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在自然状态小鼠心电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晓燕 邵诗捷 +2 位作者 曹佳如 马嵋 张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目的探讨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在自然状态小鼠心电监测中的应用,并提供自然清醒状态小鼠的心电参数。方法20只C57小鼠(雌雄各半)安装植入式电极,连续记录小鼠全天24 h心电活动并分析其心电参数。结果20只C57小鼠均完成24 h监测。C57小鼠... 目的探讨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在自然状态小鼠心电监测中的应用,并提供自然清醒状态小鼠的心电参数。方法20只C57小鼠(雌雄各半)安装植入式电极,连续记录小鼠全天24 h心电活动并分析其心电参数。结果20只C57小鼠均完成24 h监测。C57小鼠全天平均心率为(493.55±73.29)次/分。雌鼠全天平均心率为(522.83±63.70)次/分,最大心率673.60次/分,最小心率385.90次/分。雄鼠全天平均心率为(464.27±70.55)次/分,最大心率641.60次/分,最小心率321.50次/分。雌性小鼠的全天平均心率快于雄性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夜间平均心率较白天平均心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07∶00-19∶00,夜间19∶00-次日07∶00小鼠相关心率变化指标结果显示,雌性小鼠白天平均心率较夜间平均心率增快,雄性小鼠白天平均心率较夜间平均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状态下小鼠的心电指标结果显示,雌、雄小鼠P波振幅、P波时限以及RR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的QRS时限较雌性小鼠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小鼠QRS振幅以及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可安全、微损伤地对自由活动状态的小鼠进行24小时心电参数记录,其记录的信号清晰、稳定,可用于正常及急慢性模型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率及心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 小鼠 自然状态 心电图
下载PDF
不同浓度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心电指标和心肌病理的早期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佳如 赵宇卉 +2 位作者 马嵋 王晓燕 张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424-143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_(1)-adrenergic receptor autoantibodies,β_(1)AAbs)对大鼠心电指标及心肌细胞病理的早期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免疫组经...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_(1)-adrenergic receptor autoantibodies,β_(1)AAbs)对大鼠心电指标及心肌细胞病理的早期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免疫组经尾静脉注射β_(1)AAbs建立被动免疫β_(1)AAbs升高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各组大鼠均佩戴穿戴式心电传感器在自然状态下连续监测5 d,分析心率,昼夜节律;使用LEAD-7000心电生理仪记录大鼠基线、免疫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的6导心电图,免疫5 d后行大鼠心肌细胞HE染色。结果(1)各组大鼠夜间心率均高于白天,各免疫组5 d内平均心率较对照组增快(P<0.05);(2)免疫低浓度组在免疫第四天达到心率高峰;中浓度组在免疫5 d内心率持续增快;高浓度组在免疫第二天达到心率高峰,第三天开始下降(P<0.05);(3)各免疫组P波时限延长,免疫中、高浓度组P波振幅增高,免疫低浓度组QTc间期延长,免疫低、中浓度组QRS波振幅增高(P<0.05);(4)免疫低、中浓度组心肌细胞完整性降低,免疫高浓度组心肌细胞明显碎裂,细胞核空泡状。结论β_(1)AAbs增高早期可增加大鼠心率,延长P波时限;低浓度β_(1)AAbs延长QTc间期;低、中浓度β_(1)AAbs可使心肌细胞完整性降低,高浓度使心肌细胞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 心率 心电图 心肌细胞结构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模型的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 杨徐 +6 位作者 张玲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敏 曹桂秋 李耀东 孙华鑫 马嵋 汤宝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16-42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开胸植入电极法与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制作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安全性,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起搏器电极植入途径的不同,将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两组,开胸组(n=6)开胸后在左心耳固... 目的通过比较开胸植入电极法与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制作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安全性,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起搏器电极植入途径的不同,将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两组,开胸组(n=6)开胸后在左心耳固定起搏电极,介入组(n=6)经颈外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器电极至右心耳或右心房。待一般情况稳定后,开启起搏器予以连续起搏6周,两组起搏频率均为400次/min。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持续起搏6周后进行心脏B超检查,评估心脏结构的变化。术后通过观察伤口、监测体温、检测降钙素原以及NT-proBNP,评估是否有皮下感染、囊袋感染、血性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结果12只犬中,开胸组1只术后第3天死亡,介入组1只术后第7天猝死,其余10只犬均完成实验。两组均能诱发房颤。起搏前和起搏6周后,两组心脏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均较起搏前增大。但两组射血分数起搏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开胸组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介入组(50.0%vs.16.7%,P<0.05),两组感染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66.7%vs.33.3%,P<0.05)。