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oll样受体4及TNF-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克娟 郝蓬 +5 位作者 方冬平 何东方 赵林 卢春山 张英川 郭成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疗效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及TNF-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 目的: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疗效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及TNF-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并成功置入支架,术后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将患者分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5-7d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14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占10.4%,无再狭窄组121例,占89.6%。组间比较:术前TLR4及TNF-α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LR4[(144.20±52.99)vs.(117.40±61.9),P〉0.05],TNF-α[(34.32±11.97)vs.(27.47±14.47)ng/L;P〉0.05];术后5-7d两组患者TLR4与TNF-α表达均升高,且再狭窄组升高更明显:TLR4[(182.20±61.59)vs.(125.10±61.9),P〈0.01],TNF-α(52.62±19.04)vs.(32.63±13.71)ng/L,P〈0.01)。再狭窄组术后TLR4和TNF-α均升高,与支架置入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中TNF-α的浓度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外周血TLR4及TNF-α的表达均升高,且再狭窄组升高更明显,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TLR4及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TNF-Α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下载PDF
外周血CD14^+CD16^+细胞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克娟 方冬平 +5 位作者 郝蓬 赵林 卢春山 刘冰 张英川 郭成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单核细胞在整个动脉硬化进程中至关重要,根据细胞表面CD14和CD16的差异表达,单核细胞可分为CD14+CD16-和CD14+CD16+两种亚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7例... 目的:单核细胞在整个动脉硬化进程中至关重要,根据细胞表面CD14和CD16的差异表达,单核细胞可分为CD14+CD16-和CD14+CD16+两种亚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7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组(n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n-CAD)、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及多支病变组(multiple-vessel disease,MVD),并对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两种单核细胞亚群数量。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在MVD组的比例高于SVD组和non-CAD组(MVD:15.2±4.6;SVD:12.5±3.7,P<0.001;non-CAD:7.5±2.5,P<0.001),且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CD16+亚群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14+CD16+细胞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遗传性心律失常基因研究近况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克娟 浦介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遗传性心律失常由细胞离子通道、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连接蛋白等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电生理功能异常引起,通过归纳基因特征性临床特点,可对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和遗传性进行评估,作出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特异性基础治疗还处于动... 遗传性心律失常由细胞离子通道、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连接蛋白等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电生理功能异常引起,通过归纳基因特征性临床特点,可对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和遗传性进行评估,作出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特异性基础治疗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其结果令人鼓舞。致病基因所致的临床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复杂,还受基因多态性以及修饰因子的影响。心律失常基因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多复杂问题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律失常 综述 离子通道 基因治疗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KCNE4对KCNQ1及HERG电流的影响
4
作者 马克娟 浦介麟 +1 位作者 郭成军 张英川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9-133,139,共6页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KCNE4对KCNQ1及HERG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构建离子通道细胞模型,单独表达基因KCNQ1、HERG,以及联合表达基因KCNQ1+KCNE4、HERG+KCNE4。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通道电流曲线,比较组间电流的大小及通道的...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KCNE4对KCNQ1及HERG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构建离子通道细胞模型,单独表达基因KCNQ1、HERG,以及联合表达基因KCNQ1+KCNE4、HERG+KCNE4。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通道电流曲线,比较组间电流的大小及通道的动力学特征。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定位方法,检测KCNE4对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KCNE4与KCNQ1共表达显著减低KCNQ1通道电流。单独表达KCNQ1通道的细胞,膜电位+60 mV时,平均电流密度为(24±2.9)pA/pF,共表达KCNQ1+KCNE4时,细胞电流密度降至(7.3±1.1)pA/pF。与KCNQ1电流相比,+40 mV时KCNQ1/KCNE4激活时间常数的快成分(τfast)增加,但慢成分(τslow)减慢,KC-NQ1/KCNE4无尾电流产生,表明KCNE4参与了KCNQ1通道动力学的调整。单独表达KCNE4亚单位的细胞没有产生任何电流。当KCNE4与HERG共表达时,电流的大小、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及通道稳态激活曲线都与HERG通道无明显差异,电流密度为(26.7±3.9)pA/pF,半数激活电压(V1/2)为(-3.10±0.68)mV,斜率因子为8.89±0.33。从通道的失活时间常数以及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与测试电压的关系曲线可见,KCNE4对HERG通道的动力学特征均无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KCNE4没有影响KCNQ1蛋白的表达。结论:KCNE4亚单位可显著改变KCNQ1通道的电压敏感性,表现出抑制作用,KCNE4对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HERG通道电流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E4 钾离子通道 KCNQ1 HERG 膜片钳 膜电流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71
