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虑中的乡下人——论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学永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共2页
沈从文怀有浓厚的"乡下人"情结,"乡下人"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焦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沈从文怀有浓厚的"乡下人"情结,"乡下人"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焦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乡下人"立场既体现了沈从文个人境遇与社会生活相抵触而产生的反抗心理,也蕴含了知识分子改造社会与人生的理想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乡下人"立场 焦虑
下载PDF
难以平衡的主义和现实--沙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策略的建构与解构
2
作者 马学永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4,共8页
一沙汀左翼时期的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叙事策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两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从被压迫到反抗;为了体现这种革命性的合理和可能,沙汀往往设置两种相互对立的存在;在其革命叙事意图的支配下赋予其现实以强烈的时间性,即从此到彼的... 一沙汀左翼时期的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叙事策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两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从被压迫到反抗;为了体现这种革命性的合理和可能,沙汀往往设置两种相互对立的存在;在其革命叙事意图的支配下赋予其现实以强烈的时间性,即从此到彼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革命叙事 左翼小说 小说题材 早期小说 革命意识 现代文学 思想倾向 已知事物 叙事特征
下载PDF
断裂,还是延续——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3
作者 马学永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一个文学思潮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原因从而保持其独立性,但它不可能脱离历史,它必然能在历史承续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占据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文章指出革命文学并不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反叛者,它在精神特征方面与"五四"... 一个文学思潮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原因从而保持其独立性,但它不可能脱离历史,它必然能在历史承续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占据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文章指出革命文学并不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反叛者,它在精神特征方面与"五四"文学革命有着血与肉的联系,其精神特征是人的不断发现与文学作品中个人情感的流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革命文学 “五四”
下载PDF
通俗中诞生 先锋中升华——谈张爱玲小说的小市民意识
4
作者 马学永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张爱玲从世俗的角度入手,以爱情婚姻为载体,对上海地区的市民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与海派、通俗文学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她不满于此,她的作品总是在浮华背后隐藏着令人发省的思考,让读者世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这方... 张爱玲从世俗的角度入手,以爱情婚姻为载体,对上海地区的市民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与海派、通俗文学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她不满于此,她的作品总是在浮华背后隐藏着令人发省的思考,让读者世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这方面她超越了通俗,使其作品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市民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下载PDF
焦虑中挣扎的言说者——析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
5
作者 马学永 《淄博师专学报》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脉搏。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激烈变动中,有的创作者表现出种种变动,前后时期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有的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下,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变的言说立场,体现出一种执着与... 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脉搏。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激烈变动中,有的创作者表现出种种变动,前后时期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有的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下,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变的言说立场,体现出一种执着与韧性。沈从文就是这样一位创作者,在历史的浮光掠影中,始终保持着自己"乡下人"的立场,永远珍藏着自己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乡下人 知识分子 焦虑
下载PDF
文学批评与知识分子伦理——浅析贺仲明先生的文学批评观
6
作者 马学永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3-51,共9页
贺仲明的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专业自足基础上的知识分子批评。在文学独立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他强调文学的现实书写能力与现实批判意识,突出文学的人文关切与道德引领作用,并且试图将学术理性与情感表达进行深度勾连,形成了兼具个体化、学... 贺仲明的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专业自足基础上的知识分子批评。在文学独立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他强调文学的现实书写能力与现实批判意识,突出文学的人文关切与道德引领作用,并且试图将学术理性与情感表达进行深度勾连,形成了兼具个体化、学术化、社会化的批评风格,体现出专业知识分子伦理与公共知识分子伦理相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仲明 文学批评 知识分子伦理 学术理性
下载PDF
百年新文学中共产党人的形象系列与精神特征
7
作者 马学永 刘香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3-47,共15页
中国新文学对共产党人形象的塑造已持续近一个世纪。在百年塑造史中,由于时代、阶级、区域、工作性质等因素,共产党人的文学形象逐渐形成了地下党人、军队指战员、农村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共产党人、改革先锋等几个主要形象系列。不同系... 中国新文学对共产党人形象的塑造已持续近一个世纪。在百年塑造史中,由于时代、阶级、区域、工作性质等因素,共产党人的文学形象逐渐形成了地下党人、军队指战员、农村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共产党人、改革先锋等几个主要形象系列。不同系列的共产党人在“宗旨”“初心”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共同体现出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政治伦理与精神特质。但是,由于中国新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革命叙事所特有的阶级属性,每一系列的共产党人都体现出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形态。总体而言,各个系列的共产党人文学形象不仅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群像的总体展览,也见证了中国新文学立体性和层次化的发展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党人 军中党员 农村党员 知识分子 改革先锋
下载PDF