结论制作心房快速起搏犬模型时,从降低感染率和心衰发生率的角度而言,X线透视下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要优于开胸植入电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感染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嵋 张燕 +3 位作者 张玲 魏琴 段明军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初步建立不同浓度下制备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并分别以四个浓度皮下注射于裸鼠腋下每只0.2 mL。根据BGC-823细胞注射浓度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组一5×... 目的初步建立不同浓度下制备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并分别以四个浓度皮下注射于裸鼠腋下每只0.2 mL。根据BGC-823细胞注射浓度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组一5×107个活细胞/mL(n=10);组二1×107个活细胞/mL(n=10);组三1×106个活细胞/mL(n=10);组四1×105个活细胞/mL(n=10)。观察各组裸鼠摄食、活动情况、精神状态、死亡率、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各组裸鼠摄食、精神情况正常,无死亡现象。除组四1×105个活细胞/mL浓度组成瘤率为0%外,其余各组成瘤率均为100%,瘤体出现时间在3~7 d,肿瘤血管密度MVD平均为:(123.26±31.57)个/mm2。结论初步建立了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建立此细胞系模型的最低浓度。为胃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株 裸鼠 肿瘤模型 肿瘤血管密度 裸鼠模型
下载PDF
高原低氧适应动物新疆灰旱獭右心室重构的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嵋 姜涛 +6 位作者 张春 魏琴 段明军 王雪梅 李志强 寿玺 陈启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灰旱獭高原低氧适应性改变致右心室重构组织学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新疆灰旱獭右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同时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和纤维化程度变化。结果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多... 目的探讨新疆灰旱獭高原低氧适应性改变致右心室重构组织学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新疆灰旱獭右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同时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和纤维化程度变化。结果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多,右心室肥厚指数、体重指数明显增高。CX43蛋白表达减少和(或)分布的改变。结论高原低氧致新疆灰旱獭右心室结构重构,可作为研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新疆灰旱獭 右心室重构
下载PDF
5/6肾切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嵋 汪惠才 +2 位作者 魏琴 杨宁 张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构建5/6肾切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探讨其心房电生理特性。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与肾衰组(CKD组),各15只。对两组大鼠体重、血清指标、超声心动图、心率、血... 目的构建5/6肾切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探讨其心房电生理特性。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与肾衰组(CKD组),各15只。对两组大鼠体重、血清指标、超声心动图、心率、血压、心房有效不应期(atrium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AERP)、房颤诱发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5/6肾切除可成功制作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与control组比较,6周后CKD组肌酐、尿素氮显著增加,体重显著降低,心脏重量显著增加,心脏/体重比增加,血压显著增加,CKD组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期厚度均显著增加,左室后壁厚度显著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有效不应期显著缩短,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模型6周后可成功制作慢性肾衰竭模型,同时可引起高血压,心衰,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和房颤诱发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大鼠 心衰 心电生理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仓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嵋 张燕 +5 位作者 魏琴 姜涛 段明军 张春 王雪梅一 侯月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仓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仓鼠复制皮肤深Ⅱ度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模型对照组(B组),将体外培养至第5代的同种异体BMMSCs,数目为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仓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仓鼠复制皮肤深Ⅱ度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模型对照组(B组),将体外培养至第5代的同种异体BMMSCs,数目为1×107/ml,通过局部注射加表面涂抹上清的方法移植至干细胞移植组烫伤部位,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愈合效果,分别于移植后1、3、7、14d每组5只取材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PCR检测皮肤肥大细胞糜蛋白酶数量。结果千细胞移植组愈合速度快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愈合质量好于对照组,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均检测到糜蛋白酶表达,在第3日表达最高。结论BMMSCs能促进创面愈合,皮肤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可能参与了创面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烫伤 仓鼠 糜蛋白酶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嵋 吴春梅 +2 位作者 李娜 阿丽娅·阿克木 汪惠才 《大众科技》 2019年第10期125-126,153,共3页
