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火灾最佳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咏真 吴卢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灰色系统行为。研究火灾发生的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笔者给出最小二乘估计意义下的最佳组合预测模型的定义,并求得其权的公式和证明权的惟一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个回归模型,并按3条...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灰色系统行为。研究火灾发生的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笔者给出最小二乘估计意义下的最佳组合预测模型的定义,并求得其权的公式和证明权的惟一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个回归模型,并按3条标准即①回归指数大、②系统误差小、③模型精度高,选定最佳非线性回归模型;用灰色理论建立多个灰色模型,并按3条标准即①后验差比值小、②小误差概率大、③预测关联度大,选定最佳灰色模型;再将最佳回归模型与最佳灰色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火灾最佳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综合利用前两者提供的不同的有用信息,改善了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了预测精度,减少了预测误差。组合模型预测中国年火灾起数处于动态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组合预测模型 最小二乘估计 回归分析 灰色理论 中国火灾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中国火灾危害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咏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模糊系统行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 ATLAB计算软件,对中国火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资料,把31个省市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等4类,与传统的...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模糊系统行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 ATLAB计算软件,对中国火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资料,把31个省市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等4类,与传统的概率统计方法相比,本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城市火灾分类是动态的,重灾区吸取教训,增强消防意识,增大消防投入,可减少火灾隐患;而轻灾区如不注意防范,也会增加火灾隐患。因此不论轻重灾区,均应时时增强防范意识,把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中国火灾 动态聚类图 危害分类
下载PDF
福州市住宅建筑合理日照间距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咏真 《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
利用棒影日照图研究福州市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建筑朝向正南、南偏东及南偏西各5°、10°、15°、20°、30°、40°等方位,分别计算福州市冬至日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并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比较。提出... 利用棒影日照图研究福州市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建筑朝向正南、南偏东及南偏西各5°、10°、15°、20°、30°、40°等方位,分别计算福州市冬至日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并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比较。提出福州市达到既改善居住的生态环境又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合理朝向与间距的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影日照图 福州市 建筑间距 建筑朝向
下载PDF
江南园林空间造景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咏真 《福建建筑》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本文从空间的可比性、含蓄性、流动性、因借性、多样性。
关键词 园林空间 造景艺术 江南园林
下载PDF
中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卢荣 马咏真 +1 位作者 陈绩馨 蔡晶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2-97,共6页
根据1997—2004年的统计数据,借助于科学软件MATLAB,对中国31个不同地区4个火灾指标(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损失)与11个社会经济因素(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密度、国土面积、平均货币工资、大专以上人口、就业... 根据1997—2004年的统计数据,借助于科学软件MATLAB,对中国31个不同地区4个火灾指标(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损失)与11个社会经济因素(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密度、国土面积、平均货币工资、大专以上人口、就业人数、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失业率、消防投入)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得出了5个重要结果。该结果揭示了火灾指标与多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供火灾研究和有关部门的消防决策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中国火灾 社会经济因素 多元相关分析 动态相关分析
下载PDF
浅谈生态建筑
6
作者 马咏真 《福建建设科技》 2002年第2期17-17,19,共2页
从生态建筑定义、城市的环境规划、人居环境的评价及已建成的生态建筑来阐述生态建筑。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环境规划 评价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基于灰色拓扑的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预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卢荣 马咏真 陈小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20-24,共5页
根据1991—2006年间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统计资料,针对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波动性,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探讨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发生的规律,并建立灰色拓扑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内火灾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建立... 根据1991—2006年间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统计资料,针对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波动性,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探讨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发生的规律,并建立灰色拓扑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内火灾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拓扑预测模型的检验精度都达到"好"的标准。因此,采用该模型对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其结果比较可靠,可供消防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公共聚集场所 3次样条插值 灰色模型 拓扑预测
下载PDF
棒影日照图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咏真 《福建建设科技》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介绍南平市市区冬至日照棒影图绘制及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具体应用。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冬至 棒影日照图 建筑设计
下载PDF
一端搁在柱上另一端搁在梁上框架简化计算探讨
9
作者 马咏真 《福建建设科技》 1997年第4期17-18,共2页
一端搁在柱上另一端在梁上的非典型平面框架用二维结构软件计算,支座配筋结果偏小,应用回归方程给予修正。
关键词 结构计算 回归方程 框架 建筑
下载PDF
二重(r_1·r_2)-循环Toeplitz矩阵求逆的简便算法
10
作者 江兆林 吴卢荣 马咏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70-373,共4页
利用解一个方程组的方法,给出了(n1,n2)型二重(γ1,γ2)-循环Toeplitz矩阵逆阵的一种简便算法.该算法整个运算不超过矩阵本身元素及参数γ1,γ2所属的数域范围.
