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和缩节胺对棉花纤维产量及品质时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坤 贾文华 +2 位作者 朱伟 刘伟 马宗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528,共15页
棉花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四桃”)的时空分布不同,但目前“四桃”的纤维产量和品质差异及其对氮(N)肥与缩节胺(DPC)配施的响应鲜见报道。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3个N肥用量为主区,即不施N肥(N0... 棉花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四桃”)的时空分布不同,但目前“四桃”的纤维产量和品质差异及其对氮(N)肥与缩节胺(DPC)配施的响应鲜见报道。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3个N肥用量为主区,即不施N肥(N0)、常量施N(N1)和过量施N(N2),用量分别为0、225和450 kg hm-2;以3个DPC用量为副区,即不喷施DPC(D0)、常量DPC(D1)和过量DPC(D2),用量分别为0、75和150 g hm-2。研究了N肥与DPC配施对棉花纤维产量及品质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N1处理的“四桃”纤维产量比N0和N2处理分别增加36.79%和3.27%, N2处理减产不显著;D1处理比D0和D2处理分别增产17.53%和8.50%, D2处理减产达到显著水平;N1D1组合产量最高,其余组合减产1.15%~51.53%。N1D1组合的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产量分别占8.89%、45.35%、33.41%和12.36%,伏桃和早秋桃是产量主体,但早秋桃的成产强度大。随着施N量增加,早秋桃和晚秋桃的纤维产量占比增加,而随着DPC用量增加则表现相反。(2) N肥用量和DPC用量均对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但对纤维伸长率影响达不到显著水平。N1处理和D1处理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优,但D0处理马克隆值最佳。N肥与DPC用量互作对“四桃”的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其中, N1D1处理“四桃”的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表现最优,而N2D2处理“四桃”的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表现最差。此外,过量施N和过量喷施DPC均会升高马克隆值。(3)“四桃”的纤维品质存在差异。伏前桃的纤维品质除马克隆值最优外,其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比强度最差;伏桃和早秋桃的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比强度最优,但马克隆值表现最差,伸长率居中;晚秋桃的伸长率最优,其余品质指标均居中。研究结果丰富了“四桃”产量和品质差异的相关理论,并为棉花合理施N和喷施DPC以及“四桃”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缩节胺 四桃 纤维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适宜氮肥和缩节胺配合施用显著提高棉花“四桃”种子的播种和营养品质
2
作者 李志坤 杜远仿 +2 位作者 刘伟 朱伟 马宗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8-965,共18页
【目的】研究棉花“四桃”种子品质及其对氮肥和缩节胺(DPC)配合施用的响应,为高质量棉花种子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进行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3个氮肥用量,即:不施氮肥(N0)、施用常量... 【目的】研究棉花“四桃”种子品质及其对氮肥和缩节胺(DPC)配合施用的响应,为高质量棉花种子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进行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3个氮肥用量,即:不施氮肥(N0)、施用常量氮肥(N1,225 kg/hm^(2))和过量氮肥(N2,450 kg/hm^(2));副区为3个DPC用量,即:不喷施DPC(D0)、喷施常量DPC(D1,75 g/hm^(2))和过量DPC(D2,150 g/hm^(2))。测定了棉花“四桃”种子的播种品质(籽指、发芽势和发芽率)和营养品质(总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四桃”种子的播种品质和营养品质差异显著,伏桃和早秋桃的籽指以及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高于伏前桃和晚秋桃。伏桃和早秋桃的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伏前桃和晚秋桃,但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伏前桃和晚秋桃,“四桃”的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用氮肥与DPC均可显著提升“四桃”种子的发芽品质和营养品质。N1处理“四桃”种子的平均籽指与N2没有显著差异,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N2处理;N1处理的种子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平均含量显著高于N2处理,但总淀粉、可溶性糖显著低于N2处理。D1处理的种子平均籽指低于D2处理,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高于D2;D1处理的种子总蛋白、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平均含量高于D2,总淀粉、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低于D2。在氮肥与DPC的9个用量组合中,N1D1组合的发芽势、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较其他8个处理组合分别增加了3.35%~40.86%、3.80%~43.01%、13.75%~54.86%和1.11%~13.48%。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总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伏桃和早秋桃的种子质量明显优于伏前桃和晚秋桃。适宜氮肥与DPC用量组合可显著提高种子总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而提升发芽势和发芽率。施用常量氮肥(225 kg/hm^(2))配合常量DPC(75 g/hm^(2)),并采收早秋桃和伏桃有利于提升棉花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四桃”种子 氮肥 缩节胺 播种品质 营养品质
下载PDF
适量氮肥和缩节胺配施提高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的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袁方方 +1 位作者 李志坤 马宗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38-1750,共13页