目的:探索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及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247名学生分成2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2016级133人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授课。... 目的:探索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及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247名学生分成2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2016级133人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2015级114人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考试通过率和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形成性评价 外科实验教学
下载PDF
过氧化氢与过氧乙酸两种消毒剂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终末消毒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嵋 吴春梅 张燕 《大众科技》 2021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7.5%过氧化氢、15%过氧乙酸两种消毒剂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5×105 CFU/片~5×106 CFU/片)对7.5%过氧化氢、15%过氧乙酸作用不同时间进行生物安全三级... 目的:比较7.5%过氧化氢、15%过氧乙酸两种消毒剂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5×105 CFU/片~5×106 CFU/片)对7.5%过氧化氢、15%过氧乙酸作用不同时间进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空间表面和实验室的关键防护设备(生物安全柜和高效过滤器)消毒效果评价。结果:在室内温度为23.4℃~24.5℃、相对湿度为45%~86%的条件下,作用40分钟的两种消毒剂均可将房间空间表面的嗜热脂肪芽孢载体全部杀灭。结论:为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终末消毒选择消毒剂浓度及相应的作用时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过氧化氢 15%过氧乙酸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终末消毒
下载PDF
miR-21对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涛 张春 +9 位作者 杨晨晨 刘清 戴芳 马嵋 郑树涛 伊力亚尔.夏合丁 寿玺 李志强 林仁勇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对食管癌移植瘤模型肿瘤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用miR-21(miR-21组)、miR-21抑制剂(miR-21抑制剂组)和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半胱氨...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对食管癌移植瘤模型肿瘤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用miR-21(miR-21组)、miR-21抑制剂(miR-21抑制剂组)和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锌脂蛋白转录因子(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miR-21组和miR-21抑制剂组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组Ki-67阳性表达率[(86.28±14.3)%]和Snail阳性表达率[(88.76±12.3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6.72±15.68)%和(72.35±8.36)%]及miR-21抑制剂组[(19.34±10.23)%和(35.26±10.28)%];而miR-21组和生理盐水组的Caspase-3阳性率[(35.27±16.12)%和(45.62±23.32)%]明显低于miR-21抑制剂组[(76.45±18.32)%]。结论 miR-21与食管癌生长和转移相关,抑制miR-21可抑制移植瘤生长和转移,并且通过影响Ki-67、Caspase-3和Snail的表达发挥作用。提示miR-21可作为食管癌临床治疗候选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 微小RNA-21(miR-21)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 锌脂蛋白转录因子(Snail)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建立迷走神经介导的急性房颤犬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玲 郭玉君 +2 位作者 孙娟 马嵋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介导的急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成年杂种犬16只,分离暴露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植入刺激电极,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n=4),仅行高右房刺激600次/min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干刺... 目的探讨建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介导的急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成年杂种犬16只,分离暴露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植入刺激电极,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n=4),仅行高右房刺激600次/min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干刺激组(RVT组,n=6),行高右房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干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组((LVT组,n=6),行高右房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以1 000次/min、不同电压刺激强度行左右迷走神经干刺激,测定心率、AF诱发率。结果对照组行猝发刺激(S1S1刺激)时,AF的诱发率为47.62%,高于(S1S2刺激)的AF诱发率(9.52%)(P<0.05)。RVT组S1S1刺激AF的诱发率为85.71%,高于S1S2刺激的AF诱发率(26.98%)(P<0.05)。