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骨冲剂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基因差异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宇滢 张新民 +2 位作者 李世峰 顾一峰 陈伟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 探索健骨冲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方法,寻找骨组织内与健骨冲剂疗效相关的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共筛选出10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BLAST搜索,有9条差异基... 目的 探索健骨冲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方法,寻找骨组织内与健骨冲剂疗效相关的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共筛选出10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BLAST搜索,有9条差异基因片断在Genebank中找到高同源性的对应序列,其中2条是已知功能基因的mRNA,即透明质酸调节的运动受体(hyaluronan 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RHAMM)和Na+、K+ATP转运酶β3亚单位(ATP1b3)。用半定量RT-PCR证实,这两个差异片段在健骨冲剂作用后表达分别下降和上调。结论 中药健骨冲剂对骨质疏松症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这两个蛋白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剂 骨组织 去势大鼠 疗效 作用机制 差异表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结论 已知 方法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中医药研究的启发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宇滢 张新民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 ,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形成完整的细胞基因表达谱。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中 ,如免疫细胞发育、成熟、活化、分化及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变态反应的分子基...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 ,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形成完整的细胞基因表达谱。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中 ,如免疫细胞发育、成熟、活化、分化及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变态反应的分子基础 ,疾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表达谱的关系 ,免疫药理学等 ,加深了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同样 ,它也将有助于中医药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研究、中医药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机制的研究、中医辨证的标准化以及中药药理研究等。基因芯片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一是比较不同种类样本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二是为了获得特征性的基因表达谱 ,但关于样本量的多少、统计方法的使用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免疫学 中医药学 T细胞活化 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 变态反应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防治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佑生 王文健 +5 位作者 马宇滢 刘毅 何春燕 何燕铭 陈伟华 应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可降低血糖、减少尿...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可降低血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肥大、减少尿量,而中低剂量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疗效优于氯沙坦。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有改善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改善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胰岛紊抵抗 大鼠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4
4
作者 娄少颖 刘毅 +5 位作者 马宇滢 陈海英 陈伟华 应健 何燕铭 王文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93-798,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散聚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散聚方组39例和安慰剂对照组28例。分别予益气散聚方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散聚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散聚方组39例和安慰剂对照组28例。分别予益气散聚方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脾CT比值、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2-IR)、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脂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益气散聚方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肝脾CT比值明显上升,BMI、HOMA2-IR水平下降,肝功能好转,TNF-α、hs-CRP和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气散聚方组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中药益气散聚方治疗NAFL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益气散聚颗粒 螺旋CT检查 胰岛素抵抗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蒲黄总黄酮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何燕铭 王文健 +5 位作者 陈伟华 应健 何春燕 马宇滢 刘毅 李佑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蒲黄总黄酮对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24h,通过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反映葡萄糖消耗量;X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3H-葡萄糖摄入法观察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通过检测... 目的:探讨蒲黄总黄酮对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24h,通过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反映葡萄糖消耗量;X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3H-葡萄糖摄入法观察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通过检测上清液中的浓度观察细胞游离脂肪酸(freefatty acid,FFA)的溢出。结果:蒲黄总黄酮在浓度为0.025-0.4g/L时有增加葡萄糖消耗的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当浓度为0.4g/L时,XTT值明显下降,显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0.2g/L时,蒲黄总黄酮与罗格列酮相似,可明显提高细胞对^3H-脱氧葡萄糖的转运率。蒲黄总黄酮组培养上清液中FFA浓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罗格列酮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蒲黄总黄酮能显著增加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消耗,同时可减少FFA溢出,通过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 黄酮 葡萄糖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组织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符德玉 王世红 +3 位作者 周端 马宇滢 金露 祖亮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西拉普利治疗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京都(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灌胃14周后,取大鼠心脏组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24周龄模型组SHR左心室肥厚心肌的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WKY大鼠比较明显增强(P<0.01)。与SHR模型组比较,大、中和小剂量活血潜阳方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c-fos和c-myc mRNA的表达下降(P<0.05);大、中剂量活血潜阳方可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潜阳方可以下调SHR心肌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可能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否通过对c-fos表达的影响治疗左心室肥厚尚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活血潜阳方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下载PDF
