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政策演进与内涵特质
1
作者 马和平 娄洁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和显著标识始终贯穿其中。从政策演进透析专业群建设的历史脉动和演进逻辑,有助于从政策制度层...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和显著标识始终贯穿其中。从政策演进透析专业群建设的历史脉动和演进逻辑,有助于从政策制度层面理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所具有的功能定位和价值旨向,从专业理论层面理解高水平专业群所体现出的“群”“高”“才”诸方面的内涵特质,从而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实现路径和行动方略等提供制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专业群建设 政策演进 内涵特质
下载PDF
西藏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2
作者 司孟鑫 陈利 +3 位作者 马和平 王彪 高智远 范冰冰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为了解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组成及特点,更深入进行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墨脱典型区域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查阅、数据统计分析等,整理统计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新名录。利用种子植物的划分方法对墨脱典型区域苔类... 为了解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组成及特点,更深入进行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墨脱典型区域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查阅、数据统计分析等,整理统计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新名录。利用种子植物的划分方法对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进行划分,并与地理位置或气候类型相似的8个区域进行比较。基于采集的1363份标本的鉴定结果,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共计38科68属214种(包含4个变种和7个亚种)。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共有13种分布类型,占比最高的前3种为东亚分布(25%)、热带亚洲分布(23.56%)和北温带分布(19.23%),中国特有分布占比为13.46%。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的区系特点为:类型丰富多样;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分布占比较高且基本持平;与典型东亚苔类植物区系联系紧密;十分具有中国苔类植物区系特色。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分布类型数量随海拔升高波动并呈现至少两个峰值,与物种丰富程度密切相关。9个区域中,墨脱典型区域的物种丰富度仅次于秦岭;属与种的组成分别与七姊妹山和色季拉山最亲近;综合热带性质分布、温带性质分布、东亚特有及中国特有分布排序,与七姊妹山的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植物区系 墨脱 物种多样性 藏东南
下载PDF
西藏墨脱典型区域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和平 司孟鑫 +1 位作者 王彪 陈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1,共11页
为研究西藏墨脱典型区域藓类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采用线路采集和普采的方法对该地区藓类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墨脱典型区域共有藓类植物43科169属412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下同),共有12个优势科... 为研究西藏墨脱典型区域藓类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采用线路采集和普采的方法对该地区藓类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墨脱典型区域共有藓类植物43科169属412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下同),共有12个优势科、14个优势属和13个优势种。其中,优势科分别为珠藓科(Bartram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绢藓科(Entodontaceae)、紫萼藓科(Grimmiaceae)、灰藓科(Hypn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丛藓科(Potti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这12个优势科含102属304种,分别占该地区藓类植物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7.9%、60.3%和74.0%;优势属分别为扭口藓属(Barbula Hedw.)、青藓属(Brachythecium B.S.G.)、真藓属(Bryum Hedw.)、对齿藓属(Didymodon Hedw.)、绢藓属(Entodon Müll.Hal.)、美喙藓属(Eurhynchium B.S.G.)、紫萼藓属(Grimmia Ehrh.ex Hedw.)、灰藓属(Hypnum Hedw.)、泽藓属(Philonotis Brid.)、匐灯藓属(Plagiomnium T.Kop.)、棉藓属(Plagiothecium B.S.G.)、小金发藓属(Pogonatum P.Beauv.)、丝瓜藓属(Pohlia Hedw.)和羽藓属(Thuidium B.S.G.),这14个优势属含144种,占该地区藓类植物总种数的35.1%。墨脱典型区域藓类植物区系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所含种数分别占该地区藓类植物总种数的30.1%、25.2%、10.4%和8.5%,说明该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兼具热带性质。综上所述,墨脱典型区域藓类植物丰富,具有热带—温带过渡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墨脱
下载PDF
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4
作者 马和平 司孟鑫 高智远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墨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苔藓植物的分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形成了多样化的苔藓植物群落。为研究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特征,采用... 墨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苔藓植物的分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形成了多样化的苔藓植物群落。为研究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特征,采用线路采集的方式对该地区苔藓植物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墨脱共有苔藓植物83科239属631种(含变种、亚种),其中,角苔2科2属2种,苔类植物38科68属217种,藓类植物43科169属412种。该区苔藓植物有19个优势科,26个优势属和19个优势种。(2)墨脱不同基质苔藓植物群落类型特征中,岩面薄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327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51.83%;石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16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34.23%;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173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27.42%;树附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97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15.37%,叶附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1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3.32%。总体分析,墨脱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丰富的苔藓植物生存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生活型 墨脱