LVT组S1S1刺激AF的诱发率为64.29%,高于S1S2刺激的AF诱发率(19.05%)(P<0.05)。结论单侧迷走神经刺激+快速右心房起搏可成功建立迷走神经介导的阵发性AF犬模型。右侧迷走神经干刺激AF的诱发率高于左侧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干 模型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48h房颤犬左、右心耳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玲 孙娟 +4 位作者 马嵋 周祁娜 王凌鹏 王欢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8-42,I0005,共6页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列芯片(microelectrode arrays chip,MEA)技术评价48 h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犬左、右心耳(LAA、RAA)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随意来源犬12只,以600次/分起搏右心房建立AF模型,分为48 h AF组(n=6)和对照组(n=6)。造...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列芯片(microelectrode arrays chip,MEA)技术评价48 h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犬左、右心耳(LAA、RAA)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随意来源犬12只,以600次/分起搏右心房建立AF模型,分为48 h AF组(n=6)和对照组(n=6)。造模成功后迅速开胸剪取LAA、RAA,置于盛有台式液的MEA中,分别记录AF组及对照组LAA、RAA场电位(field action potential,FAP)形态、振幅、放电频率及激动传导情况。结果 AF组LAA、RAA组织FAP节律绝对不齐,LAA(185.22±25.62)次/分,较对照组(156.44±8.88)次/分增加15.67%(P<0.01),RAA(102.39±16)次/分,较对照组(156.44±8.88)次/分减慢34.62%(P<0.01)。48 h AF组LAA组织电压(458.33±26.73)μV较对照组(740.55±18.93)μV降低38.11%(P<0.01),RAA(504.83±39.93)μV较对照组(840.56±18.93)μV明显降低(P<0.01),48 h房颤组LAA组织FAP时程(45.28±8.59)ms较对照组(70.77±6.98)ms缩短15 ms(P<0.01)。RAA(61.78±7.1)ms较对照组(75.83±7.63)ms缩短14 ms(P<0.01)。48 h AF组LAA、RAA FAP传导异质性增加。结论应用MEA技术可反映心肌组织片场电位电生理特性,48 h AF后LAA放电频率增加,频率绝对不齐,LAA、RAA电压降低,场电位时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微电极阵列 场电位 电生理学 左心耳 右心耳 随意来源犬
下载PDF
应用微电极芯片技术评价抗心房颤动药物对兔右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娟 黄焰 +8 位作者 张玲 马嵋 郭新贵 焦昌安 郭玉君 刘海利 李天奇 徐文莉 依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9-642,共4页
目的:应用微电极芯片技术筛选和评价抗心房颤动(房颤)药物对兔右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影响。方法:兔32只随机分为4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组(TEA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钡组(BaCl2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镉组(... 目的:应用微电极芯片技术筛选和评价抗心房颤动(房颤)药物对兔右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影响。方法:兔32只随机分为4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组(TEA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钡组(BaCl2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镉组(CdCl2组,n=8),胺碘酮组(n=8)。经颈内静脉将电极置入右心房,以600次/分行心房快速起搏(RAP),给予TEA、BaCl2、CdCl2和胺碘酮观察抗房颤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对电生理指标场电位时程(fAPD)的影响。结果:24小时快速起搏后,20 mmol/L TEA使场电位时程由(176.67±8.66)ms延长到(196.11±10.76)ms(P=0.012)。1×10-4mol/L BaCl2使场电位时程由(182.22±12.87)ms延长到(191.11±13.09)ms(P=0.039)。CdCl2使场电位时程由(178.33±7.85)ms延长到(206.67±9.70)ms(P=0.0015)。2×10-6 mmol/L胺碘酮灌流心脏组织,场电位时程由(167.38±13.67)ms延长到(185±15.14)ms(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起搏兔右心房致房颤模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抗房颤药物筛选模型,结合微电极芯片技术有可能用于抗房颤药物开发的早期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快速起搏 微电极芯片 场电位时程 胺碘酮
下载PDF
化学消融法构建大鼠房室传导阻滞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雪梅 马嵋 +2 位作者 张春 寿玺 温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制备稳定、可靠的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动物模型在抗心律失常新药及生物工程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化学消融法构建大鼠AVB模型,为新药开发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将成年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 目的制备稳定、可靠的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动物模型在抗心律失常新药及生物工程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化学消融法构建大鼠AVB模型,为新药开发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将成年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等渗盐水组、维拉帕米组、化学消融法1组、化学消融法2组,每组15只。等渗盐水组0.9%的NaCl按照5 mg/kg尾静脉注射、盐酸维拉帕米组按照盐酸维拉帕米5 mg/kg尾静脉注射,化学消融法1组于房室沟注射无水乙醇50μL,化学消融2组于主动脉根部与右房交界处注射无水乙醇50μL。所有实验组都用电生理记录仪记录心电图,对各实验大鼠房室交界区行HE染色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免疫组化。结果成功建立大鼠AVB模型。