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士达作品选
1
作者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乐来
王鸣
原文传递
会古通今——马士达篆刻新作
2
作者
马士达
《书法》
2004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马士
会古通
篆刻
新作
原文传递
“印宗秦汉”辨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士达
《书画艺术》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印宗秦汉”这一印学术语,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自这一理论的提出至今,绝大多数的印人都视之为“四字箴言”,它几乎成了篆刻艺术的一条定则。
关键词
“印宗秦汉”
辨析
印学术语
篆刻艺术
艺术思想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究心篆刻本质 建立开放模式——关于改进篆刻教学的一管之见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士达
《书画世界》
1999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一在篆刻艺术的本质问题上,由于受旧的世俗观念的影响,可能有不少教师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如至今仍然流行着这么一种误解:『篆刻就是篆书的锲刻艺术。』(详见拙著《篆刻直解》)这就将自己局限在了极狭小、极窘困的境地里,把篆刻艺术引...
一在篆刻艺术的本质问题上,由于受旧的世俗观念的影响,可能有不少教师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如至今仍然流行着这么一种误解:『篆刻就是篆书的锲刻艺术。』(详见拙著《篆刻直解》)这就将自己局限在了极狭小、极窘困的境地里,把篆刻艺术引向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把艺术教学引向了技能传授。在这里,知识修养、创作意识、创造意识似乎都成了可有可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教学方法
精神境界
本质问题
篆书
创造意识
学生
书法艺术
艺术表现力
改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对展览名称的辨析——关于“正大书风展”
5
作者
马士达
《中国书画》
2003年第4期111-111,共1页
以'传统与现代对话——正大书风展'作为这次书展的命名,我认为题名很好。但或许某些书界人士看后会不以为然,甚至提出非议和质疑:这是否在放'高调',而且是结着'伙伴'在搞'非此不可'的'自我标榜'...
以'传统与现代对话——正大书风展'作为这次书展的命名,我认为题名很好。但或许某些书界人士看后会不以为然,甚至提出非议和质疑:这是否在放'高调',而且是结着'伙伴'在搞'非此不可'的'自我标榜'呢?果真有,倒也不是坏事。那至少说明这个展览连'名称'都引人关注了。至于真唱'高调'与否,如果有人硬要作此'捧称',我们无妨把'高调'这个词从正面接过来,确认'高调'总要比社会上屡见不鲜的'拼盘式'的展览——总体水准欠高的'低调'、'风调'、杂芜的'无调'显得突出一些。至于说,这个展览的名称究竟是否属于对方所认为的那种'高调'也毕竟还得究以实际。我认为,一种只是靠嘴上'说'和'吹'的,虽'好听'而不认真去做,那才足称大家认为虚假的'高调'——本质上却很低级。相反,另一种是有真想法,有追求并且认真务实,真想干像、干成、干好某件事的,纵然有时着眼点很高,但最终取得的结果却可能不够完满;因为尽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风
盘式
风调
论书
于真
参展者
江苏省国画院
艺术审美
许和
一叶障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印之道”
6
作者
马士达
《书法艺术》
1998年第1期18-19,共2页
“业是技以游于道”以及明清印论中强调的“变化合道”,都是明清人的论印粹语。如此把篆刻由“小技”提升到“道”的品位,诚为灼见。“道”是什么?若就篆刻作浅显揣度,它当是指其艺术本质、原理及规律。以古代哲学意义上的“道德”观来...
“业是技以游于道”以及明清印论中强调的“变化合道”,都是明清人的论印粹语。如此把篆刻由“小技”提升到“道”的品位,诚为灼见。“道”是什么?若就篆刻作浅显揣度,它当是指其艺术本质、原理及规律。以古代哲学意义上的“道德”观来说,探其本质即“体道”,循其原理及规律而行便是“德用”。这些均属形而上思辨的性质。对之鉴察和深谙,可谓之“悟道”与“明理”。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
篆刻
艺术本质
哲学意义
原理
明清
规律
体道
形而下
品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作’随想
7
作者
马士达
《书画世界》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我所理解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以个性对抗共性的感情体验,因此作品本身必须具有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与对人生况味的深刻品尝。故而,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时下印坛好以「流派」二字来标举明清篆刻的承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感情体验
个性特征
人生况味
篆刻
清流派
明清
作品
风格化
共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石寿
8
作者
马士达
《西泠艺丛》
2024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始于摹拟 终于变化
9
作者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5-86,共2页
‘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这句话,是对学习篆刻者取法途径的明确概括。在这里,‘摹拟’是作为入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摹拟,可以领略到篆刻艺术的本质和各种风格类型的艺术特性,进而通过对‘本质’与‘特性’的把握,切切实实地体会到...
