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民间口头文学以“第二次生命”——记满族故事家傅英仁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名超 《文艺评论》 1987年第4期78-82,共5页
民间口头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藏之一,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 民间口头文学 满族 民间文学 人类文化 民族文化遗产 家族 氏族 阿什河 长白山 满洲
下载PDF
论故事家车炳杰在民族民间叙事文化保存中的功业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名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0-84,共5页
一部用民族文字记录的朝鲜族民间故事集《八仙女》,仅只是初版印行的'上卷',猛一下,竟至畅销国内外达两万册之多,不只在出版界引起震惊,学术研究者们也对之甚以为奇.这里,还传出另一则消息:《八仙女》下卷也已辑稿完竣,正待续印... 一部用民族文字记录的朝鲜族民间故事集《八仙女》,仅只是初版印行的'上卷',猛一下,竟至畅销国内外达两万册之多,不只在出版界引起震惊,学术研究者们也对之甚以为奇.这里,还传出另一则消息:《八仙女》下卷也已辑稿完竣,正待续印,只是由于所收作品数量过大,为两卷本殊难尽行容纳,因而拟出上、中、下三卷集选本,当然,这在民族文学界似乎已成一则突破性的'文讯'了. 《八仙女》故事的保存者和讲述人是朝鲜族著名民间故事家车炳杰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家 车炳杰 民间叙事文化 朝鲜族 民间故事集 《八仙女》 口传文学 艺术完美性 韵语艺术 北亚文化带
下载PDF
中国北方民族民间文学的新发现——论鄂伦春史诗“摩苏昆”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名超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鄂伦春族女歌手玛哈依尔·淑珍,以她所在的小兴安岭逊克县新鄂民族乡(原毕拉尔部旧地)为据点,历经4年,持续进行了以该族古老的传统韵语文学“摩苏昆”和“坚珠恩”为重点的科学采集活动,取得了民族文学采集工作的崭新成果。这是继8... 鄂伦春族女歌手玛哈依尔·淑珍,以她所在的小兴安岭逊克县新鄂民族乡(原毕拉尔部旧地)为据点,历经4年,持续进行了以该族古老的传统韵语文学“摩苏昆”和“坚珠恩”为重点的科学采集活动,取得了民族文学采集工作的崭新成果。这是继80年代初期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考察并搜集赫哲族英雄史诗“伊玛堪”之后又一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新发现。面对人民口头文学遗产中某些古老艺术形体正在疾速消失;传统文化堆积(精神文化的)日趋迅猛更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苏昆 英雄史诗 新发现 伊玛堪 鄂伦春族 赫哲族 民族文学 表现形式 精神文化 民族民间文学
下载PDF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名超 侯仑 《求是学刊》 1981年第1期47-53,21,共8页
关键词 鄂温克族自治旗 姑娘 猎手 鄂温克人 魔鬼 狐狸 顶针 猎人 民间文学 黄羊
下载PDF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搜访记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名超 沙庆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85年第3期115-131,共17页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兄弟民族之一,约一万余人。鄂温克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山地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以及黑龙江省讷河县、新疆维...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兄弟民族之一,约一万余人。鄂温克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山地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以及黑龙江省讷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也居住着部分鄂温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人 民间文学 呼伦贝尔草原 达斡尔族 鄂温克语 通古斯 老年人 民歌 押头韵
下载PDF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科学管理工作——参加1989年日本札幌国际教育会议民族分科会观感
6
作者 马名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1989年6月29至7月3日,在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札幌分校举行了一次以“异文化的理解与教育”为中心议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所谓“异文化”,是一个包容宽泛的新兴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 1989年6月29至7月3日,在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札幌分校举行了一次以“异文化的理解与教育”为中心议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所谓“异文化”,是一个包容宽泛的新兴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学术研究成果,不论古今、有形或无形的,即凡属这一广阔范围以内的人文科学事物,都可称之为“异文化”。会议期间,还单独召开了一次民族问题分科学术讨论会,来自英、美、苏、日和中国的与会学者,就亚太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阿伊奴族、爱斯基摩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文化、艺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资源 科学管理工作 1989年日本札幌国际教育会议民族分科会 国际性学术会议 "异文化" 民族问题 民族文化
下载PDF
黑龙江民族民间文学采集史及其文化层次概观
7
作者 马名超 《北方论丛》 1987年第4期84-90,共7页
长期以来,有关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诸原住民族(部族)的社会文化结构及其演变等,一直是多学科学术研究者们竞相索解的热点问题。延续至今,还有进而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民族民间文学 文化层次 概观 采集 社会文化结构 学术研究者 原住民族
下载PDF
三江赫哲族的“伊玛堪”文学
8
作者 马名超 《北方论丛》 1982年第4期45-50,共6页
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三江流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赫哲族,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兄弟民族,约有九百余人。但是,这个在历史上号称“两块板可以穿沟跳涧,三块板可以漂江过海”的渔猎民族的古代文化,内中包括精神的与物... 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三江流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赫哲族,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兄弟民族,约有九百余人。但是,这个在历史上号称“两块板可以穿沟跳涧,三块板可以漂江过海”的渔猎民族的古代文化,内中包括精神的与物质的文化,却曾经历过它的繁盛时期。作为赫哲人精神文化突出成就的“伊玛堪”讲唱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玛堪” 讲唱文学 赫哲族 黑龙江省 古代文化 渔猎民族 精神文化 三江流域
下载PDF
赫哲族“伊玛堪”《满都莫日根》节选
9
作者 葛德胜 尤志贤 马名超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3,共4页
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样式,其中,以说唱文学“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欢迎。“伊玛塔”是一种边说边唱、口耳相授的说唱文学,是赫哲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包含了赫哲族古老的英雄故事、... 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样式,其中,以说唱文学“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欢迎。“伊玛塔”是一种边说边唱、口耳相授的说唱文学,是赫哲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包含了赫哲族古老的英雄故事、部落战争等民间传说,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百姓渔猎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即兴创作,不但完好地保持了赫哲族语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还记录了赫哲族历史,填补了这个民族无文字记载历史的空白,是赫哲族古老历史、渔猎生活和风俗信仰的“活化石”。本期节选的“伊玛塔”就是现代最为著名的“伊玛堪”歌手葛德胜老人讲唱的《满都莫日根》的开头部分,主要讲述满都莫日根和失散多年的妹妹重新相聚,并获得神力,走上为父母复仇之路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伊玛堪 节选 说唱文学 松花江下游 父母 渔猎 老人 复仇 苏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