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胶原Ⅰ、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符德玉 马宇滢 +5 位作者 周端 钱义明 徐玲玲 罗海明 邓中龙 姚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6期332-333,共2页
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心肌间质胶原Ⅰ、Ⅲ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改善左心室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 ,同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Ⅰ、... 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心肌间质胶原Ⅰ、Ⅲ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改善左心室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 ,同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Ⅰ、Ⅲ的蛋白表达 ,观察中药对其的影响。结果  2 4周龄SHR心肌间质胶原Ⅰ、Ⅲ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活血潜阳对其有干预作用。结论 降低心肌间质胶原Ⅰ、Ⅲ的蛋白表达 ,是活血潜阳中药改善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潜阳方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间质胶原 Ⅰ蛋白 Ⅲ蛋白 表达
下载PDF
丹酚酸的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佑生 马宇滢 王文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791-793,共3页
关键词 丹酚酸A 心血管系统 药理作用 抗脂质过氧化 清除自由基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 水溶性成分 鼠尾草属植物 细胞膜损伤 新木脂素
下载PDF
活血潜阳法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符德玉 黄蔚 +3 位作者 王世红 华晔 钱义明 马宇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9-579,589,共2页
高血病压左室肥厚(HLVH)是高血压病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易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是医学研究的重点.HLVH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心悸、胸闷、胸痛、眩晕、耳鸣、头痛、失眠、面部潮红、乏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等是常见临床征象,也是高血... 高血病压左室肥厚(HLVH)是高血压病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易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是医学研究的重点.HLVH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心悸、胸闷、胸痛、眩晕、耳鸣、头痛、失眠、面部潮红、乏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等是常见临床征象,也是高血压病与左心室肥厚的共同表现.在大量临床调查发现,血瘀证常与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心脏事件并存,血瘀证与HLVH有显著的相关性.综观中医药治疗HLVH的报道,多强调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则强调平肝潜阳.我们在临床发现血瘀、阳亢是大多高血压病患者的共同表现,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法为基础,常以丹参30g,水蛭10g,山楂15g,钩藤30g,石决明30g,茯苓10g组成基本方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加减法:心痛胸闷加芳香温通之檀香、高良姜、延胡索、细辛等;头痛加白芷、蔓荆子、柴胡、吴茱萸等;心律失常者加苦参、茶树根;手足麻木者加全蝎、蜈蚣;失眠加苦参、夜交藤;颈项板滞加葛根、川芎;肾功能不全者可加生大黄、淫羊藿.兹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潜阳法 左心室肥厚 治疗 高血压 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HLVH
下载PDF
中药别敏对大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一峰 张新民 +4 位作者 胡国让 刘闰红 张素琴 蔡外娇 马宇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是否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方法中药组及模型组大鼠于第1、7天腹腔注射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BN大鼠致敏;中药组大鼠第8~17天灌服中药别敏混悬液;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 目的探讨中药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是否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方法中药组及模型组大鼠于第1、7天腹腔注射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BN大鼠致敏;中药组大鼠第8~17天灌服中药别敏混悬液;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的Evensblue的浓度,以观察中药别敏对该模型鼻黏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中药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别敏具有明显改善致敏BN大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作用。表明别敏具有缓解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敏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灌流
下载PDF
丹蛭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符德玉 马宇滢 +4 位作者 陈汝兴 何建成 钱义明 姚望 王世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10期679-680,共2页
目的观察丹蛭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50只10周龄SHR随机分为SHR空白组和西拉普利组及丹蛭降压方大、中、小剂量组,空白组不给药,各药物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同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丹蛭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50只10周龄SHR随机分为SHR空白组和西拉普利组及丹蛭降压方大、中、小剂量组,空白组不给药,各药物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同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4周后检测血压、心率、体重、左心室重量指数等心室肥厚形态学指标。结果10周龄SHR血压已有继续升高趋势,其体重低于正常大鼠;24周龄SHR心率与正常大鼠相近,而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高,同时发现24周龄SHR的右心室与左心室有同比例肥大。丹蛭降压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压的继续升高,降低心脏指数;对体重和心率无影响。结论丹蛭降压方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丹蛭降压方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玉英 范维琥 +2 位作者 马宇滢 蒋霞 李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大鼠不同时间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32只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7、14、21、28 d 4个组,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大鼠不同时间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32只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7、14、21、28 d 4个组,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VEGF的表达和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明显增加,弥散分部于心肌细胞和组织间隙,第7 d表达量最高,至14、21、28 d表达量逐渐降低,28 d基本降至基础水平,与VEGF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与新生血管密度相关。结论:内皮抑素在心肌梗死大鼠的缺血心肌中表达增加,与VEGF的动态变化一致,并与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提示内皮抑素可能参与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内皮抑素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符德玉 马宇滢 钱义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63-64,F003,共3页