下载PDF
非线性非一致介质二维Maxwell方程leap-frogCrank-Nicolson多区域Legendre-tau配置谱方法
5
作者 牛翠霞 马和平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828,共21页
该文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电导率的非一致介质二维Maxwell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提出了多区域Legendre-tau配置谱方法.该数值方法空间上达到谱精度,时间上是二阶精度.时间方向采用leap-frog Crank-Nicolson三层格式进行离散.非线性项放在中间... 该文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电导率的非一致介质二维Maxwell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提出了多区域Legendre-tau配置谱方法.该数值方法空间上达到谱精度,时间上是二阶精度.时间方向采用leap-frog Crank-Nicolson三层格式进行离散.非线性项放在中间已知层采用谱配置法显式处理,线性项采用Legendre谱方法隐式处理.利用显隐数值格式,既有较好的稳定性又方便算法实施.基于合理的弱形式,不需要使用额外附加的连接条件,以自然边界条件的方式处理交界面条件.定义不同次数多项式逼近空间,构建一致的数值格式.详细证明了半离散和全离散数值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并得到L^(2)-范数的最优误差估计.算例中,利用快速Legendre变换在Chebyshev点上计算非线性项,提高算法效率.数值结果证实了该数值方法求解此类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性,并且没有因为解的间断而损失谱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Maxwell方程 非线性电导率 非一致介质 多区域Legendre-tau谱方法 leap-frog CRANK-NICOLSON 方法 最优误差估计
下载PDF
HKUST-1颗粒对低浓度氙氪混合气体动态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陈彬 傅钰 +5 位作者 曹天 伍岳 张文祥 韦冠一 武山 马和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9,共12页
低浓度放射性氙(Xe)和氪(Kr)混合气的吸附分离对于其核数据的准确测量以及核设施放射性废气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了HKUST-1颗粒样品。HKUST-1颗粒样品的抗压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HKUST-1... 低浓度放射性氙(Xe)和氪(Kr)混合气的吸附分离对于其核数据的准确测量以及核设施放射性废气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了HKUST-1颗粒样品。HKUST-1颗粒样品的抗压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HKUST-1粉末样品和颗粒样品的Xe(Kr)静态吸附数据表明,在0℃或25℃吸附温度下,HKUST-1粉末样品和颗粒样品低吸附压力下的Xe(Kr)吸附量、Xe(Kr)亨利系数以及Xe/Kr亨利选择性基本相同;造粒后颗粒样品的Xe(Kr)零点等量吸附热较造粒前减小。采用动态穿透曲线法研究了HKUST-1颗粒样品在25℃和100 kPa下分离低浓度Xe和Kr(Xe 50 ppm、Kr 50 ppm)的性能。结果表明,HKUST-1颗粒样品可实现低浓度的Xe/Kr分离,Xe穿透(c/c 0=0.02)时的Xe动态吸附量和相应的Xe/Kr动态吸附选择性随瞬时进样流量的增大而增大,Xe(Kr)饱和吸附量及相应的Xe/Kr动态吸附选择性在不同瞬时进样流量下基本保持不变。惠勒-琼斯方程对Xe穿透曲线初始部分(c/c 0≤0.02)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可用于预测Xe在HKUST-1颗粒吸附柱上穿透的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UST-1 造粒 低浓度气体 动态分离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西坡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和平 郭其强 +1 位作者 刘合满 钱登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22-3128,共7页
土壤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其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lpine shrub,AS)、杜鹃林(Rhodo... 土壤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其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lpine shrub,AS)、杜鹃林(Rhododendron forest,RF)、急尖长苞冷杉林(Abies georgei var.smithii forest,AGSF)和林芝云杉林(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forest,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高海拔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土壤总有机碳表现在0—10cm均差异显著;在10—20cm和20—40cm无规律性(P<0.05)。土壤全氮表现在0—10cm AS均差异显著,而RF、AGSF和PLLF差异不显著;在10—20cm AS、RF、AGSF与PLLF均相差显著;在20—40cm AS、RF、AGSF与PLLF均相差不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比例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比例增加而增加。色季拉山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变化趋势。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比率范围不同,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比率减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显著相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相关系也比较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碳 土壤微生物活性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表层土壤碳氮变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和平 郭其强 +1 位作者 刘合满 钱登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为探讨海拔梯度变化对表层土壤(0 20 cm)全量养分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S)、杜鹃林(RF)、急尖长苞冷杉林(AGSF1-6)和林芝云杉林(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 为探讨海拔梯度变化对表层土壤(0 20 cm)全量养分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S)、杜鹃林(RF)、急尖长苞冷杉林(AGSF1-6)和林芝云杉林(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易氧化态碳(R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西坡,高海拔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表层土壤SOC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SOC最大的是AS,为77.167 g.kg-1,PLLF最低为22.351 g.kg-1。