化学消融法1组、2组CX43蛋白表达[(15.20±2.23)个/视野、(22.10±4.70)个/视野]较等渗盐水组[(45.00±2.24)个/视野]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可见等渗盐水组和维拉帕米组房室结区心肌组织排列整齐,未见明显改变,CX43阳性蛋白表达清楚。化学消融法1组和化学消融法2组心肌变性坏死,CX43阳性蛋白表达较淡。化学消融法1组和2组三度AVB发生率(73.3%、60.6%)及死亡率(33.3%、26.7%)较维拉帕米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学消融法可建立稳定可靠持久的AVB模型,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模型 化学消融法 缝隙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BMP-2体外诱导OPG-/-小鼠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春 魏琴 +6 位作者 王雪梅 匡颖 段明军 卓菲亚·克依木 姜涛 马嵋 温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对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的能力,评价BMP-2活性多肽的成骨诱导性及诱导成骨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取OPG-/-小鼠股骨,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至P,代时改用条件...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对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的能力,评价BMP-2活性多肽的成骨诱导性及诱导成骨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取OPG-/-小鼠股骨,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至P,代时改用条件培养基,在15%FBS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农度为0.3岭、0.2ug、0.1ug、0.05ug、0ug的BMP-2,并依次记为A、B、c、D和E组。细胞培养至1、3、5、7d,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钙试剂盒测定细胞钙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中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5b(TRACP5b)的表达,检测不同浓度BMP.2活性多肽体外诱导成骨的能力。结果ALP活性和钙含量检测显示,A组和B组较其他组增加明显(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CP5b检测显示,A、B、c组第3、5和7日TRACP5b表达均低于D、E组(P〈0.05),但A和B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MP-2活性多肽能有效地促进OPG-/-小鼠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其诱导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最佳诱导剂量为0.2u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2 OPG-/-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成骨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兔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琴 刘媛媛 +4 位作者 姜涛 马嵋 张春 伊力亚尔·夏合丁 朱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2种方法对大白兔肺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异体兔肺移植模型,随机等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组)。监测移植再灌注后60、...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2种方法对大白兔肺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异体兔肺移植模型,随机等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组)。监测移植再灌注后60、120 min时氧分压(PaO_2 )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结果成功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肺移植模型,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2种方法干预,病理结果显示,IPC组和IPOST组肺组织的损伤较轻,但IPC组损伤最轻;各组在不同时间点PaO_2 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120 min时,IPOST、IPC组PaO_2 高于IR组,IPOST组PaO_2 低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OD、MDA、NO、TNF-α及W/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PC组SOD、NO高于IR组,而MDA、TNF-α及W/D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ST组SOD、NO低于IPC组,而MDA、TNF-α及W/D高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对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缺血预处理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移植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涛 魏琴 +4 位作者 刘媛媛 马嵋 张春 伊力亚尔·夏合丁 朱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1-74,78,共5页
目的比较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这两种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肺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异体兔肺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IPOS... 目的比较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这两种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肺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异体兔肺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监测移植再灌注后60、120 min氧分压(PaO_2)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肺湿/干重比(W/D)。结果成功建立了兔肺移植模型,IR组和RIPOST组成模率为75%,RIPC成模率达87.5%;PaO_2改变RIPC组最高;病理变化、SOD、MDA、NO、TNF-α和W/D比较得出RI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较好。结论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处理 远程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移植