现代性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中间道路”
8
作者 马学永 《中国文化论衡》 2018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样,是中国必须面临并且不能回避的语境。无论是解决现实紧迫问题,还是实现未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在此语言场中展开。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表述,或由于片面移植,或由人追求自圆其说,充满歧义和含混,忽略了中... 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样,是中国必须面临并且不能回避的语境。无论是解决现实紧迫问题,还是实现未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在此语言场中展开。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表述,或由于片面移植,或由人追求自圆其说,充满歧义和含混,忽略了中国现代性文化产生的背景和现代性文化自我演进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因此,片面的、极端的、乐观的、消极的等种种文化寓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好几年",在忧郁的面孔下充满了违背现代性理性观念的混乱情绪。本文欲从现代性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性和全球化语境产生的现实因素,简析中国文化"中间道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全球化 传统 西化 中间道路
下载PDF
真诚而有力量的文学批评——读李建军文学批评札记
9
作者 张吉山 马学永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李建军的文学批评相较于当代其他文学批评家,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在文学批评标准上,坚持“肯定指向”。他通过对作品人物和作家态度的的肯定性指向的发现与揭示,来宣扬文学作品中有可能被转化成的积极力量和有可能被升华成真正人性的... 李建军的文学批评相较于当代其他文学批评家,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在文学批评标准上,坚持“肯定指向”。他通过对作品人物和作家态度的的肯定性指向的发现与揭示,来宣扬文学作品中有可能被转化成的积极力量和有可能被升华成真正人性的东西。二是坚持说真话的批评律令。李建军在与作家作品之间进行的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和审美沟通都体现了可贵的求真精神。三是在文本细读上,肯下“笨”功夫。李建军的文学批评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用细节说话,其文学感受细腻而敏锐。四是批评语言雅驯蕴藉,既古典纯净,又优美灵动。因而,李建军的文学批评呈现出真诚而有力量的总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建军 文学批评 肯定指向 札记
下载PDF
新文学中共产党人形象的百年塑造史
10
作者 刘香 马学永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15,共15页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学形象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的重要内容。这一人物形象系列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难跋涉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现实的沧桑巨变,更体现出中国新文学审美观念和文学表现方式的贞...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学形象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的重要内容。这一人物形象系列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难跋涉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现实的沧桑巨变,更体现出中国新文学审美观念和文学表现方式的贞元会合。百年的塑造史可以分为浪漫想象与革命实践的探索期(1923-1930),走向现实、融入组织的规训期(1931-1949),红色文学经典化时期(1949-1976)与反思、坚守、创新的深化期(1977年至今)四个时期。共产党人在每一时期中都有其独特的形态,但也延续了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特定的精神气质。伴随着新问题新状况的涌现、共产党人对自身认知的深化以及文学观念的更新,文学中共产党人形象系列形成了动态发展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共产党人 现实 理想 组织
下载PDF
在话语中存在的孤独人——论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学永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年第11期212-216,共5页
一从文字的表面来看,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作家的风格,语词简洁洗练、叙事直接而平实、民间气息浓厚,但细读之后发现,两者走的根本不是一个路子。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倾向于人情之暖、品行之韧,虽然对生活的苦难... 一从文字的表面来看,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作家的风格,语词简洁洗练、叙事直接而平实、民间气息浓厚,但细读之后发现,两者走的根本不是一个路子。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倾向于人情之暖、品行之韧,虽然对生活的苦难面和黑暗面多有涉及,但在作者所钟情的民间独有的隐性力量和韧性风格的描述下苦难往往成为一种正面叙述,具有了审美意义,因而作品多呈现暖色。而《一句顶一万句》则不然。刘震云虽然以一种信手拈来的风格随意描述着民间生活的形态,但却突出了悲和凉的一面,文章多呈现冷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汪曾祺 孤独者 小说叙事 语言艺术 审美意义 民间生活 小说主题 语言性 杨百顺
原文传递
沙汀讽刺小说中道德距离的展示与控制
12
作者 马学永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讽刺文学是一种道德距离的展示,也是带有浓厚的道德惩罚意味的文学样式。但是如果道德距离过大必然会损害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感,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也会缺乏沟通交流的可能性,被批判者会完全成为污名化叙事的对象。沙汀的讽刺小说也存在&qu... 讽刺文学是一种道德距离的展示,也是带有浓厚的道德惩罚意味的文学样式。但是如果道德距离过大必然会损害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感,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也会缺乏沟通交流的可能性,被批判者会完全成为污名化叙事的对象。沙汀的讽刺小说也存在"污名化"的叙事特点,但是沙汀试图控制其讽刺小说中的道德距离,并尝试构建一种带有主体间性的讽刺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讽刺小说 道德距离 污名化叙事
原文传递
从无奈到孤独——试论《在酒楼上》和《孤独者》
13
作者 朱慧娟 马学永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37,16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的比较发现,两个文本不仅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还承载着鲁迅思想上变化。从思想上,对家庭、社会问题的认识更为清醒。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结合鲁迅在这段时间内的遭遇,对鲁迅思想中的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 鲁迅 《在酒楼上》 《孤独者》
原文传递
“高原式”写作与如何走向“高原”--《你在高原》中道德书写的立场、策略与意义
14
作者 马学永 刘香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20,192,共11页
张炜的《你在高原》是“高原式”的创作,既体现为孤傲的写作姿态,也体现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史诗性”的内容形态上。在道德叙事的具体路径上,作者以“流浪”为线索,让主人公在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幽暗的心间以及熙熙攘攘的人... 张炜的《你在高原》是“高原式”的创作,既体现为孤傲的写作姿态,也体现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史诗性”的内容形态上。在道德叙事的具体路径上,作者以“流浪”为线索,让主人公在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幽暗的心间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海间进行精神的漫游,体现出极为深厚的思想内涵。从写作立场和写作内容来看,《你在高原》具有比较明确的公共伦理属性,体现出鲜明的知识分子批判精神,也形成了“雅正”的文学规范,对当下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在高原》 高原式写作 道德书写 写作伦理 知识分子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