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地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布局影响——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
1
作者 马存霞 宁博 +3 位作者 王锐 范田禾 刘晗 李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以西安市鄠邑区为研究区,运用农用地动态变化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农用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农用地空间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以鄠邑区乡镇为单位,划分出粮食种植区、现代观... 本文以西安市鄠邑区为研究区,运用农用地动态变化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农用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农用地空间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以鄠邑区乡镇为单位,划分出粮食种植区、现代观光农业区、果园休闲区和生态林业区四大农业产业区块,对优化调整鄠邑区农业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变化动态度 空间自相关 鄠邑区
下载PDF
脱贫地区乡村产业的业态类型及其分异机制——以宁夏南部地区为例
2
作者 马存霞 刘小鹏 +3 位作者 魏丽 程静 魏静宜 曾端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48-355,361,共9页
以宁夏南部地区为例,通过区位熵法,从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业,分析脱贫地区乡村产业的业态类型及其分异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地区依靠农业基础优势,打造“一村一品”乡土品牌,创新农业生产技术... 以宁夏南部地区为例,通过区位熵法,从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业,分析脱贫地区乡村产业的业态类型及其分异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地区依靠农业基础优势,打造“一村一品”乡土品牌,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产业有效融合,并且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红色旅游村、农村电商等服务业新业态,引导乡村产业向二三产业集中,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点的产业振兴之路.不同地理位置乡村产业发展差异性显著,各县区乡村产业注重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新业态类型.乡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发挥地方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为宁夏南部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业态类型 分异机制 脱贫地区
下载PDF
发展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小鹏 李伟华 +3 位作者 马存霞 程静 苗红 赵小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46-1954,共9页
梳理发展研究和现代地理学的思想与学术轨迹,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学术思想萌芽期(18~19世纪启蒙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末)、学术思想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学科建设期(21世纪初至今)3个阶段,各阶段特征都集中体现其... 梳理发展研究和现代地理学的思想与学术轨迹,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学术思想萌芽期(18~19世纪启蒙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末)、学术思想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学科建设期(21世纪初至今)3个阶段,各阶段特征都集中体现其学术领域的“欠发达”“发展中”“落后”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发展的研究主题与学科内涵。基于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发展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全球发展论、二元性和中心-边缘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在元问题的层面,采用在线词云工具提炼出发展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发展的发展,殖民、不平等与发展,贫困、生计与发展,商品、贸易与发展,环境与发展等。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国别差异与区域差异将成为发展地理学联合攻关和综合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重视本土化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地理学 热带地理学 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 发展地理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三江源东部地区天然混合牧草营养成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金芬 马存霞 +4 位作者 李毓敏 杜雪燕 郝力壮 项洋 拜彬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42-7049,共8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三江源东部地区天然混合牧草营养成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从三江源东部地区4个样点采集天然混合牧草样品301份,按照7∶3的比例将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采用定标集样品的实测值及近红外光谱值进行粗蛋白质(CP)、中性... 本试验旨在构建三江源东部地区天然混合牧草营养成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从三江源东部地区4个样点采集天然混合牧草样品301份,按照7∶3的比例将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采用定标集样品的实测值及近红外光谱值进行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交叉验证,采用验证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进一步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CP预测模型构建中数据预处理的最佳方法为标准正态化处理+去散射处理+二阶求导,NDF和ADF预测模型构建中数据预处理的最佳方法为多元离散校正+二阶求导。CP、NDF和ADF预测模型的定标决定系数(R_(cal)^(2))、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均高于0.900,预测模型对验证集样品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验证决定系数(R_(CV)^(2))均高于0.900,交叉验证相对标准差(RPD_(cal))和外部验证相对标准差(RPD_(CV))均大于3.00。这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天然混合牧草营养价值的评定,本试验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天然混合牧草 营养成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5
作者 马存霞 魏丽 张小红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3期27-33,共7页
宁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缩小宁夏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推进宁夏整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通过建立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适合宁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宁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缩小宁夏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推进宁夏整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通过建立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适合宁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宁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宁夏22个县(区)为例,基于2005—2018年人均GDP等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分布、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县域人均GDP逐年增加,相对差距逐年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北部平原地区高于南部山区的特点,且南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表现为较明显的高-高和低-低集聚类型。2016年以来,宁夏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依然存在,因此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充分利用银川市都市圈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及南部山区发展,以实现宁夏县域经济稳步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ESDA 宁夏