表层土壤T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TN最大的是AS,为2.430 g.kg-1,PLLF最低为0.830 g.kg-1。表层土壤C/N最大者为AGSF4,达到了43.57,最小者是PLLF为26.93。海拔和林分对土壤MBC和MBN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POC占TOC含量的比率从44.81%降至19.32%,ROC占TOC含量的比率从41.72%降至7.07%。不同林地POC和ROC含量与SOC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显著相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相关性也比较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总氮 微生物量碳 颗粒有机碳 易氧化态碳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和平 郭其强 +1 位作者 刘合满 钱登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东麓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研究了表层(0~20cm)土壤...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东麓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研究了表层(0~20cm)土壤土壤体积质量、pH以及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垂直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征,并分析了不同生态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土壤体积质量和pH值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高山灌丛林>方枝柏林>杜鹃林>急尖长苞冷杉林,且随着海拔的上升以上4个指标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温度、湿度、pH值和植被类型可能是调控土壤碳、氮沿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结论】探明了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海拔梯度 西藏色季拉山
下载PDF
色季拉山4种林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和平 郭其强 +1 位作者 李江荣 周晨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60,共8页
土壤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森林土壤呼吸时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藏东南地区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探讨不同... 土壤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森林土壤呼吸时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藏东南地区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探讨不同林型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子,采用Li-81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研究了藏东南色季拉山4种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高山灌丛AS、方枝柏SS、杜鹃RF、急尖长苞冷杉AGSF)的土壤碳动态。结果表明:(1)藏东南色季拉山寒温带森林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日变化方面,CO2的排放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排放通量在白天16:00左右最高,最低值出现在凌晨6:00左右,一天内土壤呼吸作用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季节变化方面,CO2排放的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6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和植被生长土壤呼吸作用逐渐增大,7月份气温最高时土壤呼吸作用也达到最大值随后,9月份气温逐渐下降,土壤呼吸作用也逐渐降低。(2)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在植物生长季内与土壤表层(10 cm)土壤温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弱。土壤温度是决定藏东南色季拉山土壤呼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该研究为明确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控制提供参考,同时对估算地区碳平衡、评估区域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环境因子 土壤温度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6
11
作者 马和平 郭其强 +1 位作者 刘合满 钱登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3-166,171,共5页
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S)、杜鹃林(RF)、急尖长苞冷杉林(AGSF1~6)和林芝云杉林(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林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海拔植... 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S)、杜鹃林(RF)、急尖长苞冷杉林(AGSF1~6)和林芝云杉林(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林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海拔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值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逐渐变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总有机碳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微生物量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 易氧化碳 海拔梯度 西藏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综合治疗——影像学诊断与影响疗效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和平 张学军 +8 位作者 朝鲁孟 甄彦利 苏俐 吕龙 刘江 武瑞星 李临齐 刘剑峰 鲁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和介入综合治疗方法选择、疗效和预后。