‘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这句话,是对学习篆刻者取法途径的明确概括。在这里,‘摹拟’是作为入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摹拟,可以领略到篆刻艺术的本质和各种风格类型的艺术特性,进而通过对‘本质’与‘特性’的把握,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要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借助何种与之相适应的技巧表现。而通过对不同风恪类型的摹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风格类型
艺术特性
印面
邓石如
徐上达
硬毫笔
临写
章法布局
逻辑演进
原文传递
灯灯相照——从《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想到的
10
作者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5-67,共3页
今年四月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篆刻展评选,感受颇多。我觉得,尽管此展的档次、规模俱不足以「高」来衡量,但它与三年前浙江青年篆刻展一样,都是「青年人事、青年人办」,显示出青年的实力、气魄和进取精神,显示出篆刻艺术的发展后继有人,...
今年四月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篆刻展评选,感受颇多。我觉得,尽管此展的档次、规模俱不足以「高」来衡量,但它与三年前浙江青年篆刻展一样,都是「青年人事、青年人办」,显示出青年的实力、气魄和进取精神,显示出篆刻艺术的发展后继有人,其历史意义令人振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令人
丁敬
发展潜能
创作水平
放得开
什么是艺术
细柳营
西冷印社
创作技巧
原文传递
老马“门外”话强芳
11
作者
马士达
《国画家》
2005年第2期70-71,52,共2页
强芳,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际“有能耐”的年轻后生,我与他接触约莫十年的光景了。他不是我的学生,可算作”门生”。90年代初,在他攻读江苏教育学院美术本科时,经我的好友,他在宜兴家乡的老师许亦华先生引荐,便叩门寒舍,开...
强芳,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际“有能耐”的年轻后生,我与他接触约莫十年的光景了。他不是我的学生,可算作”门生”。90年代初,在他攻读江苏教育学院美术本科时,经我的好友,他在宜兴家乡的老师许亦华先生引荐,便叩门寒舍,开始向我讨教书法篆刻。说是门生,其实他也不常登门。偶尔上门,因他的禀性木讷近平“闷罐子”;所以每次接触,都是我对他的习作评头论足,他都一声不吭,令我未置可否。但之后不久,从他书法篆刻水平实际提高来看,我倒是看出他在借作品与我交流心得,表明他对我的“说教”有动于衷,别看他嘴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十年
美术
宜兴
作品
家乡
平实
年代
接触
原文传递
铜古人三镜
12
作者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171-171,共1页
原文传递
印之道——篆刻艺术笔谈
13
作者
石开
马士达
许雄志
《美术观察》
1996年第4期29-31,共3页
载道与言志 少时拜师学篆刻,见我老师在他自己的印谱上题着“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几个字。后来知道语出扬雄的《法言》。儒家大都认为文艺应以载道为目的,也就是说要为政治服务。最明显的例子无过于将原来写爱情的《诗经》强行牵扯到治...