【目的】探讨适量氮肥和缩节胺(DPC)配施提高棉花产量的机理,为合理施用氮肥和D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进行了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3个氮肥用量,即:不施氮肥(N0)、施用常量氮肥(N1,225 kg/hm^... 【目的】探讨适量氮肥和缩节胺(DPC)配施提高棉花产量的机理,为合理施用氮肥和D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郑州市黄河滩区进行了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3个氮肥用量,即:不施氮肥(N0)、施用常量氮肥(N1,225 kg/hm^(2))和过量氮肥(N2,450 kg/hm^(2));副区为3个DPC用量,即:不喷施DPC(D0)、喷施常量DPC(D1,75 g/hm^(2))和过量DPC(D2,150 g/hm^(2))。调查测定了叶片SPAD值、器官干物质质量和含氮量、“四桃”数量及产量等。【结果】不同施氮量下,棉花皮棉产量表现为N1>N2>N0。不同DPC用量下,籽棉和皮棉产量均表现为D1>D2>D0。氮肥与DPC用量组合对衣分及籽棉产量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对皮棉产量有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与N1D1相比,N0D0组合叶片SPAD值低,干物质和氮素更多在茎枝部位积累,造成总产量下降。但在N0条件下,D1较D0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SPAD值、总铃数和铃重,进而提高了产量。N1D1组合表现最佳,干物质和N素更多的分配到蕾铃器官,棉花的伏前桃和伏桃以及棉株1~10果枝成铃较多,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协调,其皮棉产量达1949.52 kg/hm^(2),比N0D0和N2D2组合分别增加106.75%和20.36%。N2D2组合过高的叶片SPAD值导致干物质和氮素较多分配至叶片中,影响了棉花的生殖生长。【结论】氮肥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衣分以及籽棉和皮棉产量的互作效应显著。常量氮肥配合常量缩节胺情况下,干物质和氮素更多地分配在蕾铃部位,且成铃时空分布合理,最终获得高产。过量施用氮肥需要配合过量缩节胺来克服过度营养生长,以维持皮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用量 缩节胺用量 SPAD值 干物质和氮素分配 成铃时空分布 产量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丁康展 郭忠平 +2 位作者 马宗斌 孙建都 杜兆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为解决某矿急倾斜中厚煤层倾角及厚度变化大的开采问题,提出了“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是沿急倾斜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若干区段,每个区段沿急倾斜煤层走向仅布置1条巷道。此巷道服务于1个采煤区段,担负工... 为解决某矿急倾斜中厚煤层倾角及厚度变化大的开采问题,提出了“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是沿急倾斜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若干区段,每个区段沿急倾斜煤层走向仅布置1条巷道。此巷道服务于1个采煤区段,担负工作面通风、运输和行人等任务。对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综放工艺和沿空留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该采煤方法使采煤工作面形成全负压通风,避免了巷道与采空区窜风,杜绝了采空区瓦斯积聚和遗煤自燃,实现了采煤机械化,提高了急倾斜中厚煤层的开采效率和煤炭回收率。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法为类似急倾斜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中厚煤层 单一巷道 放顶煤采煤法 沿空留巷
下载PDF
施氮量对黄河滩区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马宗斌 严根土 +3 位作者 刘桂珍 黄群 李伶俐 朱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9-857,共9页
为探讨黄河滩地植棉适宜的施氮水平,以转双价(Bt Cry1A+CpTI)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设置了N 0、150、300和450 kg/hm2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 为探讨黄河滩地植棉适宜的施氮水平,以转双价(Bt Cry1A+CpTI)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设置了N 0、150、300和450 kg/hm2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有下降趋势,进而延缓了叶片的衰老进程。在施氮量为N 300 kg/hm2时,棉花干物质积累量较大,且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高;施氮量过低时,干物质积累量较少;施氮量过高时,有利于营养器官生长,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但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低。棉花施氮量为N 300kg/hm2时籽棉产量最高,比不施氮(N 0)和施氮量为N 150 kg/hm2的处理分别增加15.29%和9.7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施N 450 kg/hm2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土壤肥力较低且下层土质沙性较强的黄河滩地,棉花的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棉花 叶片生理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 被引量:63