方法58例经骨穿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全部经肿瘤局部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或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随访4个月至12年,局部灌注化疗19例,超选择...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和介入综合治疗方法选择、疗效和预后。方法58例经骨穿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全部经肿瘤局部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或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随访4个月至12年,局部灌注化疗19例,超选择肿瘤血管术前栓塞8例,灌注化疗加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31例;共行介入治疗78疗次。结果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0.73%;介入治疗后近期临床改善80.65%,保肢率为73%;局部灌注加栓塞在疗效上优于局部单纯化疗灌注(P<0.05)。结合手术瘤骨切除、瘤骨灭活或截肢以及免疫增强等综合治疗,2年生存率73.2%。结论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局部介入治疗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对增加保肢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探索和完善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保肢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化疗 栓塞
下载PDF
枸杞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和平 李毅 +2 位作者 邸利 马彦军 魏继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实验基地内“宁杞 2 号”枸杞为材料,幼果用 0.1 % HgCl2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进行诱导,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 6-BA1.0 mg/L和 IBA0.5 mg/L对体细胞... 以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实验基地内“宁杞 2 号”枸杞为材料,幼果用 0.1 % HgCl2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进行诱导,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 6-BA1.0 mg/L和 IBA0.5 mg/L对体细胞胚胎诱导最有效;在 2,4-D为 1.0 mg/L和 1.5 mg/L时的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分别为 51.0 %和 56.7 %;黑暗低温(10℃)处理 5d 不但可以促进细胞胚胎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其发生的频率(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和平 郑维列 +1 位作者 石玉龙 东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9,共8页
【目的】研究藏东南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为苔藓植物分布及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在藏东南色季拉山海拔3 600~4 400 m区域,每上升100 m设置10 m×10 m的样地1个,每个样地内每隔2 m再设置1个50 c... 【目的】研究藏东南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为苔藓植物分布及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在藏东南色季拉山海拔3 600~4 400 m区域,每上升100 m设置10 m×10 m的样地1个,每个样地内每隔2 m再设置1个50 cm×50 cm的小样方,每个样地内共设25个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中的苔藓植物样本并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同时调查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分析苔藓植物科属种、生活型和生态群落类型随海拔升高的分布情况。【结果】共采集到2 390份苔藓标本,鉴定表明,藏东南色季拉山共有苔藓植物29科78属151种,其中苔类5科5属6种,藓类24科73属145种,科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优势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真藓科(Bry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优势属分别是丝瓜藓属(Pohlia)、小金发藓属(Pogonat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曲尾藓科和灰藓科在每个海拔均有分布,丛藓科、丝瓜藓属在4 400 m区域分布广泛,金发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及丝瓜藓属、小金发藓属、棉藓属在海拔3 700~4 300 m区域均有广泛分布。在3 600 m区域,藓类植物大多以土生和石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交织型和丛集型为主;在3 700~4 3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土生群落、岩面薄土生群落和树附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为主;在4 4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石生群落和岩面薄土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为主;整个研究区苔藓植物以土生群落最多,湿生群落分布范围最窄、数量最少。【结论】随海拔升高,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垂直分布 群落类型 色季拉山
下载PDF
枸杞叶片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和平 李毅 +2 位作者 马彦军 魏继辉 舒永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宁杞2号"为试材,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枸杞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顶部充分伸展的35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再生效果好。将此类叶片放在含1... 以"宁杞2号"为试材,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枸杞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顶部充分伸展的35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再生效果好。将此类叶片放在含1 0mg L6-BA和1 0mg LIBA的1 2MS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8d后转到光下培养,28d后可见到不定芽不经过或经过很少的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出现的高峰期在接种后3545d,芽分化率高达90 0%以上。待小芽长至1~2cm后将其从叶片上剪下,转到生根培养基(1 2MS+0 6mg LNAA+0 2mg LIBA)上得到完整植株。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杞2号 叶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西藏核桃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和平 朱雪林 +2 位作者 刘务林 金增涛 杨小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也是西藏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为了科学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起源、历史,详细介绍了西藏核桃的分布、种质资源分类、核桃群落类型划分...