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降雨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佰衡 朱小龙 高明辉 《河北地质》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河北省降雨型崩塌、滑坡的区域分布特征,结合已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灾害,提出我省降雨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为我省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降雨型 崩塌 滑坡 滞后
下载PDF
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规则论述 被引量:6
2
作者 母海东 穆淑敏 +2 位作者 王金哲 马佰衡 张进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0,共4页
空间数据库建设的规则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对象、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实践表明:对现有空间数据建设规则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空间数据库设计的成败,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的特性,阐述了建库过程中为使区域水文地质信... 空间数据库建设的规则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对象、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实践表明:对现有空间数据建设规则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空间数据库设计的成败,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的特性,阐述了建库过程中为使区域水文地质信息达到多学科共享而设立的具体规则,为后期区域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从而更好的为相关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文地质图 空间数据库 规则
下载PDF
关于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粉宁 马佰衡 杨骏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生态工业园区 北京
下载PDF
白洋淀湖岸带地表水与地下水垂向交换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刚 马佰衡 +5 位作者 周仰效 赵凯 尤冰 李木子 董会军 李海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共7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一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更多关注河流的河岸带,但对于相对静止水体—湖泊的湖岸带研究相对偏少。选择白洋淀湖岸带作为研究对象,在周边湖岸带系统部署水位、水温监测系统,采用温度示踪法,开...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一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更多关注河流的河岸带,但对于相对静止水体—湖泊的湖岸带研究相对偏少。选择白洋淀湖岸带作为研究对象,在周边湖岸带系统部署水位、水温监测系统,采用温度示踪法,开展白洋淀湖岸带区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垂向交换量化研究。同时,结合达西定律,间接反演获取垂向渗透系数,系统总结出一套联合利用温度示踪法和达西定律定量研究湿地垂向水交换的方法。结果表明,白洋淀湖岸带以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为主,其垂向交换流速可达0.2~1.1 cm/d,沉积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及粉细砂,垂向渗透系数为0.038~0.912 m/d。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白洋淀湿地补水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湖岸带 地表水-地下水交换 温度示踪法 达西定律
下载PDF
承德三道边地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5
作者 马佰衡 钱龙 +2 位作者 樊玉敬 刘硕 翟星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8年第4期242-247,共6页
针对承德三道边地区由于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大量采空区及其安全隐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选取三道边地区主采Ⅱ号和Ⅲ号煤层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采矿活动的具体情况,选取覆岩性质、煤层赋存条件... 针对承德三道边地区由于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大量采空区及其安全隐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选取三道边地区主采Ⅱ号和Ⅲ号煤层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采矿活动的具体情况,选取覆岩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单个因素作为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的主要参数,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模糊矩阵,设置了评价因子权重,根据评价因子分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不稳定区域和欠稳定区域,并通过部分区域钻探、地面调查等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矩阵对采空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研究结果为后续注浆治理、监测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采空区 监测 稳定性评价 模糊数学理论
下载PDF
河北省崩塌滑坡滞后于降雨的地质背景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国通 朱小龙 马佰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统计分析河北省崩塌和滑坡灾害数据、工程地质资料和降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崩塌和滑坡的滞后现象,分析了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区降雨特征,讨论了六种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区在不同降雨过程下的滞后效应。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工程地质... 在统计分析河北省崩塌和滑坡灾害数据、工程地质资料和降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崩塌和滑坡的滞后现象,分析了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区降雨特征,讨论了六种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区在不同降雨过程下的滞后效应。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工程地质岩组滞后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坚硬碳酸岩组、坚硬较坚硬变质岩组、坚硬岩浆岩组、坚硬较坚硬碎屑岩组、软硬相间碎屑岩组、软弱松散岩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岩组 滞后效应 崩塌 滑坡
下载PDF
石家庄太行山区残坡积土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辉 赵建青 +2 位作者 马佰衡 李玉龙 郑军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4,80,共6页
通过收集石家庄太行山区典型残坡积土地质环境资料,选取高家峪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太行山区典型残坡积土滑坡组构特征、变形成因、发育阶段的基础上,建立滑坡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从滑坡位移、最小主应力、剪应变增量等方面分析滑坡支... 通过收集石家庄太行山区典型残坡积土地质环境资料,选取高家峪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太行山区典型残坡积土滑坡组构特征、变形成因、发育阶段的基础上,建立滑坡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从滑坡位移、最小主应力、剪应变增量等方面分析滑坡支护前后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切脚后的滑坡坡脚是最不稳定的部位,滑坡剪出口分布在中下部,简易支护后可提高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尤其是坡脚位置;滑坡变形可分为蠕动变形、基本稳定、前部失稳坍塌、趋于稳定等4个阶段,在前2个阶段采用可行的支护方案有利于提高切脚滑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坡积土滑坡 变形机理 变形阶段 剪应变增量
下载PDF
唐山市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唐立强 马佰衡 +2 位作者 朱小龙 李玉龙 张万喜 《河北地质》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裸眼无护壁5次分别成孔”技术建设了唐山市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文章介绍了示范井设计方案、工艺流程、钻探和成井风险与应对措施、建设成果以及该项技术应用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 一孔多层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钻探工艺流程 建设风险与应对措施
下载PDF
河北省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潜势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小龙 马佰衡 李玉龙 《河北地质》 2012年第3期39-40,共2页
本文通过确定性系数模型对河北省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发育的潜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工程地质岩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年均降雨量四个地质灾害基本致灾因子进行计算,以10km×10km的单元格为基本单元,根据量化结果划分了河北省山... 本文通过确定性系数模型对河北省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发育的潜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工程地质岩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年均降雨量四个地质灾害基本致灾因子进行计算,以10km×10km的单元格为基本单元,根据量化结果划分了河北省山区潜势度分区,为我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易发区划分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势度 确定性系数 突发地质灾害
下载PDF
廊坊南部地区深层地下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朱小龙 马佰衡 蒲丛林 《河北地质》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廊坊市南部平原地区地处京津廊道,是我国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1974~2015年,本区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累计下降幅度达26.26 m,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水位标高等流场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有成水区下降比较严重,... 廊坊市南部平原地区地处京津廊道,是我国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1974~2015年,本区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累计下降幅度达26.26 m,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水位标高等流场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有成水区下降比较严重,先后形成了多个地下水降落漏斗,水力坡度增大3~6倍;流网由平直逐步转变为围绕漏斗中心的辐辏状形态,流向也发生了改变。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地下水位多年变速情况,划分了地下水流场演化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时间节点(1974年、1997年、2015年)深层地下水流场特征,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流场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地下水补给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流场 演化 全淡水区 有成水区 特征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11
作者 李新斗 唐立强 马佰衡 《河北地质》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白洋淀流域平原是华北平原主要缺水地区之一,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多年来地下水位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历史地下水位的多年动态分析,认为1980年以前,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速率相对较小,1980年之后,... 白洋淀流域平原是华北平原主要缺水地区之一,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多年来地下水位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历史地下水位的多年动态分析,认为1980年以前,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速率相对较小,1980年之后,除个别时段外,平均水位下降速率普遍较大,尤以1980至1985年周期最大,平均达1.21m/a。降水量减少和开采量增加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减少地下水开采和增加补给,是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平原区 地下水动态 水位下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