5
作者 李宁 吴相锋 +3 位作者 马克娟 赵新然 吴以岭 浦介麟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干粉提取溶液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以及豚鼠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并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结果当药物浓度0.5%时,可以...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干粉提取溶液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以及豚鼠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并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结果当药物浓度0.5%时,可以使大鼠心肌细胞IK1内向成分降低,使-100mV时IK1电流密度从(-10.8±1.8)pA/pF降至(-7.2±2.1)pA/pF,平均抑制率为(33.1±16.9)%(n=11,P<0.05),但不改变电流的翻转电位及整流特性。药物同时对Ito电流的瞬时成分有抑制作用,60mV时Ito电流密度从(-19.8±7.1)pA/pF降至(-10.0±3.9)pA/pF,平均抑制率为(50.6±10.8)%(n=6,P<0.05),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增大。药物浓度0.5%时,对Ik有电压依赖性抑制作用,50mV时对尾电流峰值的抑制率为(30.8±1.1)%(n=5,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干粉提取溶液对IK1,Ito和Ik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作用。这种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不仅使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疗效,减少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对Ito的阻滞效应还将显示其独特的抑制2相折返的作用,值得对其作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钾离子通道 心律失常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植入起搏器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冬平 张英川 +5 位作者 李果 何东方 刘冰 郝蓬 马克娟 郭成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45-2047,共3页
目的总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长期随访情况。方法选择199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采用主动电极导线于右室流入道间隔部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203例,术后进行随访并测定起搏阈值,询问患者导线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03例患者成... 目的总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长期随访情况。方法选择199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采用主动电极导线于右室流入道间隔部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203例,术后进行随访并测定起搏阈值,询问患者导线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03例患者成功植入192例,失败11例,植入成功率为94.6%;124例患者完成门诊随访,总随访时间为1~13年,平均(7.8±2.4)年;各随访时间点获得随访的患者起搏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08,P<0.01),大部分患者起搏阈值在术后短中期保持稳定。3例患者术后出现导线相关并发症,1例为心包刺激症状,1例为心脏压塞,1例为慢性起搏阈值增高。结论从长期随访结果来看,采用主动电极导线于右室流入道间隔部植入起搏器安全可行,大部分患者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起搏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室间隔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卢春山 周志强 +8 位作者 柳景华 郭成军 方冬平 郝蓬 赵东辉 李果 何东方 马克娟 张英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6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144)及泰嘉组(n=120)。波立维组...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6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144)及泰嘉组(n=120)。波立维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阿司匹林、波立维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泰嘉组患者接受标准阿司匹林、泰嘉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R)定义为氯吡格雷治疗24 h后血小板聚集率(PAR)降低<10%。CR患者在标准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不变,波立维或泰嘉加量)。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靶血管重建(TVR)、卒中。次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出血事件、外周动脉闭塞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波立维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7%、1.20%、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1.64%、0.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立维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外周动脉闭塞发生率(分别为0.67%、3.48%、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3.28%、0.8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13,P=0.958,P=0.8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波立维组与泰嘉组累积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波立维组及泰嘉组CR患者分别为5例和4例。两组CR患者PAR在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治疗后分别为(78.2%±11.9%,76.2%±10.5%)显著低于单纯应用两联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分别为(80.8%±13.2%,81.8%±12.2%,P<0.001)。结论PCI术后接受波立维或泰嘉及阿司匹林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地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根据PAR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波立维 泰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宋莉莉 王志胜 +2 位作者 闫石芳 王紫辉 马克娟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9例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其分为无复流组(TIMI≤2级,57例)和对照组(TIMI3级,72例)。