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也是西藏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为了科学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起源、历史,详细介绍了西藏核桃的分布、种质资源分类、核桃群落类型划分、命名以及品种选育工作。结果表明,西藏的核桃主要有3个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西藏的核桃群落类型可划分为野生群落、原生群落和引进品种群落。西藏核桃命名依据各异,造成目前品种类型名称多样化。根据核桃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观察和测定,最终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系。最后提出应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开展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西藏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拉萨半干旱河谷人工杨树纯林生态增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和平 赵垦田 +1 位作者 杨小林 禄树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204-18207,共4页
[目的]根据配置模式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人工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方法]研究了其改造前后林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同配置模式中植物根系分... [目的]根据配置模式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人工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方法]研究了其改造前后林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同配置模式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不同配置模式的筛选。[结果]纯林经过改造成混交林后,林分生物量分布格局要比纯林更为合理和均匀,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纯林改造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都有显著提高;改造后的纯林内增加了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使得其内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孔隙度变大;不论在任何时间段,群状配置林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小于行状配置,而孔隙度则与之相反,三角形配置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则具二者之间;在不同时间段,同一配置模式下林地间的土壤容重与孔隙度也有一定差异;配置模式中的土壤容重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孔隙度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有机质含量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经过改造后的纯林群落结构更趋稳定、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拉萨 半干旱河谷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演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和平 张学军 +3 位作者 朝鲁孟 甄彦利 苏俐 张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治疗前置放IVCF 30例,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未放IVCF 1例。置放IVCF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或经导管血栓内抽吸、局部溶栓、导丝搅拌增加溶栓接触面积;经非患肢静脉给予抗凝、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30例放置5种构型滤器32枚,其中2枚为临时滤器,置入取出均顺利,滤器无移位,术中无并发症。痊愈9例,有效14例,改善6例,无效1例。因没有及时置入IVCF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导致下腔静脉血栓6例,后置入IVCF 5例疗效良好,未放IVCF 1例,12天后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向肺栓塞演变具有一定价值,其置放术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及时溶栓抗凝治疗,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西坡)地面生藓类植物物种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和平 郑维列 +3 位作者 邵小明 王幼芳 石玉龙 王庆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17,共3页
苔藓植物能适应多种环境,裸露的岩石、干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各种类型的森林、沼泽和各种水体均有分布,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森林演替密切相关[1-2]。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在植被变迁、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和森林... 苔藓植物能适应多种环境,裸露的岩石、干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各种类型的森林、沼泽和各种水体均有分布,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森林演替密切相关[1-2]。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在植被变迁、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和森林更新等方面有重要指示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苔藓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特有属明显衰减,苔藓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极大关注[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藓类植物 色季拉山 藏东南 生物多样性 苔藓植物 地面 西坡
下载PDF
枸杞组培优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和平 李毅 +2 位作者 马彦军 杨尧军 何芳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选用“宁杞2号”离体组织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状况的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BA1.0 mg/L+NAA1.0 mg/L;最适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6 mg/L+IBA0.2 mg/L.
关键词 枸杞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生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