下载PDF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小鹏 李伟华 +3 位作者 王鹏 王亚娟 程静 马存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08-2122,共15页
在梳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分析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与减贫的学术探索,构建了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发展地理学分析框架,建立了由经济地理资本、社会地理资本、文化地理资本... 在梳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分析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与减贫的学术探索,构建了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发展地理学分析框架,建立了由经济地理资本、社会地理资本、文化地理资本、生态地理资本和政治地理资本构成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提出了数据处理集成方法和技术流程,系统分析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方案。实证研究显示:①地理探测可以确定作用地方贫困的主导地理资本,各主导地理资本对贫困发生率的决定力LA, P ≥ 0.15;②在不同主导地理资本作用下,5个单维地理资本指数及其合成的区域地理资本指数地方分异明显,存在阻隔和时滞特征;③贫困的地方分异可分为经济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生态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地理资本约束型4大类共7小类;④立足发展特征,挖掘地方动力,提出不同贫困分异类型的地方治理对策和模式。乡村振兴和2020年的减贫转向,应重视欠发达地区贫困的空间分异与空间扩散、空间整合的综合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与减贫提供发展地理学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贫困 地理资本 地方分异 治理 发展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可持续减贫的发展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小鹏 程静 +4 位作者 赵小勇 苗红 魏静宜 曾端 马存霞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2-901,共10页
中国2020年减贫转向后相对贫困将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减贫的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挑战。论文在梳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减贫的内涵、尺度分析模式、对象划分、评价监测,以及路径设计和发展干预。主要... 中国2020年减贫转向后相对贫困将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减贫的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挑战。论文在梳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减贫的内涵、尺度分析模式、对象划分、评价监测,以及路径设计和发展干预。主要结论为:①可持续减贫是在建立家庭和地方发展潜力与动力基础上的持续减少贫困,并缩小发展差距的思想和实践范式;②可持续减贫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尺度分析模式,研究减贫的尺度转换过程,反映减贫要素和决策实施在空间的尺度解构和重构;③可持续减贫对象分为绝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乡(镇)和相对贫困县,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④运用"五维地理资本指数"和欧氏空间距离,分析县域可持续减贫成效与区域收敛性;⑤可持续减贫通过地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空间整合,推动区域贫困治理由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⑥可持续减贫突出以地方为主的"内源—外源"融合的发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理 可持续减贫 尺度分析 发展干预 发展地理学 中国
原文传递
黄河上游地区减贫转向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刘小鹏 马存霞 +3 位作者 魏丽 程静 魏静宜 曾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转向 地理资本 区域收敛 地理探测器 高质量发展 发展地理学 黄河上游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生态移民村社会空间的生产分析——以宁夏固原市典型生态移民村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亚娟 孔福星 +4 位作者 刘小鹏 程静 马存霞 魏丽 李伟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166,共9页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特殊的乡村类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宁夏固原市"十二五"7个生态移民村为例,采用2018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参考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社会空...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特殊的乡村类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宁夏固原市"十二五"7个生态移民村为例,采用2018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参考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社会空间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元空间辩证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综合方法,剖析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及其耦合特征。结果显示:①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是政府、社会组织、村委会、农户(搬迁户)和原住民及其相互作用。②生态移民村空间的实践表现为迁入区宅基地、道路、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村委会、蔬菜大棚、养殖场、耕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其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增量最多,二营村33.22 hm^2、闫堡村26.03 hm^2、沟圈村25.52 hm^2、田坪村12.30 hm^2、串河村10.82 hm^2、兰大庄9.68hm^2和红土村2.19 hm^2。③生态移民村表征的空间出现搬迁前后农户类型、消费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显著变化,"熟人社会"结构的打破和"空心化"现象对生态移民村的振兴提出了规划预警。④生态移民村空间生产耦合度居于0.3~0.5之间,总体耦合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中田坪村(0.49)>闫堡村(0.48)>串河村(0.47)>沟圈村(0.46)>二营村(0.39)>红土村(0.36)>兰大庄(0.34)。表征的空间在三元空间耦合中贡献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移民村 空间的生产 空间的表征 空间的实践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社会空间
原文传递
履行代表职责 服务人民群众
10
作者 马存霞 《新疆人大》 2022年第7期60-60,共1页
自2018年当选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当好人大代表、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为目标,忠诚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用心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代”与“表”。加强自身学习... 自2018年当选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当好人大代表、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为目标,忠诚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用心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代”与“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当选人大代表后,我深知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先行先做,更要不断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真正做到不负人民重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重托 履职能力 依法履职 代表职责 服务人民群众 人大代表 履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