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纳入61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32±12岁(6~61岁)。对61例患者的术前CT...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纳入61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32±12岁(6~61岁)。对61例患者的术前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寰枢侧块关节及寰齿关节的畸形程度分为三种类型:A型(23例,侧块关节轻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B型(20例,侧块关节中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C型(18例,侧块关节重度畸形或伴寰齿关节畸形)。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手术策略:A型或B型患者先行全麻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增加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术;C型患者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截骨改造、松解复位内固定手术(transoral osteotomy,releasing,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plate,TORP)。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记录并比较各分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颈椎CT及MRI,观察并测量寰枢椎脱位复位指标,计算寰枢椎脱位的整体复位率;术后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通过CT检查评价术后骨融合情况。结果:共实施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2例(A型20例,B型2例),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并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A型3例,B型18例),实施TORP术18例(均C型)。61例患者术后1周的CT及MRI显示寰枢椎复位良好,脊髓压迫解除。术后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型JOA评分由术前9.8±2.7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9±2.8分(P<0.05);B型JOA评分由术前9.5±2.4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7±3.1分(P<0.05);C型JOA评分由术前9.1±2.9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3±2.5分(P<0.05)。A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寰齿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为5.8±2.5mm、0.8±0.4mm,齿状突顶点距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from dens to Chamberlain line,VDI)为5.7±3.6mm、1.0±0.8mm,脑干延髓角(cervical medullary angle,CMA)为138.4°±12.4°、156.5°±13.3°,斜坡枢椎角(clivus axis angle,CAA)为131.6°±11.5°、149.5°±14.4°;B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6.9±3.8mm、1.1±0.9mm,VDI为5.9±4.3mm、1.1±1.0mm,CMA为135.1°±15.2°、157.3°±13.2°,CAA为128.4°±13.5°、152.5°±13.4°;C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7.2±3.9mm、1.2±1.5mm,VDI为8.8±5.1mm、1.5±1.8mm,CMA为132.7°±10.9°、158.2°±15.3°,CAA为124.5°±17.8°、153.8°±11.2°;各分型术后ADI、VDI、CMA和CAA值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A型整体复位率84.30%,B型整体复位率82.68%,C型整体复位率81.53%,各组之间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B型患者因骨融合不佳,发生螺钉松动,后实施经口咽前路翻修手术外,其余60例患者均在术后10~12个月得到了稳定的骨性融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关于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CT影像学分型方法,可为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提出精准、可靠的指导意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材料(CGCHs)的抗菌和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S/GO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沉淀法合成CS/nHA支架和CGCHs支架,检测材料表征、光热转换性能和生...目的探讨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材料(CGCHs)的抗菌和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S/GO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沉淀法合成CS/nHA支架和CGCHs支架,检测材料表征、光热转换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评估CGCHs组和近红外光(NIR)照射下CGCHs(CGCHs+NIR)组的细菌抑制效果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CGCHs和CS/nHA不同材料组的促成骨分化和成骨、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CGCHs是具有高度孔隙率的三维支架,在CuS/GO浓度为200μg/mL时CGCHs同时兼具良好的红外升温效果和生物安全性。琼脂糖平板涂菌和细菌死活染色结果均表明CGCHs+NIR组抗菌性能最佳,生物膜相关基因qPCR检测证实其具有抑制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CGCHs具有良好的体外促成骨性能,体外共培养3、7、14、21和28 d qPCR结果表明CGCHs对成骨早期和晚期相关基因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结果可观察到CGCHs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破骨分化相关基因qPCR检测结果表明,CGCHs主要通过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CTR、P65和P38在共培养7、14 d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结论作为纳米复合材料,CGCHs生物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红外光热协同抗菌作用,在促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望为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纳入61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32±12岁(6~61岁)。对61例患者的术前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寰枢侧块关节及寰齿关节的畸形程度分为三种类型:A型(23例,侧块关节轻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B型(20例,侧块关节中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C型(18例,侧块关节重度畸形或伴寰齿关节畸形)。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手术策略:A型或B型患者先行全麻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增加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术;C型患者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截骨改造、松解复位内固定手术(transoral osteotomy,releasing,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plate,TORP)。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记录并比较各分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颈椎CT及MRI,观察并测量寰枢椎脱位复位指标,计算寰枢椎脱位的整体复位率;术后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通过CT检查评价术后骨融合情况。结果:共实施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2例(A型20例,B型2例),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并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A型3例,B型18例),实施TORP术18例(均C型)。61例患者术后1周的CT及MRI显示寰枢椎复位良好,脊髓压迫解除。术后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型JOA评分由术前9.8±2.7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9±2.8分(P<0.05);B型JOA评分由术前9.5±2.4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7±3.1分(P<0.05);C型JOA评分由术前9.1±2.9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3±2.5分(P<0.05)。A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寰齿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为5.8±2.5mm、0.8±0.4mm,齿状突顶点距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from dens to Chamberlain line,VDI)为5.7±3.6mm、1.0±0.8mm,脑干延髓角(cervical medullary angle,CMA)为138.4°±12.4°、156.5°±13.3°,斜坡枢椎角(clivus axis angle,CAA)为131.6°±11.5°、149.5°±14.4°;B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6.9±3.8mm、1.1±0.9mm,VDI为5.9±4.3mm、1.1±1.0mm,CMA为135.1°±15.2°、157.3°±13.2°,CAA为128.4°±13.5°、152.5°±13.4°;C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7.2±3.9mm、1.2±1.5mm,VDI为8.8±5.1mm、1.5±1.8mm,CMA为132.7°±10.9°、158.2°±15.3°,CAA为124.5°±17.8°、153.8°±11.2°;各分型术后ADI、VDI、CMA和CAA值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A型整体复位率84.30%,B型整体复位率82.68%,C型整体复位率81.53%,各组之间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B型患者因骨融合不佳,发生螺钉松动,后实施经口咽前路翻修手术外,其余60例患者均在术后10~12个月得到了稳定的骨性融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关于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CT影像学分型方法,可为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提出精准、可靠的指导意见。
文摘目的探讨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材料(CGCHs)的抗菌和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S/GO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沉淀法合成CS/nHA支架和CGCHs支架,检测材料表征、光热转换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评估CGCHs组和近红外光(NIR)照射下CGCHs(CGCHs+NIR)组的细菌抑制效果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CGCHs和CS/nHA不同材料组的促成骨分化和成骨、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CGCHs是具有高度孔隙率的三维支架,在CuS/GO浓度为200μg/mL时CGCHs同时兼具良好的红外升温效果和生物安全性。琼脂糖平板涂菌和细菌死活染色结果均表明CGCHs+NIR组抗菌性能最佳,生物膜相关基因qPCR检测证实其具有抑制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CGCHs具有良好的体外促成骨性能,体外共培养3、7、14、21和28 d qPCR结果表明CGCHs对成骨早期和晚期相关基因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结果可观察到CGCHs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破骨分化相关基因qPCR检测结果表明,CGCHs主要通过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CTR、P65和P38在共培养7、14 d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结论作为纳米复合材料,CGCHs生物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红外光热协同抗菌作用,在促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望为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