下载PDF
BMP-2对不同血清浓度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春 魏琴 +5 位作者 王雪梅 段明军 卓菲亚.克依木 姜涛 马嵋 温浩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2年第2期107-110,118,共5页
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对在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的增殖和分化作用。取OPG-/-小鼠股骨,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各自培养... 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对在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的增殖和分化作用。取OPG-/-小鼠股骨,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各自培养条件下分为实验组(BMP-2组)和空白对照组(CON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表达。BMP-2组和CON组在含有10%、15%和20%FBS的培养条件下,第3、5和7d的增殖较无FBS和5%FBS条件下明显(P<0.05),而15%和20%FBS条件下增殖又较10%FBS显著(P<0.05);BMP-2组对ALP表达的影响与CON存在较大差异,BMP-2组在所有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的第3、5和7 dALP活性均高于CON组(P<0.05)。BMP-2组对OPG-/-小鼠BMSCs无增殖作用,较高血清浓度是其增殖的主要条件,但在ALP的分化活性方面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2 OPG-/-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HBV转基因小鼠与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姜涛 魏琴 +5 位作者 兰卫 卓菲亚.克依木 张盼盼 张春 马嵋 段明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02-90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分离培养体系。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建立HBV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BMSCs分离培养体系,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 目的比较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分离培养体系。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建立HBV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BMSCs分离培养体系,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血清进行培养,分析HBV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BMSCs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差异。结果 C57BL/6小鼠原代BMSCs生长迅速,按1∶3传代后呈漩涡状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HBV转基因小鼠原代BMSCs生长缓慢;以1∶2传代后生长缓慢,有明显的血清依赖性及密度依赖性。结论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液中,HBV转基因小鼠BMSCs生长较正常C57BL/6小鼠的BMSCs生长明显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转基因小鼠 C57BL/6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分离培养
下载PDF
改良ALPPS大鼠模型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价研究
20
作者 孙光辉 曹峻 +3 位作者 陈少科 马嵋 悟拉木·艾力 周成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建立可复制的改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大鼠模型,观察术后预留肝再生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方法取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 目的建立可复制的改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大鼠模型,观察术后预留肝再生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方法取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测量其体重(IW)及右中叶质量(W1)作为参考,60只随机分为射频消融辅助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Radio-frequency-assisted liver partition with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RALPP)组、绕肝带捆绑肝实质联合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tourniquet and portal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TPS)组和ALPPS组,每组20只。采集术后24 h、48 h、72 h、7 d的血液和肝脏标本,称取大鼠肝脏右中叶重量,用酶标仪检测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ALPPS组4只大鼠48 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腹腔出血及胆漏感染。三组各时间点右中叶质量均增加且肝再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48、72 h血清AST及ALT水平升高,术后24 h达到最高峰,后逐渐降低,第7 d恢复至正常水平,三组各时间点血清AST及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PPS组相比,RALPP组及ALTPS组术后24、48h血清Al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TBil水平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IL-6水平均升高,72 h水平达到最高峰,后均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ALLPS大鼠模型可有效促进剩余肝再生,且围手术期死亡率更低,适于临床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PS 改良ALPPS 肝再生 大鼠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