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优三维测量:共性认知、共同情感和共进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量表编制
1
作者 马巍莹 蒋华 +2 位作者 陈秋宏 刘小琴 曾莉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6,130,共10页
本文从共性认知、共同情感和共进行为三个理论维度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意涵。结合条目表述的清晰度、简洁度、无重复度、匹配度等因素反复修订,形成简洁易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量表初编条目。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云、贵... 本文从共性认知、共同情感和共进行为三个理论维度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意涵。结合条目表述的清晰度、简洁度、无重复度、匹配度等因素反复修订,形成简洁易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量表初编条目。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云、贵、川、渝、浙等地区的各族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在问卷星上施测,使用四个样本共计3129名被试(1579名汉族,1550名少数民族)分别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分半信度分析,然后进行了校标效度检验和重测信度检验。编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89-0.92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量表的结构拟合指数优,量表结构建构合理,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全面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特征,同时降低了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未来测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量表编制 心理测量
下载PDF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下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探究
2
作者 马巍莹 汤子晔 商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091-0094,共4页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在他人的关注和帮助下建构自我的,个体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关爱。在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场所和社会化机构,承担着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角色。家庭是学生情感、道德和认...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在他人的关注和帮助下建构自我的,个体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关爱。在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场所和社会化机构,承担着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角色。家庭是学生情感、道德和认知发展的起点,而学校则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传授者,两者的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有机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本文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探讨了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方法和效果,力求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协同育人 主体间性 教育实践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巍莹 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采用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自尊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调查了958名在校彝族大学生,探讨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自尊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和积极社... 采用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自尊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调查了958名在校彝族大学生,探讨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自尊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和积极社会适应,显著负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2)彝族大学生自尊在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同时提高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和自尊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自尊 社会适应 彝族大学生
下载PDF
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心理量表研制
4
作者 马巍莹 郭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97-103,共7页
立足彝族传统文化,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调查,初步建构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理论结构。根据结构构想,编制了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研究发现: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包含探索、承诺和融入三个维度,共15个题项;总... 立足彝族传统文化,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调查,初步建构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理论结构。根据结构构想,编制了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研究发现: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包含探索、承诺和融入三个维度,共15个题项;总量表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78~0.91之间;三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族群认同量表 信度 效度 彝族大学生
下载PDF
族群认同状态与心理健康:来自彝族青少年的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巍莹 郭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9-213,共5页
在族群认同状态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多族群认同状态问卷(MIEI-R)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31名彝族中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了彝族青少年族群认同发展状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族群认同的发展存在族群认同延缓、认同达成、认... 在族群认同状态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多族群认同状态问卷(MIEI-R)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31名彝族中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了彝族青少年族群认同发展状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族群认同的发展存在族群认同延缓、认同达成、认同早闭及认同混淆四种状态;(2)族群认同延缓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族群认同混淆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3)四个族群认同状态在SCL-90中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八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族群认同状态 心理健康 彝族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