载道与言志 少时拜师学篆刻,见我老师在他自己的印谱上题着“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几个字。后来知道语出扬雄的《法言》。儒家大都认为文艺应以载道为目的,也就是说要为政治服务。最明显的例子无过于将原来写爱情的《诗经》强行牵扯到治国平天下。扬雄之所以瞧不起篆刻,不仅是篆刻不足以载道,甚至连隶属于文艺的资格也没有,因为按扬雄的原意,只是借篆刻比喻辞赋的雕章琢句,以示小技末道而已,若单论篆刻,他根本不屑。也许基于这种冷落,历代篆刻家无不为提高篆刻的地位而努力,先是将篆刻混同于金石,为其披上学术外衣,再是不厌其烦渲染门派之争,其实,浙、皖、吴、邓各派,不过是几个人的艺术风格之异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艺术风格
设计程序
《诗经》
《法言》
雕虫篆刻
职业艺术
形而下
南京师范大学
计算机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士达作品选
1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乐来
王鸣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会古通今——马士达篆刻新作
2
作者
马士达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书法》
2004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马士
会古通
篆刻
新作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宗秦汉”辨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士达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出处
《书画艺术》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摘
“印宗秦汉”这一印学术语,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自这一理论的提出至今,绝大多数的印人都视之为“四字箴言”,它几乎成了篆刻艺术的一条定则。
关键词
“印宗秦汉”
辨析
印学术语
篆刻艺术
艺术思想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究心篆刻本质 建立开放模式——关于改进篆刻教学的一管之见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书画世界》
1999年第10期31-36,共6页
文摘
一在篆刻艺术的本质问题上,由于受旧的世俗观念的影响,可能有不少教师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如至今仍然流行着这么一种误解:『篆刻就是篆书的锲刻艺术。』(详见拙著《篆刻直解》)这就将自己局限在了极狭小、极窘困的境地里,把篆刻艺术引向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把艺术教学引向了技能传授。在这里,知识修养、创作意识、创造意识似乎都成了可有可无的。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教学方法
精神境界
本质问题
篆书
创造意识
学生
书法艺术
艺术表现力
改进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对展览名称的辨析——关于“正大书风展”
5
作者
马士达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4期111-111,共1页
文摘
以'传统与现代对话——正大书风展'作为这次书展的命名,我认为题名很好。但或许某些书界人士看后会不以为然,甚至提出非议和质疑:这是否在放'高调',而且是结着'伙伴'在搞'非此不可'的'自我标榜'呢?果真有,倒也不是坏事。那至少说明这个展览连'名称'都引人关注了。至于真唱'高调'与否,如果有人硬要作此'捧称',我们无妨把'高调'这个词从正面接过来,确认'高调'总要比社会上屡见不鲜的'拼盘式'的展览——总体水准欠高的'低调'、'风调'、杂芜的'无调'显得突出一些。至于说,这个展览的名称究竟是否属于对方所认为的那种'高调'也毕竟还得究以实际。我认为,一种只是靠嘴上'说'和'吹'的,虽'好听'而不认真去做,那才足称大家认为虚假的'高调'——本质上却很低级。相反,另一种是有真想法,有追求并且认真务实,真想干像、干成、干好某件事的,纵然有时着眼点很高,但最终取得的结果却可能不够完满;因为尽了力。
关键词
书风
盘式
风调
论书
于真
参展者
江苏省国画院
艺术审美
许和
一叶障目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印之道”
6
作者
马士达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出处
《书法艺术》
1998年第1期18-19,共2页
文摘
“业是技以游于道”以及明清印论中强调的“变化合道”,都是明清人的论印粹语。如此把篆刻由“小技”提升到“道”的品位,诚为灼见。“道”是什么?若就篆刻作浅显揣度,它当是指其艺术本质、原理及规律。以古代哲学意义上的“道德”观来说,探其本质即“体道”,循其原理及规律而行便是“德用”。这些均属形而上思辨的性质。对之鉴察和深谙,可谓之“悟道”与“明理”。然而。
关键词
形而上
篆刻
艺术本质
哲学意义
原理
明清
规律
体道
形而下
品位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随想
7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书画世界》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我所理解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以个性对抗共性的感情体验,因此作品本身必须具有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与对人生况味的深刻品尝。故而,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时下印坛好以「流派」二字来标举明清篆刻的承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感情体验
个性特征
人生况味
篆刻
清流派
明清
作品
风格化
共性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石寿
8
作者
马士达
机构
不详
出处
《西泠艺丛》
2024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分类号