6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2 位作者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快于SPAD值,表现为吐絮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盛铃期,而吐絮期的SPAD值与盛铃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在DPC化控条件下,仍可使用SPAD值进行棉花叶色诊断,但应注意生育后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不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DPC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专用小麦中后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马宗斌 熊淑萍 +1 位作者 何建国 马新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4-1551,共8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强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豫麦34"、中筋小麦"豫麦49"和弱筋小麦"豫麦50"生育中后期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小麦根际真菌、...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强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豫麦34"、中筋小麦"豫麦49"和弱筋小麦"豫麦50"生育中后期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小麦根际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际pH值对氮素形态的反应不同。"豫麦34"施用硝态氮,对根际土壤真菌、细菌(除成熟期外)和放线菌数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豫麦49"施用铵态氮,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大,根际真菌数量在孕穗期和开花期以酰胺态氮处理最大,而成熟期以硝态氮处理最大;"豫麦50"施用硝态氮,对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均表现为在酰胺态氮处理下,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在铵态氮处理下,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最高;在硝态氮处理下,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和pH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专用小麦 根际微生物 根际土壤酶 根际PH值
下载PDF
施钾对不同基因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2 位作者 朱伟 闫旭霞 李志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9-1134,共6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抗虫棉新棉33B、常规棉中棉所12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不同基因型棉花施氯化钾225 kg/hm2,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抗虫棉新棉33B、常规棉中棉所12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不同基因型棉花施氯化钾225 kg/hm2,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棉花干物重及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棉所38、新棉33B和中棉所12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3.60%、10.66%和4.21%;棉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等品质也得到改善。中棉所38和新棉33B比中棉所12施钾的效果更好,生产上应优先给抗虫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施用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钾 光合特性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氮肥分施比例对黄河滩地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宗斌 严根土 +3 位作者 刘桂珍 黄群 李伶俐 朱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2-1101,共10页
黄河滩地肥力较低,土质偏沙。为探讨黄河滩地棉花适宜的施氮方式,以转双价(Bt Cry1A+CpTI)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氮肥不同分施比例[基肥∶花铃肥∶盖顶肥分别为0∶0.4∶0.6(T1),0.2∶0.4∶0.4(T2),0.4∶0.4... 黄河滩地肥力较低,土质偏沙。为探讨黄河滩地棉花适宜的施氮方式,以转双价(Bt Cry1A+CpTI)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氮肥不同分施比例[基肥∶花铃肥∶盖顶肥分别为0∶0.4∶0.6(T1),0.2∶0.4∶0.4(T2),0.4∶0.4∶0.2(T3),0.6∶0.4∶0(T4)]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前移,在叶片展开期,其氮代谢产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全氮)的含量呈增加趋势;在叶片功能期,氮代谢产物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氮肥分施比例为0.4∶0.4∶0.2的处理其含量最高;至衰老期和脱落期,氮代谢产物随着氮肥的前移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氮代谢产物含量的趋势相同,而叶片丙二酫(MDA)含量则表现相反。氮肥分施比例为0.4∶0.4∶0.2(T3)时,棉花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大,且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高;氮肥前移或后移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分施比例为0.4∶0.4∶0.2(T3)的处理子棉产量最高,分别比T1,T2和T4处理增加11.24%,4.15%和5.47%,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建议在黄河滩区肥力中等偏下、土质偏沙的地块,棉花施用基肥、花铃肥和盖顶肥的比例为0.4∶0.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分施比例 棉花 叶片生理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宗斌 严根土 +2 位作者 刘桂珍 霍晓妮 贾文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7,共6页
