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长江三峡民俗文化
- 1
-
-
作者
马培汶
-
机构
三峡联合职业大学
-
出处
《职大学报》
1996年第3期12-14,共3页
-
文摘
指出三峡民俗文化包括节日风俗、服饰风俗、居住风俗、饮食风俗、婚丧风俗和三峡悬棺葬。其特点是: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巫术民俗占主要地位,地域特色独具风韵。还指出,三峡人正“古为今用”,使三峡民俗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关键词
三峡
民俗文化
古为今用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三峡文物世纪大抢救
- 2
-
-
作者
马培汶
-
机构
涪陵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6-82,共7页
-
文摘
三峡工程史无前例,三峡文物大抢救规模空前。我国2/3以上考古单位、上千名考古专家云集三峡,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近100支考古队,在库区100多个考古工地上,打响了三峡文物大抢救攻坚战。考古工作者用自己的双手承接文明,其丰硕成果见证长江文明,折射出中华文明,弹奏出三峡文物大抢救的华采乐章。
-
关键词
三峡文物
大抢救
长江文明
巴文化
-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in Three Gorges Area
salvage
civilization of Yangtze River
Ba culture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试论涪陵北岩在宋代易理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 3
-
-
作者
马培汶
-
机构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
文摘
宋代是理学的发端和成熟期,也是我国“易学”史上的高峰时期。反映在当时的四川涪州,先后有理学大师程颐、文学家黄庭坚、哲学家朱熹等文化巨人,相继来涪州北岩讲经论道,传授易理学说,学者风从,群贤毕至,掀起阵阵易理学浪潮,成为宋代研讨易理之学的一个传习中心,并留下“钩深堂”、“点易洞”两处文物古迹和遗址。涪州北岩在宋代易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关键词
涪州北岩
钩深堂
点易洞
程朱理学
-
Keywords
Beiyan of Fuling
Guo -shen -gtang
Dian -yi -dong
Confucian school of Id ealist Philosophy of Chen Yi and Zhu Xi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重庆传说时代文学初探
- 4
-
-
作者
马培汶
-
机构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0-53,共4页
-
文摘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又是古老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滋养和培育了古老的重庆文学;大禹娶妻重庆涂山,神女定居三峡巫山,“灵山十巫”升降巫溪──这些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从烟波浩淼的历史海洋一直延续至今,使我们评然心动,悠然神往。
-
关键词
重庆
古代神话
原始歌谣
-
Keywords
Chongqing
ancient mythology
primitive ballad
-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巴渝文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培汶
-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1-35,共5页
-
文摘
巴渝文化是新重庆的历史文化形态,是重庆文化的根。它源于历史上的巴文化,具有山地环境和长江三峡水系的地域特色,表现在巴人遗址。巴渝文物和遗存、巴渝文献、巴渝文艺等载体上。
-
关键词
巴渝
巴渝文化
三峡特色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谈长江三峡民俗文化(连载)
- 6
-
-
作者
马培汶
-
机构
三峡联合大学
-
出处
《职大学报》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
文摘
五、婚丧习俗 这里,只谈土家族的“哭嫁”和“跳丧”。 有人说,土家族是一个以哭来庆贺出嫁、以歌舞祀祭亡人的民族。在婚丧习俗上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民族大异其趣。 土家族的婚俗最具独特魅力的地方,就是哭嫁,婚前半月,哭嫁开始。《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兄嫂、哭姐夫、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
-
关键词
悬棺葬
哭嫁歌
长江三峡
民俗文化
土家族
“跳丧”
风箱
三峡民俗
兵书
三峡地区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三峡民俗文化初探
- 7
-
-
作者
马培汶
-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7-52,共6页
-
文摘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也称之为风俗民情。它是创造于民间而又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文物”。 三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民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四川、湖北两省是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尚有土家、回、满、苗、彝、壮等30多个少数民族。川鄂边区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民族风情多姿多采。
-
关键词
三峡民俗
民族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
三峡地区
社会文化现象
少数民族
特殊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地区
土家族
风俗民情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