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地西他滨对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死亡率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境志 李庆华 +1 位作者 聂丽容 何红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3期226-227,246,共3页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对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其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支持治疗,即选用成分血输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对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其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支持治疗,即选用成分血输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去铁剂等治疗;观察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增用地西他滨,每天15mg/m 2,连续5 d,以4周为1个疗程。2组连续治疗24周。分析2组临床疗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低中危MDS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vs 28.57%,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存活21例,死亡1例,对照组存活35例,死亡7例。观察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级与低中危MD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IPSS分级为中危、未采用地西他滨治疗是低中危M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均>1,P均<0.05)。结论:地西他滨对低中危MDS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疗效 生存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及对VEGF、IL-6、IL-17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聂丽容 李庆华 +2 位作者 梁亮 何红华 马境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 目的 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传统化疗组(53例)和硼替佐米组(27例)。传统化疗组给予患者常规疗法,硼替佐米组给予沙利度胺、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VEGF、IL-6、IL-1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蛋白;溴甲酚绿法检测球蛋白;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浆细胞数;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红蛋白。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硼替佐米组患者VEGF、IL-6、IL-17表达水平低于传统化疗组患者(P<0.05);治疗后硼替佐米组患者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及球蛋白低于传统化疗组,血红蛋白高于传统化疗组(P<0.05);硼替佐米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组;硼替佐米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传统化疗组(P<0.05);VEGF、IL-6、IL-17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浆细胞 促炎因子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国才 李庆华 马境志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92例IT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所... 目的评价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92例IT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PO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T、B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PLT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联合组分别为(49.26±21.15)×109/L、(110.32±46.58)×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40.61±20.47)×109/L、(92.15±40.2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联合组患者的CD4+、CD4+/CD8+分别为(40.26±6.18)%、(1.34±0.64),均高于对照组的(34.11±5.76)%、(1.04±0.52),CD8+、CD19+/CD20+分别为(30.08±7.36)%、(15.17±4.49),均低于对照组的(36.82±9.36)%、(19.25±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和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略低于对照组的13.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TPO治疗ITP有利于提高患者的PLT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其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大剂量地塞米松 血小板生成素 临床疗效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国才 李庆华 马境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单用CAG方案)和联合组(56例,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均行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红蛋...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单用CAG方案)和联合组(56例,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均行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HGB、PL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FG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73.21%vs 53.57%);肺部感染及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可提高造血功能,调节血清bFGF、VEGF水平,但宜警惕发热、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方案 造血功能
下载PDF
FLT3-ITD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研究
5
作者 吴国才 +1 位作者 李庆华 马境志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964-2966,297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等临床指标变化。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40例AML患者为观察对...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等临床指标变化。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40例AML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FLT3-ITD阳性25例(阳性组),FLT3-ITD阴性115例(阴性组)。回顾性分析AML患者FLT3-ITD阳性及阴性的免疫表型,并观察临床指标特点,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阴性组患者比较,阳性组患者免疫表型CD33、CD56、CD7表达率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骨髓白血病细胞占比均明显升高,而CD117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的治疗总反应率高于阳性组患者(72.63%vs.40.91%),两组患者治疗总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抗原与FLT3-ITD基因型有关,FLT3-ITD阳性患者的淋系抗原CD56、CD7及髓系抗原CD33均呈高表达,而髓系抗原CD117呈低表达,且治疗缓解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型 临床特征 免疫表型 完全缓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