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虑易感群体焦虑识别与消退中催产素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原啸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如何准确识别并缓解焦虑易感群体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焦虑识别与消退的研究缺乏客观和直接的手段,而且在作用机制上也不清晰。本项目以催产素在高依恋焦虑个体焦虑识别与消退中的作用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创造... 如何准确识别并缓解焦虑易感群体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焦虑识别与消退的研究缺乏客观和直接的手段,而且在作用机制上也不清晰。本项目以催产素在高依恋焦虑个体焦虑识别与消退中的作用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将焦虑识别与消退整合在催产素的研究框架内,从生理测量和药物干预的视角为焦虑识别和消退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焦虑反应中的神经荷尔蒙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为高依恋焦虑群体的焦虑评估和干预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对维护和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催产素 焦虑识别 焦虑消退 依恋焦虑
下载PDF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原啸 冉光明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2-401,共10页
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 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用夸大性机制,倾向于夸大威胁性信息,因而会积极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信息、痛觉感受和工作记忆三个方面;加工阶段特征主要涉及P1、N1波等代表的注意自动加工和LPP波代表的注意控制加工;脑网络上主要包括两个子网络,即负责情绪评估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情绪调节的以前额叶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未来研究中更应该关注刺激物的生态效度,检验依恋系统是否激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关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注意偏向的跨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注意偏向 形成机制 神经基础
下载PDF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冉光明 陈旭 +1 位作者 张兴 马原啸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4-691,共8页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是指个体在预期条件下的信息加工能力显著优于非预期条件。探讨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可以为预期静默效应(预期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减弱)...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是指个体在预期条件下的信息加工能力显著优于非预期条件。探讨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可以为预期静默效应(预期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减弱)提供理论解释,但该模型不能解释社会性预期刺激诱发的增强神经活动。因此,研究1和研究2将考察无意识和意识社会性注意在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中的作用,从而将它们整合到该模型中。研究3不再局限于对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的考察,而是扩展到对预期转换机制的探讨,最终将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和预期转换机制整合在预期节俭化框架之下。对于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神经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完善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还有助于拓宽社会性预期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 转换机制 预期编码模型 社会性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原啸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7-1979,共13页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是借助认知启动技术(例如安全依恋启动)使非安全依恋个体长期处于敏感和支持性的环境中,从而唤醒个体积极的依恋经历,使其对依恋关系形成新的认知图式,最终实现非安全依恋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的重构。本项目针对非安全依...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是借助认知启动技术(例如安全依恋启动)使非安全依恋个体长期处于敏感和支持性的环境中,从而唤醒个体积极的依恋经历,使其对依恋关系形成新的认知图式,最终实现非安全依恋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的重构。本项目针对非安全依恋个体的认知加工缺陷,采用安全依恋启动的方法探索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发生机制及相应的神经生理基础。项目拟从单次安全依恋启动对非安全依恋个体认知加工缺陷的改善效应、多任务条件下对重复安全启动效应的检验以及重复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追踪研究三方面开展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研究手段采用行为-生理-脑成像的技术,从安全依恋启动的性质、方式和时间三个维度上系统地探究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基础。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为安全依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提出的依恋图式重构理论是对安全基地图式理论的印证与发展,对重复安全启动效应的检验及追踪研究试图为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研究成果对于非安全依恋人群的干预训练、提升依恋安全感、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安全依恋 认知加工缺陷 可塑性 安全依恋启动 神经生理机制
下载PDF
阈下安全启动改善非安全依恋女性的注意加工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原啸 陈旭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2,共12页
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阈下安全启动在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注意加工上的改善效应。行为指标上,悲伤程度评分和反应时结果均表明了安全启动的改善作用。ERP结果上,在早期注意加工阶段,阈下安全启动比中性... 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阈下安全启动在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注意加工上的改善效应。行为指标上,悲伤程度评分和反应时结果均表明了安全启动的改善作用。ERP结果上,在早期注意加工阶段,阈下安全启动比中性启动诱发了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女性对婴儿面孔表情更大的N1波幅以及更优的P2潜伏期,在晚期控制注意加工相关的P3波幅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改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阈下安全启动能够提升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的知觉敏感性,改善非安全依恋女性注意加工缺陷,且这种改善效应不仅仅作用于早期注意加工阶段而且还可以扩展到个体有意识的晚期控制加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安全依恋 注意加工缺陷 阈下安全启动 改善效应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下载PDF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刘广增 张大均 +2 位作者 潘彦谷 陈万芬 马原啸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0-1295,共6页
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自尊和同伴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心理素质和同伴关系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及他评同伴关系测量调查了938名在校中学生。结果发现:(1)中学生心理素质、自尊和同伴关系... 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自尊和同伴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心理素质和同伴关系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及他评同伴关系测量调查了938名在校中学生。结果发现:(1)中学生心理素质、自尊和同伴关系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心理素质显著正向预测自尊与同伴关系,自尊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2)中学生自尊在心理素质和同伴关系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自尊 同伴关系 中学生
下载PDF
疼痛网络:一个负性信息处理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原啸 马海静 +1 位作者 冉光明 陈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疼痛网络使个体能够迅速地觉察疼痛刺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促进生存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疼痛网络是一个负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体现在它不仅负责生理疼痛,而且来自脑损伤、生理疼痛和社会疼痛共享神经基础以及调节因素在两种疼... 疼痛网络使个体能够迅速地觉察疼痛刺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促进生存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疼痛网络是一个负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体现在它不仅负责生理疼痛,而且来自脑损伤、生理疼痛和社会疼痛共享神经基础以及调节因素在两种疼痛形式上有一致效果的证据表明它也加工形式广泛的社会疼痛。针对这一负性信息处理系统,文章从进化学和威胁性信息觉察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探究社会疼痛和生理疼痛共享的神经基础,进一步验证疼痛感觉成分脑区在社会疼痛中的作用以及探究引起社会疼痛的负性经历的边界入手,为疼痛网络可能充当一个负性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网络 生理疼痛 社会疼痛 神经基础 负性信息处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