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种子检疫、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健株栽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并提出了今后黄萎病防治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防治技术 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宗斌 王小纯 +1 位作者 何建国 马新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997,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后根系、旗叶和籽粒内源激素IAA、GA3、ABA和Z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对3种氮素形态的响应不同.氮素形态调节籽粒灌浆是通过根系...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后根系、旗叶和籽粒内源激素IAA、GA3、ABA和Z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对3种氮素形态的响应不同.氮素形态调节籽粒灌浆是通过根系、旗叶和籽粒中内源激素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酰胺态氮与硝态氮处理相比,小麦花后5~15 d,旗叶GA3含量、籽粒IAA和ABA含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Grain-filling rate, GFR)较高;花后15~25 d,根系GA3含量、旗叶IAA和GA3含量、籽粒ABA含量较高,籽粒IAA含量较低,GFR较低.铵态氮与硝态氮处理相比,小麦花后5 d,籽粒ZR含量较高;花后15 d前后,籽粒IAA、ABA含量较低,GFR较低;花后20~25 d,根系ZR、GA3含量较低,旗叶IAA、GA3含量较低,ABA含量较高,籽粒ABA、GA3含量较低,IAA含量较高,GFR较高.铵态氮比硝态氮处理的小麦籽粒粒重显著增加.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比硝态氮处理增产显著.建议在'豫麦49'施肥时,使用铵态氮或酰胺态氮并配施硝化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小麦 根系 旗叶 籽粒 内源激素含量
下载PDF
施钾方式对抗虫杂交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马宗斌 贾文华 +1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7-582,共6页
以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和‘鲁棉研15号’为材料,研究了育苗移栽种植条件下施钾方式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钾肥相比,在棉苗移栽期和初花期分2次或移栽期一次性施入氯化钾225kg/hm2,能提高棉花LAI、叶片SPAD... 以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和‘鲁棉研15号’为材料,研究了育苗移栽种植条件下施钾方式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钾肥相比,在棉苗移栽期和初花期分2次或移栽期一次性施入氯化钾225kg/hm2,能提高棉花LAI、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ФPSⅡ,加大叶片Gs,提高叶片Pn;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皮棉产量显著增加;并改善了棉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和整齐度等品质性状。表明于棉花移栽期和初花期分2次施入钾肥比移栽期一次性施入效果更好,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4.43%和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施钾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中早熟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宗斌 陈刚 +2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李伶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3,共3页
以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为材料,设6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中早熟抗虫棉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基部、中部、上部果枝和内围果节的成铃数以及伏前桃、晚秋桃数有增加的趋势,伏前桃和早秋桃则在中等密度下较多... 以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为材料,设6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中早熟抗虫棉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基部、中部、上部果枝和内围果节的成铃数以及伏前桃、晚秋桃数有增加的趋势,伏前桃和早秋桃则在中等密度下较多;中、低密度处理的基部和中部果枝的成铃数占总成铃数的比例较大,高密度处理的上部果枝成铃比例较大。随着密度增加,内围果节的成铃数占总成铃数比例增加,外围果节的成铃比例则下降;伏前桃和晚秋桃的比例增加,而伏桃和早秋桃的比例明显下降。当密度为5.10万株/hm2时,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霜前花率较高,僵烂花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成铃 时空分布 产量
下载PDF
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2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杨铁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夏棉采用麦秸覆盖,出苗后0~50d,5,10和20cm土层的平均温度均有降低,5cm土层温度在8:00,15:00和20:00时均低于CK,土壤温差减小 出苗后0~30d,覆盖处理0... 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夏棉采用麦秸覆盖,出苗后0~50d,5,10和20cm土层的平均温度均有降低,5cm土层温度在8:00,15:00和20:00时均低于CK,土壤温差减小 出苗后0~30d,覆盖处理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CK分别增加0 13%~2 56%和0 06%~1 96% 07-19~08-31,株高比CK增加2 3%~9 0%;LAI比CK增加0 047~0 802,07-31~09-13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比CK提高16 6%~28 2%.