR、p16、CK、p63、CK5、TTF-1和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0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48岁(24~63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上,肿瘤细胞为圆形或短梭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而不明显,核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3例合并鳞状细胞癌成分,2例合并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yn(90%,18/20)、CD56(84.2%,16/19)、Cg A(52.9%,9/17);三者全部阳性者35.3%(6/17),至少2项阳性者41.2%(7/17),至少1项阳性者100%;另外,广谱CK、TTF-1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0/13)、35.3%(6/17)和44.4%(4/9);ER和PR阳性率分别22.2%(2/9)和33.3%(3/9);p63、CK5在小细胞癌中均为(-);Ki-67阳性指数2例为25%~50%,18例〉50%。结论宫颈小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TTF-1在宫颈小细胞癌中弥漫(+)较常见,不能作为特异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神经内分泌癌 小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卵巢非妊娠性绒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超 邹凌凤 +3 位作者 王昀 宋欣 马亚琪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观察2例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13岁女童,肿瘤均位于左侧卵巢,瘤组织中可见各型滋养细胞成分,呈巢状、筛状、乳头状排列,... 目的探讨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观察2例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13岁女童,肿瘤均位于左侧卵巢,瘤组织中可见各型滋养细胞成分,呈巢状、筛状、乳头状排列,伴明显出血坏死;其中1例伴右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免疫组化显示2例绒癌均hCG和CK(+),伴发的环状小管性索瘤CD56和CD99(+)。结论卵巢非妊娠性绒癌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伴发环状小管性索瘤更为罕见。非妊娠性绒癌易早期转移,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生殖细胞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非妊娠性绒癌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4
作者 晋薇 马亚琪 +1 位作者 王昀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7—2016年间42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连续性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其中四种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7—2016年间42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连续性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其中四种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420例子宫内膜癌中四种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蛋白缺失率分别为17.1%(72/420)、8.1%(34/420)、7.4%(31/420)、26.2%(110/420),总的蛋白缺失率为34.5%(145/420)。在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32.4%(125/386),其中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54.2%(32/59),且单个MMR蛋白在不同分化的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缺失率差异显著(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59%(20/34),与子宫内膜样癌相比较,发现MMR总蛋白及单个PMS2蛋白缺失率在两者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在FIGO分期中,单个MSH2蛋白在Ⅲ期中表达缺失率达18.6%且差异性显著(P<0.05)。MMR蛋白在黏膜内浸润、浅肌层及深肌层浸润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5%(14/40)、31%(92/299)、48.1%(39/81),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中MMR蛋白缺失率差异性显著(P<0.05)。49例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有24例出现MMR蛋白缺失(P<0.05)。结论 MMR蛋白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高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高且差异性显著。此结果表明,MMR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和追踪,降低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癌症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UEDC2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爱春 孙云飞 +7 位作者 卢利娟 王昀 马亚琪 张彦 郭超 顾依群 韦立新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CUEDC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7例卵巢浆液性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两级病理分级系统判定组织学分级;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癌组织中CUEDC2表达,结合病例随访结果分析CUEDC... 目的探讨CUEDC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7例卵巢浆液性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两级病理分级系统判定组织学分级;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癌组织中CUEDC2表达,结合病例随访结果分析CUEDC2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147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28例CUEDC2呈(+),阳性率为59.6%。2CUEDC2在高级别(HG)组中阳性率(66.7%)明显高于低级别(LG)组(25%),差异显著(P<0.05);CUEDC2表达与年龄、FIGO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相关性(P>0.05)。3CUEDC2阳性组的肿瘤复发率及死亡率均高于CUEDC2阴性组,但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级别越高,CUEDC2的阳性率越高,CUEDC2阳性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癌 CUEDC2 预后
下载PDF
高脂血症对轻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艳 马亚琪 田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2-55,7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轻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IgA肾病中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的成人患者52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与病理差异。比较不同尿蛋白水平的患者高脂...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轻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IgA肾病中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的成人患者52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与病理差异。比较不同尿蛋白水平的患者高脂血症与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血脂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重(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高脂血症组总胆固醇(CHOL)与24 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ALB)负相关;甘油三酯(TG)与24 h尿蛋白定量、B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与BMI、ALB、UA、舒张压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定量在1~3.5 g的患者中,高脂血症组患者239例(76.6%),与血脂正常者相比,其BMI、收缩压、舒张压、UA、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系膜增殖、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加重(P<0.05)。尿蛋白定量不足1 g的患者中,高脂血症患者132例(60.7%),与血脂正常者相比,前者BMI、UA均升高,吸烟、饮酒多见,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BMI、血压、UA、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重。24 h尿蛋白定量在1~3.5 g患者中,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尿蛋白不足1 g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蛋白尿 IG A肾病 高脂血症 24 h尿蛋白