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和Syntax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分析所有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Gensini评分和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无复流组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比较[(118±50)ug/L比(133±47)u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无复流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和Syntax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分比(49±26)分、(26±11)分比(1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EMI患者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间均无相关性(r=-0.082,0.501,-0.202,P=0.142)。结论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无复流现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天骄 方冬平 +7 位作者 郭成军 卢春山 郝蓬 何东方 李果 马克娟 刘冰 张英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报告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初步体验。方法采用Carto 3与CartoXP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 目的报告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初步体验。方法采用Carto 3与CartoXP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随访复发情况。比较Carto 3与CartoXP系统两组数据。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每组各11例,Carto 3组即刻成功1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5例,右室流出道游离壁2例,三尖瓣环1例,主动脉二尖瓣连接处1例,左后分支处1例,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左冠窦1例。CartoXP组即刻成功11例,成功消融靶点均位于右室流出道,两组均未见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无1例复发。Carto 3组与CartoXP组比较,手术时间(57±29 min vs 62±10 min,P<0.01)与X线投照时间(5.23±5.42 min vs 8.45±2.33 min,P<0.01)明显缩短。结论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可快速重建心脏电解剖结构,提高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律失常 CARTO 3三维标测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新然 浦介麟 +5 位作者 张奎俊 李宁 马克娟 孙奇 杨跃进 张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伴随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649例D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D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结果 DCM伴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伴随一度房室阻滞54例(8.3%),高度房室阻滞50...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伴随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649例D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D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结果 DCM伴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伴随一度房室阻滞54例(8.3%),高度房室阻滞50例(7.7%),左束支阻滞124例(19.1%),右束支阻滞48例(7.4%),心房颤动160例(24.6%),不典型房扑28例 (4.3%),房速与窦速36例(5.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1%),室早与室速419例(64.5%),预激综合征4例(0.6%)。房颤与不典型房扑组(共188例)左房左右横径(LA)为(41.1±10.6)mm,同无房颤、房扑组(36.5±11.8)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室早与室速组LVED(67.7±11.2)mm,同无室早和室速组相比(LVED65.9±13mm)无明显差异(P>0.5)。高度房室阻滞、左束支与右束支组 LVED为(70.3±14.3)mm,与无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组(LVED65.8±10.2mm)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多数DCM患者同时伴随明显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早与室速最常见;房颤、房扑组与不伴房颤和房扑组心房左右径相比有显著差异,房室阻滞、束支阻滞组与无此种心律失常的DCM组 LVED有明显差异。考虑房颤、不典型房扑及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与心脏结构明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基因研究及临床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建军 马克娟 郭成军 《中国医药》 2019年第5期783-786,共4页
目的通过对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基因检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 目的通过对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基因检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基因检测结果,针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给予特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29、36岁,出现黑矇或晕厥,入院后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基因测序发现3种错义突变:SCN1B基因c. 566 C> T突变、CACNA1C基因c. 5849 G> A突变、HCN4基因c. 710 A> G突变。Sanger测序验证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HCN4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失败,传统方法未检测出。临床护理体会包括针对猝死率高的特点,注重夜间和休息时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发热、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对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合理解释基因检测结果,正确认识疾病。结论本研究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基因检测发现存在SCN1B基因c. 566 C> T突变和CACNA1C基因c. 5849 G>A突变。基因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探索发病机制十分重要。针对疾病特点的临床护理有助于病情的转归,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基因 护理