为了解中医药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 :目前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及经方、验方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多 ,说明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鼻腔灌流实验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一峰 张新民 +1 位作者 刘闰红 马宇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建立一种客观有效的大鼠鼻腔灌流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大鼠致敏;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的伊文氏蓝的浓度。结果BN大鼠模型组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高于... 目的观察药物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建立一种客观有效的大鼠鼻腔灌流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大鼠致敏;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的伊文氏蓝的浓度。结果BN大鼠模型组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SD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鼻腔灌流实验结果在BN大鼠鼻炎模型中优于SD大鼠大鼠鼻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免疫次数对大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顾一峰 张新民 +1 位作者 马宇滢 刘闰红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4年第4期234-235,239,共3页
为观察不同免疫次数对大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随时间变化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卵 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的方式免疫大鼠,从第8天起每隔5 d心内采血一次,所得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和OVA-sIgE水平;结果发现:1)单次免疫和加强... 为观察不同免疫次数对大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随时间变化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卵 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的方式免疫大鼠,从第8天起每隔5 d心内采血一次,所得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和OVA-sIgE水平;结果发现:1)单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均可以使大鼠 血清总IgE升高,且升高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单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均可以使大 鼠血清OVA-sIg水平升高,第13天前两者变化趋势相似,第18天时出现差异,第23天时差异具 有显著性(P<0.05)。提示:增加免疫次数可使特异性IgE抗体进一步升高,但对血清总IgE影响 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IGE 大鼠 升高 特异性IGE 加强免疫 影响 IGE水平 免疫次数 时间变化 腹腔注射
下载PDF
FFA对足细胞活力的影响及丹酚酸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佑生 王文健 +5 位作者 马宇滢 刘毅 何春燕 何燕铭 陈伟华 应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考察游离脂肪酸(FFA)对培养小鼠足细胞株活力的影响,以及丹酚酸与黄芪多糖的干预效果。方法取分化的足细胞,给予不同浓度(7.5μmol/L~480μmol/L)的游离脂肪酸(FFA)干预,观察其对足细胞活力(XTT)的影响,以确定FFA干预的浓度,并根... 目的考察游离脂肪酸(FFA)对培养小鼠足细胞株活力的影响,以及丹酚酸与黄芪多糖的干预效果。方法取分化的足细胞,给予不同浓度(7.5μmol/L~480μmol/L)的游离脂肪酸(FFA)干预,观察其对足细胞活力(XTT)的影响,以确定FFA干预的浓度,并根据不同浓度丹酚酸与黄芪多糖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丹酚酸与黄芪多糖的治疗浓度范围。根据观察结果,取适当的FFA干预浓度(30μmol/L),观察不同浓度丹酚酸(2.5mg/L~80mg/L)与黄芪多糖(0.05g/L~1.6g/L)对足细胞活力的保护作用。结果FFA自15μmol/L浓度开始,至480μmol/L,对足细胞活力有明显影响,使足细胞活力明显降低。丹酚酸2.5mg/L~80mg/L与黄芪多糖0.05g/L~1.6g/L对正常培养足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但对FFA30μmol/L浓度干预后的足细胞活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丹酚酸在5mg/L~10mg/L浓度之间还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以10mg/L浓度作用最强,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着浓度的增加,保护作用无明显增强。黄芪多糖0.1g/L~0.8g/L的浓度足细胞保护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游离脂肪酸可明显降低培养足细胞的活力,丹酚酸与黄芪多糖有较好的保护足细胞活力作用,其中以丹酚酸10mg/L浓度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足细胞 丹酚酸 黄芪多糖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丹酚酸与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佑生 王文健 +5 位作者 刘毅 马宇滢 何春燕 何燕铭 陈伟华 应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考察游离脂肪酸(FFA)诱导足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中药组分丹酚酸与黄芪多糖防治FFA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效果。方法:采用永生化小鼠足细胞株,通过温度选择的培养方法诱导足细胞分化,分为空白组、FFA组(FFA30μmol/L)、FFA+丹酚酸组(10... 目的:考察游离脂肪酸(FFA)诱导足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中药组分丹酚酸与黄芪多糖防治FFA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效果。方法:采用永生化小鼠足细胞株,通过温度选择的培养方法诱导足细胞分化,分为空白组、FFA组(FFA30μmol/L)、FFA+丹酚酸组(10mg/L)、FFA+黄芪多糖组(0.2g/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以AnnexinV-FITC和PI双染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足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加FFA组足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加入丹酚酸与黄芪多糖后能够减少细胞凋亡的百分比,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丹酚酸与黄芪多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FA有促进足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丹酚酸与黄芪多糖对足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足细胞 丹酚酸 黄芪多糖
下载PDF
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毅 王文健 +5 位作者 李佑生 马宇滢 何燕铭 何春燕 陈伟华 应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和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小檗碱和不同作用时间后,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mRNA的表达,并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和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小檗碱和不同作用时间后,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mRNA的表达,并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0~10μmol/L小檗碱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内脂素mRNA的表达,其中10μmol/L时最明显,是空白对照组的4.96倍,其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内脂素mRNA的表达反而降低;10μmol/L的小檗碱作用3 h后内脂素mRNA的表达开始明显增强,至作用12 h时表达增强最明显,是基础组的4.57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内脂素mRNA的表达虽然有所下降,但到48 h时内脂素mRNA的表达仍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5、10、20μmol/L的小檗碱均可使内脂素蛋白的表达增加1.13、2.46、2.34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小檗碱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离体脂肪细胞内脂素mRNA及蛋白表达。小檗碱对内脂素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内脂素 3T3-L1脂肪细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