下载PDF
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14年经验分享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梦婷 马亚琪 +6 位作者 田娜 王艳 马小琴 张红霞 王永春 赵彩萍 陈孟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0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探寻预防非感染性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采取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指标、置...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探寻预防非感染性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采取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指标、置管情况、返院随访频次、置管后非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及转归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共纳入677例,平均年龄(51.03±12.77)岁,中位透析龄22(7.00,45.00)月。2非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共发生各种非感染并发症125(18.46%)例,其中导管漂移发生率最高,共79例,发生率为11.66%,其次为导管堵塞、疝气、胸腹瘘、透析液渗漏,发生率分别为:5.47%、0.74%、0.29%、0.29%。上述并发症中109(87.20%)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10(8.69%)例重新置管后继续腹膜透析,6(5.22%)例转为血液透析;3与非并发症组相比,发生并发症组的患者透析龄较短(Z=-14.725,P〈0.001),返院随访频次较少(χ2=7.820,P=0.020),有经验的置管医生置管后出现并发症较少(χ2=9.291,P=0.01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越大(HR 1.015,95%CI 1.001-1.030,P=0.038)、返院随访频次越低(HR 1.147,95%CI 1.010-1.303,P=0.034)、以及置管医生经验不足(HR 1.328,95%CI 1.096-1.609,P=0.004)是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发生非感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以导管漂移、导管堵塞最为常见,大多数经过保守处理可以解除。高龄、置管医生的技术问题、返院随访频次少是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发生非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非感染并发症 危险因素 导管漂移 导管堵塞
下载PDF
宫颈淋巴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洁 马亚琪 +6 位作者 王昀 陈皇 朱凤伟 宋欣 孙璐 笪冀平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45-348,35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复习6例宫颈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更好地认识这类罕见的病变。方法复查6例宫颈淋巴瘤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重点包括其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所见、影像学表现、临床分期及随... 目的回顾性复习6例宫颈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更好地认识这类罕见的病变。方法复查6例宫颈淋巴瘤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重点包括其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所见、影像学表现、临床分期及随访结果等。结果 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8岁(38~85岁),除1例不详外,5例均为系统性淋巴瘤累及宫颈。4例以宫颈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均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症状,6例均可见宫颈占位。5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除1例不详外,2例死亡,3例至今存活。结论宫颈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多为系统性淋巴瘤累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排液及宫颈占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最重要的鉴别诊断。准确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病理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点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
下载PDF
WHO(2014)阴道、外阴肿瘤组织学分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昀 马亚琪 +3 位作者 刘爱军 Kurman RJ Carcangiu ML Herrington CS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7-788,共2页
关键词 鳞状上皮内病变 外阴肿瘤 WHO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
下载PDF
心脏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利群 马亚琪 +3 位作者 李杰 孙璐 宋欣 郭爱桃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心脏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心脏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心脏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心脏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心脏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4例心脏淋巴瘤中,1例为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为继发性,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患者发病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岁,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气短。组织学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主要表达B细胞淋巴瘤的标记,如CD20、CD79a(+)。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以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为特点,背景中见散在组织细胞及纤维素性渗出;免疫组化主要表达T细胞标记如CD3、CD5、CD45RO(+)。电话随访截止2018年8月,随诊时间2个月~6年,1例原发性和2例继发性心脏淋巴瘤患者均已死亡,1例继发性患者现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心脏的原发性淋巴瘤诊断时必须与继发性淋巴瘤相鉴别,心脏淋巴瘤不管是原发还是继发,均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多见。临床确诊晚,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与肿块切除,预后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淋巴瘤 原发性 继发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