下载PDF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中期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春山 张纯 +12 位作者 方冬平 徐爱国 郝蓬 何东方 赵林 迟云鹏 马克娟 张瑜 李巧元 信满坤 林璨璨 刘文旭 郭成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目的:评估冷冻球囊行肺静脉隔离(PVI)技术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4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科室就诊的40例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采用冷冻球囊技术进行心房颤动消融治... 目的:评估冷冻球囊行肺静脉隔离(PVI)技术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4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科室就诊的40例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采用冷冻球囊技术进行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结果:共130支肺静脉(130/160, 81.3%)被成功隔离。总术程时间为(167.8±41.6)min,曝光时间为(38.8±15.6)min,总消融时间为(40.8±13.6)min。随访(24±10)个月后,30例(75%)患者成功维持窦律。1例发生心脏穿孔,经心脏修补后康复。结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安全有效,可简化PVI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 肺静脉隔离 心房颤动 消融 中期随访
下载PDF
微创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克 马克娟 武红梅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微创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 ,讨论微创外科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优点及前景。方法 :本组 2 9例患者 ,单纯房间隔缺损 2 0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左房粘液瘤 1例。其中经介入行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 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微创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 ,讨论微创外科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优点及前景。方法 :本组 2 9例患者 ,单纯房间隔缺损 2 0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左房粘液瘤 1例。其中经介入行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6例 ,余均在体外循环非停跳下通过右腋下直切口治愈。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 ,Am platzer封堵器治疗及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 2 d~ 8d出院。结论 :微创外科治疗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美容等完全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伤 AMPLATZER封堵器 微创外科治疗
下载PDF
射频消融犬迷走神经对Bezold-Jarisch反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春山 郭成军 +6 位作者 方冬平 郝蓬 何东方 马克娟 刘冰 李果 张英川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犬迷走神经对Bezold-Jarisch反射(BJR)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麻醉后经右侧开胸,完全随机分为心外膜组(n=6)及心内膜组(n=6)。心外膜组暴露左心室脂肪垫,行室间沟脂肪消融;心内膜组在左心室...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犬迷走神经对Bezold-Jarisch反射(BJR)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麻醉后经右侧开胸,完全随机分为心外膜组(n=6)及心内膜组(n=6)。心外膜组暴露左心室脂肪垫,行室间沟脂肪消融;心内膜组在左心室内沿高频刺激有效迷走反应1 cm周围区域消融。2组消融后均经左心室导管弹丸式推注藜芦定15μg/kg诱发BJR。记录2组推注藜芦定前后窦性周长基础值、最低值、最大下降值,及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左心室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的基础值和最大下降值。结果推注藜芦定前,2组各项指标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推注藜芦定后,心内膜组窦性周长最大下降值△窦性周长明显高于心外膜组[(198±32)ms比(190±28)ms](P <0. 05),2组其余各项指标的最大下降值ASAP、ADAP、AMAP、ALVSP、△LVEDP、△+dp/dt_(max)、△-dp/dt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犬室间沟脂肪消融削弱藜芦定诱发BJR时窦性周长下降的作用强于心内膜神经电位消融,但二者对动脉压、左心室压、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Bezold—Jarisch反射 导管消融 室间沟脂肪
下载PDF
过早复极综合征误诊分析(附26例报告)
15
作者 秦玲 赵学忠 +1 位作者 马克娟 王玉梅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或避免过早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其他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方法 :总结其心电图特点 ,进行系列心电图、心肌酶及多种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观察。结果 :过早复极综合征的病人可以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并可见心电图 S...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或避免过早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其他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方法 :总结其心电图特点 ,进行系列心电图、心肌酶及多种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观察。结果 :过早复极综合征的病人可以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并可见心电图 S- T、T改变 ,但是过早复极综合征 S- 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 ,在 V2 ~ V5导联多见 ,可持续抬高数天、数月之久 ,无心电图演变 ,无心肌酶学升高。结论 :过早复极综合征是心脏复极过程中的电变化 ,无器质性病变 ,无需特殊治疗。如果认真加以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早复极综合征 心肌梗塞 变异性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Carto3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16
作者 方冬平 郭成军 +7 位作者 刘天骄 卢春山 郝蓬 何东方 李果 马克娟 刘冰 张英川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人院时间先后分为Carto3组和cartoXP组,各25例。前者采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后者... 目的探讨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人院时间先后分为Carto3组和cartoXP组,各25例。前者采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后者采用carto XP电解剖标测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2组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①carto3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心室流出道问隔部14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5例,肺动脉瓣上1例,左冠状窦2例,主动脉和二尖瓣环连接处1例,二尖瓣环1例;失败者为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考虑其为心外膜起源室性早搏;手术时间(55±25)min,X线投照时间(6±3)min。②canoXP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靶点: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8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3例,右冠状窦2例,左冠状窦1例;失败者为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考虑其位于左右心室流出道之间,消融能量不能达到;手术时间(67±15)min,X线投照时间为(9±5)min。2组均无并发症,即刻成功率均为96.0%(24/25)。Carto3组手术及x线投照时间均明显短于Caao X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可快速重建心脏电解剖结构,提高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CARTO 3系统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17