棉花单株结铃增加6 9%,铃重增加5 7%,皮棉产量比CK提高1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夏棉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施肥与缩节胺配合对麦后直播夏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2 位作者 谢德意 房卫平 杨铁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4-97,共4页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3个N、P、K施肥水平配合2个缩节胺(DPC)用量对麦后直播夏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和氯化钾150kg/hm2配合喷施DPC90g/hm2,有利于提高夏棉叶片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3个N、P、K施肥水平配合2个缩节胺(DPC)用量对麦后直播夏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和氯化钾150kg/hm2配合喷施DPC90g/hm2,有利于提高夏棉叶片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活性(Fv/Fo)、光合效率(Pn)和气孔导度(Gs),棉花群体光合速率(CAP)高,单株结铃多,优质铃增加,铃重大,比其他处理皮棉增产17.4%~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缩节胺 麦后直播夏 棉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盛铃期施钾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1 位作者 谢德意 房卫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中熟杂交棉标杂A1、经杂2号和早熟常规棉豫早06、中棉30品种,研究了盛铃期施钾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土壤施入氯化钾150 kg.hm-2,可提高棉花盛铃期至初絮期叶片SPAD值和Fv/Fm,Fv/Fo;加大叶片的E和C...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中熟杂交棉标杂A1、经杂2号和早熟常规棉豫早06、中棉30品种,研究了盛铃期施钾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土壤施入氯化钾150 kg.hm-2,可提高棉花盛铃期至初絮期叶片SPAD值和Fv/Fm,Fv/Fo;加大叶片的E和C,提高叶片的Pn;棉花单株结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标杂A1、经杂2号、豫早06和中棉30皮棉产量分别提高2.0%,8.6%,13.0%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盛铃期 施钾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抗虫杂交棉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2 位作者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2-2066,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高;但在盛铃期之后,其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相对较高,MDA含量较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皮棉产量分别比1∶1和2∶1处理显著增加3.66%和7.33%。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适的氮肥基追比(1∶2)能保持生育后期棉花叶片活性氧代谢相对协调,延缓棉花叶片的衰老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基追比 抗虫杂交棉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1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试验采用2个播期配合4个密度研究了短季棉豫早73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麦收前5月2 0日播种,种植密度为11.2 5万株/hm2 的棉花生育进程与棉花的最佳生长季节较为吻合,叶面积系数大,单株结铃增加,较其他处理增产4 .7%~81.8% ;如果... 试验采用2个播期配合4个密度研究了短季棉豫早73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麦收前5月2 0日播种,种植密度为11.2 5万株/hm2 的棉花生育进程与棉花的最佳生长季节较为吻合,叶面积系数大,单株结铃增加,较其他处理增产4 .7%~81.8% ;如果推迟到麦收后6月5日播种,将密度增加到13.5 0万株/hm2 ,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豫早73 播期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两个小麦品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宗斌 何建国 +1 位作者 王小纯 马新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豫麦34和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设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并加入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在小麦开花后定期取样,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籽粒中IAA、GA3...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豫麦34和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设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并加入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在小麦开花后定期取样,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籽粒中IAA、GA3、ABA和ZR含量。【结果】酰胺态氮处理下,豫麦34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ABA,GA3含量较高,灌浆速率较早达到高峰,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相比,粒重分别增加9.16%和5.74%。铵态氮处理下,豫麦50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GA3含量高;籽粒灌浆后期,IAA含量仍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且下降较为平缓,与酰胺态氮和硝态氮相比,粒重分别增加3.88%和11.52%。【结论】氮素形态对两个品种的影响不同,酰胺态氮有利于调节豫麦34内源激素水平,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而铵态氮对豫麦50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小麦 品种 籽粒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宗斌 熊淑萍 +2 位作者 马新明 何建国 台国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从施氮量、施氮时期、施氮形态3条途径综述了施氮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有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着重开展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施氮形态对小麦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施氮时期 施氮形态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