关键词 TOEPLITZ矩阵 循环矩阵 逆矩阵 求逆 算法
下载PDF
火灾发生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在火灾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中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咏真 吴卢荣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3-118,共6页
研究火灾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分析历年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火灾的发生规律同时具有增长趋势性和周期波动性特征:①中国火灾从90年代开始大幅度增加,在2002年达到最大,然后逐年缓慢下降;②每年12个月呈正弦函数波动,... 研究火灾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分析历年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火灾的发生规律同时具有增长趋势性和周期波动性特征:①中国火灾从90年代开始大幅度增加,在2002年达到最大,然后逐年缓慢下降;②每年12个月呈正弦函数波动,周期为12,1、2月发生起数最大,8、9月最小.借助于M ATLAB软件,根据2000-2006年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建立火灾的月发生起数的非线性周期性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07.研究结论为消防研究、消防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火灾 发生起数 趋势性 周期性 正弦函数 组合预测
原文传递
火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咏真 吴卢荣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7-72,共6页
分析中国火灾的历年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火灾发生规律同时具有增长趋势性和周期波动性特征.借助于M ATLAB软件,根据2000-2006年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分别建立了火灾24小时发生起数的(1)趋势灰色预测与周期波动指数相乘的组合预测模型和(2)二... 分析中国火灾的历年统计数据,发现中国火灾发生规律同时具有增长趋势性和周期波动性特征.借助于M ATLAB软件,根据2000-2006年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分别建立了火灾24小时发生起数的(1)趋势灰色预测与周期波动指数相乘的组合预测模型和(2)二次曲线趋势与Fourier级数叠加的组合预测模型,两个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0.09.研究结论为消防研究、消防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发生起数 趋势性 周期性 FOURIER级数 组合预测
原文传递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咏真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7-83,共7页
水泥材料力学特性、外界气温变化和约束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着混凝土体内外温差,进而控制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性状产生和发展.为了把握中空箱型截面梁大体积混凝土体内温度变化发展模式,在工地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MATLAB建立数学... 水泥材料力学特性、外界气温变化和约束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着混凝土体内外温差,进而控制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性状产生和发展.为了把握中空箱型截面梁大体积混凝土体内温度变化发展模式,在工地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服从双峰正态分布,在混凝土浇捣后30.3小时和102.8小时分别达到第一和第二个峰值: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随时间变化呈现正态分布模式,在混凝土浇捣后32.5小时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峰值.在综合调查分析实际施工条件、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度裂缝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裂缝 MATLAB 仿真分析 防范措施
原文传递
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的灰色拓扑预测模型
14
作者 马咏真 吴卢荣 +1 位作者 陈小梅 陈永雪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3,共5页
根据1991年至2006年间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统计资料,针对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波动性,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探讨了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发生的规律,并建立灰色拓扑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内火灾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1991年至2006年间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统计资料,针对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波动性,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探讨了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发生的规律,并建立灰色拓扑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内火灾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拓扑预测模型的检验精度都达到"好"的标准.因此采用灰色拓扑预测模型对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特大火灾发生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比较可靠,可供消防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公共聚集场所 三次样条插值 灰色模型 拓扑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