作者 马克娟 浦介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诱发心力衰竭、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目前房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从基因水平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诱发心力衰竭、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目前房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从基因水平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于临床诊治和预防。同时,房颤也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存在研究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笔者现就目前房颤研究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基因 分子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下载PDF
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石芳 郭成军 +2 位作者 卢春山 王志胜 马克娟 《中国医药》 2016年第6期918-923,共6页
目的探讨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配合全程护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围术期护理包括... 目的探讨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配合全程护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围术期护理包括患者的筛选和准备、术前的护理准备、术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及与介入医师的护理配合、患者疼痛的护理、术后伤口护理、生活护理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比较术前和术后1、3、6、12、18个月患者血压,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状态、健康感觉、睡眠质量及功能恢复评分。观察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失访2、5、10、14、21例,在未改变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术前[收缩压:(141±8)mmHg(1mmHg=0.133kPa)比(161±9)mmHg、(139±8)mmHg比(161±9)mmHg、(137±7)mmHg比(161±9)mmHg、(135±8)mmHg比(162±9)mmHg、(132±6)mmHg比(163±7)mmHg;舒张压:(85±6)mmHg比(96±7)mmHg、(83±7)mmHg比(96±6)mmHg、(85±6)mmHg比(97±6)mmHg、(82±5)mmHg比(97±6)mmHg、(78±4)mmHg比(97±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时,患者心理状态、健康感觉、睡眠质量及功能恢复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89.7±5.1)分比(61.3±4.3)分、(92.4±3.6)分比(71.3±7.1)分、(9.4±4.2)分比(4.9±1.3)分、(71.2±5.9)分比(58.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生存良好,均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单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配合全程护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肾神经改良 单导管消融
下载PDF
浅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模式的转变
19
作者 黄觊 王焕英 +2 位作者 马克娟 温绍君 姚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见习是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应用的过渡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由此进入临床实践。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的见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见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见习中的常见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探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见习是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应用的过渡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由此进入临床实践。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的见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见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见习中的常见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探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心血管内科 见习
下载PDF
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a亚基F129I突变致长QT综合征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莉 马克娟 李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1例长QT综合征2型患者疑似致病突变KCNH2(F129I)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探究其细胞电生理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目标区域捕获高深度测序技术进行候选基因突变筛查;以脂质体转染技术通过HEK293细胞表达可疑致病突变。应用全细胞膜... 目的:通过对1例长QT综合征2型患者疑似致病突变KCNH2(F129I)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探究其细胞电生理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目标区域捕获高深度测序技术进行候选基因突变筛查;以脂质体转染技术通过HEK293细胞表达可疑致病突变。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HERG通道电流。结果:候选基因测序发现KCNH2基因第385核苷酸位点T>A杂合子错义突变,导致第129位密码子由苯丙氨酸变为异亮氨酸(F129I),进一步细胞膜片钳研究发现F129I突变型IKr电流密度显著减小,峰值电流抑制率约为野生型的86%。共转染野生型与F129I结果显示IKr电流显著恢复,与野生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通过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证实患者携带KCNH2(F129I)致LQT2发生机制为HERG转运障碍,导致IKr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KCNH2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