J [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始于摹拟 终于变化
9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5-86,共2页
文摘
‘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这句话,是对学习篆刻者取法途径的明确概括。在这里,‘摹拟’是作为入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摹拟,可以领略到篆刻艺术的本质和各种风格类型的艺术特性,进而通过对‘本质’与‘特性’的把握,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要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借助何种与之相适应的技巧表现。而通过对不同风恪类型的摹拟。
关键词
篆刻艺术
风格类型
艺术特性
印面
邓石如
徐上达
硬毫笔
临写
章法布局
逻辑演进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灯灯相照——从《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想到的
10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5-67,共3页
文摘
今年四月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篆刻展评选,感受颇多。我觉得,尽管此展的档次、规模俱不足以「高」来衡量,但它与三年前浙江青年篆刻展一样,都是「青年人事、青年人办」,显示出青年的实力、气魄和进取精神,显示出篆刻艺术的发展后继有人,其历史意义令人振奋。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令人
丁敬
发展潜能
创作水平
放得开
什么是艺术
细柳营
西冷印社
创作技巧
分类号
J292.4-28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老马“门外”话强芳
11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国画家》
2005年第2期70-71,52,共2页
文摘
强芳,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际“有能耐”的年轻后生,我与他接触约莫十年的光景了。他不是我的学生,可算作”门生”。90年代初,在他攻读江苏教育学院美术本科时,经我的好友,他在宜兴家乡的老师许亦华先生引荐,便叩门寒舍,开始向我讨教书法篆刻。说是门生,其实他也不常登门。偶尔上门,因他的禀性木讷近平“闷罐子”;所以每次接触,都是我对他的习作评头论足,他都一声不吭,令我未置可否。但之后不久,从他书法篆刻水平实际提高来看,我倒是看出他在借作品与我交流心得,表明他对我的“说教”有动于衷,别看他嘴笨,
关键词
书法篆刻
十年
美术
宜兴
作品
家乡
平实
年代
接触
分类号
J292.41 [艺术—美术]
J314.8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铜古人三镜
12
作者
马士达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171-171,共1页
分类号
J292.47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印之道——篆刻艺术笔谈
13
作者
石开
马士达
许雄志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书协篆刻艺委会 职业艺术家
教授
《郑州晚报》编辑
《中国书法》杂志编辑
秘书长
出处
《美术观察》
1996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载道与言志 少时拜师学篆刻,见我老师在他自己的印谱上题着“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几个字。后来知道语出扬雄的《法言》。儒家大都认为文艺应以载道为目的,也就是说要为政治服务。最明显的例子无过于将原来写爱情的《诗经》强行牵扯到治国平天下。扬雄之所以瞧不起篆刻,不仅是篆刻不足以载道,甚至连隶属于文艺的资格也没有,因为按扬雄的原意,只是借篆刻比喻辞赋的雕章琢句,以示小技末道而已,若单论篆刻,他根本不屑。也许基于这种冷落,历代篆刻家无不为提高篆刻的地位而努力,先是将篆刻混同于金石,为其披上学术外衣,再是不厌其烦渲染门派之争,其实,浙、皖、吴、邓各派,不过是几个人的艺术风格之异罢了。
关键词
篆刻艺术
艺术风格
设计程序
《诗经》
《法言》
雕虫篆刻
职业艺术
形而下
南京师范大学
计算机语言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士达作品选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2
会古通今——马士达篆刻新作
马士达
《书法》
2004
0
原文传递
3
“印宗秦汉”辨析
马士达
《书画艺术》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究心篆刻本质 建立开放模式——关于改进篆刻教学的一管之见
马士达
《书画世界》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对展览名称的辨析——关于“正大书风展”
马士达
《中国书画》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议“印之道”
马士达
《书法艺术》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创作’随想
马士达
《书画世界》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金石寿
马士达
《西泠艺丛》
2024
0
原文传递
9
始于摹拟 终于变化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原文传递
10
灯灯相照——从《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想到的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原文传递
11
老马“门外”话强芳
马士达
《国画家》
2005
0
原文传递
12
铜古人三镜
马士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13
印之道——篆刻艺术笔谈
石开
马士达
许雄志
《美术观察》
199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